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密會

似乎是受到了前幾日自那方北上的水汽影響,這兩日鄂北、豫南地區的大雨停了去,彰德府的天氣卻變得陰沉涼爽了起來。

這一日天空略有些陰沉,遠方天際甚至隱隱能夠聽到一兩聲悶雷之聲。

不過這陰沉的天氣卻完全不影響出行,這不彰德府的一條由東向西蜿蜒而行的官道上,在十數匹高頭大馬地護衛下,一輛歐式風格的馬車正在一個年輕洋人的駕駛之下,緩慢的在這官道之上行進着。

看他們的樣子,與其說是趕路,倒不如說是散步更確切一點。

這一日路上倒也經常能夠見到些行人,只是此處雖屬官道,卻非主要幹道。偶爾來往一些商戶、過客見到那十數匹俊偉戰馬之上面無表情警惕着的揹負着長槍、身着英式軍服的洋人武官,頓時嚇得膽驚心顫,連連爲其讓出道路來,不敢多看一眼。

這一隊護衛竟然是洋人?!

有走南闖北見識不凡的老商賈一瞧一隊洋人士兵護衛下的那輛西式洋馬車,馬車裝飾豪華,車門上還繪着徽章、雖然認不出來是什麼意思,不過一看便知道不簡單。馬車車尾還插着根鎦金旗杆,頂端挑着一面米字樣的英國國旗旗。

當下便心中有數,知道車裡坐的恐怕是身份不得了的洋大人!

不錯,這些人倒是猜得不錯。

這馬車上的徽章下的英文字符全稱爲‘大英帝國駐華公使專屬’,竟然是英帝國駐華使團專用馬車!

“哈哈哈!”

天色陰沉隱有雷聲涌動似乎並不影響馬車內的一行人,遠遠地便可聽到馬車內不是傳來一陣陣爽朗的笑聲,是兩個男人的聲音,並且似乎年齡並不低!

確實,馬車的車廂裡坐着四個男人,除了其中一人是西方面孔的洋人之外,其他三人都是東方人面孔,從腦後的辮子來分析,他們都是中國人,有老有少,除了年老的那個與那洋人不時說笑以外,其餘兩個年輕模樣的中國人都都板着臉,一言不發,只是默默地聽着兩人的交談。

“嘭~~~~”

這並不平坦的管道上出現了一個土坑,馬車車轅被它一陷一個不穩,導致那洋人老者一個不穩,頭撞在了旁邊的車窗之上。

“呵呵!”

伸手輕柔了一下額上被碰處,那洋人苦笑着向窗外看了一眼,對那名坐在身邊的中國男人說道:“袁大人,我認爲,閣下即將重新掌握了清帝國大權,還行多多注意,將國內的道路好好的修整一下,最好修建一條平坦的馬路。這一路來我跟我的下屬從京城趕來,可是着實吃了不少苦頭了!在路上我們至少多耽擱了五個小時的時間!”這洋人的中國話說得很流利,而且京味十足。

這個洋人的中文名叫朱爾典,現在是大英帝國駐華全權公使,至於坐在他身邊的那位宛若彌勒佛一般面色紅潤、臉上始終掛着一絲淡笑中國男人,不是別人,正是如今‘隱居在這彰德府養病’的袁世凱。而馬車內的另外那兩個年輕男子都是他的兒子---袁克定與袁克文。

“公使先生,這一點在下並不敢保證。不過日後袁某若真能重掌大權,定然不會忘記公使大人今日恩情與指點!”

袁世凱臉上淡笑,車內沒有旁人,因此他也不在像在人前那般裝作對那即將到手的權勢並不在意。

的確,這些時日來隨着南方革命黨的勝利,這一場起自武昌的兵亂如今已經波及到了關內五省,宛如當年的太平天國運動一般,動搖了滿清的統治。

這幾年來先是被以一個可笑的藉口趕出清廷,三年來想要他袁世凱頂上首級的可不止一個人,尤其是一幫滿清的皇室宗貴們。當年光緒帝跟西太后老佛爺同日駕崩,京城內的各大衚衕可都在傳,是他袁世凱買通了李蓮英,聯手鳩殺了即將能夠御掌天下的光緒帝。爲此不少的滿清宗貴這幾年來沒少派人惦記着他,要不是朝中他有奕劻代爲周旋,又有不少小站出身的鐵桿心腹暗中呼應。他袁世凱能不能撐到今天還是個問題呢!

拜他們所賜,袁世凱這些年裡一直是在惶惶不安中度過的,老佛爺一死,他便徹底失去了來自皇族的庇護,早年一幫被他壓制的死死的,早就眼饞他手中權勢的皇室宗貴們上下跳動,可沒少在新太后面前鼓動要了他袁世凱的身家性命!對於這一點,袁世凱很清楚,他不甘心束手待斃,但又沒有絕對信心僅依靠當時已經生出了二心的北洋幾鎮新軍對抗權傾天下的攝政王載灃,便是心存二心要造他愛新覺羅家的反,北洋六鎮中到底有多少高級將領會跟着他走?

