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

自從認識到想要大力發展國內經濟,首先要把江南一帶的手工業發展起來,以點帶面促進其周邊地區逐漸發展,逐步擺脫大明目前這種自給自足的落後的小農經濟方式後,朱由檢開始思考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引導和參與這種改革。

大張旗鼓的宣傳開海已無必要。悄無聲息的參與進去,推動其大步向前纔是最重要的,形式無所謂。

在朝廷日漸式微、權威大不如前的現在,原先的許多律令早已形同虛設。

朝廷的海禁政策早已名存實亡,已無必要再去與朝臣打口水仗了。

現在要是在朝堂言及開海,必會遭到東林黨的激烈反對。

因爲他們所代表的江南士紳纔是海禁的受益者,蠱惑朝廷禁海的正是這個利益集團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遠銷海外及各地的商品就是江南產出的,而大大小小的分銷商人就是這個利益集團的主要組成部分。

有了官面上的禁海政策,江南商人就有理由將那些想從海貿中賺錢的其他省份的商人排除在外。

但朝廷要是放開海禁,那他們就沒了堂而皇之拒他人於門外的理由。壟斷纔是暴利的來源,爲了維持這種暴利,所以他們會用各種理由,製造各種事端來反對朝廷開海。

浙江、福建、廣東附近的洋麪上,每年有上萬艘大小船隻往來各國,若是按律的話,這些景象根本不可能存在。

這些商船其實大都是反對開海的江南士紳擁有的。

但是要有更多的資本和人員參與進來,加大拓展市場的力度,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競爭環境,打破某個集團的壟斷行徑,這纔是能給大明經濟帶來更多活力,並且使更多人從中受益的合理商業行爲。

四海商行的出現將會一定程度上打破這種壟斷行爲。因爲背景太過深厚,相信沒人敢對四海商行的介入設置障礙。若是有人敢那樣做的話,正好給了四海商行擴展勢力的好機會。

只有增加資本投入才能組織大規模的生產,擴大外銷產品的規模和數量。儘量多的佔有域外新興市場,纔會換來更多的真金白銀。

現在江南地區雖然各種作坊林立,但規模都很小。大者數十人,小者十幾人,更多的是家庭作坊,就這樣聚沙成塔式的日積夜累,最後被商人收集在一起再銷往海外或大明各地。

這種現象的產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小農經濟意識、思想不夠開放、小富即安;地方官府不支持;想要擴大再生產缺乏足夠的資金;賺來的銀子沒有再投入產業當中,而是置辦成田產,這些都是最主要的制約因素。

其他方面想要改變相對還比較容易,朱由檢可以通過投資引導或者強制命令加以解決。

但思想上的禁錮,眼界不夠開闊是最難改變的。

現在不同於後世信息爆炸的年代,這個時代的人對新生事物和過激的思想都是非常牴觸的。

這種傳統和守舊的狀況,主要是識字率過低,文盲佔據絕大多數造成的。

一個人只有讀書明理,才能獲取大量的知識,眼界和思想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

現在還無法在全大明開展掃盲運動,朱由檢只能用漸進式的方法逐步去改變這種狀況。

在朱由檢的授意下,錦衣衛和東廠率先在本司開始了掃盲運動。

這項運動由王承恩和駱養性主導。東廠與錦衣衛分別聘請了若干名中試無望、平日靠着給別人寫家書和教授幾名孩童爲生的老童生和落第秀才,許以數倍於他們常年所得的重金,在本司內強制性的開始掃盲。

朱由檢並未要求這些人員都能達到秀才的水準,但要求必須認識五百以上,一千個以下的常用字,能夠辨識和書寫相關的公文內容。

凡是達不到標準者一律不得提拔重用,年終考覈也沒有任何獎賞。而識字更多,對往來公文格式更熟稔的將會得到拔擢使用。

這個要求雖然有難度,但並非做不到,就看你用不用心了。

只要和個人利益掛上鉤,相信校尉們會有充足的動力。

在後世正常人基本能識得兩千字以上,五百字以上也不算太多。

在朱由檢的計劃當中,下一步會將錦衣衛的力量延伸到每個州縣,蒐集情報、防止突發性事件的同時,也會對州縣官府進行嚴格的監督。

將來京城的安全主要由東廠擔負起來,錦衣衛的監督將是針對大明的地方官府。

東廠和錦衣衛的這種掃盲方式並不適合在大明鋪開,不僅是在戰亂饑荒肆虐的北地,就是在相對繁榮的江南也不行。

大明官府的組織能力與後世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絕大多數百姓更關心的是溫飽和利益。

還是等具備條件後再說吧。

既然這個時代無法主動向前,那就由我來推動和帶動吧。

朱由檢雖然對經濟學一知半解,但最基本的認知還是有的:投資拉動需求,減賦刺激生產,這兩點都是最簡單和最有效的。

既然決定以江南作爲帶動大明經濟發展的龍頭,那就要制訂相應的措施和方法。

四海商行將會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改革不管是隱性還是顯性,都會觸動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會遭到這些既得利益者公開或者暗地的反對,他們會採取各種手段來捍衛原本屬於自己的利益。

爲防止可能出現的動亂,用武力作爲壓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在朱由檢的指示下,兵部將郭太的徐州營移鎮杭州府,理由是防範海寇侵擾江南一地。

