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

打着“長白山人蔘”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的新鮮野山參,如秋風掃落葉似的,侵襲了小半個中國。

其所到之處,將同爲人蔘屬的“內部競爭對手”——高麗蔘和西洋參,打得七零八落。

長白山野山參的價格,是普遍比同類產品略高的,齊政能理解賣得出去,可賣的這麼火,就讓齊政想不到了。

應該說,相關產業的人士,都沒有想到。

藥食同源全面放開後,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中國人對於野山參的消費動力,是何其的強大。

國人對人蔘的崇拜,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歷史因素和文化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自然是拜這幾年不斷深入的消費教育宣傳所賜。

如果從人蔘聯盟開始算起,這樣的宣傳持續了三年;如果從嘉穀體系成立人蔘事業羣算起,對消費者的教育已經持續了近十年。

開始規模還不大,多集中在東南一些主要消費市場。但吉省政府加進來後,品牌傳播速度明顯加快,在飛機頭枕、公交車內牌、高速公路路牌、地鐵車廂和高鐵車內,均能看到“長白山人蔘”的身影。

密集接觸到類似宣傳的消費者,無論從經濟收入上,還是從知識面上來看,都是人蔘的潛在消費者。所以在齊政的特意叮囑下,並沒有將野山參吹成“神藥”,把醫學搞成玄學什麼的;而是踏踏實實地把具體功效說清楚,把種類分好,把價格合理定好。

這樣形成的消費認知,纔是正面的。

拋去這些場外因素,長白山野山參本身的水平也是超過市場同類產品的。

同樣是一株人蔘,採用嚴格標準生產的長白山人蔘產品,無論是效果還是安全性,都超過了國內同類產品一大截。

工商、藥監的監督,人蔘聯盟撥專款的“打假”,讓市場根本無法在“長白山人蔘”品牌上造假。

藥效的區別就更大了。

如果換成是一般人蔘加工產品,是否發揮了作用,哪種成分發揮了作用,是消費者無法通過主觀判斷,正確下結論的。

然而,新鮮人蔘卻是很容易下結論的產品。

切幾小片用來泡水,比咖啡都好使,與吃了整根人蔘卻只當吃了一根蘿蔔的區別,那是顯而易見的。

這樣的情況出的多了,醫生也都會建議食用長白山品牌的人蔘。

畢竟,就算價格稍高,節省下來的時間和藥量,也足以彌補了。

就這樣,在人蔘的醫療保健價值日漸被國內外社會認同,平民化的野山參,如一陣風,飄滿了半個中國,並且堅定不移的繼續擴展。

唯一制約它的,只是產量而已。

……

但對於參農來說,他們沒有想那麼多。

突如其來的市場爆發,已經爲他們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幸福感。

在人蔘種植領域,有句話——人蔘是參農“跪”出來的。

薅草跪之,鬆土跪之,除蕾跪之,採果跪之,扶苗跪之,起參跪之……不管多大的人蔘,小到三花,大到十幾年的人蔘,都離不開跪,生長一年就得跪一年,非跪不可。

如此“卑躬屈膝”,難道參農是爲了讓人蔘顯得更高貴、更有靈性嗎?

別扯淡了。

參農年復一年將人蔘“跪”出來,渴望的,不過是讓腰包鼓起來。

在農村,所有問題都是缺錢的問題。人蔘,更是每一個根鬚上都依附着利益之爭。

人蔘供不應求,參價自然上漲,廣大參農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譬如在世界人蔘“心臟之地”的萬亮鎮,最早一批加入人蔘種植聯盟的趙老爺子,最近是走路都帶着風。

他今年收穫了幾畝十年參齡的野山參,畝產值在30萬元以上,除去所有成本,老爺子淨賺了八十多萬。

30萬元的畝產值看似驚人,但如果折算到十年,也不用大驚小怪了。當然,這得人蔘長得好,價格上得去,纔有這樣的產值。

趙老爺子美滋滋地品咂着小酒,搖頭晃腦地感嘆:“人蔘總算賣上了好價錢,現在是離我實現人蔘夢最近的時候。”

趙老爺子是“大神級”參農——人蔘把頭。擺弄了三十多年的人蔘栽培,嘮起種參的嗑兒,那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三十多年,他見證了國參的起起……落落落,也是到了今年,才品嚐到了人蔘大豐收的滋味——不僅僅是產量上的大豐收,還有收入上的大豐收。

他的兒子小趙咂咂嘴道:“要是嘉穀不加大出貨,讓價格上漲得更厲害一些就好了。”

趙老爺子卻搖搖頭:“小子,你不懂。現在這樣纔是參價的合理迴歸,一路飆漲反而就不美了。”

“價格暴漲,我們不是能賺得更多嗎?”

趙老爺子眼神有些渾濁,卻很清晰地吐字,道:“暴漲,也容易暴跌。平穩的上升才能持久。”

小趙若有所思。

爲了控制體量規模不大的人蔘市場,防止參價被惡意操控,保證國內人蔘加工企業的原料供應不會斷裂,人蔘聯盟建立了儲備制度。

收儲的主力,自然是財大氣粗的嘉穀。

由於擁有“全擬種植技術”,嘉穀農業從多年前開始,就通過收購,大規模“儲”參於地。

像今年參價有暴漲趨勢,嘉穀淡定地按照市場所需增加了出貨量,讓參價有所上升,但又不至於上到天價。

正如趙老爺子所說,價格大起也易大落,暴漲暴跌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都不是好事。

趙老爺子讀書不多,但他明白一個道理,既然享受了加入人蔘聯盟的好處,也要承受相應的限制。

“小子,從選定土壤、種植、耕種技術指導和收購管理,種植聯盟都安排有一系列的技術支持;人蔘漫長的生長期內,聯盟還能評估人蔘產量提供貸款;還幫助通過了什麼國家認證……”

“國家GAP、歐盟有機農業、美國NOP認證。”小趙接話道。

“對。我不懂這些,但我知道通過這些認證後,人蔘能賣得更好。如果是我們自己來。肯定弄不了吧?所以聯盟控制價格,也是保證大家的收益,如果再貪心不足,那就沒良心了。”趙老爺子眯着眼道。

“……我記住了。”小趙縮了縮腦,應道。

“你真知道纔好。”趙老爺子瞥了兒子一眼。他知道村裡種參戶都賺錢了,少則二三十萬,多則四五十萬算起步,然後大家也有些飄了。

一時好不算好,永遠好纔算好。想要好得長久,人心就不能散,聯盟就不能亂——這是一位老農民的智慧。

而事實上,亂不了的。

類似的牢騷是有,但只是幸福之餘的小牢騷。

一級市場的完勝,讓參農們置車置房忙,身價也是步步高。

而這,大概也是國參振興之路的根基吧!

……

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80章 合作愉快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219章 分歧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656章 豬腦子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77章 策略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610章 草!草!(2/2)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34章 生日之夜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12章 雛苗入場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663章 崇拜(1)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128章 我懂(1/3)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663章 崇拜(1)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
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80章 合作愉快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219章 分歧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656章 豬腦子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77章 策略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610章 草!草!(2/2)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34章 生日之夜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12章 雛苗入場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663章 崇拜(1)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128章 我懂(1/3)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663章 崇拜(1)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