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

“嘉穀集團開啓轉基因作物產業化之路?”

突如其來的,嘉穀與轉基因聯繫在了一起。

關於轉基因作物的負面新聞總是像插上了翅膀一樣傳得飛快。特別是近來熱度較高的嘉穀集團和“轉基因”的話題碰上後,關於轉基因的新聞又成爲了社會熱點。

嘉穀的公關部可不是吃素的,公關部負責人張澤宏第一時間就召開了新聞發佈會,首先澄清嘉穀旗下產品絕對沒有涉及轉基因的;對於加大轉基因研究的傳聞給予了確認,但也強調了目前僅限於實驗室研究,對於產業化未做考慮;如果打算啓動產業化進程,一定會在國家批准的前提下,對公衆進行公佈。

所有的“轉基因爭議事件”,引起負面影響的關鍵大多在於事件本身被“反轉”人士和組織以斷章取義、甚至造假等手段反覆引用和傳播,或被少數媒體反覆進行歪曲性報道。

但在“嘉穀轉基因事件”中,媒體保持得尚算冷靜。

“我們在媒體界還是有幾分薄面的。”張澤宏表示早有準備。

齊政知道,他所謂的薄面,是集團公關團隊,以及每年數以億計的廣告投入帶來的。

再大牌的媒體,它若是需要廣告商,就不可逆轉的要給廣告商方便。

爲了構建集團的媒體公關能力,在嘉穀系產品品牌傳播力已然不弱的情況下,每年從十幾億上升到幾十億的廣告費依然是大手筆地撒了出去,特別是主流媒體,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每個季度都少不了嘉穀系的廣告。

商業上的需求是一方面,“交保護費”就是另一方面的事了。

不說買通輿論,但在媒體不刻意追求眼球效應的前提下,嘉穀得到的祝福絕對多於貶損。

щшш ☢тт kān ☢C〇

一家媒體,總不能左手收錢放廣告,右手就丟頭條出來罵人吧。

齊政對於公關部構建的公關影響力還是很滿意的:“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媒體幫忙說好話,只要保持不偏不倚的態度,就能幫上大忙了。”

譬如眼下。

還是有對嘉穀加大轉基因研究宣言表示“嚴重質疑”的報道,畢竟,不可能所有的媒體都站嘉穀一邊的。

“一些推動者是國內的某些農業企業、種子公司,他們沒有被我們的科研聯合攻關計劃納入合作名單,自然也不想看到我們日子好過。”張澤宏聳聳肩,彙報道。

嘉穀強大的媒體公關能力,可不僅僅是包括媒體的傾向,還代表着消息的靈通。這不,關於嘉穀的負面新聞一出,張澤宏就對背後的推動者差不多心裡有數了。

“嗯,利益集團總是無處不在的,我們算是觸動了別人的蛋糕,不喊打喊殺才怪嘞。”齊政理智地評價道,“還有呢?”

“還有就是杜邦先鋒了。”

“杜邦先鋒?”齊政倒是想不到,但又不算太意外。

之前齊政明確以“涉及轉基因”爲由,拒絕了杜邦先鋒的合作,他們順手報復一下也不是做不出來。

張澤宏倒是瞭解得更多:“報復的意圖大概存在,但更多的,大概是爲了將轉基因話題扯到我們嘉穀身上……”

繼金龍魚食用油陷入“轉基因安全”的爭議後,國內有關轉基因風波最爲激烈的一次出現在去年,主角是杜邦先鋒的玉米雜交品種“先玉335”——其被傳是轉基因品種,甚至聲稱會造成大老鼠絕跡、母豬流產甚至死胎……

雖然杜邦先鋒發表聲明,“先玉335”爲國審雜交品種,但對其的喊打喊殺一直綿延至今。

“好傢伙,這是禍水東引啊!”齊政瞬間想明白了。

一方面,既然齊政說嘉穀組建的“種業協作攻關聯合體”涉及轉基因研究,不管是真是假,杜邦先鋒都算被拒之門外了。那嘉穀就是競爭對手了,給競爭對手添堵這種事,誰也不嫌多。

