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北伐

1911年8月15日,民國聯合政府臨時參議院南下抵達廣州。

龍嘯卿會同廣州官員在碼頭迎接各省代表們,並在大總統府設宴款待他們。

當天下午,宴會結束,龍嘯卿陪同各省代表來到廣州諮議局。

諮議局大樓已經經過了擴建,專門爲迎接各省代表團來粵組建臨時政府參議院。

大樓修繕的十分豪華,讓各省代表們的第一印象便是廣東軍政府非常有錢,他們推舉龍嘯卿擔任臨時大總統的選擇是正確的。

當天參觀完臨時參議院大樓後,龍嘯卿又安排各省代表們入住爲他們專門提供的政府官員公寓,依山傍水環境優雅。

當夜,龍嘯卿會同廣東軍政府官員們再次同各省代表歡聚一堂,感謝他們推舉他爲臨時大總統。

16日上午,各省代表紛紛進入參議院辦公。9時,各省代表宣佈中華民國聯合政府臨時參議院正式成立,正式任命龍嘯卿爲臨時大總統,併發布記者招待會向全世界宣佈任命書。

11時,龍嘯卿身穿大總統服即海陸軍大元帥服出席新聞發佈會,宣佈大總統訓令和誓詞,以及接受國內外新聞媒體照相。

當天下午,宋教仁在武昌宣誓正式就任副總統,代表民國聯合政府總督湖北戰事。

民國聯合政府在廣州正式成立了,長江以南除浙江、江南和上海三地外,全部落入民國聯合政府之手。

這樣一來,湖北前線不再是孤軍作戰,他們有了戰略大後方。尤其是龍嘯卿就任大總統後,湖北革命軍認爲他們不會在餓肚子打仗了,充足的武器彈藥和補給物資將會很快運抵前線。

有了盼頭的湖北革命軍,在抵抗清軍的進攻上面分外賣力。

消息傳到袁世凱的耳朵裡,這個治世能臣亂世梟雄立即命令馮國璋發動了一次猛烈的攻擊行動,準備給新生的民國政府一擊重拳,來個下馬威。

然而,這時在湖北前線上,符大柱被任命爲前敵總指揮,他下令粵軍獨立混成團作爲主力擋在清軍的正面進攻陣地上,在重機槍和迫擊炮的配合下成功的守住了陣地,挫敗了袁世凱的陰謀。

