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宣誓

12月28日,中日在上海達成共識,正式簽訂‘中日恢復和平協議’。因爲調停四國擔心日本擊敗了中國全吞滿蒙後對遠東秩序的破壞,故在調停中表現的十分偏袒中方,令日本懷恨在心,不過因爲國力的不足同時並不準備立刻向白人主導的國際秩序挑戰。日本自認爲接受了一場堪稱屈辱的議和。在中方再次做出讓步,承諾將在三月內削減東北駐軍至十一個師約二十萬人,同時允許日本商船自由停靠青島港後,日本外相終於接到了國內的指示,在和平協議上籤了字。

戰爭的禍根已經埋下了,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所有人都看到了日本付出了數萬精銳士兵的戰死、幾萬噸戰艦的重傷或沉沒,在國防軍反攻的過程中還有數萬噸的商船跟運輸船被擊沉,損失雖然遠遠無法同日俄戰爭相提並論,但也逼近兩億日圓,這叫這個國家如何能夠甘心。外相加藤高明纔剛在協議上籤了字,還沒坐上返回日本的船,日本國內便傳出了風聲,有浪人叫囂着要爲國鋤奸,天誅國賊。

未來,註定加藤高明的日子絕不會太舒服。

中國一樣不甘心,明明贏得了勝利,但是除了解除了日本的中國駐屯軍以外,什麼實際好處都沒能得到。以一個戰勝國獲得非戰勝國的待遇,也只有這個在過去數十年來飽經戰敗屈辱的國家才能夠勉強接受。不過饒是如此,外交總長陸徵祥也多了不少罵名,國人不少激進的年輕人普遍認爲他的性子太軟,在中日協議中令中國做出了太多的讓步。

國內不少報紙都拿着這一點說事,不斷對他進行攻擊。

然而,一切的抹黑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新總統對他的外交總長的力挺。

1914年眼看着就要結束了,這一年的最後一個月裡,法國的首都巴黎失陷,英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商隊不斷遭到德國原遠東艦隊(斯佩艦隊)的襲擊。在三艘德制主力裝甲巡洋艦的帶領下,這支由三艘重裝甲巡洋艦及一艘中型裝甲巡洋艦、一艘輕巡洋艦及補給艦隊組成的德國艦隊,一直遊走在南大西洋及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僅十一月便擊沉了7萬噸的英國商船,到十二月更是有35萬噸的英法商船及十餘艘英國戰艦折損在其手中。爲其贏來了‘噩夢艦隊’的美稱。

12月30日,李大總統拒絕了楊度等人提出的希望他能在北京天壇模仿封建帝王登壇祭天就任大總統的提案,但仍任命楊度爲總統府秘書處秘書長。同一天,外交總長陸徵祥攜‘中日恢復和平協議’返回北京。李大總統親自趕往火車站迎接,盛讚他爲民國贏來了一場和平。

31日,李大總統一行離開北京前往西安,他將在第二日中午抵達西安,在西安新國會大廈宣誓,就任民國大總統。

各國對遠東這個國家巨大的政治變動,都傾注了巨大的注意力。評論文章、外交官正式的報告,甚至還有國家發表的關於遠東格局變動的白皮書,都是連篇累牘的。他們都隱約意識到,至少是在遠東,一個新的歷史格局正在塑造。

