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豬腦子

“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的一家公司?他們就不能專注乾點正事嗎?”慄田工業株式會社中國分部處,加藤恆甩着手上關於嘉穀環保業務的資料,怨念滿滿的吐槽道。

前不久,他還寄希望於貶低嘉穀來擡高慄田工業的知名度,如今看來,曾經他是怎樣被滾滾的自信淹沒,現在就是怎樣被滾滾的悔意所淹沒。

秉承着島國企業重視情報的傳統,加藤恆一回到公司後,就讓調查部門收集嘉穀水務相關業務的資料。

雖然這是調查部最熟悉的工作,得到資料,分析資料,給出結論……但他們蒐集到的關於嘉穀水務技術能力的情報少之又少。

這不能怪他們。

對於慄田工業來說,他們在中國的力量本就薄弱,平時誰又會將精力放在一家根本不是同行的公司身上呢?更不要說嘉穀在水務業務上本就低調,短時間內,要想讓他們交出一份詳細的嘉穀水務相關資料,也忒爲難人了。

不出意料的,慄田工業調查部門收集最多的資料,是嘉穀在環保領域上另一個重點業務——土壤修復。

但僅僅是土壤修復相關的資料,就足以讓加藤恆感覺到後頸涼颼颼的。

“從五年前開始,嘉穀集團就在重金屬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的湘省開啓了土壤修復工程,至去年底,湘江流域的土質大幅好轉,主要污染區土壤中汞、鎘、鉛、砷、鉻的污染濃度比2009年下降了90%,可以說,這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土壤修復範本。”

“當然,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嘉穀集團在這個過程中所採用的生物修復法,堪稱是中國土壤修復領域這幾年來最大的改變,他們的重金屬超富集植物修復模式,在去除土壤重金屬的同時,又能迅速恢復植被和景觀。”

資料中的信息,明顯刺痛了加藤恆的眼球,他聲音低沉的說道:“現在的問題是,嘉穀是否真的能將這一模式複製到水務領域?”

分部新來的首席技術官平野博鬆看完資料,很勉強地笑了一下,道:“嗯,從嘉穀在植物修復重金屬污染的實力看,他們在生物選育上很有一套。要知道,全世界已發現能夠超量積累各種重金屬的植物有400多種,但能通過育種和基因工程大批量改良植物性狀使之更適用於植物修復的,幾乎只有嘉穀一家。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但老實說,我並不懷疑他們有實力在水務領域上覆制同樣的成功。”

平野博鬆雖然資歷比不上公司本部的資深技術專家,但他在被調至中國前,恰好也是公司內土壤修復業務部門的技術專家之一,對嘉穀的生物修復法有更深的體會。

是的,雖然水處理是慄田工業發展的核心,但慄田工業同樣有土壤修復業務,很簡單一個道理,地下水淨化很多時候是離不開土壤修復的。

平野博鬆純粹從科研角度考慮:“無論是土壤修復還是水處理,生物修復法無非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修復。就目前所知的情況來看,我們最多隻在微生物法上有些積累,嘉穀是雙管齊下,明顯締造了一個相當成功的範本,我建議公司最好也按照這個方向加大研究……”

“那是你的事了。我想知道的,是嘉穀哪怕在水務領域複製了同樣的成功,成本對比我們有沒有優勢?包括時間成本在內。”加藤恆挺嚴肅地打斷了平野博鬆的話。

平野博鬆思忖片刻,沒敢斷然給出答案,謹慎道:“這不好判斷,但您知道的,只要他們的污水植物淨化技術能達到土壤植物修復的水平,我猜有50%的機率會比我們的投入成本低……”

加藤恆咬咬牙,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平野博鬆說是50%的機率,但情況不明朗下,最明智的選擇是料敵以寬,加藤恆已不能寄希望於拼成本能拼得過嘉穀。

這樣一來,慄田工業拿下鄂省迄今最大水環境治理項目的可能性又低了。

雖然慄田工業希望通過此項目全面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但本部幾乎不可能同意做賠本生意的,他承受的壓力和齊政也是絕對不同的。