武昌城內,粵軍戰地觀摩團變成了教官,幫助湖北新軍官兵們教授重機槍、火炮、迫擊炮的使用方法,讓他們儘快適應廣東援助的武器裝備。

袁世凱的進攻意圖沒有得逞,考慮到江對岸已經不是革命軍的中心了,奪取武昌的戰略意義已經遠不如以前的重要,因此袁世凱下令停止了攻勢。

此時,袁世凱已經看到了南方革命形勢的強大,尤其是龍嘯卿擔任大總統,從國外借款15億美元,他不管龍嘯卿怎麼用這筆錢,在他眼裡這筆錢足夠同清廷劃江而治分庭抗禮。

剿滅革命烈火已經沒有意義,袁世凱需要爲自己的將來謀劃了。

此時,清廷禁衛軍和第一鎮已經在廣東折戟沉沙,清廷唯一的依靠就是袁世凱手中的北洋新軍。

袁世凱當上內閣總理大臣後並不甘心,趁着清廷北京首都兵力只剩下御林軍一個混成協之際,按兵不動要求攝政王下臺,要求清帝國將最後的權利都交給他才行。

8月18日,清帝國迫於壓力,宣統再次下詔罪已,同時攝政王載灃宣佈下野。這樣,袁世凱的內閣總理大臣再無羈絆,清帝國的軍政大權落入他手裡。

劃江而治,這是袁世凱的幕僚團給他出的主意。

袁世凱已經掌控了整個大清帝國半壁江山,與其跟南方革命政府對抗,不如先保存實力再徐徐圖之。

於是袁世凱點頭,請求列強政府調停,表示願意停戰議和。

英國公使朱爾典一直在遊說南北政府,因爲南北政府在長江開戰,損害的無疑是大英帝國的利益。

開始是南方政府願意停戰和談,但那時袁世凱實力強大,北方政府不同意。

如今形勢開始逆轉,南方政府實力強大,袁世凱處於下風。此時袁世凱表示願意接受停戰和談,但以宋教仁爲首的同盟會卻不願意和談了。

英國駐廣州總領事亞當斯於是面見龍嘯卿,提出大英帝國的意願,希望南北議和罷戰。

龍嘯卿於是同民生黨要員們開會,就是戰是和問題展開討論。

委員會成員們當中,強硬主戰派表示,目前粵軍的主要目標應該放在攻取浙江、江南和上海三地,徹底解放長江以南地區,實現同清帝國隔江對峙的局面。

同時,保守派們認爲廣東黃埔學生軍和其他新兵師的訓練還需要時間,而他們的武器裝備的籌備,給養的儲備都需要時間,如果能夠停戰議和,可以趁機整軍備戰。

強硬派基於粵軍強大的戰爭機器而理論依據,龍嘯卿接到湖北前線的符大柱報告後,認爲粵軍兩個主力師不論戰力還是裝備都已經超過袁世凱的新軍,不怕開戰。

保守派則擔心粵軍主力同清軍激戰,讓其他各省革命軍從中得利,建議龍嘯卿支持繼續開戰,但不要讓粵軍上去消耗,由廣東出錢,讓其他各省革命武裝消耗,抵消同盟會的力量。

龍嘯卿覺得有道理,於是向參議院提交北伐報告,調動南方各省軍隊齊集長江沿線,準備北伐徹底推翻清帝國統治。

參議院於8月20日批准北伐,但各省北伐的糧餉軍費問題需要解決,爲此龍嘯卿表示中華銀行願意承擔北伐軍費和糧餉,但中華銀行的錢是管列強們借的,革命成功後要求政府寫欠條在戰後償還。

參議院的議員們都知道中華銀行是龍嘯卿的私人財產,因此知道讓龍嘯卿往外掏錢必須得寫欠條。

21日,參議院第四次集體表決後,授權臨時政府同中華銀行的相關借款事宜。

23日,聯合政府各個獨立省份紛紛接到了參議院的北伐調令,各省軍隊在得知中華銀行全權支付軍費和糧餉之後,立即實施北伐。

26日,雲南、四川、貴州、湖南四省北伐軍32700人北上武昌,組成北伐第一路軍,符大柱被臨時政府參議院任命爲長江中上游戰區總司令,黎元洪爲副總司令節制雲南、四川、貴州和湖北、湖南五省軍隊,組織北伐。

加上原本湖北招募的新兵和粵軍獨立混成團在內,符大柱指揮五萬餘人作戰,總兵力人數上已經同袁世凱控制的新軍不相上下。

同時,江北的陝西西安的張夙和在山西打游擊的閻錫山所部還有一萬餘人,他們也派出了代表參加民國聯合政府,也是一份子。

由於他們距離長江中上游戰區最近,因此同樣受到符大柱名義上的節制。不過他們的任務不是北伐,而是沿着京漢線一帶襲擾袁世凱的補給線,配合北伐。

27日,符大柱的嫡系粵軍第一師抵達湖北前線,符大柱尊照龍嘯卿密令,以粵軍第一師爲骨幹,對五省北伐軍進行改編,實際上是奪取了同盟會對五省革命軍的領導權。

宋教仁等同盟會會黨們雖然不樂意,但是粵軍戰鬥力是有目共睹的,如今又是粵軍掌控武器彈藥和糧餉補給,各省起義的革命軍都沒有意見,他們也只好選擇退讓。

龍嘯卿正是看穿了同盟會內部人心不齊,綱領上的軟弱性而趁機奪取他們的軍隊指揮權。

不過,龍嘯卿並不想挑起內戰,奪了同盟會會黨們的軍隊指揮權後,依然讓他們在軍中擔任參謀或者教導隊,因爲會黨的帶頭作用還是值得肯定的,打仗就需要一批有信仰不怕死的人衝鋒才行。

排擠同盟會會黨的同時,符大柱和第一師的官兵們還積極同五省革命軍官兵們套近乎,拉攏他們加入民生黨。

由於民生黨有着比同盟會會黨更加先進的民主、民生理念,深得無黨派的革命熱血青年們的擁戴,很快便有大批這樣的青年宣誓加入民生黨,同時,符大柱向五省軍隊主要將領們頻頻示好,軟硬兼施的拉攏他們入黨,從而幫助他完成對五省革命軍的改編行動。

27日,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四省組成北伐軍,由符墩子爲長江中下游戰區總司令,節制四省軍隊。