“在中國古老的傳統當中,很少有這麼年輕的人掌握國家大權的時候。當然封建帝王的子孫除外,他們雖然當上了年輕的皇帝,但是底下具體管理這個國家的還是穩重的老年人,這是這個國家的傳統。但是現在的局勢,終於發展到了這個國家背離這個傳統的時候了。一羣從上到下都年輕得令人瞠目結舌的人接管了這個國家的全部最高權力。也許是這個國家的人民厭倦了上百年自己國家地位的低落,還有無能的政府,於是他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總之,他們在合法的程序中贏得了選舉,獲取了中央大權。筆者無意回顧他們奪得最高權力的過程,這本身就已經是個傳奇了。筆者只是想分析在這羣年輕人的治理之下,這個國家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對美利堅合衆國在華的傳統利益,究竟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國家儘管自上而下都在模仿者美利堅合衆國,無論是政黨還是法律都有着濃重的美國影子。但是,過去數千年的統治所遺留下來的中央集權餘蔭,令這個國家在聯邦體制問題上並沒有做出更多的努力跟革新,依舊是頑固的繼續堅持着中央集權,甚至那位年輕的新總統,也似乎迷戀上的權力的滋味。他大權在握,掌握重兵,儘管看上去對國會有着前任所沒有的善意跟耐心,但北京(或者西安)仍舊對地方擁有着強有力的命令跟指揮權。”

“當然,我們無意攻擊東方式的民主方式。這個國家畢竟纔剛走出野蠻、落後與愚昧,那個年輕的統治者還有着很多的問題需要他來解決。此時維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無意是維持他的統治的最好基礎。現在唯一令筆者好奇的是,在未來這個國家的新政權之中,地方議會跟國會將發揮着怎樣的作用?”

“英國人認爲中國目前的財政是無比糟糕的,特別是在新總統爲了穩定統治基礎,強行爲全國的三億多農民見面賦稅後,這個國家的糟糕財政已經到了令許多人擔心,如果失去了來自國外的貸款之後,它會不會沒有倒在戰爭中,而敗於財政破產。有關英國人的擔心,筆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認知,從我報自中國各地收集的情況來看,這個國家在重新實現了一統後,廢除了地方複雜的數十上百種貨幣,改爲只允許本國的‘銀行儲備券’流通。”

“中國擁有着四億六千萬的人口,在過去的數十年中,爲了養活這個龐大的人羣,他們的國家跟前輩們發起了一樣不算成功的工業革命。雖然這場工業革命最終失敗了,卻也爲這個國家留下了不少的工業基礎。新總統也曾在美國待過,目睹了美國之工業昌盛,回國後始終努力於建設工業,到歐戰爆發前,中國已經具備一定的工業基礎。雖然遠遠不及世界各工業強國,但卻擁有着亞洲僅次於日本的工業實力。因爲筆者認爲英國人擔心的債務償還問題對於這個國家而言完全不存在問題。新政府通過果斷靈活的手腕進行稅收整理,並且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地方政府中飽私囊的情況,財政情況似乎也變得不那麼令人不可以接受。”

“比起這個國家的財政,筆者相信讀者最關心的還應該是這個國家的態度跟外交傾向問題。我們在做這項研究的過程中,驚奇地發現李漢在崛起的過程當中,跟英國人在西藏交過火,並在長江上對峙過;他的軍隊跟日本在山東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爭,雙方一度動員了近三十萬軍隊。而就算此時兩國剛剛簽訂了和平協議,但這一場虛假的和平能夠持續多久,沒有人去懷疑。中國人在過去的外交上過分倚重於德國,以至於現在在德國被歐戰的泥潭牽扯去所有的精力後,這個國家必須在國際社會上找尋新的強有力的朋友,而這個朋友將是美國!”

“中國人跟法國之間顯然不如他們表現的那麼友好,而據我所知,俄國人介入調停時曾經開出過這樣的代價,中國需承認外蒙的獨立,但被新總統拒絕了。因爲外蒙跟衆多的歷史遺留問題,我們有理由相信,俄國跟中國之前縱使因爲歐戰成爲短暫的朋友,但他們在外蒙跟衆多領土問題上的衝突,是早晚有一天將重新爆發的!”

