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過激反應

11月7日,西南經略使李漢通電宣佈,因西藏戰事結束,就此宣佈辭去西南經略使一職,望中央批准。泡*書*吧()同時軍政府宣佈有鑑於國內媒體多受小人煽風鼓動,肆意對川鄂內政進行歪曲攻擊,下令自今日起封禁‘泰晤士報’、‘申報’、‘民報’等二十四家報紙進入川鄂甘藏以及陝南銷售,一旦發現爲維護治內穩定,將不得不下令強行收繳並焚燒,並對所有從事封禁所含二十四家報紙銷售。印製之機構、工廠予以暫時封閉整頓,待日後整頓完畢之後方可允許復工!

消息傳出舉國轟動,國內諸勢力以爲李漢已經慌神,陷入自亂陣腳的局面,繼續咄咄相逼!同時,國內各大報業也受到巨大沖擊。申報、民報等數十份報紙巨頭震動,幾乎集合上百位國內知名撰稿人及時事評論家向李漢開火,同時各地多有衝擊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關閉的各地‘中國之聲’報紙原印刷廠及報社。

11月8日,內閣宣佈接受李漢辭呈,允許其辭去西南經略使職位。

第二日,內閣宣佈司法部總長,安徽至德人許世英爲總檢察司,漢族官員張繼同、何光正會同前朝法部侍郎何琅(滿族鑲黃旗)爲檢察官,組建審判團負責接受滿族旗人訴狀。同時對李漢發出第一封徵召令,責令其即刻前往北京接受詢問。

伴隨着越來越多的勢力加入聲討李漢的行列之中,參衆兩院的一衆議員們也終於下定了決心。考慮到十二月就是國會大選,似乎參衆兩院的一幫議員們也有藉着聲討李漢來爲自己墊路的打算。11月12日,經過與會討論數次之後,參衆兩院終於達成一致協議,由兩院院長同時簽名,責令民國陸軍部上將李漢速往參衆兩院接受一衆議員問責!

國內形勢鉅變在即,似乎,李漢這一艘地方最大的船有覆滅之像。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至15日,李漢跟他的聯合軍政府至今未就審判團同參衆兩院提出的要他北上接受問責的事情做出任何迴應。

因爲他在準備着!

15日中午,民國中將吳兆麟、中將王安瀾、少將熊秉坤、少將馬榮成、少將何進、少將何錫蕃、少將姚金鏞、少將張炳乾等齊齊聚集武昌,參加軍委會自成立之後第二次也是最大的一次軍委會議。

“起立!”

嘩的一聲,十數位將軍、參謀齊齊站起,恭迎李漢進來!

“沒那麼多禮儀,坐下吧!”

這裡面很多的將領都已經在外面許久了,以至於這段時間來一直關注着國內對於這個年輕人筆討聲伐的,他們都在擔心李漢會承受不住這個壓力。因爲一旦他倒下了,沒人會懷疑如今偌大的勢力將會分崩離析,成爲過眼煙雲。這無疑對現在已經從西北看到了未來民國之強盛局面的諸將而言,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情!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李漢臉上帶着和煦的笑容跟蔣方震有說有笑的走了進來。看來並不似外界所傳的那樣,他的心情受到的很大的打擊。至少從他現在的心情來看,國內對他的聲討即便是有些影響,影響也不大!

“對於的話我就不說了,今天咱們主要要談的事情只有兩件事情!”

李漢打了個響指,他的副官蔡慶快走幾步,上前去把一張巨大的地圖拉開。

“國內現在的局面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咱們漢人這個民族,我在國外時曾經跟隨一位心理學教授研究過好一段時間。你說他偉大吧,的確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無數個輝煌的王朝,雖然最後都被我們自己一手毀滅掉了。你說這個民族卑賤吧,他的確有層出不窮的漢奸、小人,披着文人、學者、政客的皮,做的都是些比婊子骯髒一萬倍的事情。對不起,這裡請諸君原諒我的小小粗口跟一處錯誤,事實上,我不該侮辱了婊子這個字眼!”