其中廣西、廣東和福建三省只有粵軍第二師,廣西第十三師和福建第十二師因爲軍官們都在黃埔軍校學習,所以只是報名參加了,但並沒有實際參與。

第二師是符墩子的嫡系師,也是粵軍主力之一,因此參與北伐。

江西歸符墩子節制,但是僅僅只有南昌的吳玠章率軍2000人抵達福州同符墩子的第二師會師,江西其他軍隊都駐紮在九江,李烈鈞等人因爲要防禦江北的清軍而無法參與北伐。

不過,不同於第一路北伐軍,符墩子這路北伐軍攻擊的目標是浙江、江南和上海三地。

此時,浙江只有暫編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領爲蕭星恆。

浙江末代巡撫叫增韞,滿洲鑲白旗人。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任浙江巡撫,自然要維護大清帝國的利益了,因此是頑抗分子。

浙江諮議局議長張謇和副議長湯壽潛二人經過商議,認爲決定響應革命,防止北伐軍進入浙江後給浙江百姓帶來兵災。

不過,張謇和湯壽潛勸說蕭星恆的時候,粵軍已經展開行動了。

28日,符墩子率軍出福建寧德,在廣東海軍的掩護下,六十多艘各式兵艦運載這二師官兵開進杭州灣,分別在寧波鎮海區和嘉興金山區登陸。

由於清軍失去海軍,海岸炮臺年久失修早已形同虛設,因此面對粵軍的登陸行動,蕭星恆十分無奈。

9月1日,粵軍第二師和贛軍吳玠章所部完成登陸。

嘉興和寧波兩地守軍不戰而逃,符墩子當日佔領嘉興和寧波二地,並連夜派兵向杭州進發。

杭州城內人心惶惶,蕭星恆迫於張謇等本地士紳商團們的壓力,於2日逮捕浙江巡撫增韞,次日上午剿滅杭州府巡防營,宣佈杭州光復。

3日中午,當粵軍抵達杭州時,城頭上已經掛上了彩虹旗。

符墩子從望遠鏡中看到城頭上的彩虹旗後,不解的問向參謀長張逸。

“這旗子怎麼跟總統府掛的是一樣的!難道他們早有準備不成?”

張逸笑道:“你忘了這裡的諮議局議長可是張謇,他的外孫女林嫦曦可是大總統的紅顏知己,有個總統府的旗幟也不驚訝!”

符墩子恍然大悟,笑道:“最好把大哥的內褲掛上去,那樣就是一家人了!”

“……”張逸頓時被打敗了。

中午時分,張謇同蕭星恆等人在城門外列隊迎接,符墩子同他們二人客套了一番後,宣佈粵軍進城,接管杭州。

蕭星恆和平易幟後,張謇和湯壽潛聯名簽發浙江諮議局命令通令浙江各地的巡防營放下武器,等待國民政府北伐軍接管。

符墩子命吳玠章率軍同蕭星恆一併收編浙江巡防營,同時福建都督松濤也紛紛寫信給浙江各地的官員,以前任閩浙總督的身份向他們保證,只要擁護龍嘯卿大總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浙江各地官員早就準備投身革命了,只不過不知道給他們的待遇如何,如今閩浙總督松濤都能夠穩穩的坐住福建都督之位,可見龍嘯卿並非趕盡殺絕之輩,因此各地官員們紛紛就地收繳了巡防營的武器,凍結了糧餉,等待粵軍過來接管。

在他們的眼中,只要不出亂子,就會得到合理的待遇。

杭州易幟當天,廣州參議院通過了任命張謇爲浙江都督的命令。

第二天,龍嘯卿以大總統身份正式簽發總統令,任命張謇爲浙江都督統管浙江事務,吳玠章被任命爲浙江軍區司令,率領他的兩千贛軍留駐浙江,接管浙江各地軍務。

同時,蕭星恆接替吳玠章職務,擔任北伐軍副參謀長,率領部下第二十一混成協跟誰符墩子繼續北伐江南和上海兩地。

對此,吳玠章和蕭星恆都很無奈,他們明白,這是龍嘯卿在玩帝王心術。吳玠章帶着江西軍隊接管浙江防務,人生地不熟的興不起風浪。而蕭星恆跟隨粵軍北伐,有粵軍一個師看着他,同樣蕭星恆也沒法子後悔參加革命。

5日,蕭星恆同吳玠章交接完畢後,符墩子立即率軍北上,一路向江南進發,一路向上海進發。

江南即今天的江蘇南部地區和江西東部地區,屬清帝國兩江總督管轄範圍,也稱江寧,指揮中樞在江寧(南京)。

符墩子率軍北上時,蘇州士紳要求程德全謀求自保,避免戰爭,得到程德全的同意。

9月6日,粵軍先鋒抵達蘇州時,程德全與駐在楓橋的新軍一起迎接粵軍入城,同時宣佈蘇州獨立。符墩子考慮到程德全是江蘇巡撫,目前江蘇還有江北和江南沒有收復,他這個江蘇巡撫能夠起到很大的宣傳效果,於是電請龍嘯卿批准程德全爲江蘇都督。

