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

有人曾向英國曆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提問:“如果再生爲人,你願意生在哪個國家?”

湯因比思索片刻回答說:“我願意生在中國。”他以歷史學家的眼光給出了審慎的理由:“中國今後對於全人類的未來,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前,薩爾曼對於這句話一直沒有太大的感觸,但現在,他有些理解這句話了。

中國對於阿拉鄯沙漠區的治理開發在國際上都反響巨大,但如果真的達成了目標,意味着中國的沙漠將會越來越少。

就在此時此刻,或許不僅阿拉鄯沙漠區,還有自己所不知道的沙漠,正在被“悄悄”的消滅。從全球沙漠最多的國家,到將成沙漠最少的國家,每一天中國都在慢慢的進步和創造奇蹟。

只有矯情的歐美髮達國家,纔會爲了開發沙漠是好是壞而爭論不休。

同爲後起國家,沙特農業部的薩爾曼深諳“落後者就要盡力拓展民族生存空間”的道理。

都知道中東地區氣候炎熱,不適合農業發展,很多人印象中,中東地區只有以色列在農業方面做得不錯,殊不知,沙特在沙漠農業的開發上,也是個“狠角色”。

正所謂沒有農業這一重要的基礎,上層建築就無法建設。

千百年來,就是因爲缺少農業基礎,阿拉伯半島上始終未能建立起現代化的國家,半島上的吃瓜羣衆看着外部世界的鉅變,還是繼續吃椰棗,飲駝奶,水源與草場依舊稀缺——直到沙特被“石油”這個大禮包砸中。

坐擁全世界最高石油產量的沙特有錢了,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有錢。“壕起來”的沙特,不僅沉浸於買買買,還把眼光投向了綠洲和谷地,希望通過海水淡化、抽取綠洲地下水和收集雨水來解決農業水資源的問題。

他們成功了,但也失敗了。

沙特憑藉着中樞灌溉系統,抽取地下水進行灌溉,在沙漠中締造了壯觀的“麥田怪圈”。沙特也一度完成了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甚至進入出口小麥大國行列。

但大自然告訴了沙特人一個真理——如果你不能開掛,就算你是“壕無人性”,也無法逆天而行。

在全國大部爲沙漠和荒漠高原,沒有一條河流、沒有一處湖泊的沙特,大部分的地下水是不可再生的。瘋狂的地下水抽取,引起了海水的入侵與地面沉降,也讓沙特人明白了,他們發展的本質上是基於石油工業的沙漠農業模式,終究是不可持續的。

現在,沙特本土生產的糧食還不到五分之一,其餘均是進口。一個在中東地區“化沙漠爲良田”的神話自此夭折。

然而農業對於一個國家的誘惑實在太大,但凡有一絲可能發展農業的國家,都不會將這個戰略領域拱手讓於他國,對於沙特來說自然也不例外。

中國的阿拉鄯沙漠開發工程引起巨大爭議的時候,沙特方面就敏銳地意識到,沒有兩把刷子,中國人怎麼敢大動干戈?沒準中國人掌握了沙漠開發的一種新模式?

所以薩爾曼來了,帶着在中國尋找到馴服“沙魔”秘訣的希望而來。

哪怕這模式可能不太符合沙特人的觀感。

……

“在沙中建起黃金屋,讓沙中再生千鍾粟,盼沙中車馬多如簇!”

一條碩大的條幅,在嘉穀風電場建設基地上飄揚,充分讓人體會到施工團隊的目標。

“齊董,這就是嘉穀風電場三期的選址了。計劃安裝風機數量是98臺,裝機規模將達200MW,年發電量約6億度。完工後,這將是國內最大的風電場之一。”陪同齊政和薩爾曼參觀的,是承建嘉穀風電場的國電集團的戴總工程師。

所謂要致富先修路。其實不僅僅是要先修路,就如今這個時代,缺什麼都可以忍受,缺電是絕對不可以忍受的。

所以沙漠開發工程的兩大重點,就是修路和通電。

從齊政的角度來看,他當然是希望風電場“一日建成”,但另一方面又提醒戴總工道:“最近沙漠裡高溫與暴雨天氣並行,能保證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嗎?”

沙漠裡的基建本來就是不容易。鬆軟的沙土,高溫乾旱的天氣,對施工團隊來說極其不友好。而風電場的不利條件尤甚。

既然是風電場,那必然是選擇在大風橫行的地方。就像現在這樣,風呼嘯而過,如果是站在高處,眼睛都睜不開來。施工人員要戴上面紗、面罩和防風鏡,工作不一會兒就要抖落滿身的沙土。

這樣的施工環境,難度可想而知了。

但戴總工自信道:“齊董放心好了,我們集團的施工經驗豐富,什麼情況沒有經歷過?極端惡劣的氣候,極端惡劣的環境,都在我們的預想中。”

“好樣的。”齊政也只能拜服。

沙漠開發工程正式成爲國家級工程後,施工單位都上了一個檔次。像國電這樣的重量級國企,都能在戰亂的非洲等海外地區承建項目,國內區區一個沙漠的風電場,想來是難不倒他們的。

甲方的讚美,讓戴總工笑得眯起了眼,介紹施工情況的聲音都洪亮了幾分:“從基礎混凝土澆築開始,我們就採用了不少技術創新,保證了風車的運行穩定性……”

“而所有的風車,都是國產產品……”

基建這個東西,實際上邊際效應很重要。

尤其是大基建項目,直接帶動的,又豈止建築業和建材行業?就拿嘉穀風電場項目來說好了,因爲全部採用國產風機,而且技術要求高,直接帶動了國產風機的更新換代。

放大來說,開發阿拉鄯沙漠區的基建,又能帶動多大的鋼鐵、水泥,甚至是裝備製造業的需求?

真以爲我們國家被稱爲“基建狂魔”,僅僅是爲了基建項目本身嗎?

但很顯然,這樣的基建規模,已經超乎了同行的薩爾曼的想象。

“齊先生……”聽完翻譯轉述兩人的談話後,薩爾曼忍不住問了:“您就不怕收不回成本嗎?我是說,這裡畢竟是沙漠,自然無常,如果開發沒有達到預期,這樣的基建不是完全浪費了嗎?”

聞言,一旁的戴總工也豎起了耳朵。

他也想知道齊政哪來的底氣。

畢竟,做基建工程的,最怕的就是工程爛尾。

一個基建項目不成,所有建設者和投資者都將變成失敗者!

譬如他們國電集團,派遣了最好的管理人員,派遣了最好的工程人員,派遣了最有戰鬥力的隊伍,調集了集團主要的工程設備,就是爲了保障嘉穀風電場的如期建成。

但如果變成了爛尾工程,損失的財力不說,抽調出的優秀的人才和裝備,都將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浪費時間。風電場也許終會利用起來,那是什麼時候卻很難說了。

豈料……

“底氣?我沒有啊。”齊政乾脆利落地攤手說道。

戴總工卻差點閃了腰。

沒有底氣?沒有底氣嘉穀敢這麼大手筆?誰信啊?

你看,連沙特那大個子都是一臉的“你不真誠”。

……

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659章 放衛星(2/3)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631章 顫抖吧(2/2)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320章 震驚世界的奇蹟(3/3)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7章 坦白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125章 牛來了(1/3)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
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659章 放衛星(2/3)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631章 顫抖吧(2/2)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320章 震驚世界的奇蹟(3/3)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7章 坦白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125章 牛來了(1/3)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