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二)

別以爲把敵人引到伏擊圈,大明的箭矢、火銃就裝有自動敵我識別系統,只朝敵人招呼,自己人便毫髮無傷。那可全是無差別的覆蓋式打擊,特別是對戰例很熟的丁一知道這回伏擊用的是火銃,天知道這板甲能不能達到西方文藝復興前期,能抵擋火槍子彈的板甲水準?

丁一伸手探入鞍前的皮囊,竭力喊道:“雷!”

“雷!”八個弟子齊聲呼應,丁一才發覺有三匹馬已墜在後面,這時也顧不上許多,戴着鐵手套的手,多少有些呆滯地在皮囊裡摸索出一條繩頭,按碎了導火索上的封蠟,那封蠟裡面有一滴水,水裡有一小顆白磷,蠟一揉破,那點白磷就被按在導火索的繩頭上。

九人此時的動作都談不上如何灑脫,絕無方纔在箭雨中那般悲壯,拼命地往外扯着長長的導火索,最後連那手榴彈也扯出皮囊就隨手往後撇了出去。不是投、甩、扔,是撇。生死麪前,只有傻瓜纔去裝逼。

後面又是一連串弓弦聲響,合在一起如裂錦撕帛,丁一知道,第二波箭雨來了,他連忙伏下身體高呼道:“準備棄馬!”其實就算草原上的漢子,披着這麼一身重甲,也沒法在盡力奔馳的馬上,玩出什麼花活來。

只不過是讓杜子騰他們有點心理準備,一旦戰馬中箭死去,至少能踢開馬蹬,在摔出的時間,能舒展、收縮軀體,以免落地之際被摔傷或是被壓馬下——事實上也是盡人事吧,後面數千鐵騎,只要落了馬,就等着被踩成鋼鐵夾肉三明治吧。

“雷!”在箭雨落下之前,丁一再一次高呼。

這是第二枚也是最後一枚很山寨的自發火手榴彈了。

因爲戰馬馱着的本就是大力士,那體重加上盔甲的重量,還有騎槍、箏盾,帶上兩個手榴彈已算是百上加斤,不可能再多了

第二次箭雨之中。之前三匹中箭的戰馬有兩匹並沒有倒下,雖然它們再次中箭,但大約是因爲中箭的位置在屁股,讓這兩匹本來隨時要跑不動的戰馬,劇痛之下暴發生命潛能,竟越過丁一瘋狂向奔馳而去。

但杜子騰的運氣就很差了,他那匹戰馬在第一波箭雨後腿就被箭簇刮傷,而在規模略小些的第二波箭雨裡,極爲倒黴地中了足足十多箭,。幾乎後半身被射成了刺蝟一樣。萬幸杜子騰在這大半年的訓練裡。習慣了服從命令。丁一喊出“準備棄馬”時,他就踢了蹬。所以雖然摔下馬來,還好沒被那戰馬壓住,這時後面瓦剌騎兵離他已不到八十步了。杜子騰連忙爬動着,想從在那尚在抽搐的戰馬鞍後取下了箏形盾,他根本就沒想過,面對數以千計的騎兵,那個盾又有什麼用?

但全身甲重量不是開玩笑的,他在地上爬了好幾下,只不過挪動了幾寸;要是剛纔摔下來是面朝上,那連這幾寸都動彈不了。

“不要怕。”不知道什麼時候,丁一勒馬停在他身邊。向他伸出了手,藉着馬力,硬把他扯了起來,卻對他道,“扶着我。”吃力地挪腿也下了馬。沒等杜子騰開口,丁一便道,“你能爬得上馬?不能?好。”他伸手從四蹄踏雪的黑馬鞍後取下那箏形盾遞給了杜子騰,“不要怕。”說着輕輕拍了拍那匹黑馬,教它自去。

誰知那馬長嘶着,卻不肯去,伸出舌頭來,舔着丁一那金屬的面甲。

“你這騷馬!快滾!”丁一顧不得什麼氣度了,用力拔開那黑馬,罵道,“你患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麼?老子把你搶過來不到二天,你賴在老子身旁幹什麼?真是人儘可騎!”那馬聽着,揚首長嘶起來,卻仍是來舔丁一。

“先生……”杜子騰有些戰戰兢兢,瓦剌人離他們已不到六十步,也就是一百米左右,如果用箭的話,大約還可以再射一回,就是所謂臨陣三箭,然後對方就將殺到跟前,要進入白刃戰了。如果有着這身盔甲,單對單挑上騎兵他並不害怕,但現在對方是以千計,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的騎兵啊!

