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中)

卡爾有些煩悶的望着窗外,“你可能想象不到吧,戴維斯。現在的我們跟我們的鄰居俄羅斯帝國之間的差距是如此之近,近到我們只需要再努力一點,國內的軍事工業再發展一些,就能在巴爾幹地區完全壓制住那幫貪婪的斯拉夫人的爪子了...哪怕咱們的軍事工業只有他們的一半....”

說道這裡,卡爾顯得無比的無奈,隨着這兩年德意志第二帝國勢力的越加發展,帝國合併之初還能與它齊頭並進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個國家不但建成了世界第一的龐大陸軍部隊,還一躍擁有了能跟大英帝國叫板的世界第二海軍,徹底成爲了日耳曼人的代言詞。反而是奧匈帝國,在其存在的51年間,奧匈帝國的經濟發展很快。技術的改進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在這51年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傳播到整個帝國。舊的封建主義制度不斷消失。維也納附近、奧地利腹地、阿爾卑斯山麓和波希米亞是經濟發展的中心。19世紀末,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很快。整個帝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差相當大。總的來說西部的發展比東部高得多。20世紀初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很高。從1870年到1913年,國家每人平均生產率每年約提高1.45%。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英國1.00%,這個發展速度是比較高的。但國家的經濟發展總的來說還是落後於其它國家,原因是它的起步比較晚。英國的數字約是奧匈帝國的三倍,德國是它的兩倍。這個粗的比較還無法體現帝國內部發展的不均衡性。

與奧匈帝國一樣的還有他們的鄰居兼老對頭--俄羅斯這個老大帝國,自時間步入了二十世紀之後,它的腳步越來越蹣跚、也越來越慢,逐漸的已經就要跟不上世界的步伐了!

從1900年得世界第二海軍,世界第一陸軍,到1911年的世界第六海軍,世界第三陸軍,僅僅只用了十年的時間,十數場小的衝突,一場國內動亂,外加一場戰爭,俄羅斯幾乎在這十年中敗光了他用了兩個半世紀纔打造出來的雄厚家底、成爲了現在揹負鉅額債務(法國在俄享有特權,後文詳細介紹)的‘老大’帝國。

一場日俄戰役,俄軍參戰總兵力約120萬人,傷亡、被俘約27萬人,損失艦船98艘,不算國家損失的領土、權益以及國內的物價動盪所造成的損失,僅僅只是軍費開支就有27.621億盧布,若是算上損失的軍艦加上紅色列寧在戰爭期間在國內組織的幾乎遍佈了大半個俄羅斯的起義造成的損失,這個數字就不低於40到50億盧布了。

可以說,一場戰役幾乎敗光了俄羅斯幾十年的積蓄,令他直到一戰之前都沒喘過氣來!

縱觀帝國半個世紀以來,與那俄羅斯帝國在爭奪巴爾幹時總是輸多贏少,究其原因,一是俄國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對外掠奪,尤其是近代五六十年間,自東方的這個古老大國汲取了太多的營養,再加上其領土面積比之帝國大上近三十倍,反觀奧匈帝國在先後與普魯士王國、法國、意大利王國交戰失敗以後,不但付出了大筆的軍費開支,還賠償了不菲的一筆戰爭賠款,更是丟了幾乎一半還多的領土,若不是工業化比之俄羅斯來得要早,只怕早就倒在了斯拉夫戰車之下了!

可以說這個時間是俄羅斯帝國最虛弱的時間段,也是兩國之間實力最相近的時間段,接受了家族多年的精英教育,雖然他纔剛剛得到家族的認可沒多久,但是早就渴望重現神聖羅馬帝國光輝的卡爾可是下定了決心並計劃了N久之後,才決定來到這個養活了一個日本、半個俄羅斯、四分之一個英國還有德、美等整個歐洲文明時間的神秘國度,可惜他纔剛剛來到這裡不久,英、日、法、俄、德五國便私下籤訂了對華軍火輸出協議,一起排擠其他國家進入中國市場。

他也不怕戴維斯會把這個絕對稱得上是秘密的消息透漏出去,因爲,作爲奧托\x{2022}弗朗茨伯爵的管家,更是他那位權勢滔天的爺爺的心腹,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他打定了主意要來東方‘闖蕩’一番之後,這個看上去總是在微笑的男人也接到了那位他已經很久都沒見到的爺爺給的密令,至於是什麼,到現在爲止連他都沒打聽到呢!