“或許是過去的歷史刺痛了中國人的心,那位新總統在軍事上有着盲目的擴兵傾向。很慶幸,中國人不屬於海洋,那位新總統頑固的告訴他的將軍們,海洋並不屬於他們,他每年只能從那隻比美利堅合衆國海陸軍財政撥款少了一些的軍費中,撥出很小的一部分用於海軍的發展,而其餘的軍費則用於發展他的陸軍。根據中日和談生命,戰後中國將把它那已經擴充到八十八師共一百六十多萬人的臃腫陸軍削減到六十個正規師一百一十萬人。這個龐大的數字,是合衆國陸軍的十九倍。”

“李漢在掌權以後,他會如何做呢?筆者相信這個有些狂熱的民族主義者會選擇收回關稅,否決償還一筆又一筆的外債,甚至在租界或者各國租借的某些領土上採取一些更強硬的挑釁行動。畢竟他靠這個贏得了民心,也想靠這個繼續穩固他的統治。當然,在對於合衆國的態度上,這個國家表現的十分和善,這無疑對於美國資本的進入跟發展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新總統顯然十分希望能夠借用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以打壓跟排擠歐洲國家甚至他們的鄰國,在遠東的影響力。跟中國及新總統加強合作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一件事情!”

“總之,對於這個國家而言一個新的時代將到來了,在新總統的軍事威脅下我們毫不懷疑這個國家不久後將只剩下一個聲音,一個強有力的聲音。雖然它當前所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但是一個統一且有着親美傾向並嚮往美國式民主的國家,東亞政治格局將會因爲他們而向着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筆者建議,國會跟政府需要在遠東實行更加積極的外交政策……”

李漢放下了手中這篇文章的翻譯稿,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花了四千美元收買了這位‘紐約時報’在華的特約記者,讓他在美國最大最具有影響力的報紙上,撰寫一份看上去態度十分中肯,但實際上卻非常有利於中國,這是他新近敲定的戰略。爲此他特別將楊度收入麾下,他的秘書處秘書長可不是那麼好當的,沒有相當的政治智慧,並且在政治上據有一定手段,這個位子可做不好。總統府的職能已經很大了,秘書處甚至有些時候還要經手處理國務院的部分工作,比如他就專門開出了一個小組,以後每年將撥發幾筆資金,專門用於對美國媒體的公關跟收買。

他今天的形象,顯得特別的莊重。仍然是國防軍傳統的藍灰色軍裝,風紀扣扣得整整齊齊,但是罕見地掛上了一套有別於陸軍上將的領章和肩章。目前國內僅有的一枚全銀打造的‘大國家統一勳章’被端端正正別在左邊胸口,其餘還有幾枚勳章,有國防軍體系的,也有北洋時期北京授予的,兩排六枚勳章掛的整齊,令他多了幾分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的威武軍人形象。他拿起放在桌上的軍帽,鄭重地戴在了頭上,已經八個多月臨產在即的夫人挺着肚子正安靜站在他身邊,爲他整理着裝。

雖說大總統夫人是需要出現在宣誓儀式上,而她也願意前往。不過還是被他拒絕了,在西安的這座新總統府中,他溫柔的請她安養身子。或許在他看來,總統宣誓明顯沒有她的安全來得重要。

“報告!”

“進來!”

他的警衛官盧三也穿着一身整齊的軍禮服,在門外報告一聲,得到相應之後走了進來。寒冬臘月的天氣中,能見到他滿頭汗水,原來他是剛從國會大廈那邊回來。儘管西安衛戍軍司令部已經告訴了他,他們在國會大廈附近佈置了整整一個團的兵力,甚至還跟駐紮西安的戰車第一團協商,調來了十輛戰車爲宣誓警戒。而且暗中也有特種部隊的兩個連在保護總統的安全。但是,盧三很清楚現在想要大總統命的人太多了。日本人、部分洋人、北洋集團的落魄將軍們以及落魄政客集團。

身爲大總統的貼身警衛官,他不得不警惕。

“夫人好!”他先跟總統夫人見了一禮,這才走到李漢面前,小聲道:“一切安全,總統,可以出發了!”

“辛苦你了!”

