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爲未來計(2/2)

某人還在美國“下黑手”的時候,國家就爲嘉穀的大豆產業宏圖更添了一把火:

批准嘉穀與黑省航運集團合資共同建設撫遠港糧食碼頭;

允許俄羅斯全境大豆進口;

與俄方協調,開建黑河公路大橋、同江鐵路大橋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打通“俄糧回運”通道……

這些都是爲了大豆這一國家戰略物資的多渠道供應安全,作爲國家意志的先鋒,嘉穀集團還獲得了國家進出口銀行給予的30億美元的境外消費信貸授信。

背靠國家的支持,嘉穀在遠東更是放開手腳,在張澤宏的主導下,通過開荒建立更大的境外大豆生產基地。

這也是國家力推的海外農業重點項目之一。

不說黑省的全球非轉基因大豆現貨交易中心戰略,時至今日,審視中國的大豆消費,稍有點經濟頭腦的人都會發現,中國對進口大豆的依賴竟然如此之大!

十年前,誰也無法想象到一顆小小的大豆影響力會這麼大。

榨油甚至都不是大豆最重要的用途了,豆粕纔是重點。

作爲最大的蛋白來源,豆粕幾乎是難以被替代的。隨着經濟的發展,國民對肉類的消費開始劇烈增長。而在養豬行業,豆粕是重要的飼料。試想一下,中國每年需要消耗6-7億頭豬,其中絕大部分是自產爲主,對豆粕的需求自然是巨量的。

而進口大豆,又極其依賴於美國。稍有點政治頭腦的人也都知道,美國從來不會停止給我們找事,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貿易摩擦了。

作爲世界農業大國,一發生摩擦,美國的農產品最容易成爲另一方的反制點。但如果離不開其供應,這張王牌就毫無威懾力了。

但就大豆而言,尋找新的進口替代之路並非大家想象的那麼順暢。

縱觀大豆生產大國或具有大規模生產潛力的地區,巴西倒是可以作爲一個替代選擇之一。但巴西的大豆產業一向被四大糧商攥在手裡,不是那麼穩當。

加拿大倒也有較大潛力,大豆產量一直呈穩步增長趨勢。但作爲美國最好的盟友之一,加拿大同樣不可靠——老美最喜歡拉上自己的盟友一同搞事情了。

擁有大片未開發耕地的非洲遙遠不說,單單是在“飢餓”的非洲生產糧食運回國內,就容易遭受道義上的譴責了。

這麼一看,一直以來被視爲世界未開發的資源寶庫之一的俄遠東地區,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了——再怎麼說,俄羅斯也同樣不受西方待見,中俄可謂是天然的合作互補關係。

爲未來計,加大對遠東的開發可謂勢在必行。而最妙的是,嘉穀已經深入其中,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

……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這邊閒置的耕地或者能兼併的耕地,大部分已經被嘉穀包圓了。但不是還有茫茫的荒地嗎?

在俄遠東地區,一般農業用荒地的取得成本非常低,甚至在荒地上的樹木和水源等,都屬於租戶所有,可以自由處置。但開荒的成本可不低。

這次,嘉穀還是選擇與瓦西里他們“沆瀣一氣”。畢竟,他們的人脈關係確實好用。

——別看瓦西里他們總想着削弱嘉穀的影響,但在具體合作上從不含糊。不管是不是爲了他們自己的利益,嘉穀在遠東的大豆農場,交通、電力和水利,或者稅務、治安等等,都沒有遇上太多的麻煩。

從這方面來看,嘉穀分潤的好處還是非常值得的——這幾年,瓦西里所代表的利益羣體,將一粒粒豆子換成一張張鈔票,可沒少賺。

所以哪怕是開發荒地,嘉穀同樣拉上了他們。

當然,因爲是從頭開發荒地,這次在股份上大家是五五分了。瓦西里他們依然不用投入真金白銀,但環保、勞工關係、法律、避稅等等問題,就要靠他們“疏通”了。

事實證明,在俄遠東這種“蠻荒之地”,要想不被麻煩纏身,該分潤的利益就要分潤——當然,前提是你要不可或缺,否則,老毛子們隨時反客爲主,將你一口吞下。

很顯然,瓦西里等人已經清醒地認識到,要想通過大豆賺錢,起碼現在是離不開嘉穀的。所以哪怕對嘉穀的影響力無限擴大依然有疑慮,該咬的餡餅還是得咬。

嘉穀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一次性圈下了100萬公頃的荒地進行開荒。

天蒼蒼,地茫茫,一片荒草枯草塘……

這片地區完全處於原始狀態,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切的基礎設施都需要靠嘉穀來從頭建設。

環境自是險惡,但已經是嘉穀精心挑選出來的了。這邊土質肥沃,而且位於阿穆爾河流域,有豐富的水資源;雖然無霜期只有100-130天,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高;此種自然條件,非常有利於農作物成長。

嘉穀招募的勞工,豎起墾荒大旗,清雜草,砍樹枝,在剛剛清理出的平地上支起了帳篷,這就是墾荒團駐地了。

駐地方圓數十公里沒有一戶人家。周圍全部是交錯在一起的樹林和草甸子。樹是抗寒的樺樹,大腿粗細;草是大小葉樟,齊人胸高;遍野的綠色,不時傳來陣陣獸鳴鳥叫。

哪怕嘉穀極力做好後勤保障,墾荒的條件依然極爲艱苦——無論酷暑還是嚴寒都只能住在帳篷內,營地初建,別說電了,連水都沒有,飲用水都只能靠汽車運輸……

但對於以國內勞工爲主的墾荒團來說,嘉穀給予的豐厚報酬,已經讓他們無視一切艱難險阻了;何況,這是在異國他鄉大規模開發別人家的土地,無不暗爽。

所以落在前來考察的瓦西里眼裡的,就是中國人戰天鬥地的開荒場景。

每個人都風風火火:領隊要聯繫各類機器及時到場支援;在地裡忙着燒荒、翻地的工人們,聽從進度緊鑼密鼓地工作;寒地黑土被翻滾,機器在耳畔轟鳴……彷彿一曲開荒進行曲飄揚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裡。

瓦西里想起每天干活絕對不會超過4個小時,有錢就去買伏特加喝的底層同胞們,一時心情有些複雜。

“我將嘉穀引入遠東,究竟會給遠東帶來怎樣的未來呢?”瓦西里喃喃自語道。

一旁的諾威爾隨口答道:“未來怎麼樣?誰又能說得清楚呢?當下有錢賺就行了。”

……

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614章 “豆”爭(上)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10章 合股經營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646章 要上市?(2/2)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96章 不要浪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610章 草!草!(2/2)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34章 生日之夜第379章 特別“牛”(4/4)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6章 畢業回鄉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3章 誰吃虧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
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614章 “豆”爭(上)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10章 合股經營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646章 要上市?(2/2)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96章 不要浪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610章 草!草!(2/2)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34章 生日之夜第379章 特別“牛”(4/4)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6章 畢業回鄉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3章 誰吃虧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