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六章 深井病

東漢時因爲大一統已久,各方諸侯對於黃河、淮河、長江,對割據勢力的意義的理解,還沒有那麼深刻。

等到南北朝時,隨着實踐的深入,各個政權就會發現,從南到北的江、淮、河,對於割據政權來說,是有很大說道的。

一般來說,只要是能在黃河佈防、抵擋北寇的政權,即便幽燕之地不保、河套不在,也依舊有王朝之基,至少能穩坐中原;如果只能守在淮河,那往好聽了說就是“進圖中原”,往慘了說就是“偏安江淮”;而如果只能在長江一帶佈防,那基本上就是苟延殘喘,難以長久。

八百年以後的宋王朝,作爲偏安小能手,就給南方割據勢力,總結出了“守江必守淮”的重點。

東吳數次在淮南合肥折戟沉沙、對荊北樊城也毫無建樹,其實就已經註定了其難成大勢。

現在白圖旁邊的地圖,重點將河流畫的十分寬闊,就是爲了體現這一點,所以淮南已經被白圖視爲必爭之地。

而在北方袁紹即將做大的情況下,與其給予中原壓力,令袁紹化身“狗王”,還不如放着中原不動,讓羣狗……讓中原和關中的諸侯,去和袁紹爭鋒!

白圖則可以趁此機會,將目光轉移到荊楚。

此時在白圖心裡,還有第三張地圖——一個不是很規整的九宮格……

河套,河北,河北;

西涼,關中,中原;

益州,荊州,揚州。

當然,涼州的範圍,其實是順着西北方的河西走廊,一直延伸到九宮格的西北方位之外的,河套的西邊是河西、河西的西邊也是涼州的一部分,還有更南部的交州……此時都被忽略不計,巨大的河北佔兩格。

另外還有三處,白圖格外重點標記,益州進取關中的要衝“漢中”、荊州進取中原的要衝“南陽”,以及揚州進取中原的要衝“淮南”。

也正是這些要衝的存在,令“南”和“北”之間,存在戰略意義的上的緩衝。

這是“東”和“西”之間所沒有的,如果選擇從江東到中原、再到河北的這一路打上去,那今後就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三國時期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爲蜀國是在益州,吳國是在江東和荊南,有南北屏障阻隔,纔有分別建國的機會。

對白圖來說,有喘息的機會,才能將“種田攀科技”的優勢發揮出來,而且也能夠更大程度的令百姓少受戰爭影響。

雖然此時南北發展是很不均衡的,更王道的路線應該是“以北統南”,但是白圖已經落子江東,也沒有反悔的道理,而且……白圖也並不想反悔,在江東開局自然有江東的好處。

種田攀科技纔是他的強項,現在只是缺少時間而已。

而且只要先將淮南拿在手裡,再怎麼也不會比東吳更慘。

三國時期,論國力坐擁荊南與江東的東吳,至少稍強於益州的蜀國,但東吳對魏國始終都沒構成什麼威脅,而蜀國卻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操作騷的很——雖然也沒取得決定性的戰果,但也曾逼得魏國想要遷都。

其中最大的區別,正是因爲漢中在蜀國的控制下,而東吳始終沒有掌握淮南與荊北。

南北三大要衝,蜀國得其一,魏國得其二,故而哪怕魏國國力勝過兩國之和,但蜀國也有操作的空間,而吳國卻被壓得死死的。

此時中原繁華遠勝江東,淮南對江東也就更加重要,沒有淮南的江東,想要討伐中原,需要千般花招、萬般算計,而擁有淮南的中原想要討伐江東,卻只需要一招——穩紮穩打。

在魯肅將視角拉遠到河北戰場,尤其是陳宮力證,袁紹真的已經取得決定性優勢,公孫瓚已經無力迴天、只是苟延殘喘之後,壽春與秣陵之爭,此時意見統一。

當然,如果袁術知道,揚州州牧府的月旦會內容的話,大概會暴跳如雷——我還在壽春住着呢!我在淮南還有十幾萬大軍!你們看不到我嗎?

