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

大有機肥計劃?

王昱業首先就苦笑了:“一聽就知道是一個賠錢計劃了。”

齊政聞言噴笑:“不至於吧!”

王昱業就說了:“有事實證明啊,嘉穀農資不就是因爲有機肥業務持續虧損嗎?”

嘉穀農資的杜爲民笑了笑:“還好吧,犧牲我一個,幸福整個集團……再說了,我們已經在向盈虧平衡線靠攏了。”

直接受益的嘉穀農業的謝開濟和嘉穀農牧的李東亮等人都笑了,調侃着感謝杜爲民的“犧牲”。

所謂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嘉穀農資負責整個集團的農用物資供應,爲了配合集團的生態化發展戰略,嘉穀農資大力發展有機肥生產業務。從規模上來看,嘉穀農資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有機肥生產商——雖然在產量上還比不上無機化肥的零頭。

我國的化肥尤其是磷肥和鉀肥,生產原材料在海外,作爲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國家對進口權實行嚴格管控,佔大頭的是國有資本大佬。嘉穀農資想要在肥料行業內出頭,也只能另闢蹊徑,在市場前景良好和國家大力支持的有機肥上下功夫。

嘉穀農資的有機肥生產原材料來源主要是兩種,種植業廢物如秸稈等;以及養殖業廢物,主要是禽畜糞便等。

每一個嘉穀牧場以及生豬養殖場,都有嘉穀農資的有機肥製造廠;而在南方水稻主產區以及東北玉米主產區,嘉穀農資也有七八家秸稈有機肥製造廠。

嘉穀農資生產的有機肥主要供應嘉穀體系,除了嘉穀自有的農業基地,相當一部分供應給合作方比如水稻生產合作社以及大豆合作社。

“其實,就算集團沒有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我們的有機肥生產規模也需要擴大了。畢竟,即使是嘉穀體系以及相關合作方,我們的產量也是遠遠跟不上需求的。”杜爲民坦誠道。

自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化肥和農藥每畝用量持續增大,很容易就陷入了一種困境:因爲長期使用化肥和農藥,產生了“藥物依賴”,不逐步加量就可能減產。

經常可以聽到一句話,能夠讓13億人吃飽,就是中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但是這個貢獻背後,是我們爲此付出的沉重代價。

爲了控制病蟲害,農田裡大量噴灑農藥,嚴重污染水土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多少人記憶中,“晚霞中蜻蜓飛舞,夏夜裡蛙聲一片”的畫面,已經成爲回憶。

而且,爲了增加糧食產量,我們使用了全世界1/3的化肥。過量施肥破壞了耕地的土壤結構,造成土壤板結和鹽鹼化。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

耕地質量直接關係到國家糧食安全,但我國的耕地質量實在不容樂觀。

就以東北爲例,黑土地是世界公認最肥沃的土壤,“插根筷子也發芽”。東北是全球三大黑土區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糧倉。但這些年,在糧食增產的同時,黑土地也被過度開發利用,土壤明顯退化,疲憊不堪。

黑土層已由上世紀50年代的60釐米~70釐米,下降到今天的20釐米~30釐米——黑土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形成1釐米黑土層需要幾百年的時間。過去黑土層豐厚,腳踩上去就像踩在海綿上一樣。現在土層變薄,營養不足,不得不多施化肥。化肥越用越多,又導致土壤板結,踩上去甚至看不到腳印。

就嘉穀與農民合作的經歷來看,其實農民們不是沒有看到這些問題,也不是不想改變。恰恰相反,農民們渴求改變現狀的心思比想象中還要強烈。

問題只在於,一來他們確實不懂得科學施肥用藥,很多時候是根據感覺來的;二來也沒有條件讓他們進行改變——爲了生活,爲了保證糧食產量甚至增產,不多用化肥又能怎樣呢?

但是一旦與嘉穀達成合作,一方面農民們在嘉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學會了合理施肥以及用藥;另一方向,嘉穀農資生產的有機肥,在有集團補貼降低價格後,大受農民們的歡迎。

土地是農民們的命根子,如果可以精心呵護,誰又願意傷害命根子呢?

但即使如此,嘉穀農資也並不好過。

丁顯代替杜爲民說出了難點:“有機肥發展存在兩個典型瓶頸問題,效用和成本。”

“與化肥相比,有機肥不但用量大,而且費功夫。比如一畝地用幾十公斤化肥就可以,但是一畝地用有機肥則需要施上噸的量才能達到同樣的增產效果——有機肥主要是爲了培肥土壤,對當季作物的增產效果並不明顯。”

“不過這個問題現在基本不是難題了。”

發展有機肥,並不是完全拒絕化肥。作物生長需要氮磷鉀等養分,有機肥在這方面的養分比較欠缺,而無機肥負責提供作物的礦質營養,可以彌補這些不足。

“在過渡階段,我們是把有機無機肥料相結合。也就是以有機質爲主,裡面摻加了一些氮磷鉀的無機肥料。既能滿足作物快速增長的需要,也能滿足土壤增添有機質的需要。結果表明,有機肥替代50%化肥處理後的土壤肥力較化肥處理得到明顯改善。”

“緊接着實驗室又取得了重大進展……”

實驗室頭子陳建章微微一笑。

當其時,正趕上齊政對嘉穀實驗室的大規模投入,他果斷組建了有機肥研究團隊,建立了生物有機肥製造新工藝,篩選出對作物生長具有顯著作用的芽孢桿菌,並在國內外首次建立了芽孢桿菌生物有機肥二次固體發酵新工藝,使得新型有機肥裡含有更多對農作物生長有益的“益生菌”,讓莊稼長得快、長得好,當季增產效果能與化肥相媲美,從而真正提高了合作社社員施用有機類肥料的積極性。

“但成本一直是個難題,也是嘉穀農資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

一般來說,有機肥生產的人工成本和運輸成本都比較高。

由於腐熟時間較長,翻堆、乾燥、粉碎、包裝等操作過程人工投入量大,導致有機肥生產成本增加——這個對嘉穀而言倒不是問題。有實驗室那羣將微生物玩得飛起的掛逼們培育的發酵菌,嘉穀農資生產有機肥的發酵腐熟極爲高效,而且重金投資的生產線對人手要求不高。

但是運輸確實是個問題。

尤其是秸稈有機肥製造廠,秸稈原材料的分散讓收集運輸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目前有機肥還不能享受化肥的有關運輸優惠政策,導致其運輸成本通常爲化學肥料的2~3倍。

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34章 生日之夜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新章節被屏蔽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544章 能不能矜持點(3/3)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09章 草!(1/2)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95章 運氣嗎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652章 太張揚(2/2)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128章 我懂(1/3)第692章 聚寶盆(1/2)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
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34章 生日之夜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新章節被屏蔽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544章 能不能矜持點(3/3)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09章 草!(1/2)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95章 運氣嗎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652章 太張揚(2/2)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128章 我懂(1/3)第692章 聚寶盆(1/2)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