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十一月的北京,天氣已經能夠感覺到明顯的寒氣了。

這一天一大早,李漢便起了牀,並且已吃過了早餐,然後在後院裡跳了一陣繩稍微做了些運動之後,便又如同往日一般先處理一些公務。

每一天他的安排都是編排的滿滿的,除非遇到突發事件,不然都要按照秘書室爲他制定的時間表來動。就說今天上午吧,他將在國務院接見全國工商實業及金融界代表,稍微晚一些的中午,將同英國公使巴爾特用餐。

接見全國工商實業及金融界代表其實是他很久以前就想做的事情了,只不過一直都沒能找到機會。在這個時候他接見全國工商實業代表,其實主要是爲了兩件事情。第一事情便是來自政府最高層跟代表着中國經濟的各位之間就‘歐洲大戰’進行的透氣。政府會在會見之中,向前來的諸位發佈一些軟性的任務,比如擴建工廠、擴招更多工人,比如肯定各界配合政府跟協約國之間進行談判,以舉國之力趁歐洲之機破除歐洲資本對中國多種商品及農場品的定價權。

世人皆知中國人好經商,但中國商人好內鬥,中國商人好眼紅、背後對自己人捅黑刀也是舉世皆知的。當年牛氣的能跟洋人扳手腕的胡雪巖,若不是被那幫子買辦爲主的洞庭商幫只顧自己的利益捅了黑刀子。現在國內繅絲的定價權未嘗不能被胡雪巖奪回來。那可是每年都能多收入上千萬的龐大利益,可比那幫子自私的洞庭商幫當年得到的區區百萬要強出太多了。

當然,政府想讓他們屈服,自然不給出好處也是不可能的。畢竟現在是民國時代了,就算是前清時期你政府不願意掏錢,商人也不給你用心出力,沒準棉衣裡裝黑心棉,採購軍糧他給你用不知道陳了多少年的爛穀子糊弄你。安撫還是很重要的,今天陪他一同出席的還有中國儲備銀行的行長陳光甫,以及建設、中國、交通三大銀行總裁。棒子李大總統已經亮出來了,前段時間一下子槍斃了上百敢頂風作案,不把政令當回事的買辦跟商人們,這一棒子打下去,可是震懾了不少人。現在,需要他給甜棗了。李漢能夠給出的甜棗有兩個,一是來自政府國營銀行的貸款,這第二自然就是市場了。

對,李漢能夠給他們一個更大的市場。

這也是李大總統今天將他們召集來的第二件事情---農村市場。

農村供銷社,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忘記了。李漢尚且還是西南巡閱使的時候,曾經模仿後世的共和國供銷社制度,希望在他當時統治下的十省建立供銷社制度,以期開發比之城市更爲廣闊的農村市場,並穩定自己的統治基礎。須知這個時代,中國約莫4.6億人口中,城市人口只佔了少數。如果縣級便勉強算作城鎮,那麼中國約莫有七千萬到九千萬左右的城市人口,而剩下的更多都在農村。

農村供銷社便是他在那個時候弄出來的東西,只可惜,他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生產力的不足!儘管在他的一意孤行下,農村供銷社還在半死不活的在西南、西北十省支撐着,但是這個目前分佈十省擁有了一千一百多家網點的供銷社,現在每個月都要給他帶來數十萬的虧損。你道爲什麼,因爲打從一開始李漢便打得是低價原則,將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低價出售給各網點,以供各網點平價出售給百姓。這其中各網點雖然承擔了運費,但因爲他們直接從政府名下的各實業工廠拿到的都是低價商品,所以就算是算上運費,他們還是有些賺頭的。虧損,都被轉嫁到工廠身上去了。畢竟是搞經濟出身的,李漢曾經研究過供銷社的虧損問題。很快他便明白了虧損的最主要原因---生產力不足。如果是僅依靠政府名下的那些實業去做,根本是滿足不了農村市場的缺口的,而且規模上不去就不能降低成本,不能降低成本工廠賺不到錢,工廠賺不到錢就不能擴大,最終轉了一圈之後,如果政府不掏錢擴大工廠的產能,就只能隨着原材料價格的不斷變動,令各工廠虧損下去。