李漢上來就是他慣有的李氏幽默,惹得衆人一笑。顯然這個年輕人並不如他外表所表現的那樣,一點火氣都沒有。

“那麼閒話說完了,今天我們來談正事吧!”調解了一下心情之後,他的臉色迅速的變得嚴肅了起來,“現在軍政府所面臨的情況相比諸君心中都已經有數了,雖然軍政府下令封閉了大部分的攻擊軍政府的報社,但是依舊有人要對軍政府進行挑釁,或者說是挑釁我的忍耐力!”

對於自己下達了報社封禁令之後,依舊還有奸商跟一些有心勢力敢將各種攻擊軍政府的報紙以各種手段運進四省,目前湖北、四川已經抓捕了多達二十七,其中二十二人都是年齡不滿二十歲的年輕人,他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令他十分的不滿國民黨!

“這件事情在有心人的煽風點火之下,事情已經鬧得非常大了。不過正合我之心意。今天過來我有兩件事情要跟諸位告知一聲。第一件事情,未來一段時間之內諸位都要有些忙碌了!請大家看地圖,就如上面所標示出來的一樣,未來一段時間之內,雲南、貴州、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所有與我軍政府接壤的省份,都有可能成爲軍政府的敵人,我們要做好打一場打仗的準備!”

一衆人嚇了一跳,王安瀾踢了一腳坐在他旁邊的吳兆麟,他點了點頭,站起來道:“都督萬萬不可,軍政府並沒有同時同七省開戰的能力!”

他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若軍政府真跟這七省同時開戰,幾乎就相當於將自己鬧到了這個國家的對立面上,到時候甚至可能要面對整個國家的打擊了!

李漢看向了蔣方震,他笑了笑站起來從蔡慶手上結果指揮棒道:“吳將軍莫要激動,不止我們沒有同時跟七省開戰的能力。這七省之中,哪一省或者幾個勢力,也都不願意跟咱們交戰。你們莫要聽風便認爲是雨,都督他說得也是模糊,其實只是讓大家做好可能的準備罷了!”

他跟李漢點了點頭,然後走到地圖前,道:“軍政府目前經過整編之後擁有戰鬥能力的編制攻擊五個師四個混編旅約莫八萬人。未來一段時間,軍政府只在西藏保留一個混成旅加一個整編旅共九千人(戰損接近四千),姚將軍的麾下一旅撤回。四川只在重慶跟成都各保留一個旅的守備,仍舊有吳將軍負責。甘肅保留馬將軍的一個旅,其餘兩個混編旅、三個師又一旅的編制統一往湖北、陝西集合,其中軍政府將在陝西部署一個師,其餘兩個師兩個旅抵達湖北集合!”

湖北面臨來自江西、湖南、安徽、河南四省的威脅,湖南、河南倒也罷了,江西、安徽的李烈鈞跟柏文蔚可都是不是什麼易於之輩。換言之,真要開戰了,湖北所面臨的危險局面將遠在陝西之上。

吳兆麟張了張嘴,看着李漢面上平靜的表情。他也知道現在內閣跟參衆兩院都在督促他北上京城接受審問,加上現在舉國都被一幫報紙、記者們輪番指責他,一旦他真要北上了,那麼最好的結局也只是保住了性命被關押幾年,最大的可能性卻是被早想要了他性命的袁世凱下令直接解決了他,最後再把罪名推給那羣旗人們,來安撫他麾下諸將的憤怒。

現在的局勢對李漢極其不利,除了做好最壞的打算外他實在是想不到除此外還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這件事情。

“只是做好最壞的打算罷了,把東西發下去吧!”

李漢轉過腦袋,吩咐蔡慶將他準備好的一份份裝在牛皮袋之中的命令發下去。

“最近軍政府有很多機密情報遭到泄露,這令我不得不懷疑,或者是敵對勢力的人,甚至我們軍政府之中也有官員跟將領受到了一些勢力的收買跟拉攏。我們已經做好了軍事準備,但是每個人的命令除了我之外,都只有你們本人知道,爲了保證在行動前不被泄露,這是必要的手段,所以,請諸位不要見怪,回去之後儘可撕開看一下,看完之後立刻焚燬,等待行動!”