對此,袁世凱並沒多少成算,所以當時的他果斷自斬臂膀,發動了他多年經營的關係網,僥倖保住了性命一條之後了無一身遠走他鄉,便是爲了等待,等待這個機會!

不誇張的說,袁世凱如今與那攝政王載灃、小恭王、鐵良等之間的仇恨堪比海深。這也是他如此老謀神算、一身見識遠超國內羣雄、孫黃之流,在武昌亂起之後,他便心中隱有擔憂,不斷的告訴自己,一旦他給了南方革命黨這個計劃,只怕日後定要釀成大禍。

果不然,如今纔不過短短二十餘日,源自武昌的兵亂已經波及湖北、湖南、江西、陝西、山西五省,甚至現在的安徽、河南都不安全,尤其是河南,豫鄂兩省邊界地區,雙方屯兵數萬,一場大戰才方興起,誰勝誰負目前還是個未知數呢!

不過心中雖然擔憂會再一次釀成另一個‘太平天國起義’,袁世凱還是決定要出心中這口惡氣,當然也不完全是因爲出氣,他深知自己對那一幫紫禁城中的皇族宗貴們心中怨恨,他們也未嘗不是對自己百般提防,這番請自己出山,未嘗不會待他料理了南方禍亂之後,又將他驅趕出朝野。他袁世凱已經等了三年了,但卻沒有另一個三年再等下去,也不願意等了。

因此這番自中秋傳來南方禍亂之後,他便一直穩坐釣魚臺,與那清廷角力,看誰先撐不下去。暗中卻收攏舊部,聯繫昔日心腹、愛將。

算那一幫混小子還有幾份眼力,這幾年他門可羅雀,心中說不憤怒是不可能的,只是嫌貧愛富乃是人之常情,他混跡官場這麼多年,早就看得淡了。

所以對待一羣曾經背叛過他的昔日心腹傳來的示好,他來者不拒、絲毫沒有秋後算賬的意思重又接收了他們。

正是他的這般氣魄,短短時間之內便將三年來那攝政王載灃費盡心思拉攏去的一干小站系出身的北洋新軍將領大部重又拉回了自己身邊,成爲了他向清廷施壓、同清廷角力的籌碼。

如今,大勢已如他所料那般,南方愈加不利之局面已經逼迫的清廷不得不想他妥協,先是將湖廣總督的位子拋了出來,接着又許了他節制四方兵馬、並允許他將一干被驅逐出了北洋六鎮的心腹重新徵召回來。還不僅如此,如今他又搶來了欽差大臣的頭銜,得了便宜行事的允諾。

只是,他還不願就此罷手。這些東西都是日後清廷能夠一點一點收回的,他強要的北洋大臣、軍機大臣、甚至自己原來的直隸總督之位都還沒能要回,當然如果可能,他還想要更上一層,興許能夠奪到那個位子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這棋還要再下一陣。

不過對於這位與他相交多年,彼此秉性都知之甚詳的世界第一強國駐華公使,他卻並不隱瞞自己的一腔雄心壯志,因爲他知道,這一次自己能夠重新復出,面前這位與他膚色不同的洋人可是居功甚偉,人前人後爲他出了不少的力!

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六百七十三章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五百六十一章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724章 偷襲戰果(1)第46章 天要亮了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436章 訂婚第33章 買槍(下)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433章 輸血第646章 轟炸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43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646章 轟炸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341章 天下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316章 大動作第463章 桌下4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8章 馬賊來襲(1)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299章 枝江(上)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76章 紫禁城內(下)第180章 工作餐第12章 離開第187章 陳小六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79章 發兵漢川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558章 銀元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451章 大戰(八)第150章 惡戰一家嶺(2)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162章 得失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211章 特別軍務會議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三百二十三章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341章 天下第494章 爾虞我詐第395章 真正的合作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141章 三個壞消息(上)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264章 重炮齊鳴第19章 暗殺奎盛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665章 全殲遠東集團軍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687章 入甕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383章 內閣風波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277章 謊言與合作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290章 變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66章 爭端第三百令七章 實業
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六百七十三章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五百六十一章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724章 偷襲戰果(1)第46章 天要亮了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436章 訂婚第33章 買槍(下)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433章 輸血第646章 轟炸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43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646章 轟炸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341章 天下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316章 大動作第463章 桌下4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8章 馬賊來襲(1)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299章 枝江(上)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76章 紫禁城內(下)第180章 工作餐第12章 離開第187章 陳小六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79章 發兵漢川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558章 銀元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451章 大戰(八)第150章 惡戰一家嶺(2)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162章 得失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211章 特別軍務會議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三百二十三章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341章 天下第494章 爾虞我詐第395章 真正的合作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141章 三個壞消息(上)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264章 重炮齊鳴第19章 暗殺奎盛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665章 全殲遠東集團軍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687章 入甕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383章 內閣風波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277章 謊言與合作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290章 變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66章 爭端第三百令七章 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