7日,龍嘯卿回電批准程德全爲江蘇都督,並命令程德全參加北伐,幫助符墩子勸降江南和江北兩地清軍守將。

這樣,程德全便成了第一位反正後參加戰爭的清朝封疆大吏。

而這個程德全相當賣力,爲了報答龍嘯卿的大恩,立即親自前往鎮江和揚州,和平解決當地兩支巡防營反正。

程德全勸服鎮江和揚州兩地投降後,兩江地區在長江以南只剩下了江南一地。

此時,北伐軍大軍壓境,袁世凱給張勳電報稱:“東南半壁,悉賴我公”。張人駿、鐵良、張勳等決定死守南京,以江防營和巡防營爲主力,在南京城內外各要點設防,準備依仗地形和武器的優勢與北伐軍大戰一場。

9月15日,北伐軍會攻南京的戰鬥打響。

符墩子爲了切斷張勳逃跑退路,首先派海軍封鎖江面,炮擊沿岸。

16日,蕭星恆所部率先進擊麒麟門,與張勳的江防營交戰,戰鬥十分激烈。此時,清軍在烏龍山、幕府山的大炮不時發射炮彈,威脅着前進中的北伐軍。

17日,曾任幕府山炮臺軍官的同盟會員宮成鯤聯絡兩臺一部分官兵,將炮栓拆下收藏,響應北伐軍。

當日夜,粵軍和浙軍遊擊營乘軍艦在烏龍山麓登陸,炮臺內起義士兵開柵內應,一舉佔領炮臺。

18日,符墩子見蕭星恆是條漢子,於是引薦他加入民生黨。

蕭星恆在讀完了民生黨黨綱後,宣佈加入。

這樣,符墩子就不需要再消耗浙軍了,因此粵軍改爲主攻,浙軍配合。

粵軍第二師炮火的炮火兇猛異常,看的蕭星恆那叫一個羨慕。

不到半個小時,粵軍尖刀連兩個衝鋒便攻佔幕府山炮臺,使清軍失去城外兩座堡壘。

同時,駐守在下關江面的清水師十三營遭到廣東海軍的猛烈炮擊後,其中40艘戰船起義,下關東西兩座炮臺也歸向北伐軍。張勳頓時失去了江防,退路被徹底掐斷。

接着,粵軍佔領幕府山後,用幕府山的大炮向儀鳳門、太平門守軍猛轟,張勳在城內的指揮部北極閣及兩江總督署,也不時遭到大炮轟擊。

19日拂曉,粵軍派出先頭部隊100餘人作爲誘餌,在馬羣與清兵數千人相遇,陷入重圍。

很快,符墩子調集重兵與三個趕到清兵混戰。經過三小時激戰後攻佔孝陵衛,擊斃清兵千餘和張勳的得力助手、巡防營統領王有宏。

粵軍攻勢非常猛,張勳部死傷慘重。

20日,北伐軍全線出擊,蘇軍程德全部佔領高橋、龍橋,翌日晨攻佔七橋甕和上方鎮;粵軍7團進攻浦口,海軍協同作戰,炮轟浦口和獅子山炮臺,使下關與浦口交通斷絕;浙軍蕭星恆部擊斃清兵數百人,進至朝陽門(今中山門)外。

