第760章 貫忠六路伐女直

戴宗奉了老曹將令,匆匆去尋韓世忠時,昔日遼國東京道一帶,早已殺得火熱,是謂之**熱也。

東京遼陽府,即後世之遼陽也,其北爲黃龍府,即後世長春附近,再北爲會寧府,即後世哈爾濱附近。

至北直抵外興安嶺、北海,後世羅剎國之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庫頁島,盡在其疆域之內。

這片地域,漢人稀少,多系渤海人、女真人、室韋人、鐵驪人所居。於彼時中國而言,無異於化外之國也。

卻說兩年之前,老曹流落扶桑,憑着昂藏偉軀、寶甲神刀,砍出了“無雙の劍聖”、“第六天魔王”勇名。

後又帶着一干兄弟,殺得平安京一片血色,真個是:

法皇天皇都如狗,總是刀下觳觫材。親王關白魂魄散,百鬼夜行血染苔。

生生把個稚子立爲天皇,又據扶桑皇后藤原璋子牀榻,快活勾當數月,方回本國。

及歸前,舉玉藻前之父藤原長實爲關白、攝政,許貫忠任太政大臣,大將軍阿里奇爲驃騎將軍,欒廷玉、孫安爲左右近衛大將,以時遷爲密忍府都督,把持朝政軍權,各路諸侯有敢言不服者,悉數討平。

大半年後,璋子誕下一子,起名武慕,隨後王寅、高玉至彼,替了欒廷玉、孫安、時遷回來。

又過一歲,武慕繼天皇位,號忠武天皇,其兄崇德天皇以三歲高齡,晉位上皇。

不久前,孟康跨海傳書,攜老曹將令,使攻女真。

許貫忠聞之,長笑道:“妙哉,數年苦心造詣,終有用武之地。”

遂盡點新練大軍十五萬,分爲前後六軍,跨海徵金。

要知此時扶桑國百姓,攏共也不過數百萬人,若非許貫忠本事,任誰也難拉出這般大軍。

十五萬人中,有武士三萬餘,皆披鐵甲,餘下十二萬足輕,亦有竹甲披掛,兵威之盛,自扶桑有國以來,未曾見也。

數日後,第一批兩萬餘人登陸,許貫忠、阿里奇親自領軍,去搶率賓府。

率賓府者,後世之烏蘇里斯克也。

此時乃渤海王國故地,爲渤海十五府之一。阿保機滅渤海國後,沿襲舊稱,因此地盛產良馬,故而重之。

後來金國佔據此地,遣兵五百鎮守。

許貫中既至,分兵兩路,自與阿里奇領五千人,去襲城外馬場,其餘一萬八千餘人,由源光國、源光信、源光保三人統帥,攻打城池。

這三個都是北面武士中有名人物,乃是父子兄弟關係,源光國爲父,光信、光保爲子。

源氏三將得令大喜,得意洋洋來城下搦戰,率賓府守將撒離罕登城下望,見城外兵馬雖衆,高不及腰,便生小覷之心,當即大開城門,所部五百皆乘健馬,徑直衝陣。

扶桑軍中,雖也有數百騎兵,但所騎馬匹矮小,見對面戰馬衝來,先自亂了陣腳,撒糞拉尿,不肯向前。

源光國大怒,領二子及所部武士數百人,慷慨迎擊,皆被戰馬踏成肉泥,餘衆大潰。

金將撒離罕追擊敗軍,手舞狼牙棒當先縱橫,棒下一連砸死百餘人,自覺所向無敵,樂得哈哈大笑。

正得意間,忽然有馬戶來報,道是馬場受襲,所養馬匹都遭人奪了去。

撒離罕大驚,連忙收拾兵馬去救,匆匆趕至馬場,迎面扶桑兵都騎高頭大馬殺出,兩面交鋒,阿里奇飛馬突陣,正遇撒離罕,戰不三合,一槍刺撒離罕下馬。

雙方混戰一場,五百金兵悉數戰死,扶桑兵亦折了兩千餘人。

許貫忠殲滅了這支守軍,輕取率賓府,計點攻城兵馬傷亡,折損四五千人。

阿里奇搔頭道:“殺他五百人,自家反折了六七千,這等仗如何打得?”

