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在臺灣人生活上的價值,是無法估計的。竹的全部,利用在臺灣人生活的全部上——包括衣、食、住。
鮮的筍,在臺灣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筍的種類也隨着竹的種類而有不同。這些日子在臺北可以吃到的是細長如杆的桂竹筍,上面有紫色的斑紋,這種筍常常也被剝去筍皮煮成酸筍來賣,用它和酸菜與肉紅燒,味鮮美,是臺灣烹調之一。桂竹多生在中北部海拔三千尺的地方。它在工藝上也有很多的用途。
刺竹筍就是皮葉上有棕色毛刺的那種。刺竹在治安上很有用,田家喜歡種它做圍牆,因爲刺竹性質非常強硬。竹林密生,用它防風最好。做柱做擔棒都是用刺竹,粗壯的還可以做水筒。另外像煙管、樂器也都是用刺竹,不過刺竹筍的味道卻平淡無奇。
麻竹筍是筍中之王,一個麻竹筍往往有十幾斤重,盛產的時候價錢很便宜。麻竹,筍既大,竹當然也是最高大的,它的高度可以到二三十公尺不稀奇,生長在臺灣的平地上。它是漁家用來做竹筏最好的材料,其他像汲桶、桌椅等傢俱,也都是用麻竹來做的。
綠竹在竹中最富風姿,人家庭院裡都喜歡種植綠竹,它細杆玲瓏,顏色很美。綠竹筍的筍皮略帶綠色的,味道也很鮮美。
每年到八月,麻竹筍盛產的季節,臺灣人還要製作許多筍乾。在竹林中蓋起筍寮,把要制筍乾的筍搬在竹寮裡保存。筍乾的製法是把筍去掉硬的部分,切成薄片,放在鍋裡煮一小時,然後放入大籠裡,上面用重石壓榨,水分就會從籠孔漏出去。白天放在陽光下乾燥,夜晚擡進竹寮收藏,幹了以後就成黃褐色的酸性的筍乾。客家人擅制筍乾,它也外銷到日本、南洋諸地。
竹可製作的東西太多了,大到蓋房,小到做線香的心棒。有一部分銷到美國去做釣魚竿。竹葉做成的笠帽,防雨又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