靜靜的望着窗外看了一陣,在看到那幫清兵們遭到使館區的洋人巡警拒絕之後,只能無奈的離去。卡爾皺着眉心中卻在思考這麼一個就連反抗勇氣都沒有的懦弱國度是否真如他所計劃的一半,不過見到旁邊的戴維斯仍在等待她的解釋,便聳了聳肩膀,“他們太窮了,真傷腦筋,我現在開始有些後悔,後悔選在前來這個國度是不是個錯誤了!”

指着窗外的一片豪華建築區示意戴維斯上前來“看到了嘛,那邊,多麼美麗的建築,這是這個國家的尊貴種族(滿人)的樂土,他們有着無盡的財富,多到哪怕奢侈百年也花不完”頓了頓“但是再看看那邊,瞧,那是流浪漢、是乞丐,他們衣不果腹,甚至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也難怪會發生暴亂!”

卡爾感慨道。

“只是,戴維斯,現在我已經開始懷疑,懷疑這個國家的那幫連衣服都沒錢買的造反者會有錢來跟我們購買大量的軍火嗎?自從袁(袁世凱)被罷免了之後,這個國家的那支還算有點實力的陸軍部隊已經開始採用英械甚至德械了!若比起步槍、機槍小口徑炮,我還有信心與他們競爭,不過咱們的運力不比英德,在重型火炮一列也比不上德國的克虜伯...!”

有些抱怨的說道,阿爾此時別提心中有多鬱悶了,人常言計劃趕不上變化,任他之前計劃的有多好,但是來到了這片富饒且貧窮的土地之後,才發現了自己的最大失誤,自從得知自己國家失去了滿清朝廷的大筆軍火訂單、並且還在英德等國的支持之下否決了原本已同帝國簽訂的六鎮軍火採購。他的心中就訂下了支援亂黨,徹底推翻滿清統治,或者說是讓這片大地亂起來的決定!!

歐洲的局勢現在越來越亂了,對於稍微有點政治眼光的人來說,1911年的歐洲局勢一目瞭然,用四個字來形容再合適不過--戰雲密佈!

沒錯,自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成立了之後,原本就談不上多好的歐洲局勢頓時變得更加糟糕起來,摩洛哥危機差點沒令俄羅斯的盟友法蘭西同德意志兩個歐洲大陸強國走了火兒,阿爾赫西拉斯會議纔剛剛給這些已經爲了殖民利益爭得幾乎就要動用戰爭的國家降了降溫,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又爆發了,而且,更加危險。

或許是因爲大家都沒準備好,或者是爲了試探敵國的心理底線,在這次危機前期以態度強硬一度震驚世界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在面對英國的強硬態度,同時又適值國內發生金融危機,德國被迫退讓,與法國就較小規模的補償問題進行談判。卡爾前來之前,國內已經收到了風聲,德國在知會了帝國得知帝國並未做好戰爭準備之後,加上意大利王國已經明確表示不會站在德國一方,加上俄羅斯有意從遠東抽調三個師回歐洲,因此德國可能將會率先作出妥協,相信用不了多久看上去和平的曙光又回到了歐洲大陸之上!(11月4日,法、德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摩洛哥受法國保護,法國則給予德國一部分法屬剛果領土作爲補償。)

然而,是真的嗎?

看看這幫急得滿世界跑的他就知道了,沒有!

對,沒有。此時軍事工業已經躍居世界第一、綜合工業位居世界第二、歐洲第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顯然對於英法俄等老牌帝國瓜分了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殖民地的作爲十分厭惡,他不僅在歐洲大陸上同法國扳手腕、更是不時的溜達到了俄羅斯的身邊大秀自己一身的強壯肌肉,先是在1908年鼓勵盟國製造了波斯尼亞危機,觸及到了俄羅斯帝國的利益,更是未來拉攏小夥伴--意大利,在隨後給予了意大利足夠的支援,令他在隨後的‘意土戰爭’中吞併了黎波里。