戰至此時,守城清兵基本上處於被包圍態勢,但城東的天堡城炮臺,仍對北伐軍構成威脅。

第72章 榮譽勳章第37章 記吃更記打第59章 超自然實驗室第26章 大魚吃小魚的世界第124章 廣東鐵路網第91章 90後的小正太第121章 建設航空事業第63章 栽贓嫁禍第116章廣東大放款第79章 逼到絕路第104章 老將出馬第104章 老將出馬第19章 “白菜”收購案第85章 一封電報引發的革命第43章 大鵬展翅第57章 黃金城(下)第105章 海軍易幟第36章 化險爲夷第114章臨時大總統第66章 欠的債要十倍討回第12章 購置軍火第113章中華銀行第72章 榮譽勳章第114章臨時大總統第36章 化險爲夷第126章 齊人之福第120章 半壁江山第3章 超時空採礦車第108章 突襲福州第35章 驚悉陰謀第75章 波音——咱先註冊了第65章 英日金剛事件第45章 夜襲黑虎寨第93章 公審:民衆的呼聲第83章 列強們的伎倆第38章 龍氏重工第21章 打工皇帝第55章 地下王國——狼穴第37章 記吃更記打第75章 波音——咱先註冊了第113章中華銀行第113章中華銀行第117章農業改革第120章 半壁江山第38章 龍氏重工第89章 黃埔軍校第75章 波音——咱先註冊了第99章 閩粵會戰(二)第8章 龍潭虎穴第71章 升任總督官第105章 海軍易幟第72章 榮譽勳章第107章 狼牙出擊第38章 龍氏重工第90章 民生第4章 發展大計第20章 你們這是在搶劫第20章 你們這是在搶劫第7章 龍氏礦業公司第85章 一封電報引發的革命第27章 大魚吃小魚的世界(二)第120章 半壁江山第7章 龍氏礦業公司第105章 海軍易幟第94章 海上威脅第113章中華銀行第80章 拉風的彩虹旗第126章 齊人之福第106章 丹竹山炮戰第62章 海狼出擊(下)第85章 一封電報引發的革命第82章 蓄力待發第76章 燕塘危機(上)第59章 超自然實驗室第23章 強國的工業指標第47章 搖身一變成軍閥第120章 半壁江山第63章 栽贓嫁禍第22章 酒吧激鬥第111章瘋狂大借款第87章 廣東軍政府第16章 樹立威信第2章 初建勢力第60章 海狼出擊(上)第49章 霸佔海南島(下)第68章 意外(上)第89章 黃埔軍校第58章 燙手山芋第90章 民生第91章 90後的小正太第109章 閩粵聯合軍政府第71章 升任總督官第18章 天價賣身契第50章 海狼第120章 半壁江山第101章 我也想開銀行第37章 記吃更記打第100章 閩粵會戰(三)第88章 大擴軍
第72章 榮譽勳章第37章 記吃更記打第59章 超自然實驗室第26章 大魚吃小魚的世界第124章 廣東鐵路網第91章 90後的小正太第121章 建設航空事業第63章 栽贓嫁禍第116章廣東大放款第79章 逼到絕路第104章 老將出馬第104章 老將出馬第19章 “白菜”收購案第85章 一封電報引發的革命第43章 大鵬展翅第57章 黃金城(下)第105章 海軍易幟第36章 化險爲夷第114章臨時大總統第66章 欠的債要十倍討回第12章 購置軍火第113章中華銀行第72章 榮譽勳章第114章臨時大總統第36章 化險爲夷第126章 齊人之福第120章 半壁江山第3章 超時空採礦車第108章 突襲福州第35章 驚悉陰謀第75章 波音——咱先註冊了第65章 英日金剛事件第45章 夜襲黑虎寨第93章 公審:民衆的呼聲第83章 列強們的伎倆第38章 龍氏重工第21章 打工皇帝第55章 地下王國——狼穴第37章 記吃更記打第75章 波音——咱先註冊了第113章中華銀行第113章中華銀行第117章農業改革第120章 半壁江山第38章 龍氏重工第89章 黃埔軍校第75章 波音——咱先註冊了第99章 閩粵會戰(二)第8章 龍潭虎穴第71章 升任總督官第105章 海軍易幟第72章 榮譽勳章第107章 狼牙出擊第38章 龍氏重工第90章 民生第4章 發展大計第20章 你們這是在搶劫第20章 你們這是在搶劫第7章 龍氏礦業公司第85章 一封電報引發的革命第27章 大魚吃小魚的世界(二)第120章 半壁江山第7章 龍氏礦業公司第105章 海軍易幟第94章 海上威脅第113章中華銀行第80章 拉風的彩虹旗第126章 齊人之福第106章 丹竹山炮戰第62章 海狼出擊(下)第85章 一封電報引發的革命第82章 蓄力待發第76章 燕塘危機(上)第59章 超自然實驗室第23章 強國的工業指標第47章 搖身一變成軍閥第120章 半壁江山第63章 栽贓嫁禍第22章 酒吧激鬥第111章瘋狂大借款第87章 廣東軍政府第16章 樹立威信第2章 初建勢力第60章 海狼出擊(上)第49章 霸佔海南島(下)第68章 意外(上)第89章 黃埔軍校第58章 燙手山芋第90章 民生第91章 90後的小正太第109章 閩粵聯合軍政府第71章 升任總督官第18章 天價賣身契第50章 海狼第120章 半壁江山第101章 我也想開銀行第37章 記吃更記打第100章 閩粵會戰(三)第88章 大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