齊政甚至可以不盈利拿下工程,或者將利潤壓至最低,因爲嘉穀體系內的水處理業務規模哪怕翻幾番,都排不上前五,換句話來說,人家壓根就不是靠這過日子的。

這就相當流氓了。

加藤恆忍不住咒罵:“你說他們老老實實做糧商不好嗎,跨這麼多領域不怕扯到蛋嗎?土壤修復關乎主業,我還可以理解,現在水務又插一腳……”

關鍵是,人家還做得有聲有色。起碼在中國,嘉穀已經是慄田工業最重視的競爭對手之一。

平野博鬆看着加藤恆變幻的神色,摸摸腦袋,低聲道:“其實,我覺得,我們可以嘗試與嘉穀合作的。畢竟,水環境治理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需要不同專業的協同合作。我承認嘉穀在植物生理方面有優勢,但這個優勢不足以獨自啃下一個大型項目……”

加藤恆卻是揉着鼻頭說不出話來。

誠然,平野博鬆說得有一定道理。如果是在自己挑釁齊政之前有這個認識,他會很欣慰地接受這個建議。

但現在不說完全沒有機會,起碼是機會渺茫了。

除非慄田工業不惜代價,否則齊政有的是合作對象,何必選擇一個極不友好的對手呢?

加藤恆心裡暗自嘀咕:我當時是什麼豬腦子,會找了這麼一塊鐵板來踢?

……

同一件事情,對於國內北控水務、粵海水務和首創水務等水務龍頭企業而言,是截然不同的心情。

給他們三百顆豬腦子,也想不到國內有人會跑去開發水處理技術新體系。

再給他們六百顆豬腦子,也想不到,嘉穀說開發新體系,竟然就真的弄出了週年高效的水生植物淨化修復體系。

畢竟,能成爲國內水務龍頭企業的,對水處理技術體系的革新有着深入骨髓的敬畏——每一個關鍵性技術點的突破,無不需要短則十幾年,長則幾十年的積累。

1881年,法國科學家發明了第一座生物反應器,也是第一座厭氧生物處理池,才拉開了生物法處理污水的序幕;

又到1916年,美國才正式建立了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法的誕生,奠定了未來100年間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基礎;

1950年科學家首次試製成功了具有高選擇性的離子交換膜後,電滲析技術才進入了實用階段,奠定了電滲析的實用化基礎;

此後幾十年間,氧化溝工藝、A/O工藝、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相繼被開發出來,技術開始集成化……

可以看出,隨着時間的推移,技術越發強大,但水處理技術一直都是由國外掌握的技術。像威立雅、蘇伊士環境、慄田工業等國際水務巨頭,具有很強的技術儲備能力,能在全球範圍內的工業週期下行階段存活並發展壯大,並憑藉對週期的前瞻及高質量的技術與產品造就超額收益。

如果只是緊隨其後,縮小差距有望,彎道超車……實屬想多了。

儘管如此,他們也沒有想過能在生物淨化法上構建另一套水處理技術體系,事實上,也沒有從其他公司裡聽到過類似的事情。

但是,比起慄田工業以入門級選手的姿態面對震驚,國內水務巨頭對嘉穀成果的震驚顯得“習以爲常”了。

慄田工業還只是霧裡看花,北控水務他們甚至還親自派人到嘉穀在湘江流域的土壤修復區域仔細考察過,對嘉穀的生物修復體系早就是“一驚再驚”。

隨着可持續發展思想和現代生態理念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入人心,再傻的人,都能看出嘉穀這一套日臻成熟的新體系的優勢。

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544章 能不能矜持點(3/3)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34章 生日之夜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95章 運氣嗎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658章 勾人(1/3)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507章 轉折點(3/3)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652章 太張揚(2/2)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150章 攪局者(2/3)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690章 回血(1/2)第663章 崇拜(1)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664章 崇拜(2)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11章 難(9/10)第507章 轉折點(3/3)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62章 交通瓶頸第379章 特別“牛”(4/4)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
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544章 能不能矜持點(3/3)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34章 生日之夜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95章 運氣嗎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658章 勾人(1/3)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507章 轉折點(3/3)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652章 太張揚(2/2)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150章 攪局者(2/3)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690章 回血(1/2)第663章 崇拜(1)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664章 崇拜(2)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11章 難(9/10)第507章 轉折點(3/3)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62章 交通瓶頸第379章 特別“牛”(4/4)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