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

從世界範圍來看,在鹽鹼地的治理方面,澳大利亞開展得比較早,相關技術和經驗也比較先進和豐富。

別看在大多數人印象中,澳大利亞是發達的農牧業大國。事實上澳洲是全球農業生產力最低下的大陸。其土壤貧瘠程度、植物生長率和生產力堪稱全世界最遜。

衆所周知,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孕育了古文明的地方,每年都有規律的雨季可以幫助農業發展。不管是歐洲、印度還是東亞,不管是不是雨熱同期,農民至少都可以每年遵循季節規律來耕地、播種,讓作物在雨水的灌溉下生長、成熟。

然而,在澳洲的大部分地區,降雨量卻受恩索現象(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影響,降雨量低且毫無規律可循,因而農業發展困難。

事實上,澳洲的土地看似廣袤,其實並不能承載太多的人口。表面上看是因爲缺水和沙漠。但事實上,即使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因爲極度貧瘠的土壤,能種出來的莊稼也很有限。

澳大利亞土壤的貧瘠本質還不易一眼看出,當年最早到來澳大利亞的歐洲殖民者,就被一望無際的森林和鬱鬱蔥蔥的草原等假象所矇騙,誤以爲澳洲是一片跟北美一樣富饒的土地。

悲劇的是,直到最初的樹木被砍伐一空,草也被羊啃光之後,才發現這地方的樹木和草都生長得非常緩慢,那些比較嬌貴的莊稼,在很多地方更是基本種不出來!

這就相當蛋疼了。

土地退化是澳大利亞現在最大的環境問題,而鹽鹼化又是其中最爲突出的一環。

西南部有來自幾百萬年從印度洋吹來的鹽分;內陸盆地中有水份蒸發後鹽度增高的湖泊,乾涸後,遺留的鹽分又被吹到東部地區;東南部盆地因地勢低,經常被海水淹沒,水退後,又留下大量鹽分……簡直是無言的憂傷。

澳洲有將近大陸面積的三分之一是鹽鹼地,因而其在治理鹽鹼地方面的投入位居世界前列。

李維新博士所在的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幾年前就承擔起科技部重大國際合作項目,與澳大利亞合作,在魯省建設了“中澳鹽生植物示範基地”。

目前,已形成他們自己的耐鹽植物新品種篩選改良與栽培技術,較爲成熟的80多種耐鹽植物涵蓋了蔬菜、花卉、灌木、牧草、中草藥、香料等諸多門類。

“我們在冬營試驗站種植了22種篩選出的國內外高效耐鹽植物,再通過其他鹽漬土壤改良技術,能夠將含鹽量24‰的灘塗地改良到5‰以下,不論是糧食作物還是經濟作物以後都可以種植了。”李維新介紹道。

他進一步說道:“目前我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通過對現有耐鹽植物種質資源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更新,建設國內首個耐鹽植物種質資源數據庫,還計劃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研製出耐鹽鹼的轉基因經濟作物,提升鹽鹼地經濟產出……”

陳建章都不耐煩了:“行了行了,你就別自吹自擂了,反正我們找你們合作,就是因爲你們能提供改良牧草品種,有什麼好東西也別藏着捏着了,趕緊展示出來吧。”

李維新博士嘿嘿直笑,難得抓住嘉穀這樣的狗大戶,出來一趟能爲試驗站帶來不菲的營收,他自然不吝將手中的好東西全部亮相。

“我們引進澳洲等國家的牧草資源,結合產量、品質、耐鹽鹼性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繁育了紫花苜蓿良種‘中牧2號’,解決了紫花苜蓿在鹽鹼地上種植出苗保苗等瓶頸,你們可以引進該品種……”

齊政點頭同意。

利用植被修復鹽鹼地在中國歷史悠久,而近年來,種植耐鹽植物是國內外鹽鹼地治理技術的發展趨勢之一。

鹽鹼性植物一般分爲聚鹽性植物、泌鹽性植物、拒鹽性植物。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鹽生植物資源豐富,但大多數有待開發利用。

李維新團隊對國內外鹽生植物資源的研究,獲得良好成果。嘉穀自然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

說完牧草,李維新又嚴肅地建議道:“這次颱風應該提醒了大家,濱海區鹽鹼地最好設置喬木海防林帶,以耐鹽鹼的淺根系樹木爲主,構成海堤防廊道,使其具有防風、防浪、抵抗強風暴的能力。”

“事實上,濱海綠地系統構建時應首先考慮設置防風林的建設,並在林緣處靠近海潮風來的方向採用耐鹽鹼性強的樹種。”

嘉穀衆人紛紛贊成。

這次颱風雖然沒有帶來什麼災害,但是牧場畢竟處於海濱,每年都會有較大機率受到颱風的侵襲,構建海防林帶是必然的選擇。

齊政問道:“那麼,你對於海防林帶的樹種有什麼建議呢?”

李維新博士嚴謹地回答道:“按照我們的經驗,種植紫穗槐和怪柳是最爲合適的。”

隨後他向衆人介紹這兩種樹木。

紫穗槐是一種落葉灌木,原產於美國,國內各省也多有種植。

紫穗槐本身並不是鹽生植物,但它有阻鹽能力,抗鹽鹼能力也較強。在濱海鹽鹼地區,紫穗槐在輕度鹽鹼地中可正常成活生長。

而且紫穗槐耐水澇、抗海嘯能力較強,它不僅耐鹼,還有改良鹽鹼地的作用。因其根系廣,生長快,具有根瘤,改土作用強,是保持水土的優良植物材料。

同時紫穗槐截留雨量能力強,生長快,生長期長,枝葉繁密,抗風力極強,是防風林帶緊密種植結構的首選樹種,非常符合嘉穀牧場的需求。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是,紫穗槐的經濟價值極高。營造紫穗槐林可獲得大量的肥料、飼料、燃料和編織原料。因爲紫穗槐是一種多年生優良綠肥,又能固氮;葉量大且營養豐富,含大量粗蛋白、維生素等,是很好的飼料植物。

綜合起來簡直是不可錯過的選擇。

檉柳同樣優點突出。

作爲本土生喬木,怪柳是一種適於鹽鹼地生長的泌鹽植物。

如同國人的堅忍性格,怪柳生命力極強,既耐乾旱,又耐水溼和鹽鹼。在荒漠、河灘或鹽鹼地等惡劣環境中均能頑強生長,是最能適應乾旱沙漠和濱海鹽土生存、防風固沙、改造鹽鹼地、綠化環境的優良樹種之一。

作爲海濱防風林,即使發生海嘯時,檉柳被海水浸泡十天亦不顯受害;樹齡可達百年以上,真正做到“一勞永逸”。

而且它同樣全身都是寶,不僅可以改良土壤,還能入藥和綠化山林……

聽完講解,齊政當即拍板道:“那就選擇怪柳和紫穗槐,營造牧場的海防林,建設我們的海濱綠色長城……”

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7章 坦白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646章 要上市?(2/2)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610章 草!草!(2/2)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614章 “豆”爭(上)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
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7章 坦白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646章 要上市?(2/2)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610章 草!草!(2/2)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614章 “豆”爭(上)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