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遼東有事

安朝的使者態度強硬,這讓遼國不論是耶律洪基還是大臣們都非常氣惱。

而安朝的使者一副不怕死的樣子,甚至還揚言要殺身成仁,博得一世美名,這也讓耶律洪基徹底惱火了。

加上不論是張孝傑還是張元直都支持殺掉安朝的使者,這也讓耶律洪基更了底氣了。

於是安朝的使者被推出了宮外,然後被斬首示衆,並且耶律洪基還寫了一封詔書,態度強硬地對安朝宣戰,說要親自和趙權會獵中原!

這正是張孝傑希望看到的,散朝之後,張孝傑和蕭天作一起回的府邸,蕭天作並沒有立即回到他自己的府邸,而是來到了張孝傑的府上。

關上門,讓侍妾上了幾個家常飯菜。

然後張孝傑對蕭天作說道:“這一次,張元直主張殺掉安朝的使者,本官也力主贊成,天作心中作何感想?”

蕭天作說道:“大人可是希望遼國與安朝之間繼續打下去?”

張孝傑點點頭,說道:“不錯!而且是打得越兇越好,不能讓戰事冷卻下來,也不能給張元直喘息的機會!”

蕭天作點點頭,也說道:“是啊,這一點我與大人可以說是英雄所見略同!對了……南邊來信了沒有?”

張孝傑嘿嘿一笑,對蕭天作說道:“國舅爺……哦,不!將來只怕下官見到國舅爺就要改口了!”

蕭天作見張孝傑突然如此惺惺作態,便問道:“莫非……大人收到了南邊的來信?”

張孝傑點點頭,然後將屋子的關上了,這纔對蕭天作輕聲說道:“天作,這一次我們押寶押對了!蕭莫不但給我們回信了,還給娘娘回了一封信,信中蕭莫對娘娘傾吐思念之情,而且……蕭莫還說了,全力支持韓王……”

蕭天作這才笑了起來,對張孝傑說道:“何止是押對了寶?看來我那個義妹果然有些本事,居然能讓大名鼎鼎的白衣卿相服服帖帖!”

張孝傑點點頭,然後說道:“有了蕭莫的支持,便等於是有了安朝的支持!蕭莫是安朝的駙馬,更是安朝的大將軍,位高權重,有了他的支持,將來大事可期,這是最主要的!”

“還有韓王那邊,天作也你要通知一聲,遼東之事已經初見成效,只待張元直一離開西京,天作便可奏請皇上到遼東去平叛!”

蕭天作點點頭,張孝傑繼續說道:“皇后娘娘那邊,你也要去和她說一聲,還有蕭莫的信件,最後是天作你親自交給皇后娘娘!韓王無子,天作與韓王又是族親,將來若是大事得成,這儲君之位,非天作莫屬!到時候,天作是君,孝傑是臣,你我君臣相得,何其快哉?”

“哈哈……”聽到張孝傑的話,蕭天作大笑了起來,說道:“若是天作有那一日,絕對不會忘記與張大人同謀之義!”

居然連同謀之義這個詞都說了出來,可見蕭天作現在的心裡是有多開心了!

遼國斬殺安朝使者之後,便讓安朝使臣的跟班帶着耶律洪基強硬的回信回了安朝,然後張元直再次整頓人馬,這一次依舊是耶律阿魯翰爲主帥,張元直擔任軍師,孟恭作爲大將。但是耶律洪基並沒有要求耶律阿魯翰和張元直主動進攻,這一次耶律洪基給耶律阿魯翰和張元直的命令是堅守代州和燕雲防線,然後見機行事。

這個見機行事是最耐人尋味的,也是耶律洪基對耶律阿魯翰和張元直信任的體現……

見機行事,也可以理解是耶律洪基將軍政大權交給了耶律阿魯翰和張元直以後,又給了他們充分的自由,讓他們不必拘束於防守這個命令。

張元直和耶律阿魯翰領命離開了西京,然後蕭天作立即暗中讓他的人在遼東滋事,然後遼東有三千女真人憤怒地揭竿而起,他們聚衆反對朝廷,並且事情還有越鬧越大的趨勢!

蕭天作對耶律洪基說道:“皇上,遼東之事,與臣的部下有一定的關係,現在正逢多事之秋,安朝又咄咄逼人,張大人和南院大王以致無暇脫身。而這一次遼東作亂,實在是事出有因,臣相信只要安撫得當,應當不會有大問題!”

遼東的女真人一直是遼國的心腹大患,因爲民族文化和分化的原因,女真人一直不能很好地和遼人融合,所以歷年來問題不斷,這也漸漸成了耶律洪基的一塊心病!這一次遼東又滋生了事端,正好是遼國與安朝宣戰的時候,所以耶律洪基自然非常擔心。

所以在聽到蕭天作主動請纓以後,耶律洪基馬上說道:“那就有勞國舅到遼東跑一趟,還是以安撫女真人爲上策……”

蕭天作便準備領命離去,但是耶律洪基叫住了他。

蕭天作以爲耶律洪基看出什麼來了呢,於是低着頭不語。

耶律洪基說道:“女真人向來桀驁不馴,這一次國舅到遼東去,身邊不能沒有護衛的人馬!朕便准許國舅,帶着你家族的人馬,並且加封國舅爲遼東安撫使,前往遼東安撫暴民!”

蕭天作聽了大喜!

遼國是一個草原上的民族發展成的國家,和安朝不一樣!遼國是由很多部落組成的,這些部落後來有都各自的封地,也有各族的軍隊。

像蕭家也有屬於他們家族的兵馬,這一次蕭天作到遼東,本來就是爲了將來遼國兵敗以後起事做準備的,而蕭惠已經在上京暗中經營了,如果能將蕭家的兵馬帶到上京和遼東,這樣一來以後起事的把握就會大大地增加了!

