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橋上當記

天橋並不是女人所該常去的地方,因此,以女人的筆來寫天橋,既不能深入那地方的每一個角落,又怎能寫出那地方的精神所在?那裡的江湖、那裡的藝術。

可是我寫了。

我去看到的,實在並沒有我聽到的更多。很多年前,有位記者曾在北平的報上寫過《天橋百景》,光是“天橋八怪”,他就寫了八篇之多,百景寫完了沒有,不記得了,但是他真是個天橋通,寫作的氣魄,也令人欽佩。

父親喜歡逛天橋,他從那裡的估衣攤上買來了藍緞子團花面的灰鼠脊子短皮襖,冬天在家裡穿着它。有人說,估衣都是死人的衣服,我聽了覺得很彆扭,因此我並不喜歡爸爸的這件漂亮衣服。母親也偶然帶着宋媽和我逛天橋。她大老遠的到天橋去買舊德國式洋爐子,以及到處都買得到的煤鏟子和煙囪等等,載了滿滿兩洋車回來。臨上車的時候,還得讓“撣孫兒”的老乞婦給窮撣一陣子。她撣了車廂撣車座,再朝媽媽和我的衣服上亂撣一陣,耍貧嘴說:“大奶奶大姑兒,您慢點兒上車。……嘿我說,你可拉穩着點兒,到家多給你添兩錢兒,大奶奶也不在乎。……大奶奶,您坐好了,摟着點兒大姑兒。大奶奶您修好。……嘿,孫哉!先別抄車把,大奶奶要賞我錢哪!”

我看媽媽終於被迫打開了她那十字布繡花的手提袋,掏出一個銅子兒來。

我長大以後,更難得去逛天橋了,我們年輕一代的生活日用品,是取諸東安市場和西單商場,因此記憶中有一次逛天橋,便不容易忘記了。

是個冬天的下午,我和三妹在爐邊烤火,不知怎麼談起天橋來了,我們竟興致勃勃地要去天橋逛逛,她想看看有沒有舊俄國車毯子賣,我沒有目的。但是媽媽說,天橋的東西,會買的便非常便宜,不會買的,買打了眼,可就要上當了。我和三妹一致認爲母親是過慮的,我們又不是三歲孩子,我們更不會認不出俄國毯子以及別的東西的真假。

“還價呢?會嗎?”母親間。

“笑話!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我們也懂呀!”三妹說。

“還了價拿腿就走,不是媽媽您這‘還價大王’的訣竅兒嗎?”我說。

母親的勸告,並沒有使我們十分在意,我和三妹終於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天橋。

逛天橋,似乎也應當有個嚮導,因爲有些地方,女性是不便闖進去的,比如你以爲那塊場地在說相聲,誰不可以聽呢?但是據說專有撒村的相聲,他們是不歡迎女聽衆的,北平人很尊重女性,在“堂客”的面前,他們是決不會撒村的。聽說有過這麼一回事,兩位女聽衆來到她們不該聽的場地來了,說相聲的見有女客來,既不便撒村,又不便說明原委趕走她們,只好左一個,右一個,盡講的是普通相聲,女聽衆聽得有趣,並不打算起身,最後,看座兒的實在急了,纔不得已向兩位聽衆說:

“對面棚子裡有大妞兒唱大鼓,您二位不聽聽去?”

兩位女聽衆,這時大概已有所悟,才紅着臉走了。

我和三妹還不至於那麼傻,何況我們的目的是買點兒什麼,像那江湖賣藥練把式摔跤的,我們怕誤入禁地,連張望也不張望呢!

賣估衣的,或賣零頭兒布的,都是各以其類聚集在一處。那裡很有些可買的東西,皮襖、繡袍、補褂,很多都是清室各府裡的落魄王孫以三文不值兩文賣出去的。賣估衣的吆喚方式很有趣,他先漫天要價,沒人搭碴兒,再一次次地自己落價,當我們逛到一個布攤子面前時,那賣布的方式,把我們吸住了。那個布攤子,有三四個人在做生意,一個蹲在地上抖落那些布,兩個站在那裡吆喚,不是光吆喚,而是帶表演的。當一塊布從地攤上拿起來時,那個站着的大漢子接過來了,他一面把布打開,一面向蹲着的說:“這塊有幾尺?”

“十二尺半。”

“多少錢?”

