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

“我有點看不透了。”丁一在商船港口的營盤裡,坐於院子中對着張玉這般說道。

張玉本就聰慧,又是跟他向來是心有靈犀,向來往往一個眼神,便已知曉對方要說什麼,但這種她卻不太明白了。因爲無論如何聰明的人,在這個年月,都猜不透丁一所爲難、迷茫的事情,因爲這是一個只屬於丁一自己的秘密。

“李舜臣那少年,頗有些能耐。”丁一把玩着那隻黑釉瓷杯,淡淡地這麼說道。

秋風把落葉吹捲起來,有着教人望之不透的迷離。

正因爲李舜臣頗有些能耐,所以才教得丁一有着這心頭的惆悵。

在李舜臣領着那批俘虜兵,把五座糧倉的軍糧搬運而來時,丁一努力地回憶着,就已經可以很清楚地確定,時間點真的不對,差了近百年,因爲從萬曆那邊倒推上來,李舜臣應該是近百年之後纔出現的人物。

若是這個少年無功而返,丁一倒是也就不會有什麼爲難了,天下同名同姓者多,有什麼稀奇?偏偏這名叫李舜臣的少年做到了,展現了他過人的軍事天份。這就不僅僅是同名同姓那麼簡單的事了,難道說,原本便有個名叫李舜臣的英才,因爲沒有機遇,而和杜子騰、陳三這些人一樣,被埋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先生,我不知道你有什麼看不透。”張玉揮手教丫環退下,持壺給丁一斟上了茶水。

“當年王世叔相邀入京,教先生與瓦剌談馬價的時候。先生可看得透麼?”

丁一沒有回答,他當然看得透。瓦剌就是因爲馬價被壓,達不到強盜的心理底線。纔會翻臉開戰的嘛,纔會有土木堡之難,從去談馬價的時候,丁一就看得通透,只不過,這是他的秘密,他選擇了沉默。

但張玉看着他的表情,卻搖了搖頭:“先生錯了,當時縱是先生看清了大勢。卻總歸是看不清已身。”看清大勢,是指壓下馬價,會導致開戰,甚至明軍會戰敗;看不清大勢,是指丁一不可能估計到,自己能在土木保之役平安無事活下去。

“揚帆萬里,先生又看得透麼?看得清的,仍舊是大勢;看不清的,便是已身。”

丁一聽着不禁眉毛一揚。是,他能明知大明必須進入大航海分蛋糕的時代,但的確是看不清自己是否能在這遠航之中活下去的。那場海難,如果他死於其中。真的也只能是教人嘆息一聲,出師未捷身先死。

一切事,不在看不看得透。而是在於,他敢不敢去做。他想不想去做,他當不當去做!

“多謝!”丁一起身。向着張玉拱手說道。

是的,看不透,又如何?

李舜臣的根底,已到漢城的曹吉祥,已經抄了底朝天,李舜臣這名字並不是少年自己起的,而是這少年出生時,家裡給起的名字;李舜臣的文采是很不怎麼樣的,從小到大,他的開蒙老師或是身邊好友,都認爲他那水平,靠讀書晉身,是絕對妄想的事;據說從小打架也是不怎麼樣,這點和歷史上那位李舜臣就有點不一樣了,要知道歷史上那位,可是中了武舉的人物。

而且曹吉祥送回來厚厚的資料上,也說明了這少年從不曾作出什麼驚人之語,也不曾有什麼發明創造。若說唯一的長處,就是街頭混混鬥毆之前,往往會找他,給他一點米或肉,教他出些主意。

丁一的腦子清醒過來以後,事情就變得簡單了,不管這少年是不是他記憶裡的人物,只是能供驅使,有丁某人看得上的本事,就足夠了。也許歷史因爲丁一這隻蝴蝶,已經開始有了一些他所不能知曉的變動。

“我的足跡,就是歷史的車輪。”他在秋風裡,緩緩自語。

已不必再執着原來的歷史是怎麼樣了,他已經擁有了書寫歷史的資格。

一念通,百念通,對於曹吉祥送來文書裡提到的另一個問題,原先是讓丁一有些猶豫不定的。那就是,李氏朝鮮的國王,希望只是賠錢,或者是把左水營、商船港口這兩個水陸碼頭,劃給丁一,而不是租借整個全羅左道。

丁一先前的猶豫,是因爲這位國王幾年後和明軍聯手,把建虜打得元氣大傷,連建酋都沒於此役,所以丁一不得不考慮,自己如果逼迫太過的話,會不會讓這事實上對大明有着好處的聯手做戰,造成什麼不良的影響?總不能給自己添堵吧?