李漢一笑,抓起夫人的手,輕輕在因爲懷孕而略有些浮腫的手背上輕輕一吻,“乖,等我回來!”

說罷,跟盧三交代了一句:“加強總統府戒備,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擅自出入!”

說完,頭也不回的大步就朝門外走了過去。

今天,公元1915年1月1日,民國四年的第一天。三年前的今天,偉人孫雯在南京光榮的宣佈民國成立,而到了今天已經整整三年了。三年間這個國家物是人非幾多變,不變的是他的決心跟意志。所以,他走過了太多的艱險、拒絕了很多的誘惑,今天是該他收穫的時候。

今天光榮在國會大廈前宣誓後,他將就任民國第二任民選大總統。而且比起前年的第一任袁總統,毫無疑問他是獲得了絕大多數的國民信任跟支持的。

這三年來令人目眩神迷的經歷,終於造就了這個神話。

門外已經是兩隊身着軍禮服的警衛隊士兵在列隊迎接。他的新陸軍總長蔡鍔親自騎了一頭雪白戰馬,精神十分不錯的等在那裡。許是因爲國勢的明朗,令這個年輕人沒有如同歷史上那般的倒下,現在的他身體依舊硬朗,而且精神狀態也很好。看見李漢出來,軍樂隊奏樂,衛隊捧槍行禮,蔡鍔更是一個用力撇刀行禮的動作,迎接李漢的到來。

“能讓你這位陸軍總長給我親自帶隊,以後就算是老了,我也足以自豪了!”

兩人錯身而過,李漢笑着小聲說了一句,然後衝着警衛隊擺了擺手,慢慢朝等候他的汽車走去。激昂的軍樂聲中,他的心情也隨着激昂起來。

這是民國第四年,內戰跟軍閥混戰在萌芽狀態已經被他鎮壓了起來。今天的宣誓結束後,未來兩個月內,將有十一個師近二十萬軍隊沿着鐵路南下,在這個冬天還沒結束,春天還沒到來前,徹底剷除跟平息這個國家南方的動盪跟內亂的毒芽。

然後,無毒一身輕的這個國家,將會在隨後的幾年中,輕裝上陣全力備戰歐戰帶來的大發展。而這一切的改變,全都是他給帶來的。

上天將他送到了這個時代,擁有了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值了!

汽車一路朝着那棟位於原西安滿城區的新建三層國會大廈趕去,沿途經過長安街、西安將軍府、國立圖書館、國務院及內閣各部建築羣時,沿途都是歡呼的人羣。人們經過三年多的變亂,也實在渴望一個強有力的新政府跟新統治者,而剛剛指揮着數十萬軍隊擊敗日本,爲中國打贏了數十年來第一場同列強正面對抗戰的李漢,寄託了他們太多的渴望富強的希望。

他的年輕,他的名聲,他的威望,他的軍隊,他在減免農稅等仁政上的堅決,造就了他現在的地位。他的團體對他有信仰,而這些民衆,同樣對他有期望。而李漢在夾道的歡呼聲中,卻一直神情恍惚的看着窗外,三年來的太多太多不停在他腦海中輾轉。如果不是道路的顛簸跟窗外的歡呼聲,連他自己恐怕也會感覺這是一場不真實的夢境,而不是前往國會的路上。

國會大廈裡早已冠蓋雲集,國會衆議員、內閣各部長官、軍方將領、商人及民衆代表、外國觀禮嘉賓等等早已濟濟一堂。當李漢的身影出現在國會門口的時候,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突然有人輕輕鼓起掌來,接着就是其他人的掌聲,最後掌聲就混成了一片,越來越大,越來越響,到了最後就是一片潮水般的聲音。李漢在閃成一片的鎂光燈當中,在人們混雜了各種各樣情緒的目光當中,莊嚴的敬了一禮,然後摘下軍帽向主席臺走去。