另一方面,嘉穀這樣算得上是“潔白無瑕”的企業,一旦與“轉基因”的話題聯繫在一起,想也知道話題度有多高了。而這樣一來,“先玉335”就能走出“轉基因”的漩渦了。

“不過,他們恐怕都要失望了。”反應過來後,齊政呵呵一笑。

張澤宏也笑道:“後續的輿論走向,我都打好招呼了,總之,這次要把壞事變好事……”

事實上,嘉穀坦坦蕩蕩的表態,反而得到了不少好評。

事關轉基因問題,信息越透明,大家越放心;越是神神秘秘、遮遮捂捂,大家越猜疑。

當然,主要因爲嘉穀還只是研究,不是產品涉及到轉基因;在主流媒體都不斷章取義的前提下,大多數人都能保持理智。

另一方面,在嘉穀的推動下,主流媒體開啓了一場“轉基因大論戰”,沒有詭辯,也沒有說大話、空話、假話,而是全面、客觀地揭開轉基因技術神秘的面紗。

很多權威人士,同樣在嘉穀的推動下,不會明說支持轉基因,但無不向公衆灌輸一個觀點——轉基因產業化要謹慎,但我們要支持科學家搶佔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的制高點!

輿論的走向出乎了很多人意料。

當然,爲了反對而反對的,大有人在。

但齊政對輿論走向表示樂觀。有爭議也是好事,只要主流媒體們的屁股不歪,真理總是越辯越明的。

不過,齊政還要尋求更多的支持,尤其是高層的支持。

……

在國內的轉基因話題因爲有嘉穀的全力介入,“支持搶佔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的制高點”的呼聲逐漸走高之際,齊政和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的蔣主任走進了國務院大佬文老的辦公室。

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負責全國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及安全評價申報的審查工作。簡而言之,嘉穀的所有轉基因研究計劃,都離不開安委會的管理和評估。

“齊政這次又有什麼好消息了?”距離兩人上次的會面已經一年多了,但嘉穀的事蹟依然時不時傳到文老的耳邊,因此文老熟絡地問道。

一邊的安委會蔣主任兩眼平視,心裡卻是一動。

有傳言說,文老對於嘉穀集團極爲看好與支持,聽這熟絡的語氣,恐怕不是假的。

不過蔣主任轉念一想,又覺得理所當然了。

文老對農業,對農民的重視衆所皆知;引用他經常說的一句話,“不懂農民就不懂得中國”。

持續了數千年的農業稅是在他執政期間取消的;財政支出重點向農業農村傾斜,是在他執政期間加強的;剛剛過去的兩會,他重點指出,要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

這樣一位對農業無比重視的國家領導人,對在農業上頗有建樹的國內最大的糧商——嘉穀集團另眼相看,再正常不過了。

齊政知道知道文老時間寶貴,也不拖泥帶水,頗爲恭敬道:“現在還談不上好消息,但我希望能變成一個好消息。”

“嘉穀想做一次較大的全國農業科研聯合攻關,因爲其中涉及到不少轉基因技術,可能會有較大爭議,所以想先跟文老您彙報一下。”

“哦?”文老聞言,微笑道:“我想起來了,最近國內引起的轉基因論戰,就是跟嘉穀有關?”