但當他想通之後,一切就很簡單了,他不必再去理會原本的歷史,他有能力書寫新的篇章,女真之患,寄望於李氏朝鮮,不如加緊給大明第三師換裝、補充彈藥、提高訓練作戰水平,更爲實際。

這玩意說來簡單,但一般人絕對很難跟丁一這麼頓悟,這麼坦蕩的。

後世有多少人在背後數落上司的無能?覺得是所在單位的決策層無能,方纔教得自己一腔才華付之東流?但又有幾個人,敢於毅然出走,按着自己的章程,重新開始?

絕對並不多,因爲出走就意味着,每月那份固定薪水將不再有,會有很大的憂患,會有未知的茫然,人總是希望捉緊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正如寓言裡,長大的大象,已經不會去掙開那條從小鎖着它,細細的鎖鏈。

而就算有這決心,不見得就有這能力,失敗者更如過江之鯽。

丁一不然,他不單能頓悟,而且有這決心,更有這實力。

“學生代天徵狩,至屬國朝鮮,國王居然不知前來問候聖躬麼?”丁一對着文胖子這麼說道,“就這原話,教李氏答話。”想通了之後的丁一,壓根就不再去糾纏死鬼李篤的事了,沒有必要,或者說,再扯着這事來發難,格調太低了。

而當李氏朝鮮的國王李瑈,在漢城聽到曹吉祥這樣的詰問時,他臉上儘管還維持着微笑,袍袖裡的雙手卻已捏得骨節發白。曹吉祥對於如何仗勢欺人,可真是極爲拿手的:“少保命王回話,王孰無對?”

“孤絕無對天朝不敬之意,實乃病痛纏身,還請公公回稟天使,乞憐小王禮數不周之處。”李瑈看上去很真誠,他向來真誠,真誠到前幾任的國王,都沒料到他會篡位,無論心裡如何憤概難平,連腔調都聽不出半點顫抖來。

如果被這麼一句話就搪塞回去,那曹吉祥也不會專門被丁一派到漢城來。

“對天朝無有不敬,如此說來,王上是對少保心懷不滿麼?若非天使身份,王上便對大明少保,總督兩大都督府,忠國公視若路人?”這是當面構陷了,就算是如他所說,又如何?朝鮮國王,怎麼也是屬國之君,難道丁一到了朝鮮,還把全州李氏找個由頭,殺得幾乎滅族,他李瑈身爲國王,還得去跪舔麼?

偏偏曹吉祥就敢這麼問。

而讓李瑈更爲痛苦的,是他不得不答:“公公!小王豈有如此禽獸不如之心?天日昭昭啊!若非遠渡重洋,恨不得能親聆容城先生教誨,此心日月可鑑!請公公略候,小王明日便啓程全州!”

曹吉祥這才冷哼了一聲,扔下一句:“王上,好自爲之。”方纔辭去,囂張氣焰,讓在場朝鮮羣臣,無不咬牙切齒,如果不是剛纔李瑈一再製止他們,早已有人要跳出來當場訓斥曹吉祥失禮了。

“王上,便是欽差,彼縱是代上國天子徵狩,也沒有知會我朝啊!”左右兩班的大臣,就出列來,向李瑈稟奏,“便是知會我朝,也無國君一路迎到全州的道理!”、“真真欺人太甚了!上國名士,便是如此作派麼!”

李瑈擡起手,示意臣下肅靜:“全羅道左水營節度使,族誅。”他是個有能耐的,當然知道,曹吉祥敢這麼囂張,就是因爲左水營不單敗,還一敗塗地!簡直就是送臉上去給人抽,讓人抽完還覺得可以接着抽啊。

左水營不是不能敗,但至少要給明軍造成一點傷亡都好啊,沒有,就這麼全軍皆沒,而按各路線報,明軍壓根連藥店採購藥物或是延請醫生都沒有,這就怪不得人家看輕了啊。

“衆卿不必介懷,忍恥包羞是男兒,楚霸王一世縱橫,不過一敗而終。”李瑈至少在羣臣面前並沒有生氣,甚至還安慰着臣子,然後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南原、長興、順天、潭陽、礪山、長城、茂州七都護府,盡起精兵,不必在意殺敵,只把丁容城驅趕到全州府城,將其團團圍困便好!孤要看看,待得到了全州府城,面對城下軍馬,丁容城卻又有何面目於城頭乞饒求救!”

