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偷襲戰果(2)

“朝鮮方面,這裡、這裡、這裡,從義州到仁山裡一線,根據東北軍區的情報,約有日軍兩個聯隊主力防備,重武器不少,山炮約有七十門左右。我軍很難快速突破西南線陣地;這裡、這裡、這裡,這裡是江南山脈,易守難攻,我們將放棄主攻駐守江南山脈的日軍,該以陸航的飛機轟炸牽制爲主,力爭摧毀日軍這一線的防守主力;這裡、這裡、這裡是日本的白茂高原一線是日本駐守朝鮮的第十一師團重點守備的地區,我們將在這裡與第十一師團展開激烈攻堅戰,以爭取早日突破日本在朝鮮半島建設的‘五百工程防線’。”

所謂五百工程防線,是指日本陸軍在1914年中日衝突失利之後,面對國防軍主力進駐東北,不甘心喪失插手東北地區能力的日本朝鮮駐軍及日本陸軍自我炒作之後的產物。他們藉着民國國防軍沿中朝邊界建立了綿延上千裡的防線這一戰略,不僅在朝鮮大肆渲染,更在國內大肆渲染中國這一戰線若建成後,日本將永無染指滿蒙地區的可能性。同時還炒作中國此舉也是爲了其南下朝鮮半島做準備。

爲了獲得更廣泛的支持,他們在國內大肆宣傳,鼓動百姓跟財閥捐款,沿着中朝邊界建設了所謂的五百里防禦陣地,以‘警惕’來自中國東北的‘侵略軍’。

這所謂的五百里防禦陣地,被民國總參命名爲五百工程防線,暗指其中不少地區都是永久軍事碉堡跟要塞,攻堅難度不小。

“南方戰線,臺灣這裡我們還沒有收到具體情報。從福建出發的登陸船隊是否已經趁現在日本臺灣駐守艦隊遭重創的時機登上臺灣島,建立前沿陣地我們目前還不清楚。所以對於南線,我暫時不便分析什麼?”

“嗯!”

李漢的目光隨着他往臺灣島方向只掃了一眼便轉向了北方戰線。

他不擔心臺灣那邊嗎?

不,不僅十分擔心而且非常擔心,可以說,在他的計劃之中,變局最多的就是南線的臺灣戰場。因爲民國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他們雖然靠偷襲重創了日本海軍臺灣艦隊,但若是不能在最短時間內將大量的登陸部隊運送上岸,一旦日本人反應過來,下場無疑是十分不利民國的。

“總統令,是否再去電,詢問福建那邊的情況?”湯薌銘詢問了一句。

李漢想了想,還是擺手拒絕了,“免了吧,別給福建那邊增加壓力了。除了留下幾個小隊應付突發情況,把所有潛艇跟魚雷快艇全撒出去吧,配合近海炮艦在關鍵水道佈置魚雷,我們要將敵人的強大海軍徹底阻擋在近海海岸線以外,決不能讓他們威脅到我們的沿海城市!”

“是!”

“至於北線戰場,我們不需要過分干涉前線指揮,交給李濟深、朱慶瀾、吳俊升、張作霖他們去指揮吧。他們在一線知道怎麼調整兵力部署。朝鮮半島不好打,我們強攻朝鮮半島,但真實目的在前期是爲了讓日本的朝鮮駐軍無法抽調出來支援遼東半島,主攻的還是遼東半島地區;至於中後期,如果我們強打遼東半島的戰略實現,我們收復了這裡後,朝鮮半島的戰略意義就凸顯出來了。就算是南線我們在臺灣地區面臨失利,在談判桌上我們也是處於上風。可以威逼日本人吐出臺灣島,以換回朝鮮半島!”

臺灣島跟朝鮮半島孰輕孰重,日本人不可能不瞭解。從戰略上而言,兩地是同樣重要的,因爲從日本本土南下前往東印度羣島殖民地航程上萬裡,有臺灣這個休整補充煤炭的地方,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還能起到遏制民國海軍發展的戰略作用!

