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城內形勢

晚上距離九點只有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時,伴隨着說客說服的反正蛇山炮營一部終於開了火,那坐鎮楚望臺擔任起城內革命總指揮的吳兆麟終於鬆了一口氣,又看起了手上自各處傳來的戰報...

說來這吳兆麟的指揮能力還真是不凡,自一個多小時前熊秉坤說服了他擔任這革命總指揮的位子後,他僅僅製作了四件事情,準確的說是三件半的事情,因爲其中還有半件是李漢代他完成的,不過,這些有區別嗎?

此前一個多小時,原本聚集於楚望臺之內的千二部隊除了二三十人的守衛之外,其餘全都被他派到了城中的各處去。其中熊秉坤帶領人數最多的一部趕去支援南湖炮隊,另一部則在程正瀛跟另一個八營正目的帶領之下,雙雙趕去支援負責打壓、圍困第八鎮司令部的二十九標、三十標。做完了這些之後,手上已經沒有任何武力的他還是沒有停歇下來,先是挑選了幾員說客前往蛇山,說服了正處於慌亂邊緣的蛇山炮營傾向於革命,然後又派人於城中各處散播瑞澄棄城而逃的消息,說到這裡想必大家都明白了爲什麼說李漢助了他一臂之力了....

陸續將手下都派出去了之後,吳兆麟便一直待在楚望臺內的臨時指揮部內對着牆上一幅明顯纔剛掛上不久的武昌城中形勢圖研究,偶爾營房外有士兵報告最新戰報送到,他便立刻起身要來,仔細看過之後,又在那副形勢圖上圈畫一番,並將最新命令送至各部指揮處。然後便繼續靜神思考下一步對策。

金兆龍是熊秉坤留下保護他的護衛長,當然其中也不乏監視的味道,不過他卻絲毫不在意。前一刻還打死打活的,若不是真看重他的手段,怎麼也不可能讓他一個階下囚成爲這一軍之長的。不過他的手段也是厲害,至少那金兆龍這會兒已是對他佩服無比,尤其見他勸服蛇山炮營反正炮擊鳳凰山,武勝門那邊的壓力頓時便小了許多。人立於營內卻能輕鬆掌握城內局勢,僅靠地圖跟謀算便能做到調度有方、乾脆利落,而且營內炮聲轟鳴他也尤不在意,竟然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實有古大將之風,絕非碌碌之輩。難怪大隊長、哦不,現在已經是革命軍第五營管帶的熊秉坤一力說服了營內各處的起義領袖,推選他爲革命軍總指揮。

不過他又如何知道的是,如今立於地圖之前的吳兆麟心中卻因爲剛剛被扭送來的一人,已是驚濤駭浪一般的翻滾涌動,臉上也變得有些陰沉不定了!

“我該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腦海中卻是不斷的思考着。

他這般的猶豫不定也是有原因的,你道爲何?原來還是之前城中各營發回來的幾封戰報嚴重影響了他的心情。

第一封卻說那原工程八營的一位代正目—呼延傑所帥的一連起義士兵,此前四散趕來的士兵有人反映瞧見隸屬憲兵營的第八營居然接了張彪的命令,繞過二十九標、三十標的防線,妄圖從他後方他偷襲,吳兆麟接到戰報之後頓時大驚,迅速的派出了一隊迎戰。

憲兵第八營,體制上隸屬於第八鎮統制張彪,旗人居多,是清廷布防在武昌的心腹部隊之一。10月9日犧牲的三烈士之一彭楚藩,就是憲兵第八營的人。

就義之前他乃是憲兵八營的革命軍代表,負聯絡憲兵營革命黨人之責,不過,比起漢人佔了多數的三十標,即使彭楚藩沒有犧牲,也不可能在勸服了那滿人居多的憲兵營,因此吳兆麟也知曉憲兵八營不似其它新軍一樣,乃是屬於不可能反正的清兵行列。

不過旗人多了一點好處很明顯的,那便是這數百年來的安生日子,滿人早就腐朽到了骨子裡,因此在那呼延傑所帶一隊機槍手一陣掃射,外加衝鋒擊殺了十餘名旗兵軍官之後,便基本上解除了它的威脅。只是他們卻沒有想到的是剛剛居然冒出一隊被擊潰的憲兵八營的殘兵,居然中途截下了一隊要搬運去支援二十九標的軍火,死傷了十數士兵不說,似乎對方還上了癮了,居然又再伏擊了一次,打死打傷五六人也沒什麼,關鍵是原本只需二十來分鐘便能送到的軍火,如今至少要一倍的時間了。

