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

東北,黑省海侖市大豆深加工產業園。

彩旗和紅綢掛滿了產業園的辦公區,現場還有記者扛着攝像機,一副在記錄重要事件的樣子。

事實上,對於黑省來說,也確實是一件重要事件。

這是海侖市大豆精深加工產業園區的第三次擴建——繼以豆乳及豆乳粉生產、發酵及非發酵大豆製品生產爲主的第一產業園,以大豆顆粒蛋白、營養棒生產爲主的第二產業園,全國最大的以大豆多糖、膳食纖維等大豆營養保健品爲主的第三產業園開工建設。

以黑省的產業結構來說,大豆精深加工產業已經成爲了一個支柱產業。第三產業園出爐就是一個重大利好,以至於股市中的大豆板塊,有的還出現了漲停。

在這一波投資中,ADM是其中最亮眼的崽。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舉行聽證會後,發佈初裁決定,認爲美方大豆蛋白產業未受到實質性損害,且指控因果關係存在問題,建議終止對中國大豆蛋白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且不採取反傾銷措施。

嗯……ADM對初裁結果沒有提出異議,與之相對的,是ADM在中國與嘉穀、九三集團合資建設生產大豆異黃酮、大豆低聚糖、大豆纖維等高端系列產品的工廠。

有意思的是,除了產業被轉移的美國以外,這是一筆皆大歡喜的投資。

對於ADM來說,雖然讓出了部分利益,但成功加入了嘉穀優質大豆供應鏈,而且還在日益龐大的中國消費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那種如芒刺背的壓力都降低了不少。

對於嘉穀來說,能引進先進的大豆精深加工技術,而且ADM在美國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和消費羣體,比中國大豆蛋白具有更優越的先天條件,合資生產也是可以接受的。

地方政府就更樂了。嘉穀的錢再多,對他們來說也是鍋裡的肉,和外面的野味是兩個概念。吸引外資,即使在改革開放後三十多年的今天,也要比私企投資好聽得多。

這一點從ADM高級副總裁盧瑟在簽訂投資協議後,身邊圍滿了熱情洋溢的官員即可看出。

當然,這也跟齊政和九三集團的田仁裡有意將宣傳舞臺讓給ADM有關,兩人低調地避開記者的採訪,看着談笑風生的盧瑟,毫無壓力地品咂着勝利的滋味。

“ADM很少將先進技術投入到合資廠中,尤其還是國外的合資廠中,真是難以想象。”田仁裡笑容滿面。

“跨國公司就是追求錢罷了,你要是能讓他們得到錢,他們就會聽你的。”齊政說得很淡定,他所追求的已經不是純粹的利潤了。

“我們以前那是想給錢,人家都不要。”

“那是你們想用現在的錢,換以後更多的錢,而且還減少人家賺的錢。”

“那嘉穀的做法呢?”

“用現在的錢,換以後更多的錢,而且幫他們賺到更多的錢。”

田仁裡哈哈大笑,轉瞬,又充滿感慨地道:“要是早幾年,我們這麼說的話,人家只當是放屁。這些跨國資本啊,要是沒有對等實力,恨不得自己把錢全賺了……”

他是真的感慨。

以前九三集團不是不想與跨國大糧商合作,引進國際先進的大豆精深加工技術,奈何少有公司同意,即使是次一等的技術,也要挑三揀四的,即使合資了也不肯讓中方參與實質管理。

哪像現在一樣,ADM只佔合資工廠50%的股份,但由於原料供應還牢牢地掌握在嘉穀手中,中方在合資廠中是實打實擁有話語權的。

歸根到底,還是實力決定話語權。

哪怕只釋放部分潛力的中國大豆“綠色革命”,也給中國大豆產業注入了一記強心劑。

美國取消對中方大豆蛋白的反傾銷指控,很難說沒有與嘉穀宣佈在俄遠東聯合推廣“嘉豆13號”的消息有關。

當在國內與俄遠東地區完成“嘉豆13號”的全面推廣後,國內能自主供給的大豆產量必將突破5000萬噸。

當然,5000萬噸並不能滿足國人日益旺盛的胃口,但再多,也沒必要了。

很簡單,加上庫存,不僅僅是大豆,全世界糧食完全是過剩的。中國每年出口這麼多商品,賺回來海量外匯,總得去國際上買別人的東西吧,不然就只能借給美國人買買買了。

就大豆而言,國內這麼多年大規模購買美國的大豆,美國那邊也種了大量的大豆,相當於跟我們綁定了。如果美國不賣,他們也得爛在倉庫裡;如果我們不買,自己就可能要承受肉價的暴漲。