但是,臺灣島畢竟是日本人從中國手中強搶走的,島上的反抗一直沒有停止過。尤其是近些年來中國大陸或明或暗的向臺灣島武裝運送武器彈藥武裝島上的反抗勢力,甚至通過快艇跟潛艇等向島上輸送了一批精通軍事的指揮軍官過去,整個臺灣島上目前已經形成了幾股規模數百人的較大抵抗力量。隨着中國國力的增長,日本跟中國圍繞臺灣島之間爆發的衝突跟戰爭只會越來越多。對,只要日本人一天不交還臺灣。

而相對於臺灣島,朝鮮半島無疑要好得多也重要的多。不僅物資比臺灣充足,距離日本本土也近,雖然也頻臨中國東北地區。但民國畢竟是打着收復失土的名義宣戰,朝鮮非是民國失土,若民國收復了臺灣跟遼東半島之後,對於朝鮮半島還有積分關注就要打個折扣了。

李漢的眼睛在地圖上那個標記着朝鮮的地方停留了一陣,然後面無表情的轉向了其他地區。

大國政治總是殘忍的,如今的時代尚未出現核武跟導彈等破壞地區平衡的科技。民國只需要一直維持着東北的駐軍規模跟陸航,就可有效的剋制來自朝鮮半島的日軍威脅,那裡暫時不需要扶持一個勢力。民國若真收復了遼東半島跟臺灣島之後,未來至少將迎來十年的和平,很可能還要更長時間。他有自信,三四個五年計劃之後,民國將成爲世界屈指可數的工業強國兼軍事大國。

到時候日本人就算是佔領了朝鮮又如何,難道它真敢像二戰中偷襲美國一樣,偷襲中國?

別開玩笑了,當年爲什麼日本沒有響應德國小鬍子的計劃雙面夾擊蘇聯?

就是因爲蘇聯距離日本本土太近,國土縱深跟陸上軍事力量都令日本不敢輕舉妄動。而民國,此戰之後,定也要讓日本人知道,他的鄰國,一個怎麼樣的陸權強國崛起了!

“務必叮囑遼東戰線,強攻主力第一軍若是遭遇僵持,立刻聯絡陸航策應。後方野戰機場立刻修建,我們在北方區集中了三百多架各式戰機,隨後還有更多的飛機源源不斷向東北集中,陸軍拿不下的堡壘,就讓我們的飛機去炸。若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處,就把我們庫存的那些毒氣彈全扔出去。金州、大連、旅順,所有的遼東半島城鎮要塞都要轟炸。別跟我提那些誤傷,民國三年前就開始撤走遼東半島的本地住民,那些不願意撤走的,後果自負。民國崛起的路上犧牲在所難免,我們早一天拿下遼東半島,就可以節省數以百萬計的物資跟數萬犧牲。罵名,讓我來背好了!總參吩咐下去,銘文標碼的總統令,對遼東半島任何一座日軍駐紮的城鎮要塞施行轟炸,毒氣彈、燃燒彈、高爆炸彈全部拿出來用,這一戰之後,只要能收回遼東半島,就算是把這裡炸成廢墟,三五年後,我們又能重建回來!”

屋內幾人微微變色,但面對這位李大總統,幾人只是目光閃爍,沒人迴應也沒人說不。

這時,桌上的電話鈴響了起來,一個參謀拿起話筒一聽,立刻筆直敬了一個軍禮,然後說道:“報告總統,外交部轉秘書室電話。”

李漢快走幾步到電話前,“喂!”

那邊傳來一個聲音,“大總統,日本前公使芳澤謙吉閣下前來我外交部代表日本帝國政府,正式向我外交部遞交國書。此事按照禮度本該我外交部接受,但是陸總長已往國務院參加緊急戰時會議去了。那芳澤謙吉聞聽之後頭也不回離開了,我派外交部警衛二三人尾隨他一陣,剛回來報。看他們的方向,是往總統府徑直去了!”

“速度倒是快!”

李漢眉頭微皺片刻便舒開了,“由着他吧,他若是來了,我便只管去接便是。你先忙吧……”

“是……”

電話那邊是唐紹儀的女婿顧維鈞打來的,因爲民國醫學的進步,他的妻子並沒有在去年的大流感中去世,雖然也重病了一場,但無疑是個好消息。顧維鈞年紀輕輕便已經做到外交部高級官員,李漢的青睞跟他的老丈人唐紹儀兩重身份,都能令他在民國的政壇上走得很遠。而他,也確實有那個能力。

不多時,秘書室就派人來傳,前日使芳澤謙吉已經向秘書室遞了拜帖,他似乎也懂得中國一句俗話‘閻王好惹、小鬼難纏’的道理,往秘書室遞交拜帖時倒是客氣,目的也交代了清楚。

