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

隨着丁一衝出來的人並不太多,只有二十人,他們手持火把,手榴彈上的導火索已被截短正冒着火花,整齊投出的二十個手榴彈飛向英宗前方十數步外,那些以爲大局抵定,勒停馬匹的瓦剌人。

而站在英宗跟前,因爲那千夫長的突然死亡,而有點手足無措的三個瓦剌人,他們便看到了一抹雪亮的刀光,丁一手中的長刀快速抹過那兩個瓦剌人的咽喉,最後那個瓦剌人剛剛舉起刀,劇烈的爆炸在他身後迸發,氣浪將他向前推出,而迎接他的,是丁一斬向他頸間的長刀。

當那二十個錦衣衛撲入黑火藥爆炸的煙霧裡,不分青紅皁白補刀之後退到丁一跟前,卻聽丁一對他們說道:“回去。”這讓他們愕然,剛纔丁一叫胡山帶人護送聖旨回京,又點了這二十個志願跟隨着他的人殺回來時,他們就沒有想過活着離開。

“操典是怎麼背的?”丁一皺了皺眉毛,這些人他可不捨得就這麼死在這裡,帶他們來土木堡,爲了在實戰之中檢驗手榴彈、偏心輪弩等等一系列的武器,還有他所訓練的這些士兵的成色。而且沒有算到一點,就是英宗不肯易服而走啊!那爲啥把這些好苗子白白消耗在這個修羅場上?

“軍人,以服從爲天職。”

他們便走了,以服從爲天職也好,是求生的本能也好,總之他們如丁一所願,離開了這個充滿着死亡和危險的戰場。

“你有些失望吧?”突然盤膝坐在丁一身後的英宗。冒出這麼一句話。

丁一轉過身望着他,半晌,點了點頭。

絕對不在專業人士面前班門弄斧這就是丁一的原則。

所以,他不打算在英宗這個大忽悠面前,拿捏什麼腔調。

先前在京師。丁一不過是不想淪爲方士、小丑一流的人物,纔在英宗召見他時,指點江山,但他深知英宗這種能忽悠到也先把他送回大明的專業人士,必定是不喜歡被人忽悠的,所以當時在最後那首《送別》上,他才留個尾巴,顯出自己的豁達來。

英宗似乎覺得蠻有趣。居然笑了笑,似乎生出和丁一聊天的興趣來:“朕原以爲,這個時候陪伴在身邊的,應該是你的王世叔。”英宗的談興很濃,看着那些大臣在他面前死去,也並不能使他悲傷失態,或許。他想籍着說話,來轉移心頭悲痛?

“先前有見過他的首級。”

“誰殺的?”英宗的語氣裡。有着幾分情緒的波動,但丁一感覺不見得是悲傷,或者是自憐,因爲這位大明天子,似乎有點難以接受,連自己親信太監也無法保護的事實,他可是口含天憲的皇帝啊。

“有說是樊忠,有說是我。”

英宗搖了搖頭:“朕不信。”他顯然還想接着分析下去,因爲樊忠的大鐵錐如果殺人的話。不太可能斬下首級;至於丁一,英宗壓根就覺得沒有這種可能性。

但丁一卻不想跟他聊天,左右張望了一陣,向西邊走過去,踹開幾個潰兵,從地上拖着一杆旗走了回來,用力把它戳在面前。那沾染了許多泥土、沙塵、沾血的明字戰旗,便在風中艱難而笨拙地扭動着。

所謂斬戰奪旗,旗幟是這個時代的戰場上,最有效的傳達命令的工具,所以讓對方的旗幟倒下,是如果擊殺敵方指揮官一樣重要的事情,瓦剌人佔據了整個戰場的主動權,他們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面旗幟;而那些逃亡的明軍,連軍器盔甲都扔了,誰還去管什麼戰旗。

這是唯一的大明旗幟。

在戰場上,唯一仍飄揚着的明字戰旗,偶爾會讓過往的潰兵腳步緩了下來,他們想停下腳步,但很快被身後擁擠的人潮推動着,不由自主地向前邁進,但他們會回過頭,看着那面旗,看着旗下那個身着八品文官袍服,手執長刀的男人,他散開的頭髮在風中飛動,比戰旗更張揚;然後英宗那身就算蒙塵也不能掩遮其華麗的甲冑,會再次吸引那些潰兵的眼光,有一些百戶、千戶認得,那是天子的甲冑!

有人如同被刺痛了一般,連忙低下頭,加快了逃向南方的腳步;有人扯着身邊的同伴叫喝着“天子!那是天……”然後被他的同伴一巴掌扇在頭上,扯着急急逃開,這是老卒的行徑,因爲愈是重要人物所在,便愈加會吸引敵軍的重兵關注,離這裡越近,更愈危險。

甚至那些潰兵都爲了免於惹禍上身,遠遠地離開了這杆明字戰旗,於是在丁一和英宗身周,竟如有一道無形的牆——方圓十步之內,無人涉足的空曠。

當然也有一個半個男兒,奮力擠了過來,手足無措地望着丁一和英宗。

英宗擡手衝他們揮了揮,示意他們離去,他知道這種情況下,靠着這些神色枯稿的軍卒,是不可能創造出什麼奇蹟的。於是他收穫了這些人跪拜磕首之後,哽咽的幾句:“聖上、聖上保重!”

