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啦!來啦!”
眼看着前藍後白的青鳥號飛機輕巧地降落在跑道上,等候在停機坪上的人羣頓時活躍起來。
許多人想要湊到近前看個仔細,卻被保安死死頂住,只能站在原地伸長脖子,仔細打量着這架飛機的各個細節。
在尾部引擎的推動下,飛機緩慢地轉向,朝人羣所在的位置滑行而來。
停在兩邊的消防車忽然朝空中噴灑清水,兩道瑩白水柱在空中交叉、分散,形成“八”字形水霧拱門,水珠兒灑落機身接風洗塵,正是航空界的高級禮儀“過水門”。
看到青鳥號安然穿過水門,最終停在指定位置,兩名身高體壯的男員工連忙走上前,把紅地毯一直鋪到機頭附近,正好對準艙門口。
看到這一幕,一旁抓機支肘的朱玲玲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心裡暗鬆口氣:“可算是搞定了,老孃終於要解脫啦!唔,好像有點兒餓!”
她大清早和馬競一起飛過來,然後就一直忙活到了現在,午飯都沒顧上吃,着實是給累慘餓壞了。
雖說幹活的都是別人,她只需要動動嘴皮子、再檢查驗收一下就好,奈何這裡纔剛剛建成沒多久,還只是不通民航的小型通用機場,配套設施簡陋不全很多東西都要去外面採購,偏偏她又放心不下,唯恐過水門噴錯泡沫、地毯短了歪了,就只能事事過手親自查看,自然沒辦法清閒逍遙。
“過水門”通常用在首航、退役一類有紀念意義的大事件上面,主角自然是沐浴在水霧中的飛機和上面的機長,不過偶爾也會被消防車和消防員搶走風頭。
機場消防車通常同時攜帶水、乾粉和泡沫滅火劑,根據具體情況切換使用,電器起火噴乾粉、迫降漏油噴泡沫、其他小情況纔會噴水,若是消防員手滑按錯,就有可能造成烏龍事件。去年英國曼徹斯特機場的消防員就來了這麼做了,把維珍大西洋航空的“選美皇后號”噴進了修理庫,給了美國亞特蘭大的客人們一個印象深刻的首航儀式。
飛機發動機通常不怎麼怕水,因爲現代航發定型之前都需要經過吞水試驗才能獲准生產,合格發動機都能夠應付一般的空中雨水和跑道積水,這也是“過水門”相當流行的原因。不過乾粉和泡沫就不行了,它們會在發動機內造成殘留影響正常工作,需要拆機噴水清洗。
朱玲玲的計劃裡只有拉橫幅送花,“過水門”並不在上面,這完全是機場方面一力推動的結果。這座通用機場本就是爲明星大腕兒們的私人飛機準備的,這架灣流g650也是正當其時,新飛機、新機場,簡直不要太好。
以後還要經常路過這裡,馬競也不好推拒人家的好意,便吩咐朱玲玲配合一下。後者被他留在這裡接人,只好不情不願地接受了這個任務,還好整個活動並沒有出什麼岔子。
飛機艙門徐徐打開,伸出舷梯直抵地面,然後一名戴着黑框眼鏡的短髮男子出現在那裡,頓時引得人羣發出新一輪的歡呼,此人正是《流浪地球》的作者大劉。在他身後還有幾個中老年男女依次走下舷梯,不過受到的歡呼要少很多,因爲他們是來自《科幻世界》雜誌社的主編團,只有極少數鐵桿科幻迷才能將書頁上的名號與現實形象對上號。
見到衆人走下來,朱玲玲連忙帶着手捧托盤的禮儀小姐走上前去,給這些大神送花表示歡迎,同時她還不忘轉達自家老闆的歉意,表示後者因故無法親自迎接,正在逸快那邊等着大家。
然後就是賓主雙方現場發言互讚的例行環節,誇誇電影贊贊蜜蜂再擺擺造型,成功完成既定任務,一行人登上前來接人的豐田考斯特,朝影視城旁邊的逸快總部疾馳而去。
爲了擴大影片在科幻迷、書迷中的影響力,也爲了展示蜜蜂沒有辜負國內科幻人的一片心血,馬競專程派私人飛機他們請過來查看影片的半成品。
兩小時後,十五萬人齊唱《我的太陽》的大場面再次上演,震驚了首次看到這一幕的朱玲玲,也讓大劉他們張大了嘴巴。他們作爲原作者和當初的審稿編輯,以往都曾在腦海裡構想過這個場面,但當這一幕真的在屏幕上呈現出來,大家還是被震得不輕。
