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匯合

劉琦連投降的“降”字,還沒有說出來,就已經……

“住手!你……咳咳……世子已經投降了,這就是你們將軍府的道義嗎?”文聘見狀,雙目盡紅的喝問道。

孫策裝作沒聽見的樣子,上前拔出沾了不少“東西”的船錨,同時惡狠狠的說道:“哼!死到臨頭,還敢說自己投……頭鐵?讓你頭鐵!”

WWW¸ ttκan¸ ℃o

道義?

孫策有些不屑——你們之前黑我們將軍府的時候,怎麼沒想起來我們的道義?

周圍的荊州軍,完全看傻了眼、甚至讓路孫策過去,在孫策甩着船錨上的血時,更是個個後退、避之唯恐不及……

文聘的親兵,這時已經架着文聘離開,完全不理文聘的命令。

同樣已經忍了很久的江東軍,此時氣勢如虹的向“落水狗”們殺了過去!

原本涌進甕城的荊州軍,狠勁兒的往外退,而外面的荊州軍,一開始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還相互踩踏了一陣兒。

等外面的荊州軍,也知道不妙——主要是文聘開始傳令撤退之後,更是被江東水軍追着打!

然而沿途的港口,都已經被周瑜提前封鎖,守不住的……直接將船開走就可以!

走投無路之下,文聘還想要背水一戰,只是……孫策不接受劉琦的投降,啊不,是不接受頭鐵,但是卻接受其他將士的投降。

沒有必死之心,根本構不成背水一戰的條件……

已經重傷到無法具甲的文聘,也只能在親兵的保護下逃走。

此一戰便令江夏的荊州軍沒了主心骨,之後的一個月裡,各郡各縣面對江東軍,紛紛望風而降!

孫策這小霸王,顯然也知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道理。

在劉琦身死之後,江東軍大肆宣傳的同時四面出擊,不僅迅速收回了蘄春,連江夏北部原本蔡瑁建立的防線,也瞬間被撕破。

重傷的文聘甚至差點被留守的西陵縣令綁了獻給孫策……

下了西陵,孫策軍直接向北與趙雲軍匯合,往西,南陽的隨縣、章陵,江夏的雲社、章山……幾無可擋者!

整個江夏,迅速成爲了將軍府的形狀,南陽的趙雲、張繡,也與孫策匯合……

此時在南陽,除了新野到襄陽一線,還在荊州府的控制中之外,其他都已經落入將軍府的控制中,不再存在散兵遊勇的第三方小割據勢力。

一年前蔡瑁留下的數萬水軍,加上劉琦這一年自己募的新兵,一半被將軍府收入囊中,一半或是戰死、或是散落各地,西退回南郡的寥寥無幾!

如果從孫策出兵柴桑,與黃祖大戰算起,孫策和周瑜雖然在江夏打了快兩年,後半程一直在打打退退,但是……總傷亡不僅控制在一成,甚至算上俘虜的數量衆多的荊州水軍,還“賺”了不少。

江夏北部“淪陷”之後,雲夢澤也已經無法作爲南郡的屏障,孫策與趙雲匯合之後,沒有繼續在新野、襄樊一帶死磕,而是從江夏北部,沿着雲夢澤水系,水路並進,一面掃清雲夢澤的複雜地形中,殘餘的小荊州軍水寨、水匪,一面向南方的江陵推進!

荊南的南路軍,在長沙郡以及武陵郡北部,與荊州軍交戰。

雖然勝多敗少,但是因爲物資調運不利,水泥等物資始終跟不上,加之白圖“徐徐圖之、減少傷亡”的最高指令,倒也被劉磐拖在了長沙的郡城——臨湘。

劉磐的能力一般、水平有限,但手下卻有黃忠這樣的猛將,原本陳宮和張遼對其也是圍而不攻。

畢竟在臨湘攻堅的話,將軍府的損失也不會小。

然而劉琦敗亡的消息傳來之後,劉磐立刻北上……

倒不是劉磐聽說他堂弟死了之後,迫不及待的要爲他堂弟報仇,而是他明白,江夏的戰局這一崩,馬上南陽和原本在江夏的將軍府軍隊,就將繞開雲夢澤、從北面長驅直下,直壓江陵!

