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

就在長生關門閉戶,推敲地圖之時,屋外傳來了腳步聲,大頭等人的腳步聲長生都能聽得出來,來人不是大頭等人。

察覺到有人來了,長生便收起了地圖,屋外隨即傳來了通稟之聲,“大人,吏部尚書史大人求見。”

聽得衙役通稟,長生起身拉開了房門,與衙役一同往大門外接迎。

入仕爲官,免不得與同僚打交道,長生與朝臣的交往並不多,到得他這個品級,尋常官員已經不敢隨意叨擾攀交了,也只有同級以上的官員纔可能登門敘話。

吏部尚書名爲史臨雲,是個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不過不苟言笑也得看對誰,與長生說話史尚書還是很客氣的,一來長生年少有爲,位高權重,二來他很佩服長生的正直和果敢,長生在剷除閹黨和在濟州嚴懲貪官的一些作法他都頗爲贊同。

史尚書此來並無公事,只是單純的拜訪,不過這也只是史尚書自己的說法,實則他來還是有事的,只不過不方便直說,說正事兒之前必要的寒暄和閒談還是要的。

長生對史尚書的印象還是不錯的,此人主政吏部頗爲清廉,加上此前爲了安置巴圖魯,將蘇平措給調到蘇州任職,對於此事史尚書也沒駁他面子。

朝廷要整頓吏治,這已經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了,吏部主管官員的任命,整頓吏治肯定會與吏部發生關係,此前御史臺派出的巡查使已經將各州郡的吏治情況摸清楚了,此時已經開始派出御史帶着捕快和禁軍趕赴地方抓人收網了。

官場有個很大的特點,大大小小近百萬的官員看似沒什麼瓜葛,實則彼此之間還是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的,官場就好似一棵大樹,大的樹根也只有那麼幾條,而每條大樹根都會衍生一些小樹根,小樹根再衍生更小的樹根。

史尚書也是有弟子門生的,長生這次要抓的官員裡有幾個跟他關係匪淺,史尚書是來試探長生口風的,最終目的自然是爲了迴環保全。

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做事的風格不太一樣,年輕人做事情更直接,不太喜歡兜圈子,得知了史尚書的來意,長生直接將即將查辦的戴罪官員的名單拿了出來,讓史尚書將想要保全的人挑出來。

對於長生的作法史尚書頗爲感激,不過他也不是非常意外,原因也很簡單,長生此前欠了他一個人情,官場上都是人情換人情,這是規矩。

史尚書挑了七個人出來,他也很懂規矩,知道長生整頓吏治的同時還肩負着籌集錢糧的任務,主動提出將這些官員平調或降職調任一些閒職,空手赴任,所有貪腐所得盡數留下。

對於史尚書的說法,長生表示同意,這麼做無疑是在徇私枉法,但他也很清楚,所有七品以上的官員幾乎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如果真要公事公辦,就得一鍋端了。

整頓吏治牽扯最多的就是御史臺和吏部,因爲御史臺要抓,抓了之後出缺的職位吏部要挑選官員進行補任,故此接下來二人便就整頓吏治一事詳加推敲,長生的想法也很簡單,單純貪腐的官員都可以給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但謀財害命的不行,必須嚴查。

見長生是這種態度,史尚書如釋重負,他最怕的就是長生搞一刀切,部分朝廷官員和所有地方官員的任命都是吏部下的,長生如果真的嚴查嚴辦,將官場掀個底朝天,身爲吏部尚書,他第一個受牽連。

其實長生也想一刀切,也想嚴查嚴辦,但他深知朝廷目前的處境,本就內憂外患,風雨飄搖,自己再到處抓人,鬧的人心惶惶,雞飛狗跳,怕是會生出變數。

再者,貪官不一定不會執政,真把這些貪官全抓了,換了些毫無經驗的新官上任,空有一腔熱忱,處理政務毫無章法,也不見得就是什麼好事。

在與史尚書密談之時,長生突然心中一凜。

史尚書可不知道長生皺眉是因爲體內靈氣發生了變化,已然晉身深藍大洞,只當他突然皺眉是因爲他對二人正在商議的這個西州刺史有些反感,立刻調轉話鋒,只道此人所作所爲太過放肆,必須嚴查嚴辦。