“朕也有些失望。”他笑了起來,對着身前守在旗邊的丁一如此說道。

丁一沒有回話,沒有轉身,因爲沒有必要。

但緊接着英宗又開口:“你說得沒錯,你我是知己,你知朕心中所思,朕也知你意若所爲,不需言語。”

丁一點了點頭,終於回了他一句:“來了。”

他們想的是同一件事,就是讓瓦剌人快點注意到他們。

不可能扭轉戰局,又不肯逃,那麼就考慮如何在現在的處境裡,獲得最好的待遇。

而瓦剌人終於來了,控制着戰場主動權的瓦剌人,怎麼會忽視這一杆戰場上唯一飄揚着的明字戰旗?若是瓦剌人對戰場的控制力這麼差。英宗早在樊忠那百多騎禁衛的掩護下,逃回京師了。

百餘瓦剌騎兵如風而來,他們望着這杆旗,孤獨的旗。

孤獨的旗下,是孤獨的君臣。

守在旗旁。有孤獨的長刀。

“大明天子在此,來者通名!”丁一便在旗下,左手撩着袍裾,露出重疊甲葉,右邊長刀斜指,映着烈日生輝,那明字戰旗在他頭頂招卷,似也因刀光映照。生出幾分活氣來。

那瓦剌騎兵當頭的十夫長愣了一下,不禁笑了起來,與邊上百夫長說道:“哈哈!那顏,這明狗以爲自己是什麼東西?”說罷拿刀指着丁一喝道,“明狗,跪地棄械免死!”緊接着又是許多的粗言穢語謾罵。

“懦夫!可敢與我一戰?”丁一指着那十夫長大吼。

那十夫長哪裡被得了這激將,氣得“哇哇”大叫。邊上百夫長卻是有心眼的,扯住他道:“坐着那個不是等閒的人。動靜不象是個小人兒。”他看着百騎之前,戰馬刨蹄,騎士橫刀,這英宗居然還安安穩穩坐着,臉上還有着笑,這架子不是一般的從,所以和手下叮囑上一句。至於丁一,便是風捲起袍服,袖口、下襬隱約可見丁一袍內甲衣。那百夫長也真沒當回事——看那裝束就是個文官,拿着刀披着甲又如何?

“我曉得,只是氣不過那廝,他孃的總給他個教訓!”這十夫長是出了名的悍勇,方纔又是砍殺了數十明軍,一時性起,竟將百夫長拉着他的手掙開。策馬向丁一奔去,身體微微右墜,卻是打算要將丁一斬個屍首分離。

那百夫長看着知道那明人文官死定了,嘆了一聲,卻對身邊親信說了幾句。

心腹將百夫長的話複述了一回,確認無誤策馬自奔了出去。卻聽得身邊震天響的一聲:“殺!”這讓他禁不住回頭張望,一看之下卻禁不住脫口道,“長生天!這他孃的……”下意識便要去摘弓箭,卻想起自己要去報信,只好咬牙作罷,拍馬馳去。

因爲他看見那戰馬空鞍,而那個明人文官踏着那十夫長胸膛,左手把持大旗,右手長刀指在十夫長的咽喉上。

他想不明白這明人是怎麼做到的。

但對於百夫長來說,他卻是清清楚楚看見:就在那十夫長策馬衝向丁一之時,丁一握住了那杆明字戰旗用力一壓,那兒臂粗的旗杆正正指着十夫長,十數步的距離,馬不算太快,所以撞上旗杆的十夫長,也只是被撞得從馬上倒飛了出去。

然後丁一便拔起那杆戰旗,奔向那十夫長,踏着他的胸膛,把長刀架在十夫長的頸間。

“慢!”百夫長揚起手,讓邊上幾個取了弓的騎兵停了下來。

這些瓦剌人是打老了仗的,看着自己袍澤裡極悍勇的十夫長敗於丁一手下,他們並沒有被憤怒衝昏頭腦策馬向前,而是取弓,任你有通天的本事,百弓攢射之下,也叫你立時死得通透!

而統領他們的百夫長,卻比他們看得更長遠些:“這明人,好本事!這等英雄守着的人物,怕真不是等閒,等那顏來了再說。”他這沙場老將,十分清楚丁一方纔那對旗杆一壓的功夫,一巧字是不必說了,丁一併不是手持大旗,人力如何和馬力相抗?他壓下旗杆,力量是傳遞到地面上;而一個準字更是到了極致,若是早上一息,十夫長馬上換個身姿,丁一便是無功而返;遲上一息,馬刀便叫丁一屍首分家!

