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飛地(十九)

宮聚覺得丁制軍一定要弄險,那麼別說方纔的失禮,就單是丁一待他的恩義,他也只能賠丁一去赴這局了,這是必死無疑的局。宮聚覺得,爲了自己一大家子,就用這條老命,死在阿瓦朝,來告訴丁制軍,這樣是不可行的,也算報了制軍的恩義,也爲自己賠罪吧!

而在老都督離去之,丁一卻是對萬安說道:“等得雨停了,我去木邦看看,你和王世昌就在大營裡坐鎮,除了棱堡羣三千軍兵,王世昌領着其他二千兵,充做總預備隊,一旦阿瓦或木邦方向有需要,便由世昌領兵而出,這大營就由循吉坐鎮着,你可明白?”

這下聽得萬安和王越亡魂喪膽,丁一聽着要親身前往木邦!

“嗯,譚風帶警衛營護衛就可以了,我身爲大明總督,視察地方,不是本來就是應有之義麼?劉鐵派人去木邦,告訴他們,雨季過了,我便過去看看,着他們準備招待事宜,警衛營也有三四百人,一下子去了,不先?準備好,湯水都支應不過來,去辦吧。”

萬安的臉色猶是鐵青,但丁一說完這一番話,萬安已站了出來:“先生說得是,凡事總要有個章程,待得宮都督出兵阿瓦,學生坐鎮大營,人在營在。學生現時便去那棱堡羣的防線巡一巡,以後每天都學着先生去巡巡,一旦有事了,支使起來,纔好使喚些。”

“你想明白了?”丁一有點吃驚於萬安思緒的快捷,天下賣壯陽藥的何止千萬人。這廝能送壯陽藥送得混到十年首輔,那腦子真的不一般好用,很明顯就在丁一說完這一席話的時候。萬安已把來龍去脈想了個通透,所以纔會支持丁一的決定,並且準備着手準備工作。

“是,學生想明白了。”萬安的面上,仍然留存着剛纔震驚之餘的青白之態,但他的語氣已經很穩了,穩得足以教人聽着。就生出信任的感覺來,他對丁一行了禮,並沒有再說什麼。便出了帳去,聽着他在帳後向警衛員要了馬匹,馬蹄聲響起,便是向着棱堡羣去了。

劉鐵撇了撇嘴說道:“萬循吉不會想跑回雲南去吧?”他終究還是腦力差了一籌。

至於譚風此刻仍然沉溺在對宮聚的仇意之中。丁一看着他咬牙切齒的臉容,只好對他又開解了幾句,以免他做出什麼傻事來。這是讓丁一很爲無奈的事,無論是吳全義還是譚風都好,忠誠是毫無問題的,但都比較偏執,不太會變通,包括舉監生出身。現時的香山縣令鄭文奎,也是差不多這樣的性格:把事實交給他們之後。大約除了要擔心這些人會不會忙到過勞死之外,應該就不用有別的顧慮了;但也絕對不能期望,他們能有什麼意料之外的表現。

“別這樣,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啊。”丁一真的害怕等下譚風悄悄去把宮聚捅個透心涼,譚風是真的有這個能力啊,因爲他腦子不太活絡,丁一交給他的事,他就盡力做到最好,單純偵察科目來說,他是現時所有弟子裡,水平最爲接近丁一的了,正面搏擊因爲限於資質的關係不算拔尖,但滲透潛入、找點刺殺狙擊之類的都極不錯,要把宮聚幹掉,真的不太難。

但看着譚風始終都憋着氣的模樣,丁一也無法了,只好直接對他說:“這是命令!宮聚現時絕對不能出事,你會指揮騎兵嗎?何況人家也不過就說話隨便了一點,多大的事情?何必跟一個年紀足夠當你爺爺的人,爲一句半句話過不去?服從命令!”

“是,先生。”譚風下意識地立正回答,其實他是認爲,宮聚現時絕對不能出事,不說明以後不能出事,只要過了當口,也許他就可以讓宮聚出點事了,這卻是丁一所沒有預料到的情況,他嚴重低估了書院一部分弟子對他的崇拜程度,而習慣上,丁一也低估了自己的社會地位——他並沒覺得宮聚犯了多大的錯,就算宮聚罵他一句又如何?至於麼?