“是!”

“下面,我們要說的第二件事情,就是關於軍銜的事情!有鑑於民國陸軍部的軍銜跟軍隊編制的不甚完整,加上軍政府也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因此,我打算在度過這次的危機之後,重新規劃麾下軍隊軍銜。其中,現在各部的軍銜暫編爲五等十七級,軍銜標誌依次爲:

三等兵:一條黃色箭形細槓;

二等兵:二條箭形細槓;

一等兵:三條箭形細槓;

下士:一條箭形粗槓,一條箭形細槓,均爲黃色;

中士:一條箭形粗槓,二條箭形細槓;

上士:一條箭形粗槓,三條箭形細槓。

准尉,一條細橫槓貫穿,中央有一顆五角金星;

少尉:一條細橫槓貫穿,二顆金星;

中尉:一條橫槓,三顆金星;

上尉:一條橫槓,四顆金星;

少校:兩條細橫槓貫穿,中間夾有一顆金星;

中校:兩條細橫槓貫穿,中間夾有兩顆金星;

上校:兩條細橫槓貫穿,中間夾有三顆金星;

准將:一朵金色金屬質地梅花,無槓;

少將:二朵金色金屬質地梅花,橫向排列;

中將:三朵金色金屬質地梅花,正三角形排列;

上將:四朵金色金屬質地梅花,四方形排列。”

這個編制已經十分的貼近後世各國的編制了,只是,李漢竟然撇開了陸軍部拋出了私立軍銜的事情,瞬間讓不少將領心中感覺到了一陣沉甸甸,他們都明白,李漢只怕是已經做好了戰爭的準備了!

“如果沒有什麼需要上報的,大家可以回去了!”

屋內沉寂了好一陣之後,李漢微微嘆了口氣,然後開了口。

諸將領微微愣了一陣,隨後這才一陣嘩啦聲作響,所有人都起身,離開了會議室。

“爲什麼不跟他們說一下呢!”

人走了之後,他的副官蔡慶跟着帶上了門,協助他制定了整個反擊計劃的蔣方震笑眯眯的拉了一把椅子坐下,小聲詢問道。

“沒必要,這次我已經有了七八成的把握。雖然代價有點大,對於咱們來說也是塊燙手的山芋,扔掉就扔掉吧,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不是嗎?”

輕笑兩句,他的心情看起來真得很不錯,手上筆桿轉個不停。

“的確,如果真能達到預期目的,又有一個省將併入麾下,雖然放棄了它有點可惜,不過到底還是到手的東西更現實一點!”

“嗯!”

兩人小聲的交流了幾句,這才各自離開,爲了將要發生的事情而忙碌!

11月17日,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親自通電,希望李漢能夠儘快北上京城接受詢問。

同日,李漢以四省軍務繁重無法離開,第一次正面拒絕北上京城。

18日,川鄂甘藏四省同時宣佈因四省進入危急存亡狀態,將不得不重新啓動軍管,同時宣佈進入戰爭警戒狀態。同時,李漢下令往鄂北、鄂東調集重新調集兩個師,同時一旅進駐新堤接手組建戰線,合計動用三萬兵力。同時,川鄂邊防艦隊宣佈湖北至重慶段長江進入軍事封鎖狀態,同時新建成的廣濟邊防炮臺開始調整炮口。

19日,川鄂甘藏四省同時宣佈,爲了精簡機構便於管理,撤銷各省直屬單位,合併爲西部四省聯合軍政府,同日,李漢下令徵召40營新兵入伍,其中於西藏徵召5營藏兵!