許貫忠卻不以爲意,笑道:“皆在吾意料中,兄弟不必憂慮。”

隨後扶桑兵馬陸續開至,許貫忠依舊分兵六路,令其各往一路徵殺。

第一支兵,令他沿海北上,討伐東海諸部女真。

第二支兵,令他沿安居骨水(烏蘇里江)而上,討伐五國部女真。

第三支兵,令他直搗會寧府,討伐完顏部女真。

第四支兵,令他直搗黃龍府。

第五支兵,令他直搗遼陽府。

第六支兵,令他沿海南下,討伐長白山諸部女真。

許貫忠這般用兵,讓王寅、高玉大是驚詫。

合則強,分則弱,此乃兵家皆知之理,況且若論單兵戰力,扶桑兵馬遠弱於女真,如此各自爲戰,傷亡豈不平白大上許多?

許貫忠卻自有一番道理,對王寅等人道:“許某如此用兵,考量有二,其一,吾等此番出征,乃是配合武大哥動作,因此時間越快越好,波及範圍越大越好,但達目的,何慮傷亡?”

“其二,吾在扶桑兩年有餘,深知扶桑人之性情,其輩貌若謙恭,暗裡野心勃勃,如今勢弱尚能服膺,但是天道無常,哪一日他似女真一般起大運時,必爲我華夏之患,且讓他多死些人,乃是有益無害之舉。”

王寅聽他說罷,這才曉得許貫忠之着眼處,比戰事本身還要更高一層。

六支兵馬展開攻伐,沿路戰鬥,順利中不失激烈。

順利自是理所應當,自阿骨打兵發上京以來,一路大戰連連,國中精兵猛將,不時徵調。

及至近來,又有斜也書至,連國師普風等人一併調走,於是後方愈發空虛,扶桑大軍殺至,豈有不順之理?

那麼既然順利,如何又戰得激烈呢?

只因女真乃是奴隸制度,歷經十年戰事,開疆拓土之餘,各家都有許多奴隸,種地開荒,喂牛養馬,其中健壯男子亦是不少。

各處守將見軍情如火,都將這些奴隸召集起來,許他以軍功換自由身,於是聚奴成軍,披甲殺敵,亦給扶桑軍造成許多殺傷。 如此大戰半月,會寧府、黃龍府,皆被打破,殺傷女真各部十餘萬口,扶桑兵亦折了八九萬人。

眼見金國後方已然殘破,高麗國忽然出面相助,聲稱“兄弟邦國,榮辱與共”,發兵三萬來救女真,長白山下一戰,將征討長白諸部女真的扶桑軍殺得丟盔棄甲,十不存一。

許貫忠得知,大笑道:“高麗者,本爲漢唐妾,苟合契丹在前,媚從金國於後,若不加教訓,寧不知世上尚有中華也。”

遂聚集幾路兵馬,共計六萬餘人,徑直來伐高麗。

高麗國王知悉大怒,親往軍中坐鎮,麾下四名大將金緣、耶律寧、崔弘宰、黃君裳,悉數在列。

不數日,雙方於長白山下相遇,分據鴨綠江西東岸,高麗王自恃江水天險,令人乘小舟至西岸,發箭亂射,以爲取樂。

不料許貫忠熟知地理,早已有備,當夜無數海船入江,船舷相連,搭以大木,百丈長橋,轉瞬而成。

扶桑兵鼓盪而過,高麗兵大驚,羣起而攻,箭射槍扎,阻擋扶桑兵登陸。

“玉面槍神”王寅見戰局不利,騎馬登船。

他那匹好馬“轉山飛”,原來本事不止轉山,登舟跳船,亦如插了雙翼一般。

如此一路縱躥到了東岸,凌空一躍,恰似天馬飛來,高麗兵以箭射之,王寅槍勢展開,羽箭紛紛墜地。

眨眼之間,戰馬躍上岸去,王寅那條槍神出鬼沒,真個萬夫莫當,手起處殺翻一二百人,扶桑兵馬興奮嚎叫,紛紛上岸。

高麗戰將耶律寧見識不妙,大喝一聲,躍馬提槍,來擋王寅。

這個耶律寧,本是遼國猛將,被女真困在城中不得出,高麗王素知其勇,許了無數財寶,同女真人交換此人性命,招募在本國爲將。

他要報國王知遇之恩,故此奮勇來戰,王寅自然不懼,二人走馬如飛,各自使槍,戰了十餘合,高麗戰將黃君裳見耶律寧有些不敵,手舞雙刀上前助陣,高玉恰好過來,右手金槍、左手銀鞭,將他擋下。

