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

騰格裡沙漠腹地。

蓬頭垢面的魏明雙手撐腰,簡直想要原地爆炸了。

他,北大工商管理碩士生,爲毛要在這不毛之地吃沙呢?

加入嘉穀以來,繼被調到庫布齊沙漠邊緣建設草原牧場後,又被抽調到川省貧困山區協助建設紅豆杉種植基地,剛打好基礎後,緊接着被大老闆一聲令下,又被安排進沙漠尋水隊。

他本以爲之前在草原牧場的經歷算是艱苦的了,但是與現在經歷的一對比,簡直不值一提。沙漠尋水隊面臨的環境要惡劣一百倍——無人、無水、無電、無路、無通訊、無住房……一切從零做起,開路、打井、支帳篷……

尋水隊昨晚剛經歷了一場大風沙,沙子嗖嗖地從地面往帳篷裡漏,早上起來時發現,無論是枕頭還是身上,到處都落滿了黃沙!

但再辛苦,他也忍下了。

因爲他已經瞭解到,在嘉穀,尤其是在基層,像他這樣頻繁的調動是極爲罕見的。據內部消息靈通人士透露,一般只有公司大力栽培的對象纔有這樣的機會。他也感受到了,自己確實是在這種高強度的鍛鍊下得到極大的進步。

而且,嘉穀給他的薪酬也實在很誘人。唯一遺憾的是,荒郊野嶺的,他都沒有機會花錢,只能投資買房——嘉穀內部投資理財建議第一點,強烈建議員工投資買房,財富增值的第一選擇。

如果說之前他更多還是熟悉嘉穀事務並融入嘉穀,現在他已經是獨當一面了。在沙漠尋水隊,技術上他說不上話,但在團隊管理和後勤管理上,他就被委以重任了。

前程可期,吃點沙子又算得了什麼呢?

“小魏,趕緊過來吃飯了,不然又要起風了!”一個聲音傳來,打斷了魏明的思緒。

“好嘞,陳教授!”

叫他的是陳健升教授。陳教授受齊政委託,作爲沙漠尋水隊的技術指導專家——他也想趁此機會證實自己的“深循環理論”,因此雙方一拍即合。

風沙季節,晚上睡覺要戴口罩,吃飯也要加快速度,否則就是沙拌飯了,這些都是沙漠裡尋水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最怕就是碰上起風了,吃飯的時候,常常要在米飯里加水攪和,把沙子沉到碗底,吃上面的米粒;如果遇到特大沙塵暴天氣,甚至難以生火做飯……”魏明抱怨道。

至於飲水,更是要節約喝,水都是從上百公里外運到沙漠腹地的。可以說,在沙漠裡待久了,尋水隊都跟駱駝一樣了。

陳教授倒是看得開:“這樣的條件已經很好了,我以前進沙漠那才叫一個難熬。在我看來,嘉穀的後勤已經做得不能再好了。”

這一點魏明其實也心裡有數。

不是他自誇,環境雖然艱苦,但嘉穀已經盡力做到了最好。

如今,嘉穀的基層政策已經日益成熟。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多元化,令環境艱苦、生活單調的農業基層生產越來越難吸引年輕人的目光。爲了留住人、用好人,嘉穀在新員工入職後,先不忙着培訓,先讓他們跟班,感受、體驗基層生活,並加強心理疏導。

另一方面,嘉穀提升了基層員工的待遇,並加強崗位晉級培訓,爲基層員工從低崗位向高崗位邁進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機會。

經過這樣培養出來的嘉穀員工,工作經驗豐富,整體素質較高,能夠更快適應野外施工環境和集體生活。

沙漠尋水隊更是由其中的佼佼者組成,絕對不會出現因爲在沙漠裡打井,留下一句“沒想到離家這麼遠”就打道回府的情況——隊伍裡外聘的打井隊就出現過這樣的幺蛾子。

當然,尋水隊裡除了嘉穀的員工,還有陳教授以及他的學生、沙漠嚮導和打井施工隊這樣的外聘人員。如果隊伍不穩定,尋水工作就難以有保障。

爲此,嘉穀從改善隊伍生活條件入手,甚至專門改裝了炊事車跟隨隊伍出發,後勤車輛達到了車隊三分之一的規模。

尤其在飲食上,合理搭配飲食,盡最大努力保證隊員吃飽吃好。譬如打井施工隊來自肅省等西北省份,喜歡吃麪食和牛羊肉,後勤就安排服務班調整菜譜,儘量照顧他們的飲食習慣;考慮到夜班人員工作十分辛苦,特意爲他們推行夜班點餐制……