吳兆麟收到戰報之後正要考慮再派一隊前去剿滅了他們,卻不想這時候城中居然接連傳來三個好消息,跟一個壞消息。那便是隸屬黎元洪的四十一標一部反正,如今正配合熊秉坤等人阻擊城外妄圖入城的清兵。二是城中起義軍終於點起了照明火光,爲在楚望山上準備了半天的炮隊指明瞭方向,開始炮擊督署跟第八鎮司令部。至於這三嗎,初時他聽到了心中還甚歡喜,不過很快的便又變得皺眉了起來,那便是城中一部革命軍成功的伏擊了出逃的瑞澄一行人,並活捉了湖廣總督---瑞澄。之前他派人扭送了一人上來的時候,從他手下的口中,這條消息已經被證實了。

令他皺眉的是,那抓到瑞澄的人分明乃是與他有些干戈的李漢、李易之。

而那一條壞消息還不這個,而是....此時的楚望臺居然被張彪派來的一隊人馬圍上了!

正是清軍爲第三十標第一營,絕大多數是旗人,乃是張彪的心腹部隊。

李漢帶來的蝴蝶效應,這三十標的第一營原本在起義之前理當待在左旗駐地纔對,誰料到晚餐時分被那張彪一條調令調出了兩隊人馬至西門處換防,結果兩隊人才剛剛走出了一半的路程,就遇到了城中作亂,因此在派出了幾人前往張彪處詢問命令之後,其餘人馬就在管帶郜翔宸的帶領下悄悄的摸出了城,潛伏到了楚望臺附近,待到那軍械所內的革命軍都走得差不多之後,他方纔趁機攻打起了楚望臺。

說來這一營的管帶郜翔宸在清軍中堪稱健將,也是果決之士。在原本那個時空中,革命軍起義後,郜翔宸始則堅閉營門,繼後在遭到革命軍炮擊後,又率領全營旗兵出擊革命軍蛇山炮兵陣地,被護衛炮兵的李鵬生部擊退後,又回營固守。第二天營房被革命軍奪佔後,郜的左隊,在滿人軍官崇光的率領之下闖入藩庫,差點劫走現銀。此隊被革命軍張鵬程消滅後,郜還敢率領殘餘,在軍政府外面放槍一排,嚇走了守門的學生兵,使得疏於防務正在吃午飯的黎元洪、蔡濟民、吳醒漢等人,不得不往後山躲避。郜部後來被軍政府衛隊逐走,竄至東湖一帶,才被鄉團打散。

不過這臨時指揮處遭到攻擊,吳兆麟倒也不甚驚慌,一是營內雖然只有數十守衛再加上蛇山炮營支援的一隊炮隊,人數只有那一營的三分之二不到。不過他們畢竟佔着城防,外加儲備彈藥充足,別說阻擋一時了,便是一夜也不在話下。何況他已派出信鴿與那熊秉坤處,言到他們能夠分出神時再趕來相回合,前後夾攻消滅掉它。

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46章 天要亮了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503章 護國肇始(上)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21章 遭遇革命新軍(上)第六百零六章第239章 將北上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328章 四川變局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141章 三個壞消息(上)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300章 枝江(下)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450章 大戰(七)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46章 天要亮了第473章 變局第620章 三路開戰(1)第473章 變局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492章 拉開陰謀的大幕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659章 應付第424章 幕後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46章 天要亮了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362章 餘波(中)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372章 應對第360章 湖北變(下)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193章 三府合併第六百三十二章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363章 餘波(下)第409章 訴狀與刺蝟第262章 爭分奪秒(下)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503章 護國肇始(上)第347章 談判(上)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101章 張梅生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203章 接觸第161章 喜訊傳來第101章 張梅生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445章 大戰(二)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408章 鹽政改革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152章 惡戰一家嶺(4)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647章 反攻2第663章 亞瑟·貝爾福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330章 惡戰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621章 日本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457章 談判之前第145章 酒宴(2)第201章 下雨了第229章 亂局
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46章 天要亮了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503章 護國肇始(上)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21章 遭遇革命新軍(上)第六百零六章第239章 將北上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328章 四川變局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141章 三個壞消息(上)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300章 枝江(下)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450章 大戰(七)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46章 天要亮了第473章 變局第620章 三路開戰(1)第473章 變局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492章 拉開陰謀的大幕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659章 應付第424章 幕後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46章 天要亮了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362章 餘波(中)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372章 應對第360章 湖北變(下)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193章 三府合併第六百三十二章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363章 餘波(下)第409章 訴狀與刺蝟第262章 爭分奪秒(下)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503章 護國肇始(上)第347章 談判(上)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101章 張梅生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203章 接觸第161章 喜訊傳來第101章 張梅生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445章 大戰(二)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408章 鹽政改革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152章 惡戰一家嶺(4)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647章 反攻2第663章 亞瑟·貝爾福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330章 惡戰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621章 日本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457章 談判之前第145章 酒宴(2)第201章 下雨了第229章 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