主席臺上,參議院議長饒漢祥已經侯在哪裡了。幾個月來對國會大選的奔波競走,令這個三十多年原本有着很濃重書生氣息的年輕人,現在身上也多了幾分他熟悉的沉穩跟虛假的微笑,兩人目光對上饒漢祥脫帽見禮,這個世界上又少了個純粹的人,多了一個政客。

他終於走上了主席臺,下面鎂光燈閃爍,李漢環視四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微笑着不斷揮舞着手,點着頭。

饒漢祥走到揚聲器前,大聲道:“根據我中華民國第二屆民選國會參議院選舉,李漢先生以絕對的多數票贏得了我們國會議員的支持,當選民國大總統。而今天,也正是李漢先生宣誓就職我中華民國第二任正式總統的日子!瑟僧作爲監誓人,實在是感到無比的榮幸!在這個莊嚴的時刻,我們歡迎李漢先生宣誓就職!”

李漢小聲道了聲謝,在漫天的掌聲跟鎂光燈中,走到揚聲器前,莊重的舉起右手,一臉的肅穆。

“吾誓以至誠,就任民國總統職位。從此爲我民國國民奉獻全部心力,遵守憲法,維護國家民族利益。若有違背,願受國民最高之懲罰。”誓詞是簡短的,然後參議院議長饒漢祥滿面笑容的走了過來,將參議會的正式就職令交到他的手中,他雙手捧了過來,貼在自己的胸口,這一切就已經算禮成了。不知道由誰起頭,歡呼聲頓時響徹了整個天地,就像要把這西安城掀開一樣。

國會不遠的草坪上放列的十六門禮炮,頓時也開始鳴放二十一響,春雷般的炮聲在西安城上空轟響,代表着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

第494章 爾虞我詐第511章 雷霆(7)第684章 軍事會議(中)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558章 銀元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446章 大戰(三)第510章 雷霆(6)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643章 南洋變局3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180章 工作餐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441章 湖南攻勢第388章 來與去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554章 入京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146章 酒宴(3)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六百零六章第367章 貨幣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646章 反攻1第139章 心思第531章 應對(上)第六百七十三章第341章 天下第455章 捷報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433章 輸血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543章 詹天佑第38章 蝴蝶效應第338章 成都戰役(四)第515章 京漢陷落(上)第312章 資州軍變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404章 飛機與假鈔第321章 動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296章 何進續職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六百一十三章第488章 整軍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151章 惡戰一家嶺(3)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180章 工作餐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294章 變局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224章 抵達第301章 勸進(上)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259章 圈套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300章 枝江(下)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462章 桌下3第62章 城內形勢第107章 摩擦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452章 大戰(九)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165章 應對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162章 得失第162章 得失第670章 新德里風雲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257章 奪關(中)第560章 法幣跟央行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611章 一年第42章 武昌起義第一槍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596章 反攻第728章 遼東惡戰3
第494章 爾虞我詐第511章 雷霆(7)第684章 軍事會議(中)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558章 銀元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446章 大戰(三)第510章 雷霆(6)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643章 南洋變局3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180章 工作餐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441章 湖南攻勢第388章 來與去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554章 入京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146章 酒宴(3)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六百零六章第367章 貨幣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646章 反攻1第139章 心思第531章 應對(上)第六百七十三章第341章 天下第455章 捷報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433章 輸血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543章 詹天佑第38章 蝴蝶效應第338章 成都戰役(四)第515章 京漢陷落(上)第312章 資州軍變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404章 飛機與假鈔第321章 動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296章 何進續職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六百一十三章第488章 整軍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151章 惡戰一家嶺(3)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180章 工作餐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294章 變局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224章 抵達第301章 勸進(上)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259章 圈套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300章 枝江(下)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462章 桌下3第62章 城內形勢第107章 摩擦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452章 大戰(九)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165章 應對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162章 得失第162章 得失第670章 新德里風雲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257章 奪關(中)第560章 法幣跟央行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611章 一年第42章 武昌起義第一槍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596章 反攻第728章 遼東惡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