官場就是這樣,下面官員的前程乃至生死,只在身居高位之人的一念之間,這也是官場可怕的地方,高人一等,頤指氣使的同時要時刻提心吊膽。

穩定而親近的關係無非兩種,一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二是同流合污,互抓把柄。史尚書之所以敢登門求情,無非是通過蘇平措一事,發現長生並不是鐵面無私,還是很看重人情的。史尚書保全弟子門人一事也算是在長生這裡留下了把柄,長生也就不再遮掩避諱,只道新任戶部度支司郎中吳雨生頗有才能,吏部可以多加關注。

史尚書是何許人也,話也不用說的太透,長生隨口一說,他便心領神會,也不膚淺的做什麼保證,只是隨口重複了一下吳雨生的名字,以示自己記住了此人。

酒席的推杯換盞和稱兄道弟對於拉近感情,促進關係其實一點用處都沒有,只要對對方有用,關係自然水到渠成,二人相談甚歡,也沒有出去吃飯,直接讓廚下做了幾樣飯菜送到長生屋裡。

吏部和御史臺的關係非常密切,吏部可以通過御史臺留下自己想要任用的官員,也可以通過御史臺查辦瀆職傲慢的官員,而御史臺雖有督察百官的權力卻沒有任免官員的權力,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吏部來進行一些人事安排。

臨近三更,史尚書方纔上轎離開,長生回到後院時大頭正在西廂餵馬,見長生送走了史尚書,便趁機過來向他彙報倪家在各地產業的盈利情況。

對於倪家產業的盈利,長生的處理方法是一分爲二,長安城內的相關盈利大部分送給內府,內府負責的是皇宮的各種事務,送到內府的銀兩就變成了皇上的私產,這麼做不爲討好,只爲補償,畢竟當日自己在朝廷已經準備對倪家下手時私自送走了倪家衆人,等同與皇上對着幹,搞的皇上很沒面子,而今將倪家產業盈利所得送給皇上,也能讓皇上知道他很感激皇上當日沒有強行留下倪家衆人。

倪家有很多產業都分散在長安之外的各大州府,這部分收入他沒有彙集到長安來,而是留在了地方上,這麼做也有多方面的考慮,一來長安乃是非之地,自己不可能久居長安,二來錢財分散在各處,他日需要爲張善的軍隊補充軍需,也能從容調撥,如果將錢財搬到長安來,他日再往外運送,誰能說得清這些錢到底是他的還是戶部的。

聽完大頭的彙報,長生沒有立刻接話,大頭見狀,只當他已經疲乏,便準備起身離去。

“等等。”長生喊住了大頭。

大頭聞聲歸座,拿起茶壺爲長生倒了杯水。

長生長嘆了一口氣,“我今天去戶部查了查倉部司的賬簿,郅州和舒州的存糧沒有我預想的那麼多。”

大頭知道長生和李中庸陳立秋的關係,故此長生一提到郅州和舒州,立刻明白長生爲什麼嘆氣,因爲李中庸和陳立秋先前自平州和申州發兵,南下攻下了郅州和舒州,二人之所以率兵南下,乃是因爲平州和申州的糧草已經耗盡。

而今距二人攻下舒州已有數月,城中糧草想必已經消耗一空,眼下正值青黃不接之時,各地都在鬧饑荒,其他州郡有朝廷賑濟幫襯,但李中庸和陳立秋和四州的百姓只能死撐硬抗。

“大人,祖州有倪家的米鋪和布莊,能擠出八萬兩,”大頭說道,“祖州位於南岸,江北就是舒州。”

大頭言罷,長生沒有接話。

大頭猜到長生在想什麼,便再度說道,“我也擔心會走漏風聲,朝廷若是知道我們暗地裡爲他們接濟糧草,必定龍顏大怒。”

長生說道,“朝廷之所以不動他們是因爲時機不到,眼下三十萬新軍已經招募完成,他們所在的位置連接南北,新軍組建完成之後朝廷肯定會第一個拿他們開刀。”

“是啊,就這麼拖着總不是辦法,”大頭甚是憂慮,“大人,就沒有招安可能嗎?”

長生緩緩搖頭,“你以爲皇上不知道我和他們的關係?皇上如果真想招安他們,早就給我暗示了。”

大頭沒有接話,因爲他實在想不出可行的辦法。

沉默良久,長生開口說道“戶部接到了公文,近段時間兩岸發生了麻風疫情,你藉着防疫施藥的機會暗中去一趟舒州,看看那裡的情況,再問問他們有何打算?”

