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

齊政想不到劉強棟這麼早就想模仿亞馬遜的發展模式了。

在他的記憶中,06年以前都是京東打基礎的原始積累階段,只是作爲一個垂直類的數碼平臺;直至第一輪融資後,才藉由資本的力量,打開了一個新世界,成爲了一個全品類綜合性的電商公司。

隨後京東仿照亞馬遜,靠着自營正品,和在全國倉儲網絡佈局上的革新,建立了正品+送貨快的客戶體驗,與阿里平臺貨品良莠不齊+通達系快遞慢的體驗形成鮮明對比,藉此吃下中國電商的半壁江山,建立了一個電商帝國。

現在看來,劉強棟應該是很早就萌發了這個想法,不過是囿於資金短缺,無法施行而已。

“不同於阿里‘修路收過路費’的路子,靠自營和完善的倉配物流佈局,京東可以成爲一個獨立於淘寶的有特色的電商平臺,而非單一小而美的應用……”

劉強棟用自信的語氣侃侃而談,實質心裡忐忑不安。

這是他第一次完整地向外人坦言京東未來的規劃,要知道,之前他不過是稍微表露出類似的想法,公司的管理層就大爲反對,誰都知道,按照亞馬遜這個模式發展,需要多大的投入。

事實上,如今的亞馬遜模式在美國也是褒貶不一,雖然銷售額飛速增長,但唱衰其未來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

如果不是瞭解到嘉穀集團的發展模式與亞馬遜有幾分類似,譬如都是前期重資產投入,劉強棟根本不會跟齊政說得這麼直白。

齊政安靜地聽劉強棟說完後,不做評論,反問道:“你的團隊都贊同你的想法?”

“……大家當然會有一些不同的意見,但這都不是問題,我有把握說服我的團隊按照我的思路執行,畢竟,這是我的公司。”劉強棟反應過來,說得鏗鏘有力。

這是一家“創始人標籤”極其明顯的企業,甚至可以說,京東的成與不成,高度繫於劉劉強棟這個擁有至高權威的創始人身上——齊政心裡不由得閃過這個念頭。

再回想一下後世京東的發展軌跡,作爲一家成立之初就沒有“合夥人機制”、典型的創始人“獨斷”的企業,這一基因幾乎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京東的命運。

在追求效率和執行力的零售業中,是需要一個有戰鬥力和前瞻性的老闆引導的。這樣的模式讓京東在成立之初迅速崛起。但公司進入成熟期後,放權成爲不可避免的選擇。此時,管理問題開始暴露。

據聞,京東的高層內部會議事實上就是劉強棟的“一言堂”。大家會發表意見,但是他會從裡面挑選出符合他想法的,引導大家往那個方向討論,最後形成的結論就是他在會前已經想得差不多的想法——相當於每次重要事件的決定權都在劉強棟手裡。

在很多的案例裡,這種“獨斷專行”帶來的就是災難。

京東前期的順風順水導致的另一個後果,是創新業務的屢屢失利。作爲一家以零售爲根基的企業,長期以來,京東在業務創新上的進展乏善可陳。

先是被阿里田忌賽馬式的策略一直打壓,又連續錯過電商兩次大的機遇——第一次是以美團爲代表的餐飲外賣的崛起;第二次是以盒馬鮮生爲代表的新零售。

另外,劉強棟的控制慾太強了,這一點從京東一直沒有一個可以承擔重要角色的“二把手”即可見一斑;而他個人相對高調的做法,一旦出事,會置公司於危險境地。

可以說,成也創始人的京東,最終也困於創始人。

眼前這麼好的例子,更加堅定了齊政對嘉穀集團“放權”的管理理念——一手抓累死累活不說,沒有人能永遠正確,尤其是公司創始人,一旦陷入對未來業務增長點的錯誤判斷,或者說是對舒適區的迷戀,太容易造成重大的戰略延誤了。

那麼,還要不要投資京東呢?

當然要。

不僅僅是爲了狙擊衆盛資本的方榮軒,哪怕京東本身的價值,也值得一份投資。

當然,劉強棟超強的控制慾,導致很難將京東納入嘉穀體系,好在齊政早有預想——個人投資而非公司投資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投資京東,更多的是作爲一個閒棋冷子。

齊政從思考中回過神來,對劉強棟說道:“錢我可以投給你,500萬,但我要20%的股份。”

劉強棟一怔,頭搖得像撥浪鼓:“這不可能,這個估值太低了,500萬我最多隻能給您3%的股份。”

齊政就平淡地說道:“我說的500萬,是美元。”

劉強棟的瞳孔一縮。

五百萬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大約是四千萬,也就是說,齊政對京東的估值,是兩億以上。

這已經超過了劉強棟自己的估值。

但他反而更加糾結,想了近兩分鐘,才深深吸了一口氣,一字一句地說道:“齊總,第一輪融資,我覺得有兩千萬元就足夠了。”

兩千萬元,按照齊政給京東的估值,也就是10%的股份。

對此,齊政一點都不意外,事實上,劉強棟肯出讓10%的股份已經出乎他的意料了。

在投資領域,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時期劃分——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擴張期、成熟期。

衆所周知的是,投資種子期企業,容易得到極爲豐厚的回報,但同時風險也極大。

同樣的,創始人也不想在種子期出讓太多的股權,否則後面一輪輪的融資下來,說不得就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權——齊政開出20%的條件,本就留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只能說,京東目前確實是捉襟見肘了。

齊政就眯眼笑了起來:“兩千萬哪夠啊?劉總,按照你的規劃,京東的發展,宜早不宜遲。當機會來臨時,你要捨命狂奔,迅速做大,成爲自營電商第一品牌,所以我給你5000萬元,而我只需要15%的股份。”

劉強棟坐直身體,陷入了思索。

就這麼一會,齊政對京東的估值又提高了一個多億,劉強棟不是不感動,但是他也對齊政莫名的信任感到摸不着頭腦。

他擡起頭,看向齊政:“齊總,您對京東就這麼有信心?”