丁一沒有再安慰他,雖然看上去杜子騰隨時都會崩潰,有些東西是需要自己去經歷的,再堅硬的甲冑也無法護衛懦怯的心,再強勁的刀槍也需要穩定的手。他可以留下陪着杜子騰赴死,這叫戰友;但他不會給杜子騰當心理保姆。

這匹馬,四蹄踏雪的馬不肯走,丁一就扯着它的繮繩,把它拉了過來,在馬鞍後的皮囊裡抽出一支早就卷好的茶葉菸捲和一個火摺子,吹着火煤之後卻發現,那枝菸捲有半邊是紅色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廝殺時敵人噴灑的血濺進了皮囊。

瓦剌韃子離他們還四十步,沒有人取騎弓用重箭平射,因爲沒有意義,不單平射的射擊精度只有十數步,也就是三十米左右,更各要的是看着那些在丁一他們身上彈開的箭簇,使得這些瓦剌人對於弓箭是否能殺死阿傍羅剎產生了懷疑。

他們下意識的更願意相信手裡的彎刀、利斧、狼牙棒,如果這都不能讓阿傍羅剎躺下,那麼就用馬蹄,把阿傍羅剎踏成肉醬!成千上萬的馬蹄,向來是草原上無敵的存在,不論是狼羣還是猛虎,都無法抵擋。

丁一扔掉了那支被染紅的菸捲,摸出了另一支,但同樣的並沒有什麼區別。

瓦剌韃子離他們只有二十米,丁一點燃了那點茶葉菸捲。

那些騎在馬上的瓦剌韃子,髒亂的鬍鬚,張開嘴裡焦黃的牙齒,都已清晰可見。

丁一深吸了一口煙,重新拔出兩把刀。

“轟!轟轟!”第一次拋下的九顆手榴彈的導火索燃到了盡頭。

追擊的數千瓦剌軍兵那密集的隊伍之間,爆發出了九朵死亡之花,近三千片預製破片在空中飛濺,穿過它們宿命的軌跡上任何的阻礙——不論是人還是馬都穿透,直到它們耗盡那火藥賦予的全部動能。

瓦剌人的前鋒戰馬受驚硬生生剎住步子,把騎兵掀飛的不計其數;也有人立而起亂蹬亂踢,然後如無頭蒼蠅一樣把整條戰線攪亂的;有落馬的瓦剌人被同袍的馬蹄踏得腸子橫流的……其實這爆炸瓦剌人已漸漸適應,特別是在丁一領着八個弟子踏營那夜之後。

不是他們突然明白黑火藥的分子式,而是他們已有心理準備,和阿傍羅剎對陣。就可能遭遇天雷,所以瓦剌人並不太驚慌。

但馬依舊驚恐,它們並沒有進行過戰場適應訓練。

丁一讓過了奔殺而來的瓦剌騎兵,側身斬斷了他執刀的手,丁一的刀從不落空,並沒有舞成水泄不通的光球,但每一刀的遞出,都有鮮血迸現,他所做的就是馬與馬之間梭,然後遞出自己手上的刀。

東方的世界裡沒有關於精靈的傳說。按伏擊圈裡的明軍伏兵戰後所述:他象一個幽魂。一個索命的厲鬼。按着某種節奏穿行於千軍萬馬之中,每一次閃現都帶走若干瓦剌人的性命或魂魄。

其實並沒有這麼誇張,丁一隻是斬落了五個瓦剌騎兵;杜子騰砍死了兩個;那匹四蹄踏雪的黑馬,用它的後蹄蹬飛了一匹戰馬和馬上的騎兵。他和它都沒有重新爬起來。

所不同的是杜子騰的全身甲在這一瞬間捱了七八次刀、棒,有了幾處明顯凹陷,而丁一不曾捱上一擊。

然後第二輪的手榴彈也爆炸開了,又是九朵死亡之花的盛放,這一次,是在第一次爆炸的混亂之處與丁一所在位置之間的爆炸。一時間,丁一跟追兵們,出現了一段大約四十步的緩衝區。

在這其間是呻吟着的人、抽搐着的馬。

還有幾十騎在徘徊着,他們下意識地遠離丁一。便又不敢向那四十步外仍陷入混亂的本部靠攏,因爲他們害怕部落的貴人或是也先會認爲他們怯戰而殺死他們。有十來匹還能行走的戰馬,在丁一週圍空鞍而行,它們已失去了自己的主人。

“的的”的馬蹄聲在丁一和杜子騰的身後響起,重箭破空的聲音。讓那數十猶豫的瓦剌騎兵感覺到恐懼。

有四五人很快就死了,死在吉達的重箭之下,十數步三十米左右的距離內,射鵰者的綽號絕對不是開玩笑的。很快就有三四人死在吉達的箭下,他們崩潰了,向着戰場的邊緣策馬而去。

“主人!”吉達滾鞍下馬,在那匹四蹄踏雪馬蹬邊跪了去,丁一這時候也顧不上客氣,踩在吉達伸出交疊的雙手上,在他幫助下翻上了馬背;而蕭逸的力氣看起來要比吉達大得多,幾乎硬抱着把杜子騰拱上了一匹空鞍的戰馬。