短時間內政府就算是藉着歐戰的混亂,不斷向歐美輸出新型毒品跟洗白假幣賺黑心錢,但畢竟民國新立百廢俱興,國防建設跟教育等都是吃錢大頭,政府不可能每一個部分都照顧到。所以,李漢便想到了國內還有更多的商人們。如果沒有他插手,民國的經濟繁榮只能持續幾年。爲什麼呢,一來一旦歐戰結束中國將陷入產能虛高的悲劇,第二纔是歐美商品將重新捲土重來的打擊。

一戰之後,整個歐洲都被打成了廢墟,重建也就意味着虛高更多的商品。所以,短時間內幾年歐洲國家甚至美國,他們的注意力都在重建歐洲之上,並不是歷史上毀滅了民族資本的真正原因。李漢認爲,真正毀滅了民國資本的只有兩個,低廉的日本製造的競爭以及本國市場的飽和。別忘記了日本也在歐戰之中大肆的擴充工廠產能,這一切必然將隨着歐戰的結束而陷入產能虛高。歐美市場不再對日本開放,那麼日本就只能去爭搶東南亞市場及中國,尤其是中國。新生民族資本雖然有些底氣了,但是規模跟技術都比不上日本,人家一打價格戰,民族資本減持不了幾年就要被抹殺掉。而且他們太過關注城市的需求,始終都沒去正眼看過更廣大的農村市場,這也是民族資本落敗的一個悲劇。

出口雖然能夠快速的拉動經濟的發展,但畢竟不是長久之策,唯有擴大本國市場纔是王道。李漢有意現在就以政府的名義,成立一個協調組織。每年都制定一個名額,即每個工廠需要以低價向供銷社出售的商品名單,這樣綜合了全國的實業力量,供銷社將能在三年內普及全國絕大多數村鎮,滿足農村的需求,也能提高農村百姓的生活環境,還能培養內部市場,就算是歐戰結束後,外需不需要那麼多的商品了,他也可以趁機向民族資本推銷‘薄利多銷’的觀點,鼓勵他們繼續開發農村市場,擴大本國市場總體規模。

這自然在短時間內是會傷害到各商賈的利益的,李漢也考慮到了這一點。畢竟高價賣給交戰國跟低價出售給供銷社,這筆賬任誰都會算。所以,爲了照顧到民族資本的利益,他也會給予一定的補償。比如以政府的名義,幫助願意出力開發農村市場的商戶做宣傳,令其工廠的名聲傳播到全國各農村。比如,將之納入國家榮譽體系,對出力的商賈、實業家給予國家承認的社會榮譽地位,比如榮譽勳章或者國家加封的稱號,並支持其成爲地方議員等等。再比如更實際一點的,對這些願意低價向供銷社出售商品的實業家給予減稅,確保其利益。

歷史已經證明了,國營企業在國家建立之初能夠快速的統籌資源用於建設,但國營企業作爲一個利益集團,就算是公共福利型國營企業,也很容易滋生貪污、腐.敗。而且國營企業容易滋生國民的惰性,大家都認爲這企業就該政府去經營的,全國幾億人都去種田了,沒人經商、沒有民族資本進行生產可不行。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優劣性,李漢瞭然於心。今天舉辦這個工商業界座談會。說白了就是爲了讓工商業人士嚐到總統給的甜頭,讓他們更緊密的團結在總統身邊。給總統做後盾,給總統做奶牛。總之一句話,總統保護他們的利益,他們也必須服從總統的‘領導’,這叫“雙贏”。

歐淵大戰已經全面爆,歐洲列強很快就會陷入一場破壞力驚人的現代化大廝殺中,他們再也無法顧及亞洲地區,無論是軍事還是工商業。現在這個時候,就是中國工商業大展的時候,關鍵時候抓住了,國家就一飛沖天。抓不住,下一次的發展機遇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而且歷史因他的蝴蝶效應變數已經太多,李漢也不知道錯過了這次機會以後還能不能遇到這樣的發展機遇了。

所以,李漢決定很好的把握住這次工商業展的大好機會,將中國的商品推向亞州市場,甚至是歐洲市場。在擴大國內市場的同時,從國際市場分一塊肥肉,同時利用這個難的的機會進一步加強中國的工業基礎。無論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要把中國更快的發展成爲一個擁有較強工業實力的現代化國家。或許等歐洲人結束他們的歐洲衝突之後。他們就會驚訝的現,在遠東地區又崛起了一個新的工業強國,這個陸上強國便是中國。