於是蕭天作便辭別了耶律洪基,然後帶着蕭莫的書信,以及蕭家的幾萬近衛軍,直接朝上京去了。

蕭天作怎麼也想不到,這一次他離開西京,居然一直到他後來慢慢老去,也沒有機會再回來西京……

而遼國在太原兵敗的消息,終於也傳到了西夏,而安朝朝廷大赦天下的詔書以及太原戰事的戰報也終於傳到了西平府!

ps:晚上還有,不過建議大家先去休息!

第25章 八妹第166章 百合第501章 黎明的前夕第478章 忻州之戰(三)第488章 逆襲第281章 謝芸靜的感情第291章 抑鬱的豫王第144章 識破第893章 樑爭得子第218章 挽救的辦法第151章 酷刑第126章 斷子絕孫藥第474章 做戲第694章 西夏的第一名將第100章 辭官第146章 大雨磅礴第256章 何處是飄渺第863章 千騎震天下(二)第61章 疑惑第68章 詩會(五)第413章 紀平有請第634章 張孝傑定計第683章 宣化會戰(三)第846章 趙權駕崩(上)第714章 耶律香第396章 決戰沂州之京城來信第34章 調兵第817章 炮轟霸州第497章 被逼急了的李準第660章 使者第150章 山東舊事第406章 孟秋香的遺訓第629章 結親第37章 劍舞第658章 吐蕃大勢第887章 並鎮第908章 兩道聖旨第188章 遊學第614章 霍逐兵敗第839章 白馬之圍第226章 用之於民,用之於國!第790章 意外的衝突第533章 鹽幫第86章 商會第75章 祝家第557章 擴建住宅第504章 慷慨義士第168章 夜無月第659章 治病第169章 笨拙的告白第82章 客人第401章 殺!第323章 御書房第356章 玄霄之死第448章 徹底的攤牌第796章 惻隱之心第244章 布衣卿相第901章 大婚(八)第811章 分兵徵遼第278章 芷蘭作詩天牢第823章 銀槍蠟燭頭第266章 新宅第158章 六朝金粉第283章 狄青第739章 誰是當世第一?第30章 據點第3章 玉娘第285章 朝廷的面子第818章 連環馬第783章 誅心第799章 蕭惠稱帝第508章 車中人第652章 雁門關大戰(下)第202章 婚書第387章 決戰沂州(一)第820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749章 天牢第523章 狡詐的樑爭第253章 賭棋第407章 沒有死人安全第190章 去蘇州第282章 圓房第515章 蘇青兒第733章 東窗事發,捉姦捉三!第747章 鎮國大將軍第637章 種世衡點將第607章 霍逐第648章 紅巾軍的希望第313章 私會第140章 流言第329章 面聖第7章 失蹤第291章 抑鬱的豫王第805章 張孝傑的誅心之計第370章 扈家三娘第520章 非人的遭遇第69章 郡主第144章 識破第719章 宣化大戰(二)第538章 神威大炮
第25章 八妹第166章 百合第501章 黎明的前夕第478章 忻州之戰(三)第488章 逆襲第281章 謝芸靜的感情第291章 抑鬱的豫王第144章 識破第893章 樑爭得子第218章 挽救的辦法第151章 酷刑第126章 斷子絕孫藥第474章 做戲第694章 西夏的第一名將第100章 辭官第146章 大雨磅礴第256章 何處是飄渺第863章 千騎震天下(二)第61章 疑惑第68章 詩會(五)第413章 紀平有請第634章 張孝傑定計第683章 宣化會戰(三)第846章 趙權駕崩(上)第714章 耶律香第396章 決戰沂州之京城來信第34章 調兵第817章 炮轟霸州第497章 被逼急了的李準第660章 使者第150章 山東舊事第406章 孟秋香的遺訓第629章 結親第37章 劍舞第658章 吐蕃大勢第887章 並鎮第908章 兩道聖旨第188章 遊學第614章 霍逐兵敗第839章 白馬之圍第226章 用之於民,用之於國!第790章 意外的衝突第533章 鹽幫第86章 商會第75章 祝家第557章 擴建住宅第504章 慷慨義士第168章 夜無月第659章 治病第169章 笨拙的告白第82章 客人第401章 殺!第323章 御書房第356章 玄霄之死第448章 徹底的攤牌第796章 惻隱之心第244章 布衣卿相第901章 大婚(八)第811章 分兵徵遼第278章 芷蘭作詩天牢第823章 銀槍蠟燭頭第266章 新宅第158章 六朝金粉第283章 狄青第739章 誰是當世第一?第30章 據點第3章 玉娘第285章 朝廷的面子第818章 連環馬第783章 誅心第799章 蕭惠稱帝第508章 車中人第652章 雁門關大戰(下)第202章 婚書第387章 決戰沂州(一)第820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749章 天牢第523章 狡詐的樑爭第253章 賭棋第407章 沒有死人安全第190章 去蘇州第282章 圓房第515章 蘇青兒第733章 東窗事發,捉姦捉三!第747章 鎮國大將軍第637章 種世衡點將第607章 霍逐第648章 紅巾軍的希望第313章 私會第140章 流言第329章 面聖第7章 失蹤第291章 抑鬱的豫王第805章 張孝傑的誅心之計第370章 扈家三娘第520章 非人的遭遇第69章 郡主第144章 識破第719章 宣化大戰(二)第538章 神威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