這隻參加過壽州之戰的人馬雖只有三千人,但對於腐爛已久的江南衛所卻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錦衣衛杭州府和寧波府千戶所也相繼成立,兩個千戶所抽調的都是錦衣衛的精幹力量。

錦衣衛杭州千戶所管轄杭嘉湖三府,寧波千戶所則負責處置寧波府、紹興府、金華府三府的應急事件,監視當地官府的職責也會逐漸展開。

兩處千戶所除了各有五百名校尉、力士之外,還分別配備了一百名北鎮撫司的緹騎作爲機動武裝。這樣的人員配置,足以壓制可能出現的小規模民變或者動亂,再加上徐州營的軍卒,就算髮生大規模的動亂,也會被輕易壓服。

這主要以防萬一。在承平已久、繁華已逾兩百年的江南地區,很難有許多熱血壯士出現,頂多是士人罵街的行爲居多,只要以剝奪功名爲威脅,這些人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浙江巡撫必須換人,否則會成爲一大阻礙。

在朱由檢的授意下,浙江巡撫張秉貞升任禮部右侍郎,在扳倒朱純臣、李國楨一案中慷慨上疏的兵科給事中常自裕,掛右僉都御史銜成爲新的浙江巡撫。

鳳陽巡按御史陳良謨與浙江巡按御史陳之衆調換位置,這屬於正常的人事調整,誰也說不出別的來。陳良謨與常自裕均出自柏臺,兩人私下關係良好,都屬於正直敢言之士,就任同一行省,更有利於掌控浙江各級官員。

禮部是個清貴的衙門,本來就有左右侍郎,突然增加一個右侍郎的舉動讓朝臣詫異不已,有不解之人詢問皇帝,得到的答案是爲了更好的教化天下,故特意加強禮部之力量。

這回答讓人很難挑出毛病來。

難道你反對教化天下的大事不成?

這樣做的目的朱由檢知道:你不是東林黨的代言人嗎?那就來朕身邊吧,朕先找個地方把你掛起來再說。以後江南重臣還會有人被以這個名義來到京師,這是朝廷對你的拔擢,對你的肯定,教化天下的重任非你莫屬。

不光是江南的高官,府縣官員的調任也在朱由檢的計劃當中,將來鳳翔府和蘇州府知府對調之類的事會時有發生。上次吏部出臺的有關條例,就是爲了防止違抗朝廷指令才誕生的。

既然江南是東林黨的大本營,那就從根本上瓦解它好了。

騰籠換鳥大概就這意思吧?這個詞有點熟悉。

長安鎮位於杭州府東北方向,是海寧縣下轄的一個繁華的大鎮,距離杭州六十餘里。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江南小鎮上現有一萬餘戶居民,其中織戶佔到一半以上;鎮上的絲市街有着數十間店鋪,專門用來收購和出售本鎮織戶所產的絲綢,當地出產的長紗小布、綢緞遠近馳名,非常搶手。

黃濱是土生土長的的本地人,二十歲出頭的他家中有一妻二子,父母也都健在。黃濱自懂事起歲起就跟着父母養蠶繅絲,十四歲進入鎮上的工坊學起了織綢的技藝。兩年後,心靈手巧的黃濱手藝日見成熟,便動了自己開工坊的念頭。在他的反覆勸說下,家中用多年積攢的銀錢置辦了一張織機,黃濱辭掉工坊的差事回家自己織起了絲綢。

黃濱家有五畝桑田,家中養着十餘筐蠶寶寶,生絲的來源不用發愁;加上他在織綢上的天賦,織出來的綢緞光滑潤澤,一拿到市場上便成了搶手貨。幾家常年經銷絲綢的商人爭相搶購他家的綢緞,有一家比較大的商戶直接預付了定金給他,將他的產出全部包下。

十八歲時黃濱用織綢賺來的銀錢迎娶了現在的妻子,並用餘錢又購置了一臺織機,他和原本在閨中便會用織機的妻子一人一臺,從上午辰時一直幹到晚上酉時,除了中間吃飯解手,幾乎一整天泡在織機上。

雖然整日手提腳踏十分疲勞,但每當看到綢緞換回的銀錢時,所有的疲憊感一掃而空。

隨着原始資本的積累,加上妻子接連懷孕生子,黃濱陸續添置了幾臺機子,從鎮上僱請了數名工人幫他勞作。他自己則是身兼數職,既幫着父母養蠶繅絲,又能在工人家中有事無法前來上工時頂替上機,還要在織機出現故障時自己檢修,更要在家中生絲不夠時提前採購備料,整日都是忙個不停,小日子卻是越過越紅火,一家老小都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在滿足於五張織機每年帶給他數十輛銀子收入的同時,黃濱心裡隱隱約約也有一種野望---要是能買下一塊地,建起一座規模更大的工坊,置辦幾十臺織機,僱請上百個工人幫他織綢,那樣下來,一年得賺多少銀子?

可惜,這個念頭也就在心裡想想。買地蓋屋,購買織機,囤積生絲,還要給工人每日結算工錢,管兩頓飯,那得需要多少銀子?沒個幾千兩根本辦不到。

“阿濱!有客人來找你!”

爹爹的一聲呼喊,打斷了黃濱的思緒。

客人?應該是採購綢緞的商人吧?我家的綢緞已經給張員外全包了啊,爹爹又不是不知道,辭了就行啊。

黃濱放下手中的一把生絲,轉身向屋外走去。

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二百章 客戶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
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二百章 客戶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