但以前,這種牽制更像是單方面的。我們對美國大豆的進口過度依賴,儘管生產過剩,跨國糧商也時不時坐地起價以獲取更多利潤。而一旦受國際政治格局變動的影響,中國大豆貿易缺口也不易彌補。

而有5000萬噸的自主產量,意味着如果美國不出口了,增加巴西的進口量即可輕鬆彌補;如果他倆商量好都不賣了,消費自己種的雖然不夠,大不了讓豬吃差點,吃少點,不至於毫無應對之力。

嗯,這種極端的情況基本不可能出現就是了。但能讓國際大豆無法坐地起價,對我們而言就是一個重大勝利。

譬如ADM在投資談判中還想爭取控股權,但嘉穀農牧公開了一個以國產大豆豆粕爲主要原料之一的豬飼料,高效的轉化效率讓全國養豬界爲之側目,ADM後面就變乖了。

田仁裡想起嘉穀農牧負責人義正嚴詞的宣言就想笑:“我們做農牧業的,不僅僅是爲了得到好處才做的。在國內,我們和同行確實有競爭。但,還是那句話,以中國的體量,只有中國人自己才能養活了自己,如果我們自己養活不了自己,世界上沒人能養活我們。既然如此,我們就是合作大於競爭的。我們嘉穀總希望大家能過上吃肉自由的生活……”

吃瓜羣衆可能會被感動一下,但理性永遠大於感性的田仁裡,一眼就看出來了,嘉穀此舉,不啻於將國產大豆的競爭力拔高了一檔次。

本來消費者就更願意獲得不含轉基因的產品,包括但不限於肉蛋奶,這一點以歐洲人爲甚。現在用非轉基因大豆豆粕餵養牲畜,還能提高動物蛋白轉化率,也就是降低了成本,自此國產大豆豆粕也與進口轉基因豆粕拉開了一個身位。

ADM不敢糾纏了,眼看着中國大豆的競爭優勢越來越大,先上船總比後上船更易買到票。

至於中國大豆爲何這麼牛?

別問,問就是有人在開掛——如果有人能感受到嘉穀大豆育種基地那堪稱濃郁的靈氣濃度,就不會有疑問了。

像田仁裡這樣的大豆行業老油條,只想仰天大笑:蒼天好輪迴,誰能饒過誰?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還是世界主要的大豆出口國,在國際市場和美國大豆產業是競爭的關係。而美國大豆協會麻溜地在中國開設辦事處,推廣美國的大豆和大豆產品,在當時,這被認爲是一個傻逼的動作。

美國大豆協會的做法,就是在中國飼料企業和養殖戶中間大面積推廣“豆粕玉米型動物日糧”,通過養殖試驗,讓從業者親眼目睹這一飼料配方的優勢。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一直到今天,“豆粕玉米型日糧”仍爲飼料和養殖行業普遍使用。

美國人將一整套更有效利用飼料的方法教給中國人,同時也帶動了大豆的需求,當中國大豆無可避免地滿足不了需求後,進口美國大豆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不吹不黑,老美能成爲世界霸主,眼力和能力都是上線的。

只是嘉穀更無賴,在開啓“大豆綠色革命”的同時還在品質上建立優勢,愣是將國產大豆的牽制力真正立起來了。

田仁裡即將退休,能在退休之前看到國產大豆振興盛景,職業生涯可謂無憾了。

ADM是第一個進駐黑省大豆精深加工產業園區的跨國企業,而杜邦、島國不二株式會社等世界大豆蛋白生產領導者,也紛紛有了合資的意向。

更不要說,一批本土大豆深加工企業,也在摩拳擦掌,準備革新技術,加大在黑省的投資。

對此盛景,田仁裡評價道:“近年來一直有種說法,叫‘投資不過山海關’,我看,也不見得了。”

