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

在世界範圍內,成功的農產品生產都是有組織的。

水果中,新西蘭的奇異果就是最好的例子。

它和我們國產的獼猴桃,本是同根生,卻命運大不同——一個黃金價,一個黃銅價。

區別在於奇異果抱上了“組織”的大腿!

曾經的新西蘭奇異果,也因爲分散生產而遭遇產業寒冬。爲了報團取暖,新西蘭兩千多戶果農在政府的協助配合下,組建了一個統一的銷售窗口——新西蘭奇異果國際行銷公司。

在這個龍頭企業的領導下,新西蘭奇異果產業很快走出了困境,併成功將奇異果銷售到了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新西蘭的奇異果產業就只有“佳沛”一個品牌,所有的農民都是這家公司的股東。

嘉穀也沒有將主視角對準農業種植大戶。畢竟,在國內,小農種植戶纔是主流,而且最需要組織的。

嘉穀的“農產品上行供應鏈計劃”,也主要是對農業散戶進行種植和銷售聯合輔導,形成產業本地化能力,最終拼湊成“大戶”。

所以針對桂省的水果產業,嘉穀是老套路——大力推動果農組建合作社。

但尷尬的是,果農們對加入合作社並不感冒。

……

“呃,其實這些年,本地辦過不少合作社。但是吧,這些合作社最終都變成了賣農資的地方……”桂省水果行業協會會長陸小川頗有些尷尬地解釋。

鍾華志一臉瞭然。

走南闖北這麼多年,他還不知道國內大部分合作社的成色嗎?

形式大於實質,少有發揮真實功能的——要麼用來獲取補貼,要麼像陸會長所說的,直接賣農資,這樣來錢最容易了。至於對農戶的農技指導或者配套設施?只能說,想多了。

“還有就是散戶果農,很難管理……”說起這點,陸會長一臉無奈。

技術上,果農主要是“瞎捉摸,不懂也只是問其他村民”;防護上,每到災害發生後,果農纔會向相關的農技專家諮詢,而不是像種植大戶一樣關注天氣並提前預防;開花期上,明明減少花蕾會給足養分,結果會多,品質也好。但很多果農就是不相信或者不捨得,覺得開花越多越好……

儘管桂省有優越的自然條件,但多是爲以家庭爲單位的小作坊式水果種植和處理,技術真的談不上精細。

“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鍾華志輕描淡寫地說道。

嘉穀組建的農業合作社遍佈全國各地,更奇葩的情況不是沒有碰到過,也因此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眼下這種情況,簡直是小菜一碟。

……

桂省多山多丘陵的地形,將整個大氣候分割成很多獨立的小生態,讓很多的水果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土壤。

但哪怕是相似的環境下,果子也經常出現“十里不同價,隔天跌破天”的價格窘境。

其實,就嘉穀的經驗,大多數情況下,滯銷果品其實都是低價值果品——成熟度不夠、品質差異大、商品化程度低等,甚至是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果品,可謂低價值。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散戶生產缺乏標準和技術。

就像眼前這樣,一座座青山綿延起伏,一排排果樹鬱鬱蔥蔥,看上去生機勃勃。

但問題就在於,果樹長得太好了!

隨行的農技專家無奈道:“品種是好品種,但種植密度太高了。橙子都被樹葉遮擋無法充分吸收陽光,會造成個體小、皮花、口感下滑……”

鍾華志問道:“所以是要砍掉多餘的果樹?”

農技專家肯定地回答:“至少要砍掉三分一的果樹,以及清除擋住了陽光的多餘枝條,果品纔有保證。”

但是……

聽到加入合作社,嘉穀會幫忙賣果子,同時還有農技指導,果農們紛紛響應;再一聽說要砍果樹,果農們瞬間變臉。

“辛辛苦苦才把果樹種好,現在要我們砍了?瞎折騰……”

“就是,砍了果樹的損失誰來賠……”

“……”

果農們嚷嚷着不樂意加入嘉穀的合作社了。

同行的陸會長神色有些緊張,但鍾華志不爲所動。

“鄉親們,按照我們的要求砍了多餘的果樹,看似樹少了,但單株產量會翻倍;而且,這批果樹能掛果的時間更長!”鍾華志大聲說道。

有果農反駁道:“說得倒是輕鬆,誰敢保證……”

“我們公司保證!”鍾華志打斷果農的反駁,“我們公司可以和你們籤合同,收購的單價,從市場價的5毛漲到1塊,雖然砍了樹,但你們的收入,只會比上一年多。”

果農們安靜了下來,面面相覷。

這家公司,有點魄力啊!

最關鍵是,這樣一算下來,自己的收入貌似真的是不減反增,嗯,有搞頭。

再三確認了嘉穀的要求和保證,並在政府的擔保下,果農們再次轉變態度,表示樂意參加合作社了。

陸會長“……”

而這還沒完。

在另一個橘橙種植區,因爲種植的柑橘品種退化,嘉穀要求果農將自己原來栽種的果樹全部砍掉,改種“沃柑”品種。

果農們一片譁然。

雖然果子賣不上高價,但貿然改種另一種沒怎麼聽說過的品種,誰願意冒這個險啊?

但鍾華志的態度很堅決。

水果也要講究差異化的。

快消品的差異化很容易,更多是從概念層面的差異化開始,比如飲料,你做綠茶,我就做紅茶,實在不行,我直接抄襲你的瓶型,低價競爭,反正有一年保質期。

但水果不行——一天可能就變色,三天可能就爛掉。水果的差異化沒有辦法單純從概念開始,是地裡種出來的,只能從“品種差異化”的種植開始。

“沃柑”是一種由“坦普爾”橘橙和“丹西”紅橘雜交而來的品種,早年在以色列生長,04年開始引入我國,最早在巴渝種植,但是表現一直不太好。

但桂省農科院發現,“沃柑”在本地這個區域的長勢超過了其他品種,果徑大,口感好。

還沒來得及推廣,就被嘉穀當作是桂省柑橘類水果“品種差異化”的選擇之一。

“我們公司不但會和你們簽訂收購合同,制定最低保護價;而且,每改種一株沃柑,都會提供相應的補貼……”鍾華志淡定地對果農們說道。

旁邊的陸會長“……”

這就是簡單粗暴的砸錢啊!土豪的打法果然沒有任何技術含量!陸會長在內心瘋狂地吐槽道。

這種打法,難怪鍾華志胸有成竹——誰能抵擋得住金錢的大棒?

陸會長沒有任何意外地看着果農們先是猶豫,然後意動,最後“屈服”——砍樹,改種“沃柑”!

他還看着鍾華志憑藉同樣的套路,在桂省水果業一路“平推”,越來越多的果農加入了嘉穀農產品供應鏈。

而加入嘉穀供應鏈的果農越多,嘉穀就越容易實現水果品種的大規模集中生產,將品質穩定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陸會長突然有些感悟:水果業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所謂,一個人幹不過一個團隊,一個團隊幹不過一個體系,一個體系幹不過趨勢一樣。果業的發展就應該像眼前這樣抱團,集上下游之力,縱橫聯合起來,纔是出路。

……

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36章 縱論(上)(求收藏!)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19章 頂級香米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6章 畢業回鄉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12章 雛苗入場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
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36章 縱論(上)(求收藏!)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19章 頂級香米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6章 畢業回鄉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12章 雛苗入場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