20日,駐守陝南的第十四師會同熊秉坤部往西安進軍,大軍高舉保衛西部四省聯合軍政府的名義,一路擊潰數股敢於抵擋的武裝,於21晚抵達西安城下。同日,一個團移往洛南縣駐守,沿途擊潰數股豫西逃竄入陝馬賊勢力,關閉豫西入陝通道。

22日,西軍以陝西都督張鳳翽拒絕其借道往陝西、山西兩省交界處佈防保衛西部聯合軍政府爲理由下令炮擊西安城。晚,一個月前方纔失勢的張寶麟借政變槍殺張鳳翽迎西軍入城,被李漢任命爲西安鎮守使。

同日,李漢會同德國、奧匈帝國漢口領事,宣佈達成甘肅、陝西鐵路修建計劃,兩日後德國一洋行友情向西部聯合軍政府贈送四千杆毛瑟步槍!

25日,陝西全省落入西軍掌握之中,西軍隨後徵召十萬民夫沿陝、晉兩省交界修建防勢。

26日,李漢宣佈陝西併入西部五省聯合軍政府,任命省內名流鄭士元爲陝西民政總長。

同日,駐紮鄂東軍隊藉口贛軍越境擾民,下令炮擊駐紮興國縣東贛軍,迫使贛軍放棄防線後撤十五里。

第二日,李漢以身邊有惡鄰恐影響五省安穩,下令往鄂東調集十營預備營以防備戰事。當天下午,又下令派兵佔領湖南省嶽常澧道,改名爲華容縣。隨後新堤駐軍往華容縣駐守,第二日擊潰湖南軍一營。

同時,爲了爭奪民衆對他的支持,儘量淡化媒體不實宣傳給他帶來的不利影響。李漢於二十五日宣佈成立農業銀行,宣佈自即日起,但凡湖北、四川、陝西、甘肅、西藏五省內之持有西部聯合軍政府印製的戶籍證明,家中土地少於十畝者,可攜帶本人戶籍往農業銀行會軍政府國土資源管理局辦理手續,以每畝土地二十元的價格購買不高於十畝土地,無錢繳納購買款項者可於農業銀行申請貸款,在購買土地十年內慢慢償還,不收任何利息。

十一月中,李漢那嚴重過激的反應嚇了舉國一跳,先是四省合併、再接着果斷的出兵吞併了陝西,到跟江西、湖南、山西省內駐軍發生邊界衝突,面對這支已經打出了西軍旗號的武裝,不但舉國要看熱鬧的勢力傻了眼了,連幾乎一手搗鼓出這一出鬧劇的袁世凱也跟着傻了眼。

李漢其實看得十分清楚,那袁世凱對付自己的手段,就跟歷史上對付陷身‘張振武案’的黎元洪一樣。歷史上黎元洪雖然控制了湖北局勢,但是一手領導了湖北將校團的張振武猶如魚骨在喉,讓他十分難受。於是瞧出了這一幕的袁世凱便假裝拉攏黎元洪,通電邀請張振武北上任職,共商國事,態度極爲誠懇。黎元洪不知有詐爽快的贈送路費四千元,頂得上對方先前要求的四個月辦公費用。花起錢來大手大腳的張振武北上,同行的還有湖北將校團團長方維等13人。

可惜他卻不知道的是,等到他到了北京之後,袁世凱立刻弄出了一封貪污案,直接將他槍決,隨後又操縱媒體,將黨人跟國民的視線大多數都轉移到黎元洪身上,以爲是他收買了京中一些官員弄死張振武。

結果舉國之內短時間之內充盈於耳的都是聲討黎元洪的消息,偏偏下屬幕僚讓他封閉報館減少對他不利言論影響的時候他還怕連累自己的名聲不願,最後鬧得湖北省內的民衆甚至立憲派名流都拋棄了他。各大政團及知名人士對他表示了極大的義憤。原本由黎元洪任社長地東西大同社,也以黎爲“共和大敵”,與其脫離關係,將社名改爲大同公社。