“投資不過山海關,本來就是一個僞命題。”齊政搖頭道。

這樣的說法,是在國內的投資圈裡流傳開來的,即“投資不過山海關,投資不去雲貴川,投資不上太行山,投資不到寧藏甘”。

社會上似乎達成了一個共識,東北的投資環境不夠好,不要去。

以嘉穀的經歷來說,實事求是講,東北的確和內地有差距。

譬如,你想建設一個廠區,但施工單位告訴你冬天無法開工,因此工期比南方多了幾個月;廠房建好後你發現你的生產線只能在20度運行,因此你需要大量成本來保暖;你的工廠需要用卡車運輸原材料和成品,但每到冬天道路結冰,雖然政府除冰很及時,但總體效率還是比南方低了不少……

你發現雖然開出了和南方一樣高的薪水,但人才更願意待在四季如春的地方;你想就近供應市場,可是西伯利亞熊比人多,北朝人比錢多,島國市場根本進不去,而南韓則是你的最大競爭對手……

資本的逐利本質,決定了它只能流向有活力和前景的地方。

齊政之所以說它是一個僞命題,就在於,難道東北的環境比戰火紛飛的黑非洲還要惡劣?連黑非洲都有的是國內資本押注,東北會沒人投資?

至於很多人詬病的行政效率,齊政深吸了一口氣,指着龐大的大豆產業園區道:“只要有新的經濟增長點出現,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田仁裡“哈哈”笑了兩聲,誠懇道:“你說得對。”

要說靈活,國內的幹部其實是最靈活的。

思想解放不解放,端看誘惑力大不大。

像大豆深加工產業,當表現出支柱型產業的潛力後,黑省政府專門成立工作推進領導小組,把大豆全產業鏈作爲重點產業進行規劃和培育。

用黑省高官的話來說,就是——嘉穀只要安心做農業,搞工業,剩下的雜事,都交給他們好了,政府絕不拖嘉穀的後腿。

這可不是說說而已,政府的服務大廳都開到了產業園門口,包含了稅務、工商、安監、衛生等一票部門,端的是出門好辦事。

當然,嘉穀也不負衆望。憑大豆產業一己之力就將省內GDP拉起了好幾個百分點,並且每年製造出更大龐大的邊際效益——與俄遠東之間的聯運體系,完善着東北的物流基礎設施;對優秀農業生產條件的利用,在生產效率上的差距縮小,增加了對投資的吸引力;而更多的交流,又打破當地相對封閉的人文環境,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哪怕是局部產業,嘉穀也是打破了“投資不過山海關”的魔咒,反而變成了“投資爭越山海關”。

讓田仁裡佩服到骨子裡的是,尋常人能在一個產業形成這樣龐大的經濟影響力,已經是叨天之幸了。嘉穀在東北,除了大豆產業,卻還有一個產業熠熠生輝——人蔘產業。

說到這一點,田仁裡轉身看了齊政一眼,笑道:“齊董,今年你們的人蔘產業也呈興旺之勢啊,我得提前預定幾根好參吶。”

齊政理解地笑了一下,然後又輕嘆了一口氣,道:“老田啊,不是我小氣,你要說一兩根還好說,再多的話,我也是莫得法子。”

田仁裡瞬間聽明白了:“還有人跟你請託的?”

齊政瞥了他一眼,語氣飄忽道:“多稀罕?上年份的好參,誰不想要?”

……

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670章 着迷(2/2)第658章 勾人(1/3)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581章 功成(1/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12章 雛苗入場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710章 酸味(1/2)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615章 “豆”爭(下)第690章 回血(1/2)第125章 牛來了(1/3)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111章 難(9/10)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430章 粗大腿(1/2)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
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670章 着迷(2/2)第658章 勾人(1/3)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581章 功成(1/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12章 雛苗入場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710章 酸味(1/2)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615章 “豆”爭(下)第690章 回血(1/2)第125章 牛來了(1/3)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111章 難(9/10)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430章 粗大腿(1/2)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