於是乎,小放映室的討論話題不可避免地歪了樓。
“我記得沒錯的話,叛變這一章提到的人數是十幾萬,你們居然真的做出來了!這應該是電影史上最大的場面了吧?”科幻世界的姚主編驚歎道,末了他又補充了一句:“我是說參演人數。”
“不是最多的,”馬競接話道,“1982年上映的《甘地傳》裡面甘地葬禮那一幕,總共動用了10萬臨時演員和20萬圍觀羣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當年********的大決戰系列同樣人很多,”已經退休的楊社長扶了扶眼鏡,有些動情地說道:“這三部電影動員了超過10萬名軍民參演。我一度以爲這輩子再也看不到這種大場面了。”
莫罕達斯-甘地是影響現代印度的國父級人物,被尊稱爲“聖雄甘地”。1948年1月30日,他在參加祈禱會時,被隱藏在人羣中的狂熱的印度教徒納圖拉姆-戈德森用手槍刺殺,死訊震動全印,據稱有一百萬人蔘加他的葬禮,電影裡的這一幕便是爲了還原歷史。
至於《大決戰》系列,在座諸人都曾經看過,這可是當年經典的說。
王駱賓點點頭,“是的,這種動用軍隊或者臨時演員參演的大場面實在很難複製。現在的劇組即便有心這麼做,證府部門也不會批准同意。而且即便真的同意,劇組也不一定掏得起數以百萬、千萬一天的羣衆演員工資。”
爲了借鑑影片中的大規模現代戰爭場面,他和特效團隊拉片分析過不少以人多著稱的戰爭電影,其中就有《大決戰》系列。即便《流浪地球》裡的叛亂戰爭和這些電影裡的戰爭差異很大,可供參考的共通之處也還是有的。
“你們這不是做出來了嘛?”姚主編笑着說道:“這些應該都是虛擬演員吧?”
“的確是虛擬演員,而且還是逸快自己開發的路人演員系統,”王駱賓點頭道,“不過虛擬演員的成本同樣不低,除非像某些電視劇那樣不求質量地直接複製、堆疊人像。我一直很想不通,弄出來幾百幾千個長得一模一樣、動作完全同步的小兵小怪有什麼意義?是想要誘發觀衆的密集恐懼症嗎?”
通常會產生密集恐懼的對象都是類似馬蜂窩和釘板陣一類的事物,並不包括大規模人羣,有人滿爲患的著名景點和地鐵站爲證。不過要是簡單地複製粘貼,堆砌大量呆板生硬的人物角色,導致觀衆齣戲笑場卻是難免的。
王駱賓不愧是電影導演,說的話實在太有畫面感,衆人紛紛大笑起來。
“誠然,基於gi計算機圖形技術的虛擬演員,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規模羣演的組織問題,但是還沒到想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的地步。虛擬演員要想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就需要給專門配備獨特的造型和動作,然後再仔細地渲染體表光照,才能看起來像真人。只是這樣也會造成經費快速燃燒的副作用,咱還是別談特效,直接去寶萊塢和橫店僱人吧!”
再次逗笑衆人後,老王終於開始把話題往電影上拉,“我們之所以能夠在《流浪地球》裡做到這種大場面,完全是天時、地利、人和同時具備的結果,其實同樣不具有可複製性。”
“所謂人和,當然是逸快的路人系統。程總他們已經爲各類電影貢獻數以萬計的‘虛擬羣衆演員’,這次給我們幫忙完全是輕車熟路,”王駱賓看着程斌道。
“我們也是沾了天時的光,”程斌謙虛着說:“除了蜂雲和蜂羣的計算資源,我們還得到了太湖超算中心的大力支持。大家應該都知道,這臺超算使用了比較少見的國產處理器架構,相關應用還比較少,富餘計算力還很多,然後就被我們捷足先登了。怎麼樣,用世界第一的超算做出來的畫面是不是很震撼?”
