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

此時蔣琬還很年輕,尚且二十五六的年紀,還沒有日後的老練,也沒有經過諸葛亮的培養,肯定不是“完全體”,但是白圖在和魯肅、陸康一起考察其能力之後,還是破格任用其爲吏部的司察主簿。

主要負責的,就是的吏部對接禮部納賢館,負責給納賢館所“納”的人才,分配官職的這一塊兒。

畢竟也不是所有通過了納賢館進來的“賢”,都能有白圖親自接見任命……

可以說蔣琬這是一步就從面試者,做了人力資源部的小頭頭。

“公琰,這麼急急忙忙的,是怎麼了?”白圖好奇的問道。

按說蔣琬的職位,應該接觸不到什麼緊急事務纔對……

莫非真是發現了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才?

蔣琬聞言有些苦笑的說道:“主公,剛剛在金陵納賢館,來了一位……特殊的人才,通過了納賢館的評定,只是臣下不知該如何安排。”

“哦?莫非來者之才,不下於公琰?”白圖驚喜道。

“臣下一介庸才,蒙主公看重,才添爲吏部主簿,而金陵納賢館的這位……才能的確不下於臣下,只是……有些特殊。”蔣琬彆扭的說道。

對於東漢的文士、尤其是對於蔣琬這種至少表面很“老實”的人來說,“不下於”的意思就是比自己稍差一籌。

“特殊?莫非是哪個世家大族的?”白圖抓住了蔣琬話中的重點。

如果僅此而已的話,蔣琬應該是在例行的彙報中,提交給自己,而不是現在急忙忙的跑過來。

既然走納賢館的渠道,那肯定名氣最多隻是一般;能力雖強,但也並不算“爆表”……

在這種情況下,白圖能夠想到的“特殊”,就是對方或許是出身於某個與其他諸侯關係極盡的世家,甚至……本身就是某路諸侯的族人,或者是與現在的漢帝,關係很近的宗室成員。

“不,雖然那位出身河內張氏,叔父做過河內太守,但是……”蔣琬正想說,僅此而已的話,並不算什麼特殊。

然而這時呂布卻驚訝道:“河內張氏?太守?”

“恩?義父很熟悉?”白圖疑惑道,緊接着也想起來,河內郡……不就在幷州嗎?那呂布很熟悉也不奇怪。

“就是我要介紹給你的張揚!這傢伙……居然有個這麼厲害的侄子,還彆彆扭扭的自己去納賢館,還是這麼好面子。”呂布笑道。

張揚……

這名字白圖也有些印象,按照歷史上的經歷來總結的話,那就是:張揚是呂布最好的朋友!

同樣是幷州出身,在丁原麾下任職,張揚並沒有隨丁原去洛陽,而在丁原死後,張揚直接靠手中的兵權,還有張氏在河內的影響力,控制了幷州的河內郡,哪怕是日後董卓當權時,也因爲鞭長莫及,而官方認證了他的河內太守。

歷史上張揚不僅兩度接納呂布,哪怕呂布不辭而別也從不介意,而且還是個熱心腸,什麼事情都要湊湊熱鬧,因爲保護漢帝東歸有功,還被封爲大司馬,漢帝被曹操“保護”之後,張揚又回河內駐軍。

在沒有白圖效應的歷史上,張揚是在曹操圍攻呂布的時候,從河內出兵,想要吸引一部分曹操的兵力,給呂布營造機會,結果被手下不滿的將領殺死……

不過現在呂布根本沒在徐州久留,自然張揚也還活着。

只是這個河內太守,始終和曹操不對路,而河內郡雖在幷州,但卻臨近兗州,受曹操轄制——沒有呂布這一節緣故在其中,張揚根本沒敢對上曹操,就已經認慫。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爲了呂布,張揚根本不敢捋曹操的虎鬚!

兩個世界一對比,更能發現張揚是呂布最好朋友……

而且也不知道是白圖動了哪下耳朵的效應,明明沒有直接做什麼,但如今城姬世界的張揚,也沒有迎帝之功,故而認慫之後,依舊漸漸被架空、最後被曹操擼掉……

張揚知道曹操不僅是看不慣他,而且也是擔心他和呂布交情,在中原他也別想有什麼發展,故而索性帶着嫡親的一部分族人,南下來投奔呂布。

呂布知道張揚的能耐,但是好朋友的忙不能不幫,想給他討一個清閒的差事,結果現在聽說張氏還出了能人,也發自內心的爲好友高興。

如果有蔣琬的能耐,加上自己這個當叔叔的,張家的小子大有可爲啊!

