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

“不要慌,怎麼老是跟個小孩一樣?”二十出頭的丁某人,平淡地這麼說着三十多歲的趙輔,而後者除了苦笑真的無語以對,被丁一說是象個小孩一樣也好,被他說沒城府也好,這種言語上的東西,真的冷靜下來,想想人家做到正三品文官大員,倒也沒有什麼想不通或是憋屈的,丁某人是有資格開這口。

但現時侯逆都發兵來圍城了啊,真打起來自然邊軍是不會怕他們,但義軍把城一圍,不用多,只要有兩萬老底子,數萬新附等着撿便宜的義軍,這幾千邊軍殺出去就陷入重圍,不殺出去被他們這麼圍着,等到糧食耗盡,又能如何?

所以此時當是立馬潰圍而出,就算把這府城讓給侯大苟的兵馬也是不怕的。趙輔來廣西這麼久,算也是明白了,如果無法殺傷侯大苟的有生力量的話,據於一城一地,那真的絕對只會被拖死。

“懷集那邊的山地旅派了二零一團過來罷了,你去支應一下吧。”丁一微笑着對趙輔揚了揚手,示意他趕緊去辦,這邊卻已經開始引導百姓了,“諸位父老鄉親,今日義行,下官當上奏朝廷……爲我梧州義民賀!”

那些百姓被他煽得暈乎乎的,又聽着丁一提什麼跟懷集一樣,組織起論道堂等等,又是什麼官紳一體納糧。懷集這些日子沒遭兵禍大家倒是知道的,還有人過來梧州府城這邊收山貨、販賣一些緊俏貨物,聽說日子過得紅火。

丁大人看着是個青天老爺。再說讓官老爺一塊交糧,大夥又有什麼不樂意?不患貧患不均向來就是人類最根本的習性了,自然無人反對了。雖然接着說每月要讓青壯抽出三天來操練。這個大夥有些不樂意,不過丁大人也說了官府那三天會管吃喝——平時出役都是自帶乾糧的,官府能管吃食,那還有什麼不行的?當下就馬上有人在叫喝:“大老爺!俺劉老二就有兩膀子力氣,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要真管飽,俺天天都去操練!”

然後就是教這些百姓分批迴家去。再等官府通知推選論道堂的長者等等,這一切辦完之後,丁一方纔向城門處行去。領路的是趙輔留下的那隊親兵,跟着丁一他們倒是很自覺地狐假虎威,立時就有數騎先奔了出去驅趕沿路無關人等清道,丁某人路上倒是沒有什麼阻滯。去到城門口卻聽着那先前清道的幾個親兵。在與守城兵丁說話,只聽那守城的兵卒笑道:“真就一路站着,吳哥,你說吧,那些傢伙是傻缺麼?”

“你他孃的纔是傻缺吧?”那親兵跟着趙輔日久,卻是有點見識,“那大漢將軍的花架子,也是有皇帝在時才擺出那架勢。能真的從懷集趕過來,還能這麼呆着不動的。大漢將軍都幹不來,能這麼耐操,絕對就是精兵!”轉頭聽着馬蹄聲,卻連忙趕了上來,“老大人,那懷集的弟兄來了,趙大人已下去安排人手準備湯水,因爲沒有您的訓示,不敢擅開城門……”

丁一聽着點了點頭,看來這趙輔還是守本分,當下搖頭對那些親兵說道:“去跟趙輔說,不用麻煩了,他們馬上就要開拔。”不理會那些親兵聞之呆滯的表情,丁一撩起袍裾就踏階而上,去到城牆上往下一望,卻見千餘的部隊,穿着手工染制的迷彩服,就沉默地列隊站立在城下。

帶隊的軍官看着丁一上了城牆,立馬下達了口令:“立正!”在他身邊的鼓手,敲擊出簡明短促的鼓點,所有的士兵都馬上聽從命令做出了一致的動作。然後軍官轉過身,向城牆方向舉手行禮,丁一還了一個舉手禮。

“報告先生,大明第一師山地旅二零一團,奉命前來,應到一千二百七十人,實到一千二百人,留守七十人,請先生訓示,團長毛駝,報告完畢。”那團長看上也就是十六七歲的模樣,卻也是丁君玥、楊守隨那一期的學生,隨着丁一在密雲前衛打過韃子,在懷集城外戰過侯大苟的軍兵,倒也算是老兵了。

丁一扶着城牆向他說道:“按乙號方案行動。”