土耳其那個西亞病夫奧匈帝國雖然也不喜歡,但是中亞跟巴爾幹地區一直都是俄羅斯傳統的勢力範圍,對於同樣渴求在巴爾幹繼續擴張的帝國來說,有些時候兩國聯手對付俄羅斯早就成了默契。但是經過了這些年來的一些舉動,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成功令帝國的那幫該躺進棺材裡的老東西們終於明白了—加入還要繼續跟德國站在一起,那麼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

雖然帝國不願意承認,但是若是沒有德國的支持,奧匈帝國根本無力維持其在巴爾幹地區的利益,甚至再同背面的老大帝國打交道的時候,也會因爲斯拉夫戰車帶來的強大壓力而陷入空前危機,因此必須堅定的同德國站在一起。既然戰爭已經迫在眉睫,那麼,爲他們的統治,同樣也是爲了偉大的奧匈帝國,他們必須在戰爭之前做好準備,也是直到這個時候,一班老傢伙們才傻了眼的看着空空如也的帝國國庫,驚愕的發現了一件事,沒錢了!

沒錢了,一個不爭的事實,

經歷了數年巴爾幹衝突的帝國消耗了一筆巨大的開支,而且被迫的捲入了英德之間的軍備競賽,無論是工業實力還是國內經濟都遠不如兩國的奧匈帝國消耗更是巨大,早就到達了財政危機的邊緣。

也正是因爲如此,面對着歐洲大陸越來越密集的戰雲,唯恐首先協約國進攻的奧匈帝國不得不盡快的重整自己的武備,以便在隨時有可能爆發的戰爭中不落下風,所以,纔有了現在卡爾的中國之行,有了隨船而來的一批海量的軍火!

而他的使命,正是爲那些此時正安靜的擺放在上海港口內奧匈帝國貨船之上的巨量退役的帝國舊式武器找到買主,一個即便擁有了這一批足夠裝備十數萬部隊也不會威脅到帝國安全的國家買主!

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2第六百二十二章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162章 得失第642章 南洋變局2第226章 密議(上)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256章 奪關(上)第六百零八章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681章 刀第646章 反攻1第73章 有人惦記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442章 討袁敗局與建設銀行第688章 行動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581章 青島之戰(5)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455章 捷報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203章 接觸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708章 將戰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505章 雷霆(1)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449章 大戰(六)第602章 大選第438章 大戰起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607章 和談第737章 罵名我來當2第672章 俄國十二月革命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104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下)第147章 買賣(上)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691章 重要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145章 酒宴(2)第377章 靠攏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114章 內憂外患(2)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638章 中俄之戰4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591章 變局第295章 黎宋會第627章 捷報頻傳2第四百七十八章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42章 武昌起義第一槍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625章 三路開戰4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25章 嚴中直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457章 談判之前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第674章 剎不住的馬車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三百九十六章第310章 鄂西之變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386章 網第39章 控制工程八營(上)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38章 蝴蝶效應第590章 引敵深入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運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259章 圈套第六百二十二章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680章 蘇俄第330章 惡戰第691章 重要第300章 枝江(下)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95章 應城某處第212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上)
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2第六百二十二章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162章 得失第642章 南洋變局2第226章 密議(上)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256章 奪關(上)第六百零八章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681章 刀第646章 反攻1第73章 有人惦記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442章 討袁敗局與建設銀行第688章 行動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581章 青島之戰(5)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455章 捷報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203章 接觸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708章 將戰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505章 雷霆(1)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449章 大戰(六)第602章 大選第438章 大戰起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607章 和談第737章 罵名我來當2第672章 俄國十二月革命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104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下)第147章 買賣(上)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691章 重要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145章 酒宴(2)第377章 靠攏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114章 內憂外患(2)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638章 中俄之戰4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591章 變局第295章 黎宋會第627章 捷報頻傳2第四百七十八章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42章 武昌起義第一槍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625章 三路開戰4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25章 嚴中直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457章 談判之前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第674章 剎不住的馬車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三百九十六章第310章 鄂西之變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386章 網第39章 控制工程八營(上)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38章 蝴蝶效應第590章 引敵深入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運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259章 圈套第六百二十二章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680章 蘇俄第330章 惡戰第691章 重要第300章 枝江(下)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95章 應城某處第212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