所以,即使沙漠中時不時的風沙、白天的炎熱、夜晚的寒意,一度使不少人萌生退意,但最終還是被嘉穀的後勤保障所打動,堅持了下來。

尋水隊的嚮導老趙也對嘉穀的後勤評價極高,但這更讓他難以理解:可以看得出嘉穀投入不菲,但這不是相當於將錢扔到風沙裡面嗎?

老趙一邊大口扒着熱乎飯,一邊苦口婆心地對魏明和陳教授說道:“沙漠開荒可不是這麼容易的,花費這錢,嘉穀幹什麼不好呢?要知道,即使在條件相對還好的明勤,爲此付出慘重代價的也不在少數。”

老趙是明勤人,被騰格裡沙漠包圍的明勤註定要與治沙結下不解之緣。

據他介紹,上世紀九十年代,明勤掀起了開荒熱。由於籽瓜這種經濟作物對土壤質量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收入可觀。在利益的驅動下,農民大面積種植籽瓜,但耕地數量有限,人們便將目光轉向了沙漠。

但開墾沙漠前期投入資金較大,需要打井、僱用推土機、架高壓電,還要植樹擋風沙,因此往往是好幾家聯合起來開荒。前期通過在沙漠中開荒打井、植樹和耕作,很大一部分人獲得了不小的收益,但現在越來越困難。

老趙告訴兩人:“在沙漠裡種地是相當費水的,有時候把水從井口送到地裡就得好幾個小時。爲了方便灌溉,許多開荒者就用多打井的辦法縮短灌溉距離。由於對地下水的大量抽取,明勤周邊沙漠地下水位已由原來的10米下降到了30多米。”

“如果你們現在去明勤,就會發現,耕地周邊的沙丘近在咫尺,可以說,那些地完全在沙丘的包圍之中。”

“因此,耕地經常被沙丘掩埋,埋了我們就再用鐵鍬挖開,在地邊上用麥草壓沙,再植上樹,反正想辦法治,年年埋年年挖,要想種地,就必須與沙鬥。”

最後他無奈地說:“但這兩三年風沙越來越大了,地完全有被沙埋掉的可能。但很多人也沒辦法,爲這些地投入了好幾萬,不種咋辦呢?”

按照老趙所說,村民們一致認爲近三年來風沙一年比一年兇了,尤其是今年春天的風比往年都要多。在沙漠中種地的人們因此產生了耕與棄的矛盾心理——棄耕就意味着前期大量的資金投入白白扔進了沙漠裡;繼續耕種,又怕風沙的危害會帶來更大的損失。

“這還是在地下水較爲充足的明勤嘞,像你們這樣還要專門尋找到水資源才能開發的,投入簡直也像水一樣‘注入’沙漠,風險更大!”

魏明和陳教授神情凝重,但他們都不是嘉穀高層,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考慮的;對於兩人來說,儘快找到水資源纔是目前考慮的重點。

像是在驗證老趙的話,還沒等他們展開今天的尋水行動,一陣強似一陣的風沙又席捲而至,隊員們只能躲進車廂或帳篷暫避風沙。

車窗無法打開,車廂內空氣燥熱,悶得人透不過氣來。隊員們個個灰頭土臉,老趙更是發出感嘆:“這老天爺簡直不讓人活了!”

……

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507章 轉折點(3/3)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643章 送上船(2/3)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554章 啪啪啪(3/3)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125章 牛來了(1/3)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707章 小麥大圈地之始(二合一)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692章 聚寶盆(1/2)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19章 頂級香米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379章 特別“牛”(4/4)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
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507章 轉折點(3/3)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643章 送上船(2/3)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554章 啪啪啪(3/3)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125章 牛來了(1/3)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707章 小麥大圈地之始(二合一)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692章 聚寶盆(1/2)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19章 頂級香米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379章 特別“牛”(4/4)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