“對,這場論戰其實也是因爲這個計劃引起了。”齊政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文老果然有了興趣。

一方面,自然是因爲“轉基因”這個話題了。

事實上,自上世紀80年代初期,“863”、“973”等國家科技計劃都將轉基因技術研發與安全性評價研究作爲重大項目予以支持。在他執政期間,也於08年啓動實施了“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將轉基因技術上升至國家戰略,所以他對於“轉基因”是不陌生的。

另一方面,就跟外界一樣,是因爲嘉穀以往給他留下的印象了。

縱觀嘉穀發展之路,是跟轉基因聯繫不上的。甚至於,在外界眼中,嘉穀還可能是轉基因的反對者。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大豆了。在某些人的推動下,西方轉基因大豆不僅向中國大肆低價傾銷,還一度有意進入東北這塊肥沃的黑土地。然後,是嘉穀站了出來,不僅保住了國產傳統大豆的希望,還將俄遠東變爲了國產傳統大豆恣意橫行的天堂。

現在嘉穀突然公佈要加大轉基因研究投入,即使是文老,也有幾分意外。

“我們集團覺得,迄今爲止,我國的基因克隆研究源頭創新能力不足,現有基因也難以滿足我國農業發展的現實需求。比如說,目前還沒有獲得有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抗旱耐鹽等功能基因;高產優質基因方面,在營養高效、高光效、代謝調控、耐貯藏、特殊成分積累等基因研究方面與國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轉基因研究所涉及的基因及其表達調控元件主要來自國外等等。”

“要加快研究完全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有可靠安全保障的轉基因技術,我們集團認爲要更加大膽……”齊政看了安委會的蔣主任一眼。

文老也看向蔣主任。他對於“轉基因”有一定了解,但日理萬機之下,肯定不可能對國內外相關形勢瞭如指掌的,這種時候就要靠專業人士補充了。

蔣主任是知道嘉穀的計劃的,在文老面前,也只能老老實實地說道:“當前,在國際上已經商業化的植物基因,主要是抗除草劑和抗蟲兩類,這兩類基因的知識產權均被西方發達國家壟斷。”

“齊董說得基本沒錯,我國當下的轉基因研究,普遍存在低水平重複、不掌握核心技術而借用外國現有技術的現象,絕大多數只不過就是把這兩類基因導入現有作物。這類活動,甚至稱不上嚴格意義的研究,充其量只能算是低水平的商業擴散。”

有些事不較真就不知道,但一較真,就有點不是滋味了。

在轉基因領域,有句話叫“一個基因可以發展一個產業”。

現實是,美國、島國等發達國家擁有全球71%以上的水稻基因專利,90%以上的玉米基因專利,80%以上的小麥基因和75%以上的棉花基因的專利,我國基因專利數不足美國的十分之一。而且我們克隆的基因絕大多數屬於有專利的無價值,有價值的沒有專利。

爲誘使我們上鉤,在研發階段,西方並不會急於強調知識產權問題,但是一旦大規模商業化,外方必定會公開向我們提出基因專利和知識產權問題,將我們套牢,使我們長期受制於人。

文老聽完後,臉色有些嚴肅了:“那麼,嘉穀有怎麼計劃?”

齊政精煉道:“我們是希望聯合國內的科研機構,將轉基因技術研究領域拓展。研究種類由農作物到微生物、能源作物等;目標性狀也從單一的抗蟲、耐除草劑向抗旱、養分高效利用等更多方向拓展……”

曾幾何時,轉基因似乎成了農產品的代名詞,提起轉基因,人們就會想到水稻、小麥、玉米等等。

但事實上,轉基因技術如果不是應用於入口的食品上,更容易爲大衆所接受。你們見過有誰質疑轉基因棉花?

嘉穀推動的轉基因技術研究,在農作物上更多是技術和知識產權積累,真要說產業化,還遙遙無期;但在高效工程菌(譬如有機肥發酵菌)、能源植物上,就有望提前實現產業化了。

齊政知道,要想真正打動文老,你不能和他聊科研的重要性,也不能聊研究的先進性,更不能聊努力奮鬥和熱血——這些東西,任何一家科研機構的負責人都能比齊政說得好聽一百倍!