“十五塊。”

於是大漢子把那號稱十二尺半的絨布雙疊拉開,兩隻胳膊用力的向左右伸出去,簡直要彎到背後了,他拿腔拿調帶着韻律的喊着說:

“瞧咧這塊布,十二尺半,你就買了回去,絨褲褂,一身兒是足足的有富餘!”

然後他再把布繃得砰砰響,說:

“聽聽!多細密,多結實,這塊布。”

“少算點兒行不行呀?”這是另一個他們自己人在裝顧客發問。

“少多少?你說!”自己人問自己人。

“十二塊。”

“十二塊,好。”他又拉開了這塊布,仍然是撐呀撐呀,兩隻胳膊都彎到背後去了。“十二塊,十二尺,瞧瞧便宜不便宜!”

有沒有十二尺?我想有的。我心裡打量着,一個大男人,兩條胳膊平張開,無論如何是有六尺的,雙層布,不就是十二尺了嗎?何況他還極力的彎呀彎呀,都快彎到一圈兒了,當然有十二尺。

三妹也看愣了,聽傻了,因爲江湖的話,是乾脆之中帶着義氣,聽了非常入耳,更何況他表演的十二尺,是那樣的有力量,有信用,有長度呢!

“你看這塊布值不值?”三妹悄悄問我。

我還沒答話呢,那大漢子又自動落價了:

“好!”他大喊了一聲,“再便宜點兒,今兒過陰天兒,逛的人少,還沒開張呢!我們哥兒三,賠本兒也得賺吆喚嘛!夠咱們喝四兩燒刀子就賣呀!這一回,十塊就賣,九塊五,九塊三,九塊二咧,九塊錢!我再找給您兩毛五!”

大漢子嗓子都快喊劈了,我暗暗地算,十二尺,我正想買一塊做呢大衣的襯絨,這塊豈不是剛夠。布店裡這種絨布要一塊多錢一尺呢,這十二尺才九塊,不,八塊七毛五,確是便宜。

這時圍着看熱鬧的人更多了,我也悄聲問三妹:

“你說我做大衣的襯絨夠不夠?”

三妹點點頭。

“那——”我猶疑着,“再還還價。”我本已經覺得夠便宜了,但總想到這是天橋的買賣,不還價,不夠行家似的。

“拿我看看。”我終於開口了,圍觀的人都張臉看着我們姊兒倆。

我拿過來看了看,的確是細白絨布。

“夠十二尺嗎?”

攤子上沒有尺,真奇怪,布是按塊兒賣,難道有多長,就憑他的兩條胳膊量嗎?我一問,他又把布大大的撐開來,兩條胳膊又彎到背後去了。

“十二尺半,您回去量。”

“給你七塊五。”

我說完拉着三妹就走,這是跟“還價大王”媽媽學的。其實在我還另有一種意思,就是感覺到已經夠便宜了,還要還得那麼少,實在不忍心,又怕人家要損兩句,多難爲情,所以趕快借此走掉,以爲準不會賣的,誰知走沒兩步,賣布的在叫了:

“您回來,您回來。”

我明白他有賣的意思了,不免壯起膽來,回頭立定便說:

“七塊五,你賣不賣吧!”

“您請回來!”

“你賣不賣嘛?”

“我賣,你也得回來買呀!”

他說得對,我和三妹又回到布攤前面來。誰知等我回來了,他才說:

“您再加點兒。”

我剛想再走,三妹竟急不可待地說:

“給你八塊五好了!”一下子就加了一塊錢。

“您再加點兒,您再加一丁點兒我就賣,這還不行嗎?”

“好了,好了,八塊六要賣就賣,不賣拉倒!”

“賣啦,您拿去!”

比原來的八塊七毛五,不過便宜了一毛五,我們到底還是不會還價,但是,想一想,可比外面布店買便宜多了,便宜了幾乎有一半。不錯!不錯!我想三妹也跟我一樣的滿意,因爲她向我笑了笑,可能很得意她會還價。

我們不打算再買什麼、逛什麼了,天也不早,我們姊兒倆便高高興興地回家來。見着媽媽就告訴她,我們雖然沒買什麼,但是買了一塊便宜布來。

“我看看。”媽媽說着就拆開了紙包。“逛了半天天橋,你們倆大概還是洋車來回,就買了一塊布頭兒!幾尺呀?八尺?”媽媽把布抖落開了。

“八尺?”我和三妹大叫着,“是十二尺哪!”