江陵在南郡的最南端,與襄陽一南一北,是南郡的兩個心臟。

甚至在劉表匹馬下荊州之前,江陵纔是名副其實的“荊州城”,也是先秦時楚國的都城“郢都”。

長沙郡是在荊南的北部,治所臨湘到江陵,只有五百里……

想也知道,此時襄樊恐怕不會支援江陵,而一旦江陵有失,劉磐這兩萬兵馬能在臨湘“獨活”?

與其如此,不如退到江陵,至少仗着江陵城的牆高河深,還能夠抵抗一二——否則怕是等不到天時有變!

沒錯,董承知道消息之後,力主與荊州、益州分享,以安定人心,故而劉表也已經知道許都正策劃着什麼的事情,後來也透露給了劉磐……

如果不是劉磐的“異狀”,令陳宮有所察覺,示警了將軍府,之後將軍府又給捕風衛加擔子,還真未必能這麼快就發現麯義!

臨湘雖然是郡治所在,在荊南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城,不過與江陵卻比不了。

江陵位於漢水與長江之交,乃是益州、漢中貨船出川的終點,其繁華程度,在盛世時是媲美洛陽的,即使是現在,也是天下有數的繁華之地,廣義“南方”的中心。

而且江陵城“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自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上,關羽在襄樊水淹七軍、斬龐統、擒于禁的時候,背後的依託就是江陵,而鎮守這裡的正是劉備的小舅子糜芳……

結果因爲糜芳面對白衣渡江的呂蒙,和傅士仁雙雙投降,導致關羽直接血崩,最終敗走麥城。

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多半還是出於對關羽的畏懼——兩人督辦後勤不利,關羽來信斥責過二者,否則……以江陵的地勢,縱使守軍不足,也未必沒得撐!

兩人的投降,也屬於屈辱的那一種,尤其是糜芳,歷史上在投降之後,多次被江東的耿直boy虞翻羞辱。

同樣被虞翻diss還有于禁,于禁是投降關羽後,被關押在江陵,一道帶回了江東。

不過區別是虞翻diss于禁的時候,孫權還會幫他抱抱不平,至於糜芳……呵呵。

劉磐撤離之後,臨湘的荊南士族,直接開城門迎入將軍府的軍隊,本來荊南的士族,與南郡士族也一向不對付。

陳宮也是這時才知道,荊北發生的事情——畢竟之前橫着劉磐,陳宮的消息渠道很有限……

安撫了荊南士族,並且將沙摩柯留下,確保五溪後路不斷之後,陳宮也跟着提兵北上,同樣奔着江陵追了過來!

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州縣二級制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三百二十二章 克容陵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二百六十三章 古越部落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五十六章 戰略目標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邊工廠第四十一章 高朋滿座袁公路第四十四章 忍耐的呂布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一百二十五章 誠實的迷惑第二百二十章 連弩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三百零六章 我于吉從不拍馬屁!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聞第四百六十七章?動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拋棄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四百七十八章 楚巴東郡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奪城白帝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四百六十一章?通過幾炮的瞭解,我已經掌握了“炮”的精髓!第五百三十章 呂布很心冷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欲何爲第六十一章 手撕第四百一十六章 義子與……嘔第二百七十七章 條件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三十九章 護衛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金陵第二百八十一章 獻璽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陽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樣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殺猴儆雞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四百五十一章 條件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一百八十四章 子龍去向第二百九十七章 薄恩寡義?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蠻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二章 我看到你的機甲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俘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
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州縣二級制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三百二十二章 克容陵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二百六十三章 古越部落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五十六章 戰略目標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邊工廠第四十一章 高朋滿座袁公路第四十四章 忍耐的呂布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一百二十五章 誠實的迷惑第二百二十章 連弩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三百零六章 我于吉從不拍馬屁!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聞第四百六十七章?動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拋棄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四百七十八章 楚巴東郡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奪城白帝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四百六十一章?通過幾炮的瞭解,我已經掌握了“炮”的精髓!第五百三十章 呂布很心冷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欲何爲第六十一章 手撕第四百一十六章 義子與……嘔第二百七十七章 條件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三十九章 護衛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金陵第二百八十一章 獻璽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陽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樣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殺猴儆雞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四百五十一章 條件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一百八十四章 子龍去向第二百九十七章 薄恩寡義?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蠻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二章 我看到你的機甲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俘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