“王上聖明!”

李瑈淡然笑道:“得給容城先生一個教訓了,不要以爲,建虜在側,我朝便要任由得他擺佈。至於那法術,不打緊的,七大都護府精兵,潛伏於要道之間,一旦發動,必須貼身廝殺,按全州、左水營之戰來看,明軍是不敢肉搏的,便是再高明的術法,失了血性,又奈之何?漢末黃巾術法如何?還不是一遇堂堂正正軍陣便告破滅?安有誰去擺什麼陰門陣?”

第5章 奪門(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九)第50章 破家(二)第2章 遠航(九)第9章 風*流*眼(十九)第118章 待從頭(一)第3章 立儲(十一)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75章 閒遊獨木橋(五)丁一的奮鬥四第8章 轉進(十六)第83章 其血玄黃(五)第38章 尺土是漢天(五)第3章 爪哇(十八)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六)第62章 工欲善其事(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四)第74章 把吳鉤看了(七)第6章 傷別離(十八)第66章 麻煩(三)第7章 辭京(十)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63章 更有強中手(八)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1章 溫柔鄉(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六)第9章 風*流*眼(十)第7章 辭京(一)第8章 轉進(十)第1章 督廣西(十四)第2章 定埃及(五)第3章 立儲(三)第59章 更有強中手(四)第94章 萬事皆備(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一)第84章 虎脫柙(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三)第3章 爪哇(五)第5章 君臨(八)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二)第6章 歐洲(八)第69章 麻煩(七)第5章 忠義無雙(五)第3章 立儲(十八)第5章 君臨(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六)第8章 轉進(二十)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7章 猙獰(三)第8章 轉進(四)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3章 爪哇(二)第2章 萬事開頭難(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5章 奪門(十三)第39章 幽懷恨無句(九)第11章 威脅(一)第84章 萬事皆備(三)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6章 歐洲(十六)第3章 永鎮廣西(十九)第7章 風蕭蕭(七)第6章 傷別離(十二)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6章 傷別離(三)第1章 督廣西(十九)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123章 待從頭(六)第82章 雄雞一唱(十)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五)第5章 故人心(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3章 飛地(九)第58章 交易(二)第42章 殺熟(二)第5章 奪門(二)第19章 獨立顧八方(二)第5章 租界(九)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4章 新君(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3章 心如鐵(十六)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九)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5章 奪門(十七)第97章 天子賜顏色(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2章 遠航(五)
第5章 奪門(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九)第50章 破家(二)第2章 遠航(九)第9章 風*流*眼(十九)第118章 待從頭(一)第3章 立儲(十一)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75章 閒遊獨木橋(五)丁一的奮鬥四第8章 轉進(十六)第83章 其血玄黃(五)第38章 尺土是漢天(五)第3章 爪哇(十八)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六)第62章 工欲善其事(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四)第74章 把吳鉤看了(七)第6章 傷別離(十八)第66章 麻煩(三)第7章 辭京(十)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63章 更有強中手(八)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1章 溫柔鄉(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六)第9章 風*流*眼(十)第7章 辭京(一)第8章 轉進(十)第1章 督廣西(十四)第2章 定埃及(五)第3章 立儲(三)第59章 更有強中手(四)第94章 萬事皆備(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一)第84章 虎脫柙(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三)第3章 爪哇(五)第5章 君臨(八)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二)第6章 歐洲(八)第69章 麻煩(七)第5章 忠義無雙(五)第3章 立儲(十八)第5章 君臨(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六)第8章 轉進(二十)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7章 猙獰(三)第8章 轉進(四)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3章 爪哇(二)第2章 萬事開頭難(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5章 奪門(十三)第39章 幽懷恨無句(九)第11章 威脅(一)第84章 萬事皆備(三)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6章 歐洲(十六)第3章 永鎮廣西(十九)第7章 風蕭蕭(七)第6章 傷別離(十二)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6章 傷別離(三)第1章 督廣西(十九)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123章 待從頭(六)第82章 雄雞一唱(十)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五)第5章 故人心(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3章 飛地(九)第58章 交易(二)第42章 殺熟(二)第5章 奪門(二)第19章 獨立顧八方(二)第5章 租界(九)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4章 新君(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3章 心如鐵(十六)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九)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5章 奪門(十七)第97章 天子賜顏色(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2章 遠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