當然,這只是李漢的一個初步設想而已,至於能否按照他的設想實現,這還需要看具體的政策實施情況。畢竟,這個國家現在困難還是很多的。國民的普遍貧窮,鄉村經濟文化等等的極端落後;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的社會急噪情緒;新思想與守舊文化的激烈衝突;土地兼併問題的複雜性;地方各種勢力對國家行政工作的干涉等等。這些都是擋在國家展面前的絆腳石,只有踢開這些絆腳石,國家的發展才能一帆風順,李漢的鴻圖大業纔不會半途而廢。國內的形勢纔會保持穩定,國際的形勢纔會對國家有利。

要想實現鴻圖大業,李漢必須抓緊時間。也必須抓緊權力,這個時期需要強權,他就是現在國家需要的強人。他不會將國家發展的主導權讓給別人,如果有人想搶,他會毫不客氣的將敵人消滅,並進一步鞏固權力。

很快處理完了送來的公文,李漢將文件疊的蒸汽擺在桌子上。看了眼時間,距離會見還有些時間。他打開了抽屜,抽出一把嶄新的手槍,安靜的爲配槍擦好槍油。

勃朗寧1911式手槍,這是這種手槍在美國的稱呼。不過在中國它不叫這個名字,它叫14式手槍。是今年4月纔跟美國勃朗寧公司採購了生產線後,一併購買了生產許可,這種這個時間最優秀的手槍來到中國之後根據中國人手掌、使用習慣以及力氣等又都做了些改善,目前已經更名的上海兵工廠專門負責這種手槍的生產,每個月可生產約七百把14式手槍。一般都裝備特種士兵、文職軍官及將領,國防軍的要實現軍官化普及需要到明年年底,要實現士兵化普及,恐怕還要幾年甚至十幾年。

“大總統,國務院那邊派人來詢問了!”

李漢正檢查着手槍呢,門外,他的秘書突然敲門喊了一句。他應了一聲,裝上槍梭,然後關上保險和擊錘,裝進了衣服裡的專爲裝槍而準備的內兜裡。

“知道了,我這就去!”

槍不離身,這是李漢的信條。在這個亂世裡你不知道誰會變成你的對手,作爲一個有着獨.裁傾向的軍事強人,想要他性命的人不在少數。警衛再可靠也沒自己可靠,兜裡裝把手槍,他這個總統就做得更塌實一些。

這段時間來,中國打掉了日本人在中國經營了多年的不少間諜跟刺客組織。他在這個時候若是出事,不外乎就是日本人或者來自南方几位地方強人的殺手。所以,還是謹慎一點的好。

在大羣士兵的護衛下,李漢大總統乘坐四川拖拉機廠專門爲他生產的防彈汽車,一輛撞上了裝甲板的汽車,一行數百人浩浩蕩蕩離開總統府,前往國務院。一路警戒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軍警個個如臨大敵。別說是人,就是一隻耗子也休想靠近總統車隊。

國務院距離臨時總統府不遠,很快,總統車隊抵達國務院,工商業界代表早已在國務院大院外恭候多時,總統一到,現場頓時安靜下來,然後在那鎂光燈的閃爍中。在衆人阿諛奉承的笑臉中,李大總統面帶笑容與諸位親切說這話,氣定神閒的步入國務院內。

國務院因爲內閣轉向了臨時陪都西安,因此這些日子來荒廢了不少,已經許久都沒有今天這樣的熱鬧了。

李大總統親自邀請,哪個敢不給面子,基本上接到了邀請函的都來了。與工商界諸位之間的碰面,赤果果的就是分配利益。重工業和輕工業,傳統手工業和現代工業,東部工業與西部工業,資源開發部門與製造業部門,這方方面面的利益都必須照顧到,這也正是爲什麼李漢堅持要親自主持這場會議的主要原因。不然這涉及到了大小數千萬的利益,就靠那幫商人自己開會研究,估計沒等到談妥就有人忍不住蠅頭小利,先內鬥起來了。

這是一次閉門會議,記者們不可能進入國務院進行採訪,只能等在外面迎着寒風候着。在強勢的總統面前,沒人敢放肆,記者不敢工商業也不敢。各方面的利益分配得以迅速確定。不但李大總統提出的成立開發農村的‘全國農村及福利供銷社聯盟’,加盟的各家工廠實業家每月根據生產力,分出部分商品低價出售給‘全國農村及福利供銷社聯盟’以用於開發農村市場的提案得到了熱切的響應。政府爲了加強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出面組建囊括各行各業的十一家行業聯盟也得到了國內諸位工商界的熱烈歡迎。