時光流轉,在江東羣臣對袁術稱帝的殷殷期待中,轉眼過去了三個月。

不知道袁術會不會感動,此時白圖比淮南文武,更加期待他稱帝……

雖然稱帝的喜訊還沒有傳來,但是卻已經有消息,壽春正在大動土木,修建的新府邸完全是皇宮的規模,還有祭天台等等違制的建築。

不過魯肅依舊沒有發現,淮南有任何大旱的跡象——以地氣觀之,明年應該還是豐年!

而白圖的救濟糧儲備、挖井大計,卻招來了不少非議。

因爲將挖深井,作爲基層官吏的重點考覈項目,丹陽和吳郡北部都在忙活這個,頗有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意思。

據說民間還有些風言風語,將白圖的情況,命名爲“深井病”——這也難怪,人家先秦時,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笑談,白圖作爲一名成年男性,不喜歡些小細腰什麼的,專門喜歡讓人挖井,可不是有病?

不過“深井病”的說法,據說是吳郡某世家所在地,開始流傳出來的……

白圖雖然閉着眼睛,都知道是誰在搞事情,但暫且沒有聲張,畢竟……源頭是許氏,但能夠流傳來開,說明的確大家都覺得他有病!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以白圖那都在神農身邊立了雕像的功績,百姓最多也只是背後當笑談說說,挖井又不是不管飯,農閒時候願意花力氣混飯的人有得是,也不至於引發什麼民怨。

魯肅專門來找白圖說過此事,不過白圖的意見與其相反!

白圖根本不想疏導這所謂的“非議”,反而想要暗中推波助瀾,畢竟在白圖看來,明年的大旱是一定會發生的。

到時現在嘲笑他有多歡,明年大旱來時,就能將他崇拜得有多高。

那些想要藉此打擊他聲望的魑魅魍魎,只會作繭自縛、自食惡果。

現在因爲人家傳幾句閒話,就大動干戈,顯得白圖沒有肚量,甚至反而令對方裹挾民意,等到明年這些井,成了百姓的命根子,白圖隨意揉捏他們,百姓也只會鼓掌叫好!

魯肅則認爲放任流言,會損害白圖的威儀,最重要的是,他並不看好大旱的事情,故而只是在白圖提議下,沒有過度壓制“深井病”的說法流傳,至於反向炒作這種騷操作魯肅是拒絕的。

用魯肅的話說,這事情怕是要寫到史書上,搞不好以後楚靈王都能被白圖救了——今後說上行下效的例子,就不是“楚王好細腰”而是“硬盤深井病”了!

直到建安二年元月,魯肅忽然驚覺江東北部一帶地氣大變,而異變的源頭正是淮南,這才改變了看法,同時袁術也終於傳來“喜訊”……

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二百章 南陽軍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護民祭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四百七十二章 詐城第八十五章 六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第十七章 理想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十一章 尷尬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屆科舉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一百一十六章 深井病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二百七十三章 後方的忙碌(二合一)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二百零七章 清廉儉樸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三百八十五章 掃蕩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伐袁術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審判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五百三十九章 楚兵之動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陵風采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四百五十七章?評測第三百四十三章 射王中肩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六章 睿智的呂玲綺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六十四章 白虎授首第四百三十五章 亶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脅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三百三十一章 曹操:^_^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變遷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九十一章 活蹦亂跳陸季寧第十八章 組合拳第三百七十六章 狠與毒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陽第四百五十七章?評測第五百七十六章 叛逆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四百三十八章 準備開拓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
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二百章 南陽軍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護民祭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四百七十二章 詐城第八十五章 六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第十七章 理想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十一章 尷尬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屆科舉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一百一十六章 深井病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二百七十三章 後方的忙碌(二合一)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二百零七章 清廉儉樸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三百八十五章 掃蕩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伐袁術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審判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五百三十九章 楚兵之動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陵風采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四百五十七章?評測第三百四十三章 射王中肩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六章 睿智的呂玲綺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六十四章 白虎授首第四百三十五章 亶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脅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三百三十一章 曹操:^_^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變遷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九十一章 活蹦亂跳陸季寧第十八章 組合拳第三百七十六章 狠與毒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陽第四百五十七章?評測第五百七十六章 叛逆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四百三十八章 準備開拓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