齊政得聊嘉穀所獨有的東西,比如說,產業化推廣。

齊政認真地說道:“嘉穀希望主導這次農業科研聯合攻關,是因爲嘉穀在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推廣上,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

安委會的蔣主任補充了一句:“從國外轉基因產業發展的脈絡可以看到,轉基因產品的成功推開,也離不開公司化運作。”

文老有所明瞭,笑道:“嘉穀很有信心啊。”

齊政笑了笑,如果擁有靈陣的自己都沒信心,也沒人敢說有信心了:“是,其實不僅僅是轉基因,在作物高光效育種、農業新材料、農情信息智能獲取等領域上,我們都有信心推動突破併產生效益。”

“這是我想說的第二件事了。對於這些核心關鍵的研究投入,單靠嘉穀是力有未逮的。所以我們希望國家能夠加大在農業科研領域的投入,能給我們的聯合攻關計劃較穩定的支持。嗯,我知道這麼說可能有些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我看不見得!”文老突然擺手說道。

“要說嘉穀爲了錢,現在嘉穀賺錢也不少了,而且拿去搞房地產一類可能更賺錢,何苦要在苦哈哈的科研領域投入?”文老也是放開了話題。

國糧集團至今的一大盈利點,都是房地產。相比之下,嘉穀集團此舉殊爲難得。

國內科研單位就搞科研,基本不參與生產和市場營銷;而很多企業只做生產、銷售環節,沒有考慮產業升級;這種科研與產業分割的狀況是今天才出現的嗎?

很顯然不是。

但只有嘉穀敢提出整合的計劃。

他有些激動地說道:“我知道,嘉穀此舉是想做一個產業領導者、整合者。這是不自量力嗎?不,這是好事,像嘉穀這樣有雄心的農業公司,在國內實在是太少了,農業領域也太需要一個有實力的產業整合者了!”

齊政都愣住了,文老這是,直接表示了支持?

一邊的安委會蔣主任更是萬分羨慕地看着齊政,知道文老對嘉穀看重,想不到會如此看重。文老對嘉穀的期待,可謂是對一家企業最好的祝福了。

文老想了想,對蔣主任說道:“在世界各國以轉基因爲核心的生物技術競技中,中國不能中途掉隊。對於嘉穀的轉基因研發項目,要在各方面提供最大的支持。”

蔣主任忙不迭地應下。

文老再轉過頭,對齊政說道:“嘉穀要搞農業科研聯合攻關,我是支持的。你說的希望加大國家在農業科研領域的投入,嗯,也很有必要。這樣,嘉穀先遞交相關提案,還要徵求各方意見。不過,想來你能得償所願的。”

齊政也沒想到會這麼順利。

他今天來的主要目的,其實真的只是前期彙報而已。要說尋求文老的支持,那肯定有這樣的意思;但要說當場得到文老的承諾,齊政並不敢想。

齊政作爲一家大企業的領導人,做決定前尚且要考慮再三;作爲國家領導人,文老做出的決定,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但他就是痛快地表示了對嘉穀的支持,而且還是正式給出了承諾。

除了嘉穀此舉極爲符合他的期待,齊政想不到更多的理由了。

齊政握了握拳,腦裡突然閃過一句話: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

~~~

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732章 緊張感(1/2)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7章 坦白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631章 顫抖吧(2/2)第652章 太張揚(2/2)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12章 雛苗入場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9章 嘉穀公司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150章 攪局者(2/3)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659章 放衛星(2/3)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36章 縱論(上)(求收藏!)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10章 合股經營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690章 回血(1/2)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10章 合股經營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96章 不要浪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77章 策略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新章節被屏蔽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591章 老闆威武(2/2)
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732章 緊張感(1/2)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7章 坦白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631章 顫抖吧(2/2)第652章 太張揚(2/2)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12章 雛苗入場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9章 嘉穀公司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150章 攪局者(2/3)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659章 放衛星(2/3)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36章 縱論(上)(求收藏!)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10章 合股經營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690章 回血(1/2)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10章 合股經營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96章 不要浪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77章 策略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新章節被屏蔽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591章 老闆威武(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