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

隨着崇禎十八年接近尾聲,據各方彙總來的信息來看,大明財政收入會比去年略有增加,預計會增加一百萬到兩百萬兩,這比朱由檢預計的要差了一些。

財政收入之所以沒有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原因就在於出口歐洲的商品數量,因爲英國荷蘭兩國關係的日趨緊張而出現了下降,總體降幅大約爲三成多,至於何時恢復甚至大幅增長,全看兩國的海上大戰何時結束了。

葡萄牙雖然想趁着海上馬車伕無暇他顧的時候,接過擔當東西方運輸公司及中間商的重任,但從商船的數量上來看,根本無法與荷蘭相提並論,這從他們此次的採購金額上就能充分反映出來。

財力匱乏、體量太小,這是無法掩飾的。

大明海商數量衆多,但絕大部分缺乏冒險精神,現在既然有了馬尼拉這個屬於大明的中轉站,那何必冒着船毀人亡的巨大風險遠航歐洲呢?

唯一能擔此重任的只有四海遠洋商貿,可是因爲缺少熟悉遠洋航線的船長和水手,再加上在歐洲缺乏成熟的銷售渠道,所以目前暫時沒有做好遠赴歐洲的準備。

荷蘭人能夠將世界各國的商品來回販運並從中獲利,靠的不僅是龐大的商船數量,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荷蘭商人們擁有許多成熟可靠的銷售渠道和市場,而因爲語言溝通存在巨大障礙的緣故,大明商人想要撇開中間商,把商品貨物運到歐洲各國直接銷售,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現在只能希望英國與荷蘭爭奪海上霸權的戰爭早一天結束,大明出口貿易早日恢復正常,等到一切復原後,再與荷蘭人商談雙方在航海領域的全面合作,讓荷蘭人給大明培養出更多合格的船長。

除了歐洲市場外,大明正在着力培育周邊及南亞各國的市場,爭取讓大明的商品全面佔據各個市場,讓各國人民能夠用上更好的產品。

隨着馬尼拉兩次戰役的勝利,大明官軍展現出來的超強實力,令所有人都失色不已,大明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已經遠超歷史上的鼎盛時期,許多原本就視大明爲宗主國的小國,現在更是將朱由檢奉若神明,就差給他冠以“天可汗”的美譽了。

大明商人無論走到哪個國家,都會感受到尊敬與畏懼,至於大明官員的地位那就更不用說了。

現在大明一個穿綠袍的小官,奉命出使某一國,比如真臘、占城、爪哇等等,都會受到各國高官的高接遠送,生怕慢待了天朝上國的貴使,這一點,鴻臚寺從上至下是感受最深的。

大明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國家經濟的繁榮,大明商人們通過各種渠道,用各種方式,將大明商品售賣到各國,然後再把各國的商品運回國內發售。

南亞地區的稻米、棉花、胡椒、蘇木、沉香、珍稀木材、瑪瑙、水晶、象牙等等商品,都是大明市場上的熱銷品種,而大明的棉布、絲綢、瓷器、鐵器、藥材、紙張、白糖等等諸多物品,在各個國家的世面上也是極爲搶手。

無數的大明商人在多邊貿易中賺取了大量的財富,而其中賺的最多的當然還是四海商行名下的各個產業,因爲在體量上面,四海商行這種巨無霸是任何商號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四海商行已經成爲了產工貿一體化的龐然大物,它旗下的某一家商號單獨拿出來的話,也是在各行業中排名最前的,與其打交道的各國貴人商賈,現在都知道了商行的背景,對四海商行各商號負責人也都是恭敬無比,生怕不小心冒犯了貴人而招惹禍端。

由於背景和資金雄厚的緣故,四海商行在很多領域的壟斷地位無人可以撼動,商行旗下各項產業的從業者已達上百萬人之多,而依靠它生存的商戶百姓更是不計其數。

現在商行刨除各項開支後,每年上繳的利潤多達六百萬兩之多,因其而產生的社會效益已是無法統計,而且四海商行的利潤仍在以每年接近一成的速度增長着,將來要是工業革命到來,全球商品經濟大發展時,四海商行賄成爲怎樣的一個怪物,連朱由檢都無法預計。

四海商行的總掌櫃鞏凡物現在享受的是正四品職銜待遇,除了領取一份四品俸祿外,在四海商行還有一份收入,這些收入都是公開的,也是朱由檢特意囑咐過他的,爲的就是避免他人揪住鞏凡物的錯處後無限放大,逼朱由檢將其處置掉。

四海商行是棵搖錢樹,也是個聚寶盆,能掌管這份富可敵國的產業,這可是無數人的夢想,平時不知道有多少官紳豪門中人覬覦鞏凡物的位子,都在等着鞏凡物自己犯錯。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出身低賤的鞏凡物深受駙馬都尉鞏永固的影響,無論是個人道德修養還是人品志向都值得稱道,對於朱由檢的善意,鞏凡物自是感激不已,日常公務活動中,除了該花的銀錢外,從不沾手任何公帑,這也讓朱由檢欣慰不已。

鞏凡物家中共有妻妾三人,爲他育有三子兩女,長子已滿十三歲,也已經入了理工學院就讀,學業上表現優良,已被朱由檢列入了重點觀察對象,從鞏永固口中得知這一消息後,平時滴酒不沾的鞏凡物高興的大醉一場。

說是大醉,其實只不過喝了二兩四海酒業的高度白酒,結果這區區二兩小酒就讓一個白衣飄飄的重量級人物昏睡了五個時辰。

爲防止四海商行這棵參天大樹毀於蛀蟲之手,朱由檢也是下了嚴令,除了每年年底定期審覈各商號的賬目外,還會讓戶部以及商行之間進行突擊性的互查,對覈查出來的問題進行全面整改,對貪墨者給與嚴厲的處罰,輕則徒刑,重者抄家砍頭,四海商行成立至今,期間有四十多名大小商號的掌櫃賬房受到了懲處,這也讓掌握財權的掌櫃們暗自惕厲不已。

在加強東南亞地區新興市場培育的同時,朱由檢對這一區域還有更長遠的打算。

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十章 困難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
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十章 困難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