在下意識裡,他仍留存着那個特種部隊的軍人、基層刑警純樸的價值觀。

“上因易儲事成而寬待我等,確應捉住時機,奮力一搏!”王越也想明白了,皇帝對於丁一向來並不是太好說話的,想想這邊剛出國門,就把大明第二師抽走了,這當口同意陸戰第一旅的番號,又同意按着大明第一師的標準來供給糧餉,無疑就是因爲易儲的事,教景帝辦成了,所以如同大赦天下一般,連着丁一的事,都隨手準了。

所以現時要做的,就是把地盤打下,再向朝廷要錢要糧要編制。不然的話,或者到時景帝又心情不暢了什麼的,或是高興勁又過去,毫無疑問,他仍舊會想辦法折騰丁一的,無他,丁一是英宗舊臣,而且是對英宗有大功的舊臣,兼領海內人望,便如一件大威力殺傷武器,只要有可能,景帝是無論如何,也不願丁一坐大的,若不是張輒在廣西不斷遞上的奏摺,怕連那二千騎兵的護衛,也是絕對不可能派過來給丁一的。若說宋高宗趙構每天就是吃飯、睡覺、求和、折騰嶽武穆,那景帝現在就是吃飯、睡覺、易儲,折騰丁一。

現時易儲的事弄完了,以後可就有的是時間和工夫,專心一致來折騰丁一啊,反正相權那塊,于謙於大司馬又不可能放手讓景帝去搞,景帝閒也是閒着,琢磨怎麼折騰丁一也是個消遣。這也是丁一爲什麼要進行於宮聚眼裡極爲弄險,必身敗名裂無疑的軍事行動。

他沒有多少時間了。

眼前看來景帝給他的恩典,不過是收緊絞繩之前,爲了方便套上頸子而先鬆開的那一下。

雨漸漸地停了下來,九月初,從廣西那邊,由厲劍南也是肥球帶着的火力營,如期到達了孟養。他到達的時候,丁一和劉鐵帶着警衛營,還有從京師過來傳旨的太監,一同去了孟密,暫攝孟養、孟密首領官的周玉章,按着丁一的章程,從廣東那邊請了一批老農過來,教導孟密、孟養這邊的農民如何耕作。

別小看種地,種地絕對是一門學問。堆肥、播種、鬆土,都是極爲講究的。如何把荒地耕成田,又如何把瘦田堆成良田,這玩意不是拿把鋤頭胡亂使力氣折騰就能弄得好的事。老天對華夏是很不公平的,後世在研究北美大陸爲什麼沒有發展出現代文明,就有一種說法,認爲北美大陸太過得天獨厚了,各種物產隨手可得。但華夏這惡劣的地理資源,仍然養活了如此龐大的人口,也孕育出了中華文明,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儘管有過黯淡,但也有着不少閃光和輝煌的時段。糧食的出產,無疑是這一切的基石。

丁一把孟養和孟密合並起來,設爲四海大都督府緬東邊區,並教周玉章暫攝區長,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代周玉章去做好當地人的工作,並派人去廣東、湖廣學習如何種地,再請湖廣和廣東的老農過來,教導當地人種田。

“聽那來傳旨的公公說,朝廷駁了制軍的奏摺。”宮聚設宴請肥球喝酒,屏退了左右,低聲地說着,“原本制軍將孟養、孟密設立緬東邊區,以便統籌,誰知朝廷設立雲遠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就放在孟養府香柏城,下轄木邦、孟養、孟密三府……”孟養在明太祖年間,就是雲遠府,所以定了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完全跟丁一所奏的立緬東邊區兩回事。

酒一下肚,話就多了起來,宮聚嘆了一口氣道:“這是在逼迫制軍啊,老夫雖是武人,但也歷經數朝,失了交趾,若能立雲遠,也足以祭告太廟了……”承宣布政使司,差不多就省的概念了。

大明除兩京之外,也就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了,明太祖傳來下時,就是十三個承宣佈政使的,後來建文年間,燕王叛,建文帝就在真定府設平燕承宣布政使司,後來燕王得國,自然也撤了不提。

所以平燕這一個承宣布政使司,可以稱爲特定時期的產物不提。

但明成祖得國之後,大明是有十四個承宣布政使司的,除現在十三個之外,還有一個喚作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它的轄區包括了越南北緯十七度以北地區。到宣德年間,大明國力漸弱,不復太祖、成祖時的武功,又在交趾太敗,只好撤消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於是安南復國。

也就是說,丟了一個省啊。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可是半個現代的越南左右,共有十五府、卅六州、兩百餘縣【地圖查北緯十七度線就很直觀】,就這麼丟了,事實上要說可恥,也不比土木堡差多少,土木堡軍隊損失比較大,丟了個國家元首,但宣大還是守住的,交趾是十五府就這麼說沒就沒了。

“制軍太直,按老夫想來,是把孟養、孟密的現況都報了上去,朝廷裡的大人物,便動了心思,唉……”?宮聚說起來真是不住搖頭,原先朝廷是不打算要孟養,連大明第二師都抽走了啊,但丁一的摺子,廠衛的線報,便有人動了千古留名的心。