大頭點頭應是,轉而出言問道,“大人,您希望他們怎麼做?”

長生搖頭說道,“他們之所以遲遲未動,想必是希望我能從中斡旋,設法招安,但皇上根本沒有招安他們的意思,我也沒辦法,你先去看看他們有什麼想法吧。”

“好,”大頭點頭,“我空手去?”

長生搖頭說道,“平申郅舒四州已經被朝廷定爲叛軍領地,嚴禁周圍城池與之通商,你帶錢去也沒用,他們不缺錢,缺的是糧。”

“糧咱們也有。”大頭說道。

“送些過去吧,儘量做的隱蔽些。”長生說道。

“我何時動身?”大頭問道。

“明天就走吧。”長生說道。

“好的,那我回去收拾一下。”大頭離座起身。

長生起身相送,“注意安全,我也好長時間沒出去了,你此番出去沿途留意一下異類作祟的情況.....”

第五百九十章 前塵舊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掛印辭官第三百零一章 佛塔牡丹第四十六章 國之將亡第一百七十九章 形勢危急第三百一十五章 忠人之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援在後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灑異域第七十七章 天師庇護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逢大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九十六章 那一瞬間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秘法器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返長安第一百五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六十三章 給你機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一十章 臨別饋贈第四十章 西去途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魂初定第十九章 兩枚紅杏第三十一章 岐黃寶典第四百八十四章 初見曙光第一百九十六章 死裡逃生第二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一百三十章 靈氣耗盡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四百一十六章 狂風暴雨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八十七章 神功初成第三百八十一章 爲民伸冤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第四百八十七章 陣前訓示第五百零九章 上州安東第四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四百四十章 死裡逃生第九十二章 藏私留手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情義第二百四十三章 深夜探監第三百四十章 千里突襲第四十二章 喪盡天良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臣武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再行險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五十三章 結下善緣第五百四十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四十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三百零九章 殃及池魚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四百四十九章 變故突生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身而退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賈作風第三百七十八章 代天巡狩第四百五十章 驗查真身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五百七十八章 暫作休整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師元神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賈作風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五百一十六章 孤軍遠征第一百六十三章 監察考官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四百五十六章 焦頭爛額第五百五十二章 老狗少年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三百零三章 事無鉅細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陷重圍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古兇器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地同力第五百三十八章 泉涌相報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流勇退第五百零七章 朋黨作亂第四百二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五百五十三章 福禍自招第九十章 報名甄選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權交接第五百二十九章 悲痛欲絕第四百七十九章 兵敗山倒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身而退第五百八十三章 何人作祟第五百零七章 朋黨作亂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夜尋經
第五百九十章 前塵舊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掛印辭官第三百零一章 佛塔牡丹第四十六章 國之將亡第一百七十九章 形勢危急第三百一十五章 忠人之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援在後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灑異域第七十七章 天師庇護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逢大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九十六章 那一瞬間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秘法器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返長安第一百五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六十三章 給你機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一十章 臨別饋贈第四十章 西去途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魂初定第十九章 兩枚紅杏第三十一章 岐黃寶典第四百八十四章 初見曙光第一百九十六章 死裡逃生第二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一百三十章 靈氣耗盡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四百一十六章 狂風暴雨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八十七章 神功初成第三百八十一章 爲民伸冤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第四百八十七章 陣前訓示第五百零九章 上州安東第四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四百四十章 死裡逃生第九十二章 藏私留手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情義第二百四十三章 深夜探監第三百四十章 千里突襲第四十二章 喪盡天良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臣武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再行險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五十三章 結下善緣第五百四十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四十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三百零九章 殃及池魚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四百四十九章 變故突生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身而退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賈作風第三百七十八章 代天巡狩第四百五十章 驗查真身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五百七十八章 暫作休整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師元神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賈作風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五百一十六章 孤軍遠征第一百六十三章 監察考官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四百五十六章 焦頭爛額第五百五十二章 老狗少年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三百零三章 事無鉅細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陷重圍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古兇器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地同力第五百三十八章 泉涌相報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流勇退第五百零七章 朋黨作亂第四百二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五百五十三章 福禍自招第九十章 報名甄選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權交接第五百二十九章 悲痛欲絕第四百七十九章 兵敗山倒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身而退第五百八十三章 何人作祟第五百零七章 朋黨作亂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夜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