對於國人自己的劣根性,商人比旁人要更加清楚,在座的的也有不少人做過這樣的事,所以更擔心遭遇別人的黑刀子。現總統最討厭這樣的人,更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對於他們來說未嘗不是好事。只有一致對外,拒絕內訌,才能爲中國製造爭取最大利益。

各種補償法案李漢也在會見中提出了,至於能不能按照總統的意志順利進行,現在還要等一段時間去觀察!這場會議要解決的問題不少,所以一直進行到快中午才宣佈休會,下午還耍繼續開會,還是像來的時候那樣。如果不是事先約好了同英國公使巴爾特會見,李漢是會留下來同共進午餐的。

現在中國與日本之間的衝突基本上已經接近尾聲,就看外交官們如何拉上這場中日之爭的大幕了。對於能否在中日談判中佔據上風,李漢的信心並不大,但是不吃虧他還是有自信的。別看現在中國耍得兇狠,真實的情況卻是李大總統是比任何一個都更希望立刻結束衝突,然後全力迎戰歐洲大戰所能帶來的商機,並利用此機會實現中國經濟的飛躍式發展。

不過,現在的難題還有很多。日本國內反對和談的聲音越來越大了,外相加藤高明並沒有往北京,而是直接去了上海。就是因爲國內的陸軍派大佬雖然默許了和談,但他們下面的少壯派卻不甘心失敗,日本國內代代木練兵場上連續三日聚集了兩千多陸軍士兵及浪人靜坐絕食示威,要求政府出兵中國,以洗刷日本陸軍之恥。日本國內陸相遭遇了激進派刺殺受傷,外相府邸遭遇浪人衝擊,首相家裡被扔燃燒瓶,這種情況下,日本外相不敢前往北京,以便被國內看作是屈辱的乞求和談,反而去了上海,在公共租界內同英公使會見後,由英使代爲向中國高層轉達和談的具體事宜。

而和談地點不出意外,爲了照顧日本國內民情,也將換在上海公共租界。

李漢乘坐轎車抵達國賓館時,英國公使巴爾特已經抵達國賓館半個小時了。

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310章 鄂西之變第506章 雷霆(2)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38章 蝴蝶效應第692章 重要2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291章 變(2)第79章 發兵漢川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77章 漢口小停第268章 灤州兵諫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64章 捧殺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471章 現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槍第116章 掃平內患(2)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66章 爭端第368章 貨幣與軍校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14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61章 喜訊傳來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六百三十七章第688章 行動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277章 謊言與合作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194章 劉家廟失陷(上)第248章 赴宴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354章 民心第248章 赴宴第三百七十八章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233章 戰起(2)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417章 四川鹽務(二)第692章 重要2第681章 刀第588章 酣戰第668章 國會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528章 和談(二)第43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8章 馬賊來襲(1)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254章 誓師奪關(下)第476章 分離情報機構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139章 心思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688章 行動第537章 宣言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554章 入京第445章 大戰(二)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164章 棋局第316章 大動作第668章 國會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360章 湖北變(下)第239章 將北上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349章 鐵路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505章 雷霆(1)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593章 李大總統的算盤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443章 大戰序幕
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310章 鄂西之變第506章 雷霆(2)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38章 蝴蝶效應第692章 重要2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291章 變(2)第79章 發兵漢川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77章 漢口小停第268章 灤州兵諫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64章 捧殺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471章 現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槍第116章 掃平內患(2)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66章 爭端第368章 貨幣與軍校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14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61章 喜訊傳來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六百三十七章第688章 行動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277章 謊言與合作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194章 劉家廟失陷(上)第248章 赴宴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354章 民心第248章 赴宴第三百七十八章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233章 戰起(2)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417章 四川鹽務(二)第692章 重要2第681章 刀第588章 酣戰第668章 國會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528章 和談(二)第43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8章 馬賊來襲(1)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254章 誓師奪關(下)第476章 分離情報機構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139章 心思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688章 行動第537章 宣言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554章 入京第445章 大戰(二)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164章 棋局第316章 大動作第668章 國會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360章 湖北變(下)第239章 將北上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349章 鐵路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505章 雷霆(1)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593章 李大總統的算盤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443章 大戰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