兩下里又戰七八合,王寅槍勢如龍,呼的一槍,刺穿耶律寧心窩,那將倒墜下馬死在當場。

黃君裳心中驚恐,雙刀有失章法,被高玉使鞭砸開刀,一槍刺下馬去。

高麗連折兩個大將,當即大敗一陣,退後數十里,正要重新立寨,不料許貫忠用兵神速,驅軍緊隨而至,高麗兵又折一陣,只得再退。

如此一退一追,一晝夜間,高麗連敗九陣,敗退六十餘里,折了人馬近半,餘衆亦是疲憊至極。

恰在這時,高麗國丈、太尉李資謙,上將軍崔卓,領軍兩萬前來助戰,高麗王大喜,當即不肯再退,要借生力軍力量,同敵軍決一死戰。

這個高麗國王,也是個心有大志的人。

他姓王名俁,字世民,繼位以來,兩次征伐女真,都是先勝後敗,後來女真建國,勢力愈大,這纔不得已暫且臣服,卻藉此索取遼國故地,真正將王國邊界推進至鴨綠江畔。

此次出兵對付許貫忠,名義是盡兄弟之國的本分,其實用意,卻是要借“替金禦敵”之名,趁機多佔土地。

許貫忠不知這位國王心思,對貫忠而言,他席捲金國後方,殺得一片殘破,老曹交待的任務已然完成,餘下的重點,就是如何把這股經歷了大戰砥礪的扶桑兵,合理消耗在異國他鄉,因此高麗出兵,正合心意。

高麗王萬萬也想不到許貫忠用意,因此苦苦想了半晌,定下計策:

用殘兵爲誘餌,佯裝逃不動了,待敵軍來攻,死死纏住,這時兩萬援軍趁機殺出,一舉奠定勝局。

果然不久,許貫忠領兵追至,見高麗一萬餘殘軍列陣以待,毫不猶豫攻了上來。

高麗王見自家兵馬士氣衰敗,抽出寶劍在手,親自於陣前衝殺,高麗兵見國王如此勇敢,果然士氣大振,一時竟將扶桑兵抵住。

此時天降大雨,只片刻功夫,地上一片泥濘,扶桑兵腿短,那腿腳都陷入在泥裡,行動大爲遲鈍。

高麗王見了大喜,直呼蒼天助我,下令敲動戰鼓,藏在不遠處的兩萬援軍聽見,浩蕩殺出。

扶桑兵不料還有伏兵,頓時便有潰敗之態,許貫忠青衣白馬,挺槍出陣,以扶桑語高喝:“大雨落下之際,櫻花凋零之時,慷慨激鬥而死,乃是吾輩男兒の本命呀。”

扶桑軍中,一衆來自名門的武士,聞言熱血沸騰,爭相喝道:“諸君,一起赴死呀!”紛紛奮力躍起,不顧敵人刀槍,把手中的武器狠狠劈出。

便連愚蠢的足輕,一時也大受鼓舞,拼命將手中的長矛狠狠刺向高麗人。

如此兩方激鬥良久,直殺得屍橫遍野,血水同雨水混雜一處,紅色的污水直沒腿脛。

殺至此時,兩軍都已耗盡了氣力,武士們澎湃的激情也都散去,只剩下狗一般的粗喘。

許貫忠暗自點頭,衝阿里奇使個眼色,阿里奇哈哈大笑,縱馬衝突,手中長槍展開,無人能擋,直奔高麗王殺去。

高麗大將崔弘宰見了大驚,飛馬上前攔住,二將大戰三十餘合,阿里奇大喝一聲,一槍挑殺對方。

高麗王心驚膽駭,正要回馬逃入陣中,忽然一個矮小身影躍起老高,手起一鏢,將高麗王打下馬來,阿里奇看去,卻是時遷的扶桑徒弟服部平左衛門!

高麗王掙扎爬起,還待逃命,王寅斜刺裡躥來,馬前繫着高麗上將崔卓人頭,就背後探手,將高麗王捉在手中,高高舉起,大喝道:“汝等不降的,先砸殺了你家國王!”