沒有說上什麼壯烈的口號,沒有什麼裝逼的姿勢,他們趁着瓦剌人的混亂,不惜馬力向前奔出。

瓦剌軍隊的混亂很快就平息,被後面壓上來的瓦剌大軍,用刀、皮鞭一一說服着退向兩側。

這一次上來的,不是數千騎,而是上萬鐵騎。

精銳的瓦剌騎兵,職業士兵。

而帶領他們的,是也先的弟弟,號稱鐵頸元帥的勃羅。

他趕過來了,爲了殺死丁一。

不論巴達瑪如何勸阻,也不論伯顏帖木兒如何和他分說:一旦戰事不通,與丁一合作的好處。

“他已經成了草原上的夢靨。”勃羅是這麼向也先進言的,“就算他是脫脫不花,也非死不可!至於好處,草原上的好男兒,靠的是好馬、快刀、強弓去取自己要的東西!只有懦弱的明狗,纔去玩弄那些陰謀!”

也先沒有說話,沒有說話有時候已經是一種表態。

勃羅是專程來殺丁一,帶着一萬鐵騎來殺丁一。

ps:

欠了諸位一章,我記得,容我碼,儘量晚上十一點就還債!

第42章 教看風雲手(三)第25章 視死忽如歸(三)第22章 江山萬里煙(十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84章 虎脫柙(二十)第9章 風*流*眼(六)第6章 歐洲(十)丁一的奮鬥三十四第1章 舊部(五)第15章 江山萬里煙(五)第1章 入埃及(二十)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第2章 絕戶計(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七)第3章 爪哇(十六)第103章 只待東風(七)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5章 奪門(十八)第2章 篳路藍縷(十四)第6章 傷別離(九)第47章 幽懷恨無句(十七)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九)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24章 種田(三)第26章 謀逆(二)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3章 爪哇(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94章 萬事皆備(十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第6章 會師(四)第12章 江山萬里煙(二)第5章 君臨(六)第3章 飛地(十)第5章 奪門(十四)第48章 尋人(二)第8章 考較(二)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7章 風蕭蕭(十三)第7章 獵火照狼山(二)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第8章 決鬥(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113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五)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3章 心如鐵(十三)第1章 舊部(三)第2章 篳路藍縷(四)第48章 幽懷恨無句(十八)第3章 心如鐵(二十)第2章 篳路藍縷(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六)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第23章 種田(二)丁一的奮鬥三十五第2章 定埃及(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六)第8章 轉進(十四)第19章 江山萬里煙(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八)丁一的奮鬥九第3章 永鎮廣西(五)第6章 歐洲(二十)第8章 轉進(一)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2章 定埃及(十九)第80章 贏取自由身(五)第3章 心如鐵(十五)第8章 決鬥(十七)第114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六)第74章 翻雲覆雨(五)第100章 只待東風(四)第26章 謀逆(二)第3章 爪哇(六)第3章 飛地(十七)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第1章 督廣西(十)第9章 萬事開頭難(九)第15章 辦事(一)第1章 督廣西(二十四)第10章 萬事開頭難(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二)第24章 種田(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八)
第42章 教看風雲手(三)第25章 視死忽如歸(三)第22章 江山萬里煙(十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84章 虎脫柙(二十)第9章 風*流*眼(六)第6章 歐洲(十)丁一的奮鬥三十四第1章 舊部(五)第15章 江山萬里煙(五)第1章 入埃及(二十)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第2章 絕戶計(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七)第3章 爪哇(十六)第103章 只待東風(七)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5章 奪門(十八)第2章 篳路藍縷(十四)第6章 傷別離(九)第47章 幽懷恨無句(十七)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九)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24章 種田(三)第26章 謀逆(二)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3章 爪哇(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94章 萬事皆備(十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第6章 會師(四)第12章 江山萬里煙(二)第5章 君臨(六)第3章 飛地(十)第5章 奪門(十四)第48章 尋人(二)第8章 考較(二)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7章 風蕭蕭(十三)第7章 獵火照狼山(二)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第8章 決鬥(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113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五)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3章 心如鐵(十三)第1章 舊部(三)第2章 篳路藍縷(四)第48章 幽懷恨無句(十八)第3章 心如鐵(二十)第2章 篳路藍縷(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六)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第23章 種田(二)丁一的奮鬥三十五第2章 定埃及(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六)第8章 轉進(十四)第19章 江山萬里煙(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八)丁一的奮鬥九第3章 永鎮廣西(五)第6章 歐洲(二十)第8章 轉進(一)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2章 定埃及(十九)第80章 贏取自由身(五)第3章 心如鐵(十五)第8章 決鬥(十七)第114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六)第74章 翻雲覆雨(五)第100章 只待東風(四)第26章 謀逆(二)第3章 爪哇(六)第3章 飛地(十七)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第1章 督廣西(十)第9章 萬事開頭難(九)第15章 辦事(一)第1章 督廣西(二十四)第10章 萬事開頭難(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二)第24章 種田(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