一位年輕編輯腦洞比較大,笑着接話道:“我有一個想法,在片尾字幕里加一句‘鳴謝美國商務部’,怎麼樣?”
由於us禁止inel對華出口最新的“knighslaning”的xenphi高性能衆覈計算卡,導致連續數年蟬聯“第一超算”寶座的“珠江超算”無法進一步提升性能,然後被得到更多扶持的“太湖超算”趕超並踩到了第二位。
“這個不好吧?太嘲諷了,”王駱賓笑着說道,“這部電影已經很拉仇恨了,再拉下去我怕會倒坦啊!”
得益於魔獸世界的強大滲透率,即便大部分聽衆都是中老年人,這個遊戲術語還是被大家輕鬆理解了。
“我這麼說可不是因爲我是美國人,而是實際效果就是如此,”王駱賓指着定格在“十五萬人齊錯愕”場景的屏幕畫面,解釋道:“剛纔我說天時地利人和,劉老師當初構想的這個場景便是最大的地利。”
這段劇情發生在零下一百攝氏度的寒冷海邊,叛軍把最後的地球派推到封凍許久的海面上凍成冰雕,然後和十幾萬支持者一起對着太陽唱歌、歡慶“勝利”。
“首先,海邊場景足夠開闊,沒有複雜的山川樓宇,不用考慮它們帶來的反覆折射。其次,所有人都身穿隔離密封服,雖然有大小號、軍民版的區別,但整體款式較少,造型較爲接近,減少了建模的麻煩。再次,這個場景並沒有太激烈的動作,大部分人都只是步行圍觀,小動作也比較少,動作模擬和光線渲染方面的計算量小了很多。”
“正是有了這些有利條件,我們纔有機會把這般宏大的場面做出來。可這一幕的諷刺味道實在太過濃厚,凡人被英雄拯救,卻因爲懷疑殺死他們,然後在慶祝時被當場打臉,這樣的劇情實在有些不討好,”王駱賓看向一直沒有說話,作沉思狀的大劉。
“看我做什麼?”後者指指屏幕:“不是還有第二結局嘛?也拿出來放一下,這樣大家纔好給意見。”
等待繼續播放的間隙裡,大劉又說道:“那些人表示反對是因爲沒看到最終畫面。你們既然搞得定意大利人,應該也能搞得定美國人。”
片尾合唱的《我的太陽》是發表於1898年的那不勒斯歌曲,把愛人形容爲太陽借歌頌太陽表達愛意,在過去百年間一直有很高的傳唱度,翻唱者更是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歌曲傳唱全球,作曲者eua日apua、作詞者gianniapurr卻沒賺到多少錢,在1917和1920年相繼過逝。《伯爾尼公約》規定,作品版權保護期爲作者有生之年加上去世後至少50年(歐盟是70年),這首歌在1990年就變成公共財產,進一步引來無數翻唱。
影片選用這首歌,既是爲了還原原著情節,也有借用這個知名ip的用意,同時這段情節也可以很好地展示蜜蜂的技術。他們用人工智能技術模擬人類學歌過程,輸出數百個似是而非的演唱音軌,再經過一番技術處理,合成出十五萬人大合唱的效果。
這段演唱的音頻演示很早就被放上網,然後果然惹來意大利人的抗議,說這麼做是在抹黑名作。他們的反對完全落在蜜蜂發行的預料之中,甚至可以說是他們故意釣出來的,完整版歌曲和概念g圖陸續放出後,反對聲就明顯變小了,畢竟人家也是有藝術鑑賞力的。
雖然事情基本平息,但是劉黑們卻也因此多了一個攻擊大劉的理由。他也因此記住這件事情,這時正好拿來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