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

鴻臚寺此次派來迎接兩國特使的是司賓署署丞方用之,官階爲從六品上。

在與林海生交接過之後,方用之按照既定的程序,在自己下榻的客棧中會見了範布隆霍斯特、埃特羅和巴列維特三人,林海生也受邀參加了這次會見。

鴻臚寺是掌管朝會、筵席、祭祀贊相禮儀的機構,正四品衙門。

設卿一人,左、右少卿各一人。下設主簿廳,主簿一人,典收發文移。

其屬,司儀、司賓二署,各署丞一人,嗚贊四人,序班五十人。司儀署典陳設、引奏。司賓署典少數民族及外國朝貢使臣。嗚贊典贊禮儀。序班典侍班、齊班、糾儀及傳贊。

年近四旬的方用之於崇禎七年中試,在禮部觀政一年後,因爲在朝中沒有門路,所以在選官時被打發到了鴻臚寺,一待就是三年多。

由於這幾年大明整體處於內憂外患時期,導致比如暹羅、真臘、占城、三佛齊、渤泥、滿次加等視大明爲宗主國的小國每年的朝貢也是斷斷續續,鴻臚寺接待外賓的數量也是大幅下降。

但隨着局勢的逐漸轉好,得到消息的這些小國也開始恢復了每年正常派使朝覲的事物,尤其是崇禎十一年上半年,鴻臚寺接待的外賓明顯增多不少,戶部下撥供接待所用的銀錢也是成倍增加,這讓鴻臚寺內部,尤其是司賓署上下都是幹勁滿滿。

朱由檢在接到福建巡撫與鄭芝龍的聯名奏報後,遂遣人告知禮部以及鴻臚寺,要求他們到時候做好接待工作,在瞭解對方的來意後再視情況派出高官參與談判。

在得知西夷特使已經抵達天津衛後,禮部尚書鄒維璉遂安排司賓署相關人等趕了過來。

與林海生待人冷淡生硬不同的是,習慣了與外來賓客打交道的方用之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說話時臉上總是帶着真誠的笑意,讓人感覺非常的親切,僅此一點,便讓巴列維特等人感到非常滿意。

“諸位使節不遠萬里,從極西之地遠涉重洋來到大明覲見我皇明聖上,一路上可謂是辛勞之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本官僅代表我大明皇帝陛下以及大明朝廷,對諸位到來表示歡迎。諸位有何正當需求皆可提出,我大明朝廷自會視情況給諸位一個合理滿意之答覆!

今晚酉時,鴻臚寺將於此處客棧二樓設宴,給諸位遠道而來之賓朋接風洗塵,到時本官自會安排隨員去往貴使下榻之處予以引導,還望諸位撥冗光臨爲盼!”

在雙方互相介紹過後,風度極佳的方用之坐在主位上,一邊舉目環顧,一邊含笑開口道,這種與傾聽者目光接觸的舉動,更容易引起對方的好感和重視。

由於司賓署多年來從未接待過西洋賓客,所以也沒有相應的通事,黃姓通事很榮幸的被留下來作爲現場翻譯,這讓從未接觸過京城大官的他也是激動不已,在翻譯方用之的話語時也是句句到位,把大明對待外賓的熱情和誠意充分展現了出來。

“方先生,我要提出強烈抗議和不滿!兩天前,你們明國士兵在碼頭無故射殺我方使團隨員,這件事我們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如果你們明國政府在這件事的處理結果上無法讓我方滿意,那後果將會十分嚴重!”

黃姓通事剛剛把方用之的話翻譯完畢,還沒等雙方禮節性寒暄這套基本流程走完,埃特羅已經率先大聲發難,他這種有些無力的舉動讓兩名荷蘭人心裡略感不快。

“呵呵!貴使且稍安勿躁,此事之來龍去脈本官已是略有耳聞;本官以爲,此次突發事端實因雙方誤會引發,究其根本,還是貴方未能聽從林經歷之勸阻,在於我大明律令並不熟知之情況下貿然行事,故纔有此等小小之衝突!

貴使且安心,我中華乃禮儀之邦,漢家文明已歷千載,凡事皆會依律依情予以應對與處置。待諸位入京後,本官自會將此事稟報上官,相信朝廷必會妥善處理,給貴方一個滿意之答覆!

至於貴使口中所言之後果嗎,呵呵!”

在抵達天津衛城與林海生接洽後,方用之便已經獲悉了這番衝突的前因後果,已經接待過不少番邦使節的他對這件事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不過也沒太當回事。

來訪的諸多國外使團初到大明,因爲風俗人情不同,再加上語言不通之故,在日常採買閒逛時也有過與大明百姓發生衝突的事情,但大多數糾紛很快便會得到平息,像這次出人命的大事卻是從未發生過。

這主要是因爲那些來訪的番邦人士,對這個在他們眼中無比繁華和富庶的國度,從心裡是抱有畏懼感和自卑感的,就算偶有與大明百姓出現爭執,他們也是很快便認了慫。

而大明自上至下都是以天朝上國的心態來看待這些蠻夷之人的,所以在爭執過後也沒有得理不饒人的舉動,最後都是非常大度的不再與其計較,這種行爲讓那些小國人士對大明更加的敬畏有加。

但這次來訪的西班牙人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這個時期的西班牙對外採取的是搶掠和擴張政策,崇尚使用武力來解決一切爭端,這種國策在他們征服南亞和南美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揚光大。

正是多年來不斷的在征服中獲得各種巨大利益的結果,從而使得西班牙人養成了自恃武力驕傲自大的心態。

雖然他們也知道大明是盤踞在世界東方的龐然大物,但在馬尼拉兩次屠殺當地漢人,而明廷並未有何反應之後,西班牙人認定,大明只是個外強中乾的存在,只要時機合適,偉大的西班牙軍隊會把其列入到可以征服的目標。

但是讓埃特羅等人沒想到的是,剛剛登上大明領土便遭到當頭一棒,這讓驕傲蠻橫的西班牙人如何的受得了。

“尊敬的方先生,這件事屬於西班牙與明國政府之間的外交爭議,我們荷蘭會始終保持中立。只是本人有些好奇的是,貴國政府究竟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呢?這種事情有沒有過先例?兇手會不會被處以極刑?”

一直在觀察着方用之和埃特羅兩人表情的巴列維特面帶微笑的突然插言道,這讓本來打算直接說出西班牙使團要求的埃特羅暫時沉默下來,他也想看看對方是如何回答,然後再考慮能不能接受大明政府的處理方案。

從方用之不以爲然的語氣和表情中,巴列維特敏銳的察覺到,對方根本沒拿兩條人命當回事,這讓本來想置身事外的他有些接受不了。

因爲不管怎麼樣,終究是兩人被殺,如何處理此事,會體現出大明政府對待生命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這樣纔會看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到底是什麼樣子。

“呵呵,此類事件在我大明實爲鮮有,不過,依照大明律法來講,最終會以賠償銀兩、妥善處置其後事來了解此事。

至於兇手之說本官並不認同,此爲執法,並非惡意行兇,此一點還請貴使詳加區分纔好。”

方用之輕描淡寫的回答再次讓埃特羅憤怒起來:“我方並不認爲那是執法!那就是謀殺!賠償只是一方面,我方認爲,必須要將殺人者處以絞刑!”

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
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