同時呂布心裡有些疑惑,既然張家有此麒麟兒,之前怎麼不說?

白圖更疑惑,說來說去有什麼特殊的?

張揚算起來還是在曹營不招待見的,即使不知道他和呂布的關係,也犯不上專門防着他,而河內張氏,雖然在河內算是大族,但也拿到整個大漢的層面上說,也不算什麼豪門。

哪怕出了一個實權的河內太守,但論起朝野內外的影響力,也還不如同在河內郡的司馬氏。

就在這時,蔣琬補充了一句:“樞密使說的沒錯,正是那位前太守張揚……不過來人並不是他的侄子,而是……侄女。”

“女子?”白圖恍然——恩,特殊之處,找到了。

“沒錯,其父張汪,在河內做過縣令……咳咳,臣下對女子自無偏見,主公在月旦會所言,至今回想仍覺振聾發聵,只是……女官終究只有主公所封的特例,吏部並沒有任命女官的職權與先例,現在那張春華還在納賢館中,臣下覺得應有主公明斷。”蔣琬老實說道。

這“張汪”呂布也同樣認得,是和張揚血親比較近的一個兄弟,加上也看好大將軍府,所以聽說張揚要南下之後,也一起同來,整個河內張氏,雖然只有很少一部分,和張揚一同南下,但也來了上百人,算上家僕有四五百。

蔣琬的敏感性很強……

這個時候忽然出現一個女子,論才華在將軍府羣傑中也能算是中上,但是……並沒有黃月英那種不可取代性!

此時“女官”之說,是否還成立?

如果將張春華也封官,則是有徹底將女官制度化的意思,甚至更進一步,索性可以讓吏部有自己任免女官之權,也就是將女官常態化……

而如果拒絕的話,那就是仍然保持之前的“默契”。

兩種選擇,各有優缺點。

這已經不是她張春華是否能做官的問題,而是在拷問將軍府的大方針,所以禮部第一時間就甩鍋給了吏部——他們只負責考覈,至於封什麼官,吏部說了算!

加上蔣琬又是“新來的”,自然成了接鍋的人選,而蔣琬則是敏感的發覺,此事事關重大、自己可不好決斷。

而在拿不清時不會“擅作主張”,也是他的優點。

“張春華?”白圖嘀咕了一句,似乎對這名字有些熟悉。

蔣琬則是疑惑起來,叫什麼名字很重要嗎?人還在納賢館等着,無論想要向哪個方向引導,這種事情都是越快決定,才越是能佔據主動!

不等他反應,只見白圖兩眼發亮的問道:“可婚配否?”

蔣琬、呂玲綺、呂布:???

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封推感言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五百五十二章 超脫vs超脫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十七章 理想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二百五十四章 真氣機第十八章 組合拳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驚異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一章 你看到我的小兔了嗎?第三百一十五章 待敵自潰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中之危第四百五十七章?評測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一百七十二章 鹽的魔術第三百八十一章 州縣二級制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七十九章 項羽.冷漠.jpg第三百四十三章 射王中肩第四百五十四章?魏國朝政第三百二十七章 樂於助人甘興霸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三百四十章 兩軍陣前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錯過吃雞套裝的司馬懿第四十六章 狼牙懟第三百五十五章 襄陽事變第三百七十八章 法正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納吉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屆科舉第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第一章 你看到我的小兔了嗎?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四百八十六章 助人爲樂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三百零五章 于吉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四十三章 叫陣第四百一十一章 絕戶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薄恩寡義?第三百四十六章 沒白捱打第一百零八章 隨和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五百一十九章 風雲變幻(大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
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封推感言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五百五十二章 超脫vs超脫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十七章 理想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二百五十四章 真氣機第十八章 組合拳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驚異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一章 你看到我的小兔了嗎?第三百一十五章 待敵自潰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中之危第四百五十七章?評測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一百七十二章 鹽的魔術第三百八十一章 州縣二級制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七十九章 項羽.冷漠.jpg第三百四十三章 射王中肩第四百五十四章?魏國朝政第三百二十七章 樂於助人甘興霸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三百四十章 兩軍陣前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錯過吃雞套裝的司馬懿第四十六章 狼牙懟第三百五十五章 襄陽事變第三百七十八章 法正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納吉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屆科舉第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第一章 你看到我的小兔了嗎?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四百八十六章 助人爲樂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三百零五章 于吉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四十三章 叫陣第四百一十一章 絕戶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薄恩寡義?第三百四十六章 沒白捱打第一百零八章 隨和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五百一十九章 風雲變幻(大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