“是!”毛駝敬了禮,轉過身去,開始對部隊下達命令,於是各營帶開,安排值班部隊和崗哨,沒有輪值任務的就地開始壘竈生火燒水,儘管只是完成了新訓,但是有着容城書院和南京書院的學生,在裡面充當班排連長,執行起來倒也是井井有條。

事實上,全脫產,每天從早操練到晚,並持續幾個月的千人以上部隊,在這大明朝,真的是沒有的。到了戚繼光的年代,也不過是三天一小操,五天一大操,就是精兵了。不是不想操練,而是要士兵這麼操練,營養得跟得上,至少得吃飽。

多累多苦倒罷了,要一天吃一頓飯,沒事半夜就來搞緊急集合,起牀就五公里,再加上正課試試?是個人都受不了啊,就算不鬧兵變,這兵也該練殘了。這不是說知道怎麼練兵,然後照着搞就得,經濟上沒有一個堅實的支持,換個人來,壓根就學不了丁一這麼操練的。

趙輔在城牆上看着,真的下巴都快掉地下,哈喇子要流一地了:“精兵啊!他孃的,這真是精兵啊!晉公,拔五百人給末將……不不!一百人,一百人就夠,用這一百人當種子,末將麾下的兵馬……”他是個知兵的,先前第一團一直在營地裡操練,基本就全封閉,他壓根就看不到這場面,哪怕夜裡行動也沒這麼震憾,

因爲楊守隨、丁君玥這些人,還不太出名;但是杜子騰和邢大合、胡山他們從幾年前就跟着丁一,不論是軍伍裡還是江湖上,都不乏他們的聲名,所以趙輔先前是認爲,這幾位丁一的弟子領着的親衛,才那麼彪悍罷了。

這時候一整個團千多人的陣列,以及分派行動紋絲不亂,猶其在城牆上望下去,那是極爲直觀的,這種震攝力,趙輔真的是感覺到被嚇住了,並且隨之極爲眼饞了,所以情不自禁向丁一開口討人。

“一日三餐,中晚餐有魚有肉,白米飯管飽,足額雙餉。”丁一用只有他和趙輔聽得清的音調,這麼緩緩地向後者說道,“一百人你供得起,有什麼用?你供得麾下幾千軍兵這般用度麼?”

說着他拍了拍趙輔的肩膀,留下一臉鐵青的後者,轉身下城而去,他還有許多事要辦,無論是在梧州府城變相的“打土豪,分田地”——那些被百姓打死的官吏、士紳家中,有着大量的良田,這也是丁一爲什麼會突然離開校場,接到消息也故意來遲的根本原因;而如何建立民兵制度,也是他現在必須籌劃的事情。

丁一併不太開心,因爲越來越多的事,讓他感覺自己象一個陰謀家,例如在梧州府城,他就沒有提出過免去農業稅的問題,因爲柳依依已經很明確的告訴他,支撐一個懷集縣沒問題,但不可能有更多的州縣了,否則就算有海外糧食運入,有配給制度,也無法支持下去。

因爲海運拋開也需要成本之外,還需要時間,還有一個運輸量的限制。

當然就算柳依依沒有提起,丁一也很清楚,柳依依之所以沒有對懷集縣免去農業稅的問題多做糾纏,是因爲懷集其實已成了丁家的大工場,懷集工場的生產力,已經要比當時建在容城工場的輸出,大了不止十倍。

因爲容城工場是有許多劣勢的,不論是資源還是人力、場地,懷集這邊,是一整個縣的縣城和十鄉八里,都投入到冶煉工場、鋼鐵工場裡來,而且從相鄰諸縣的青壯丁口的涌入,更讓處於勞動密集型的工場,得到了大量的人口紅利,這是容城時期無法相提並論的事;而懷集本地的鐵礦開採,更是節約了大省運輸成本,這更是天然的地利;自然,丁一所倡導的論道堂,還有糧食配給機制,更讓丁一的名望在懷集達到了一個可怕的巔峰地步。

柳依依從沒有提起過免農業稅,是因爲就算她替懷集交農業稅,懷集工場的產出也要遠比農業稅更爲暴利,更爲可觀。她從來不做虧本的生意,所以除非梧州府城,能夠開發出更高的利潤可圖,否則的話,丁一是不可能抄襲懷集的模式。

不過丁一併不害怕,除了國營工廠的模式,包產到戶也未必不是一個可行之路,或者,把梧州折騰出一個大明全布政使司的商品交易會,也不見得就不能嘗試。只不過所有的這些東西,都少不得要他自己親自去辦。