高麗殘軍大驚,紛紛跪倒請降,許貫忠抹了把臉上雨水,使個點兵法看去,高麗前後五萬軍,如今所存不足萬數,扶桑兵馬亦只一萬餘人,不由心滿意足,哈哈大笑。

他在這裡得意,卻不知西面千餘里開外,韓世忠目瞪口呆望着空中,平素里豪情萬丈的面孔,此刻盡是青白之色。

如此驚恐的非他一個,方傑、袁朗、鄧元覺、劉唐……哪個不是雄赳赳的好男兒,然而此時臉上神情,卻都流露出一派惶然驚懼神色。

只有喬道清惶恐之餘,把牙一咬,大叫道:“兄弟們速走,且待貧道同這些怪物拼一個你死我活!”

有分教:

掃北將軍建大功,乘風順勢下遼東。上京一戰驚韓五,掀起滿天妖氛濃。

狀態不好,本來想早上寫了發的,磕磕盼盼改了好久。

然而前面抽的五隻鴨子寄出去四隻,還有一個淩水寒兄臺記得聯繫我啊!

第648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拾)第224章 小哥原來亦闊佬第758章 闖金營李逵搖舌第366章 寶刀化龍五彩光第462章 舊誓前盟如夢中第676章 神行蚤單擒遼皇第83章 孟德巧施拖刀計第422章 武孟德臨湖賦詩第124章 宋江走馬擒敵將第685章 爲漢家耀武揚名第144章 眼前不復舊時青第157章 是誰傷了矮腳虎第242章 患難與共爲兄弟第632章 道爺本是水中仙第708章 武勝關下展帥才第272章 撞中軍衆將顯威第699章 第陸佰玖拾肆回 壯士一生熱肺腑第343章 懿州城外鬼哭聲第541章 水深誰人能把握第435章 天下平分鬧不平第762章 飛天駝龍尋人噬第26章 以茶喻人說裴宣第635章 第陸佰參拾壹回 男兒白髮亦風流第184章 鼓上蚤在線求助第44章 神算子測字解宋第660章 長短只在一念間第256章 從此帝姬是弟妹第261章 韓五曹操戰六將第169章 龍遊大海虎歸山第152章 堂堂樊樓小神仙第20章 頗似當年錦馬超第263章 長槊未損志未折第658章 江山代有英傑出第93章 第玖拾叄回 孟德新收小老弟第599章 第伍百玖拾伍回 將軍託體同山阿第782章 戰長城武二屠龍第788章 獨挽長劍嘆途窮第271章 滿軍盡呼童大帥第137章 一生拼卻盡君歡第484章 人間自是有情癡第8章 武孟德名聲廣播第150章 和高衙內做兄弟第538章 混江龍勇奪薊州第100章 人間自有樂無窮第540章 丈夫無悔混江龍第733章 魔僧杖打皇城司第330章 宋浮舟怒掀公堂第709章 鵬舉飛出武勝關第38章 揭陽嶺上遇舊人第40章 李俊灑淚祭判官第375章 無雙の劍聖武植第45章 牢城營遇黑旋風第354章 老實巴交小霸王第716章 我軍猶堪爲先鋒第196章 兵來三路烽煙起第578章 大摸金術現人間第595章 第伍百玖拾壹回 宋少年戰金元帥第441章 第肆百叄拾玖回 左使揚威北帥頹第47章 牽紅線曹操做媒第570章 大金國第一勇將第422章 武孟德臨湖賦詩第175章 一物必有一物降第241章 死生契闊爲夫妻第288章 哪有好漢不爭先這麼大年紀還過什麼情人節啊!第576章 天滿星來金滿倉(上)第342章 契丹好漢之風骨第286章 人頭滿地收虎士第325章 打鐵巷中故人來第416章 蘇州城下八對八第619章 金劍難複名姓埋第762章 飛天駝龍尋人噬第97章 第玖拾柒回 另眼相看小兄弟第730章 鬧亂江南第一州(上)第51章 宋公明命運多舛第74章 童子身天殺至陽第623章 第陸佰壹拾玖回 汴京三國大亂鬥(二第448章 生亦何歡死何苦第240章 滿山英豪數將才第48章 宋寶蓮誓死不嫁第786章 驚天一曲滿江紅第530章 時危才見關索雄第337章 小李廣十一連珠第288章 哪有好漢不爭先第235章 天機地魁競智計第240章 滿山英豪數將才第688章 晁天王義釋三將第643章 第陸佰叄拾玖回 狼煙席捲潼關西(伍第399章 後發先至急二美第536章 宋浮舟蓬萊悟道第634章 第陸佰參拾回 浮戲山下擲浮生第243章 武孟德揮鞭石秀第148章 鐵牛作詩釣臥龍第155章 高衙內爲國識奸第429章 馬蹄響亮夜叉來第605章 雙尾蠍戰大太子第414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340章 文恭走馬擒大石第17章 霹靂火有苦難言第564章 童大帥進退失據