不過等他趕來見李漢後,一張標準的文人臉已是陰沉了下來。

芳澤謙吉沒有廢話,也沒有什麼禮節,直接就將那封宣戰書轉交李漢這位民國大總統。

“對於貴國不宣而戰的卑劣行爲,大日本帝國必將還以十分顏色!我被帝國政府授權,向貴國政府提出嚴重抗議,並正式向貴國政府宣佈:從現在起,大日本帝國與中華民國正式進入交戰狀態!同時驅逐所有在日中國外交人員,並勒令中國僑民務必在二十四小時內全部離開日本境內,不得逗留!否則後果自負!”

芳澤謙吉面無表情的提出了抗議,李漢眉頭一挑,“芳澤先生,貴國政府的宣戰書我代表民國政府接受了,至於不宣而戰,何來不宣而戰之說?甲午中日戰爭,日俄戰爭,山東之戰,似乎每一場貴國都是秉持的先發制人戰略吧?我國不過有樣學樣,向日本老師學習罷了。是不是不宣而戰,交給後人跟戰爭結束之後再讓別人去評論好了。勝利者永遠都是對的!”

芳澤謙吉訝然,他沒想到代表民國政府的李大總統竟然這麼自信。不過戰爭已經爆發,他也無意反駁什麼,宣戰國書遞交之後,他立刻大步走出會客室,沒有再談的意思了!

只是沒走幾步身後又傳來了總統的聲音,“芳澤先生,我國規定貴國公使及國民需72小時內離境,貴國卻要求24小時內驅趕我國駐民,既然是貴國的意思,那我國理應當同一標準。如今時間已過幾個小時,若24小時內,貴國尚有同胞僑民及駐軍未撤離,一律當以戰時法案處置!”

芳澤謙吉臉色驟然大變,他突然想到,自己跟國內可能中了這位民國大總統的計算。他早就料到了日本遭遇不宣而戰等恥辱,必然惱羞成怒想拿民國在日僑民等出氣,而比起民國在日本的產業及僑民,日本在華產業跟僑民分別是十倍與數十倍。

不用說,此戰中若中國援引1916年對俄國的手段,則日本必將損失慘重。

第405章 行動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93章 虎踞鄂中(3)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六百一十三章第740章 抉擇下第69章 第二標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29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上)第13章 義莊(上)第511章 雷霆(7)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42章 武昌起義第一槍第531章 應對(上)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15章 刀疤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207章 給我兩個月的時間第528章 和談(二)第383章 內閣風波第645章 南北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585章 發現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235章 戰起(4)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295章 黎宋會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19章 暗殺奎盛第241章 局變(1)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463章 桌下4第458章 呼聲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687章 入甕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85章 宴請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85章 宴請第279章 密會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411章 大選第294章 變局第737章 罵名我來當2第587章 照會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7章 指點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739章 抉擇上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615章 應對第626章 捷報頻傳1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128章 落魄的騙子(上)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232章 戰起(1)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505章 雷霆(1)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248章 赴宴第270章 暗爭施南府第260章 拿下第370章 平陝第87章 要變天了第550章 戰車第六百章第512章 日本第49章 中和門阻敵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424章 幕後第453章 大戰(完)第六百零六章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
第405章 行動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93章 虎踞鄂中(3)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六百一十三章第740章 抉擇下第69章 第二標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29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上)第13章 義莊(上)第511章 雷霆(7)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42章 武昌起義第一槍第531章 應對(上)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15章 刀疤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207章 給我兩個月的時間第528章 和談(二)第383章 內閣風波第645章 南北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585章 發現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235章 戰起(4)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295章 黎宋會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19章 暗殺奎盛第241章 局變(1)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463章 桌下4第458章 呼聲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687章 入甕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85章 宴請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85章 宴請第279章 密會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411章 大選第294章 變局第737章 罵名我來當2第587章 照會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7章 指點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739章 抉擇上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615章 應對第626章 捷報頻傳1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128章 落魄的騙子(上)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232章 戰起(1)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505章 雷霆(1)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248章 赴宴第270章 暗爭施南府第260章 拿下第370章 平陝第87章 要變天了第550章 戰車第六百章第512章 日本第49章 中和門阻敵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424章 幕後第453章 大戰(完)第六百零六章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