至於石璞,還有派出的兩個團,丁一不可能再於其間花費更多的精力,他開始在嘗試讓自己學會放心,希望指揮到每一條步槍的心態,丁一很清楚,絕對是不可取的。

而在這個時候,吳全義帶領着的第一團剛剛構築好工事,就遭遇到了策馬狂奔而來的李雲聰二十餘人的小隊,當然,還有緊跟在他們身後的數千義軍。

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1章 入埃及(四)第3章 飛地(十六)第8章 萬事開頭難(八)第2章 絕戶計(八)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110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二)第8章 決鬥(十二)第2章 絕戶計(二)第46章 角力(二)第38章 勳貴(二)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6章 歐洲(四)第51章 離別易銷魂(二)第97章 天子賜顏色(九)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六)丁一的奮鬥三十一第105章 天子賜顏色(十七)第1章 入埃及(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二)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77章 贏取自由身(二)第89章 萬事皆備(八)第8章 決鬥(十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第115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七)第5章 奪門(八)第6章 歐洲(十四)第3章 立儲(十四)第46章 角力(二)第20章 江山萬里煙(十)第1章 入埃及(十二)第13章 進京(一)第5章 奪門(十)第3章 爪哇(三)第67章 更有強中手(十二)第6章 傷別離(二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六)第6章 歐洲(二十)丁一的奮鬥十四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59章 交易(三)第8章 決鬥(十四)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第38章 勳貴(二)第1章 伴君如虎(四)第6章 歐洲(七)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第9章 萬事開頭難(九)第27章 謀逆(三)第2章 定埃及(六)第9章 風*流*眼(一)第3章 立儲(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三)第15章 辦事(一)第83章 萬事皆備(二)第3章 爪哇(十七)第6章 傷別離(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7章 風蕭蕭(一)第3章 飛地(十六)第49章 破家(一)第4章 萬山在握(七)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七)第1章 舊部(三)第3章 飛地(十七)第2章 定埃及(十九)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丁一的奮鬥l六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四)丁一的奮鬥十二第116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八)第5章 君臨(十六)第74章 翻雲覆雨(五)第5章 奪門(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二)第83章 其血玄黃(四)第100章 只待東風(四)第6章 傷別離(十七)第4章 新君(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三)第6章 傷別離(十三)第5章 奪門(十四)第3章 立儲(四)第3章 飛地(二)前情回顧已閱第一卷的讀者請略過第45章 教看風雲手(六)第3章 飛地(八)第6章 歐洲(七)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3章 心如鐵(二十)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2章 絕戶計(十)
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1章 入埃及(四)第3章 飛地(十六)第8章 萬事開頭難(八)第2章 絕戶計(八)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110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二)第8章 決鬥(十二)第2章 絕戶計(二)第46章 角力(二)第38章 勳貴(二)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6章 歐洲(四)第51章 離別易銷魂(二)第97章 天子賜顏色(九)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六)丁一的奮鬥三十一第105章 天子賜顏色(十七)第1章 入埃及(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二)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77章 贏取自由身(二)第89章 萬事皆備(八)第8章 決鬥(十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第115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七)第5章 奪門(八)第6章 歐洲(十四)第3章 立儲(十四)第46章 角力(二)第20章 江山萬里煙(十)第1章 入埃及(十二)第13章 進京(一)第5章 奪門(十)第3章 爪哇(三)第67章 更有強中手(十二)第6章 傷別離(二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六)第6章 歐洲(二十)丁一的奮鬥十四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59章 交易(三)第8章 決鬥(十四)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第38章 勳貴(二)第1章 伴君如虎(四)第6章 歐洲(七)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第9章 萬事開頭難(九)第27章 謀逆(三)第2章 定埃及(六)第9章 風*流*眼(一)第3章 立儲(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三)第15章 辦事(一)第83章 萬事皆備(二)第3章 爪哇(十七)第6章 傷別離(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7章 風蕭蕭(一)第3章 飛地(十六)第49章 破家(一)第4章 萬山在握(七)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七)第1章 舊部(三)第3章 飛地(十七)第2章 定埃及(十九)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丁一的奮鬥l六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四)丁一的奮鬥十二第116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八)第5章 君臨(十六)第74章 翻雲覆雨(五)第5章 奪門(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二)第83章 其血玄黃(四)第100章 只待東風(四)第6章 傷別離(十七)第4章 新君(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三)第6章 傷別離(十三)第5章 奪門(十四)第3章 立儲(四)第3章 飛地(二)前情回顧已閱第一卷的讀者請略過第45章 教看風雲手(六)第3章 飛地(八)第6章 歐洲(七)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3章 心如鐵(二十)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2章 絕戶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