丁一想在緬東建立一個類似後世晉察冀邊區的根據地,朝廷給定義成了省級行政單位,還準備派出各式行政人員,來建立起管理體系。至於先前那道類似掠私證一樣的聖旨——丁一打下多大地盤,就算他的封地,每年交點管理費。已然,完全沒有人記起。

第1章 舊部(一)第80章 翻雲覆雨(十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七)第59章 交易(三)第3章 飛地(十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第3章 立儲(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三十)第83章 其血玄黃(六)第5章 君臨(十五)第5章 奪門(十二)丁一的奮鬥l六第7章 猙獰(十二)第42章 幽懷恨無句(十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七)第6章 歐洲(十六)第4章 萬山在握(十)第8章 轉進(四)第2章 遠航(八)第3章 爪哇(十五)第6章 歐洲(五)第8章 轉進(十三)第118章 待從頭(一)第4章 出印度洋(八)第124章 待從頭(七)第84章 虎脫柙(七)第5章 奪門(三)第5章 奪門(十三)第6章 傷別離(一)第3章 萬事開頭難(三)第1章 入埃及(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五)第3章 飛地(六)第1章 伴君如虎(六)第2章 定埃及(十八)第5章 君臨(八)第8章 決鬥(五)第1章 督廣西(二)第6章 傷別離(七)第3章 萬事開頭難(三)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2章 定埃及(十七)丁一的奮鬥十三第3章 飛地(十)第8章 決鬥(十六)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四)第6章 歐洲(二十)第2章 絕戶計(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1章 舊部(二)第41章 教看風雲手(二)第5章 君臨(十七)第5章 忠義無雙(十)第56章 受辱(二)第54章 離別易銷魂(五)第9章 風*流*眼(十三)第4章 萬山在握(十四)第87章 萬事皆備(六)第1章 溫柔鄉(五)第84章 虎脫柙(三)第4章 新君(二)第2章 萬事開頭難(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七)第29章 江山萬里煙(十九)第5章 租界二第115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七)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15章 江山萬里煙(五)第3章 立儲(十五)第3章 立儲(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三)第7章 風蕭蕭(十九)第126章 待從頭(九)第9章 風*流*眼(十八)第22章 獨立顧八方(五)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1章 督廣西(二十九)第69章 麻煩(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一)第7章 猙獰(十四)第8章 決鬥(十七)第7章 風蕭蕭(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5章 君臨(一)第9章 風*流*眼(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35章 刺殺(一)第4章 萬山在握(四)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7章 猙獰(四)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97章 天子賜顏色(九)第84章 虎脫柙(十)第82章 雄雞一唱(九)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
第1章 舊部(一)第80章 翻雲覆雨(十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七)第59章 交易(三)第3章 飛地(十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第3章 立儲(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三十)第83章 其血玄黃(六)第5章 君臨(十五)第5章 奪門(十二)丁一的奮鬥l六第7章 猙獰(十二)第42章 幽懷恨無句(十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七)第6章 歐洲(十六)第4章 萬山在握(十)第8章 轉進(四)第2章 遠航(八)第3章 爪哇(十五)第6章 歐洲(五)第8章 轉進(十三)第118章 待從頭(一)第4章 出印度洋(八)第124章 待從頭(七)第84章 虎脫柙(七)第5章 奪門(三)第5章 奪門(十三)第6章 傷別離(一)第3章 萬事開頭難(三)第1章 入埃及(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五)第3章 飛地(六)第1章 伴君如虎(六)第2章 定埃及(十八)第5章 君臨(八)第8章 決鬥(五)第1章 督廣西(二)第6章 傷別離(七)第3章 萬事開頭難(三)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2章 定埃及(十七)丁一的奮鬥十三第3章 飛地(十)第8章 決鬥(十六)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四)第6章 歐洲(二十)第2章 絕戶計(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1章 舊部(二)第41章 教看風雲手(二)第5章 君臨(十七)第5章 忠義無雙(十)第56章 受辱(二)第54章 離別易銷魂(五)第9章 風*流*眼(十三)第4章 萬山在握(十四)第87章 萬事皆備(六)第1章 溫柔鄉(五)第84章 虎脫柙(三)第4章 新君(二)第2章 萬事開頭難(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七)第29章 江山萬里煙(十九)第5章 租界二第115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七)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15章 江山萬里煙(五)第3章 立儲(十五)第3章 立儲(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三)第7章 風蕭蕭(十九)第126章 待從頭(九)第9章 風*流*眼(十八)第22章 獨立顧八方(五)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1章 督廣西(二十九)第69章 麻煩(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一)第7章 猙獰(十四)第8章 決鬥(十七)第7章 風蕭蕭(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5章 君臨(一)第9章 風*流*眼(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35章 刺殺(一)第4章 萬山在握(四)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7章 猙獰(四)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97章 天子賜顏色(九)第84章 虎脫柙(十)第82章 雄雞一唱(九)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