“十二尺?”這回是媽大叫了,“我不信,去拿尺來,決沒有十二尺!決沒有十二尺!”她連聲加重語氣,媽媽真是的,總要掃我們的興。

尺拿來了,媽媽一尺一尺的量着,最後哈哈大笑起來:“我說怎麼樣?八尺,一尺也不多,八尺就是八尺!”

我和三妹都愣住了。但是三妹還強爭說:

“您這是什麼尺呀!”

“我是飄準尺!”媽媽一急,夾生的北京話也出來了。

“什麼標準尺——”三妹沒話可講了,但是她掙扎着說,“那也沒什麼吃虧的,可便宜哪!才八塊六買的,布鋪裡買也要一塊多一尺哪!”

“我的小姐,說什麼也是上當啦!”媽把布比在我們的鼻子前,指點着說,“一塊多,那是雙面的細絨布,這是單面的,看見沒有!這隻要七八毛一尺。”

真是令人懊喪極了!還有什麼可說的呢!我和三妹相視苦笑。停了一下,她想起什麼似的,說:

“我覺得那個賣布的,他的兩條胳膊,不是明明——,”三妹也把自己的兩手伸平打量着,“難道這樣沒有六尺?那麼大的大男人?難道只有四尺?真奇怪。不過,他真有意思,兩臂用力彎到背後去,彷彿是體育家優美的姿勢。”

“他的話,也有一種催眠的力量,吸引着人人駐足而觀,其實圍觀的人,並不是各個要買布的——”我還沒說完,媽媽嘴快打岔說:

“那像你們姊兒倆!”

“——而是要欣賞他們的藝術,使我們的聽覺和視覺都得到官感的快樂,誰不願意看見便宜不佔呢?誰不願意聽順耳的話呢?天橋能使你得到。”

“吃了一回虧,學一回乖。”媽媽說,“你們上了當還直誇。”

“這就是天橋的藝術和精神了,你吃了虧,並不厭惡它。”

“所以說,逛天橋,逛天橋嘛!到天橋去要慢慢地逛,仔細地欣賞,卻不必急於買東西,纔是樂事。”

八尺的絨,並不夠做大衣的襯裡,但做一件旗袍的裡是足夠了。我做好穿了它,價錢雖然貴了些,但它使我認識了一些東西,雖然上當,總還是值得的。

第35章 我的童玩第75章 蟹殼黃 (2)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55章 一件旗袍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31章 一張地圖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35章 我的童玩第12章 蘭姨娘 (1)第3章 惠安館 (2)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69章 兩粒芝麻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32章 虎坊橋第2章 惠安館 (1)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58章 墮胎記第8章 惠安館 (7)第2章 惠安館 (1)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66章 玫 瑰 (1)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6章 惠安館 (5)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67章 玫 瑰 (2)第48章 新竹白粉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54章 初 戀 (2)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48章 新竹白粉第24章 藍布褂兒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31章 一張地圖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6章 惠安館 (5)第92章 遙念胡蝶第45章 相思仔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28章 擠老米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27章 文津街第68章 會唱的球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49章 愛與牽手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2章 惠安館 (1)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67章 玫 瑰 (2)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6章 惠安館 (5)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46章 竹第55章 一件旗袍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54章 初 戀 (2)第49章 愛與牽手第67章 玫 瑰 (2)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70章 貧非罪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75章 蟹殼黃 (2)
第35章 我的童玩第75章 蟹殼黃 (2)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55章 一件旗袍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31章 一張地圖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35章 我的童玩第12章 蘭姨娘 (1)第3章 惠安館 (2)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69章 兩粒芝麻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32章 虎坊橋第2章 惠安館 (1)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58章 墮胎記第8章 惠安館 (7)第2章 惠安館 (1)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66章 玫 瑰 (1)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6章 惠安館 (5)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67章 玫 瑰 (2)第48章 新竹白粉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54章 初 戀 (2)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42章 臺北溫泉漫寫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48章 新竹白粉第24章 藍布褂兒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31章 一張地圖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6章 惠安館 (5)第92章 遙念胡蝶第45章 相思仔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28章 擠老米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27章 文津街第68章 會唱的球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49章 愛與牽手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1章 城南舊事——冬陽·童年·駱駝隊第2章 惠安館 (1)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67章 玫 瑰 (2)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6章 惠安館 (5)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46章 竹第55章 一件旗袍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54章 初 戀 (2)第49章 愛與牽手第67章 玫 瑰 (2)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70章 貧非罪第82章 談老舍及其文體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75章 蟹殼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