黎元洪這時候才知道自己被袁世凱所賣,心情極其尷尬,以至於氣喘病復,精神憔悴。但當時舉國都在說他錯,三人成虎便是他沒做過也只能認了。最後硬着頭皮來了一封通電,開列張振武“十大罪狀”,僅僅過了兩天,又變成了十五大罪狀。極盡羅織之能事,無限上綱,將張振武描寫成十惡不赦、死有餘辜的罪犯,企圖以此來平息社會輿論,求得對自己的諒解。爲了轉移視線,他還假惺惺地自認三罪,保證對張振武家優加撫卹,贍養其老母,開會追悼、親往祭奠,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這時候黎元洪又走了一步昏招,致電袁世凱,正式提出辭去參謀總長及湖北都督一職,並推薦黃興出任參謀總長,又向參議院提出辭去副總統職,希望以退爲進盤活棋局。卻不想袁世凱隨後鼓動參衆兩院通電傳召他黎元洪北上‘詢問’。黎元洪竟然還真北上了,最後去了之後就被袁世凱下令軟禁,在他死前一步也不能離開北京城。

當年南方第一強藩,袁世凱在地方上最大的心腹大患就這麼被解決掉了!

不得不說歷史的慣性真的很大,李漢影響了黎元洪跟張振武等人的命運之後,滾滾的車輪大勢還是走到了這一處。只是他沒想到的是代替了黎元洪接招的人變成了他,而理由也從‘張振武案’變成了‘掠奪旗人資產’。

李漢不是黎元洪,他當時已經被來自舉國內的聲討壓斷了神經,加上自己的統治根本湖北省內也是民心憤怒,雖然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張振武之死’跟他們有半毛錢的關係。最終,已經亂了根腳了黎元洪選擇了北上給參衆兩院解釋,希望能夠澄清事實。卻忘記了武力雖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是拳頭卻能捍衛屬於自己的權力。他選擇了以軟的態度反抗,最終智能落得早早離開了這個國家的政權舞臺上!

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587章 照會第527章 和談(一)第442章 討袁敗局與建設銀行第12章 離開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87章 要變天了第15章 刀疤第145章 酒宴(2)第五百九十二章第290章 變第89章 應城風雲(2)第505章 雷霆(1)第620章 三路開戰(1)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529章 和談(三)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274章 武勝關大捷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330章 惡戰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558章 銀元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7章 指點第24章 汽車工業之夢第447章 大戰(四)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235章 戰起(4)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709章 不宣而戰1第461章 桌下2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138章 入城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8章 馬賊來襲(1)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526章 歸降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5章 招待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28章 密信第460章 桌下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62章 城內形勢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325章 棋局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455章 捷報第64章 捧殺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526章 歸降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運第424章 幕後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546章 孫黃抵京第433章 輸血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七十三章第570章 山東危機(2)第328章 四川變局第388章 來與去第19章 暗殺奎盛第251章 接管縣城第四百七十五章第267章 勝利了第331章 抵達重慶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350章 空手套白狼第525章 海軍決定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61章 張彪逃了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118章 掃平內患(4)第659章 應付第525章 海軍決定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
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587章 照會第527章 和談(一)第442章 討袁敗局與建設銀行第12章 離開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87章 要變天了第15章 刀疤第145章 酒宴(2)第五百九十二章第290章 變第89章 應城風雲(2)第505章 雷霆(1)第620章 三路開戰(1)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529章 和談(三)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274章 武勝關大捷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330章 惡戰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558章 銀元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7章 指點第24章 汽車工業之夢第447章 大戰(四)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235章 戰起(4)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709章 不宣而戰1第461章 桌下2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138章 入城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8章 馬賊來襲(1)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526章 歸降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5章 招待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28章 密信第460章 桌下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62章 城內形勢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325章 棋局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455章 捷報第64章 捧殺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526章 歸降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運第424章 幕後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546章 孫黃抵京第433章 輸血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七十三章第570章 山東危機(2)第328章 四川變局第388章 來與去第19章 暗殺奎盛第251章 接管縣城第四百七十五章第267章 勝利了第331章 抵達重慶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350章 空手套白狼第525章 海軍決定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61章 張彪逃了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118章 掃平內患(4)第659章 應付第525章 海軍決定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