齊政一臉輕鬆道:“與其說我對京東有信心,不如說我對你這個人有信心,我很認同你對京東未來的規劃;而且,你團隊的執行能力和效率,也是我的信心來源之一。”

“電商是未來,你應該知道我的嘉穀集團主業是農業,而我認爲,農業線上線下的結合,也將是大勢所趨,所以,嘉穀與京東的合作機會,未來將會有很多。”

劉強棟恍然,他又沉默了一會,起身說道:“齊總,我回去考慮一下,24小時內跟您答覆。”

齊政也站起來,向劉強棟伸出右手。

兩隻手握在一起,齊政說道:“不管怎樣,我個人還是很看好京東的自營模式的,我也真誠希望京東能趟出一條切合國內環境的自營電商之路。”

劉強棟點點頭,握緊了齊政的手。

送走劉強棟,齊政坐回座位,思考了幾分鐘。

衆盛資本的方榮軒目前應該是剛跟劉強棟接觸,還處於對京東的評估階段,而齊政相信,即使他對京東再看好,也不會像自己這樣不管不顧地給一個簡陋的網站三個多億的估值。

畢竟此時的京東,還只是一個垂直的數碼電商平臺,國內這樣的電商平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即使他再欣賞劉強棟這個人,他也沒有齊政這樣能看到未來的信心,敢因爲一個概念就投入巨資豪賭。

而只有等到未來,他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麼。

至於劉強棟會不會選擇合作?

齊政看着涼了的咖啡,笑了,他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果然,第二天中午,齊政就得到劉強棟的答覆,他同意齊政的投資方案。

雙方簽訂了投資協議,齊政投資京東五千萬元,那家民營企業得以從京東撤資,劉強棟再拿出部分股權,補足15%的股份給齊政。

有了齊政的資金注入,劉強棟終於可以大展手腳了。

京東提前兩年,獲得第一輪融資,齊政也有些好奇,加快了發展步伐的京東,能取得比原時空更爲出色的成績嗎?猶未可知。

但方榮軒此時肯定非常不爽,齊政是想象得到的。一想到老對頭不爽,齊政就覺得太爽了。

……

事實上,方榮軒確實有不爽的理由。

因爲他的助理正在戰戰兢兢地向他彙報失敗的經歷:“……嘉穀集團向永惠超市提供全方位的扶持……無論我們開出多高的價位,他們都婉拒合作……”

方榮軒面無表情。

一個偏居一隅的永惠超市雖然有一定的發展潛力,但失去了也就失去了,還不值得他懊惱。

他覺得極其不爽的是,面對自己的出招,齊政輕描淡寫地就解決了——別說探查出嘉穀集團的海外資金來源,齊政甚至都懶得提價競爭,這讓他覺得自己的試探像是小丑的表演。

方榮軒眸色深沉,他想了想,淡淡地說道:“既然永惠超市不識好歹,那就扶持其他的商超!全國各地,哪裡沒有好的零售業投資對象?在蘇省有蘇果,在江南省有華聯,在越省又有新一佳……你調查一下,找一個願意接受投資的合作對象,永惠超市的生鮮模式,也不是不可以複製甚至超越,這次,我不希望再失敗了!”

他的助理汗如雨下:“是!”

應下後,助理沒有離開,他咬咬牙,繼續彙報最新得到的消息:“您讓投資部評估的京東電商,剛剛接受了嘉穀齊政的投資……”

方榮軒眼裡利芒閃過,“嗯……”

助理連忙遞上調查報告。

方榮軒一目十行,隨即“呵呵”笑了起來。

“真有意思……”

助理背脊更加發涼。

方榮軒看好京東,剛指示投資部對其進行相關的價值評估,齊政就搶先下手了——哪有那麼巧的事情?

方榮軒不知道有齊政這種bug的存在,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公司裡出了內鬼。

他氣極而笑,隨手將報告扔在桌上,此時京東的投資已經不是重點。

只是他不知道,齊政所擁有的這15%的京東股份,就算經過各種風投稀釋下去,也將會在未來京東達到最高700億美元的市值後,博得多大的利潤。

他更不知道,自己因此錯失了多少與頂尖投資機構相交的機會。

他只知道,公司裡有人吃裡扒外。

“很好,聽着,給你十天時間,將公司裡的小蟲子揪出來,我倒要看看,是誰這麼不怕死……”

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96章 不要浪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664章 崇拜(2)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184章 狼來了(4/4)第636章 契機(1/3)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607章 針對嘉穀的貿易壁壘(1/2)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658章 勾人(1/3)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710章 酸味(1/2)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615章 “豆”爭(下)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658章 勾人(1/3)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670章 着迷(2/2)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80章 合作愉快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
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96章 不要浪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664章 崇拜(2)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184章 狼來了(4/4)第636章 契機(1/3)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607章 針對嘉穀的貿易壁壘(1/2)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658章 勾人(1/3)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710章 酸味(1/2)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615章 “豆”爭(下)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658章 勾人(1/3)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670章 着迷(2/2)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80章 合作愉快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