第648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拾)第224章 小哥原來亦闊佬第758章 闖金營李逵搖舌第366章 寶刀化龍五彩光第462章 舊誓前盟如夢中第676章 神行蚤單擒遼皇第83章 孟德巧施拖刀計第422章 武孟德臨湖賦詩第124章 宋江走馬擒敵將第685章 爲漢家耀武揚名第144章 眼前不復舊時青第157章 是誰傷了矮腳虎第242章 患難與共爲兄弟第632章 道爺本是水中仙第708章 武勝關下展帥才第272章 撞中軍衆將顯威第699章 第陸佰玖拾肆回 壯士一生熱肺腑第343章 懿州城外鬼哭聲第541章 水深誰人能把握第435章 天下平分鬧不平第762章 飛天駝龍尋人噬第26章 以茶喻人說裴宣第635章 第陸佰參拾壹回 男兒白髮亦風流第184章 鼓上蚤在線求助第44章 神算子測字解宋第660章 長短只在一念間第256章 從此帝姬是弟妹第261章 韓五曹操戰六將第169章 龍遊大海虎歸山第152章 堂堂樊樓小神仙第20章 頗似當年錦馬超第263章 長槊未損志未折第658章 江山代有英傑出第93章 第玖拾叄回 孟德新收小老弟第599章 第伍百玖拾伍回 將軍託體同山阿第782章 戰長城武二屠龍第788章 獨挽長劍嘆途窮第271章 滿軍盡呼童大帥第137章 一生拼卻盡君歡第484章 人間自是有情癡第8章 武孟德名聲廣播第150章 和高衙內做兄弟第538章 混江龍勇奪薊州第100章 人間自有樂無窮第540章 丈夫無悔混江龍第733章 魔僧杖打皇城司第330章 宋浮舟怒掀公堂第709章 鵬舉飛出武勝關第38章 揭陽嶺上遇舊人第40章 李俊灑淚祭判官第375章 無雙の劍聖武植第45章 牢城營遇黑旋風第354章 老實巴交小霸王第716章 我軍猶堪爲先鋒第196章 兵來三路烽煙起第578章 大摸金術現人間第595章 第伍百玖拾壹回 宋少年戰金元帥第441章 第肆百叄拾玖回 左使揚威北帥頹第47章 牽紅線曹操做媒第570章 大金國第一勇將第422章 武孟德臨湖賦詩第175章 一物必有一物降第241章 死生契闊爲夫妻第288章 哪有好漢不爭先這麼大年紀還過什麼情人節啊!第576章 天滿星來金滿倉(上)第342章 契丹好漢之風骨第286章 人頭滿地收虎士第325章 打鐵巷中故人來第416章 蘇州城下八對八第619章 金劍難複名姓埋第762章 飛天駝龍尋人噬第97章 第玖拾柒回 另眼相看小兄弟第730章 鬧亂江南第一州(上)第51章 宋公明命運多舛第74章 童子身天殺至陽第623章 第陸佰壹拾玖回 汴京三國大亂鬥(二第448章 生亦何歡死何苦第240章 滿山英豪數將才第48章 宋寶蓮誓死不嫁第786章 驚天一曲滿江紅第530章 時危才見關索雄第337章 小李廣十一連珠第288章 哪有好漢不爭先第235章 天機地魁競智計第240章 滿山英豪數將才第688章 晁天王義釋三將第643章 第陸佰叄拾玖回 狼煙席捲潼關西(伍第399章 後發先至急二美第536章 宋浮舟蓬萊悟道第634章 第陸佰參拾回 浮戲山下擲浮生第243章 武孟德揮鞭石秀第148章 鐵牛作詩釣臥龍第155章 高衙內爲國識奸第429章 馬蹄響亮夜叉來第605章 雙尾蠍戰大太子第414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340章 文恭走馬擒大石第17章 霹靂火有苦難言第564章 童大帥進退失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