丁一緩緩移開長刀,然後拿開踏於十夫長胸膛上的腳,走回方纔拔起旗杆之處,用力將明字戰旗插於那坑裡,方纔對那正在爬起來的十夫長說道:“你不是懦夫。”

“好本事!”那十夫長便是光棍,伸丁一挑起大拇指。這人大約只會打仗拼殺,腦子也不太靈光的,居然打了個呼唿,把自己的戰馬招了回來,然後摘下鞍間的皮袋對丁一說道,“你沒殺我,我請你喝酒!”說着把那皮袋扔了過來。

丁一鬆開扶着旗杆的手,撈着皮袋,用牙咬開塞子,灌了一口,衝那十夫長點了點頭。

然後他便盤膝坐下,長刀插在身前,刀綢隨戰旗飛舞,他慢慢地喝着酒,懶懶地曬着太陽,全然無視這百來騎瓦剌人就這麼分散包圍着他和身後的英宗。

四周的明軍潰兵依舊在逃竄,瓦剌人仍在沙場上縱橫。

大明帝國,於此時此地,便只有:一杆旗,一把刀,一君,一臣。

第1章 伴君如虎(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二)第35章 尺土是漢天(二)第26章 視死忽如歸(四)第2章 定埃及(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二)第5章 忠義無雙(二)第46章 教看風雲手(七)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五)第4章 新君(十三)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3章 爪哇(十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八)第1章 溫柔鄉(十)第84章 萬事皆備(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九)第8章 轉進(十二)丁一的奮鬥十四第2章 定埃及(七)丁一的奮鬥三十五第78章 翻雲覆雨(九)第23章 種田(二)第93章 萬事皆備(十二)第8章 決鬥(十三)第6章 歐洲(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第124章 待從頭(七)第19章 江山萬里煙(九)第1章 入埃及(七)第68章 把吳鉤看了(一)第84章 贏取自由身(九)第82章 雄雞一唱(四)第5章 君臨(三)第7章 辭京(九)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1章 督廣西(九)第5章 租界(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九)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19章 獨立顧八方(二)第5章 君臨(十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2章 絕戶計(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23章 視死忽如歸(一)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20章 江山萬里煙(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三十)第1章 入埃及(八)第5章 奪門(九)第10章 萬事開頭難(十)第47章 教看風雲手(八)第3章 爪哇(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5章 君臨(九)第8章 決鬥(五)第2章 遠航(一)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59章 更有強中手(四)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5章 租界(六)丁一的奮鬥一第3章 心如鐵(二)第2章 絕戶計(十六)第61章 工欲善其事(十一)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二)第68章 工欲善其事(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一)第107章 血腥序幕(四)第106章 天子賜顏色(十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第5章 奪門(十一)第1章 溫柔鄉(一)第2章 定埃及(十一)第5章 君臨(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84章 虎脫柙(八)第7章 辭京(四)第21章 獨立顧八方(四)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3章 萬事開頭難(三)第3章 爪哇(九)丁一的奮鬥十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四)第55章 受辱(一)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51章 離別易銷魂(二)第3章 心如鐵(一)第9章 風*流*眼(二)第1章 入埃及(四)第76章 閒遊獨木橋(六)第7章 猙獰(五)第2章 遠航(十五)第1章 伴君如虎(七)
第1章 伴君如虎(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二)第35章 尺土是漢天(二)第26章 視死忽如歸(四)第2章 定埃及(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二)第5章 忠義無雙(二)第46章 教看風雲手(七)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五)第4章 新君(十三)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3章 爪哇(十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八)第1章 溫柔鄉(十)第84章 萬事皆備(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九)第8章 轉進(十二)丁一的奮鬥十四第2章 定埃及(七)丁一的奮鬥三十五第78章 翻雲覆雨(九)第23章 種田(二)第93章 萬事皆備(十二)第8章 決鬥(十三)第6章 歐洲(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第124章 待從頭(七)第19章 江山萬里煙(九)第1章 入埃及(七)第68章 把吳鉤看了(一)第84章 贏取自由身(九)第82章 雄雞一唱(四)第5章 君臨(三)第7章 辭京(九)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1章 督廣西(九)第5章 租界(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九)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19章 獨立顧八方(二)第5章 君臨(十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2章 絕戶計(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23章 視死忽如歸(一)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20章 江山萬里煙(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三十)第1章 入埃及(八)第5章 奪門(九)第10章 萬事開頭難(十)第47章 教看風雲手(八)第3章 爪哇(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5章 君臨(九)第8章 決鬥(五)第2章 遠航(一)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59章 更有強中手(四)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5章 租界(六)丁一的奮鬥一第3章 心如鐵(二)第2章 絕戶計(十六)第61章 工欲善其事(十一)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二)第68章 工欲善其事(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一)第107章 血腥序幕(四)第106章 天子賜顏色(十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第5章 奪門(十一)第1章 溫柔鄉(一)第2章 定埃及(十一)第5章 君臨(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84章 虎脫柙(八)第7章 辭京(四)第21章 獨立顧八方(四)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3章 萬事開頭難(三)第3章 爪哇(九)丁一的奮鬥十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四)第55章 受辱(一)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51章 離別易銷魂(二)第3章 心如鐵(一)第9章 風*流*眼(二)第1章 入埃及(四)第76章 閒遊獨木橋(六)第7章 猙獰(五)第2章 遠航(十五)第1章 伴君如虎(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