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

由於無法預測鄭芝龍在開海問題上到底持什麼樣的態度,在經過全面考慮後,朱由檢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

首先當然就是派欽差去往福建,全力爭取鄭芝龍在此事上能夠與朝廷合作,這也是朱由檢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依據朱由檢的判斷,鄭芝龍妥協的希望還是很大的,原因就是自己數年來展現出來的強悍武力,加上對鄭家的優待,軟硬兼施之下,對於已經富可敵國、現在只想將榮華富貴綿延下去的鄭芝龍而言,捨棄一定的利益並非是很難做出的選擇。

但開海畢竟是從鄭家以及名義上聽從他的海寇們口袋裡搶錢,就算鄭芝龍同意了,平時依附他的那些大小頭領是何態度就不好說了。

設立海關,將原先由鄭氏集團從海商們身上抽取的保護費改爲給朝廷納稅,這對相當一部分亦商亦寇、已經自由散漫慣了的人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在這些人的心目當中,陸地上歸朝廷管,一望無際的大海則是他們的天下,海面上那些來往不覺的商船就是一個個移動的銀庫,那些銀錢就是老子們的,現在有人想要過來搶食吃,這不是找死嗎?

要知道,鄭家那面小小的認旗,一面旗就能賣出一千兩的價錢,哪艘商船隻要沒有認旗,最後的結果就是船毀人亡的下場。

一艘船一千兩,鄭家拿六成,剩下的四成由其他人分潤,就算大頭都讓首領們拿了去,但每個海盜都或多或少能拿到一些,這就是鄭家的凝聚力所在。

在鉅額利益的驅使下,天王老子也沒放在這夥海寇的眼中,而朱由檢的搶錢計劃無異於火中取栗,結果到底如何,現在全是未知數。

若是策劃的不夠周密,最後很可能會出現十幾萬海寇各自爲政、東南沿海亂象分呈、正常的海貿遭到嚴重打擊的局面,這是朱由檢最不願看到,也是他無法接受的結局,也會對他的整個戰略造成極壞的影響,會讓大明海軍的建設至少推遲數十年的時間。

“此事事關重大,若想徹底解決此事,靖海伯之態度是最爲關鍵之所在,須得精心謀劃,將一切不利因素考慮在內,最後拿出一個切實可行之方略方可。

鄒卿作爲欽差,朕倒是未有異議,但此事卿須與陳卿仔細斟酌會商,力爭在不引發東南沿海太過動盪之況下將此事辦成,事成之後,朕自會不吝升賞!”

鄒維璉雖然與鄭芝龍相熟,但以他的行事風格來看,去了鄭芝龍處也不過是以朝廷大義的名分來行事罷了,可是這件事僅靠大義的名分是遠遠不夠地,必須施以其他手段作爲輔助纔會提高成功的概率。

在這個時候,陳奇瑜這位智謀深遠地戰略家就該登場了。

論起對人心的洞察力,鄒維璉根本無法與陳奇瑜相提並論,之所以委他作爲欽差,最主要的就是爲了打消鄭芝龍的戒備之心而已。

“臣遵旨,待會商畢,臣自會抓緊與鄒部堂商議此事!”

陳奇瑜起身施禮接旨,剛纔還有些不安的心裡也徹底安穩下來。

對於剛纔隨着大夥兒一起反對皇帝的那番舉動,陳奇瑜也是多少有些後悔,生怕因此失了聖眷。但現在皇帝居然將如此大的事情着落在他的身上,那說明對他並沒有產生惡感,只要自己能帶着鄒維璉把此事辦得漂漂亮亮,再往上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雖然心裡一直瞧不起海寇出身的鄭芝龍,但陳奇瑜卻並未在戰術上輕視這個大明新晉伯爵,鄭氏所擁有的勢力確實不容忽視,要想按照皇帝的意思,將這股無法掌控的勢力收歸己有,的確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

“啓奏聖上,現下無論是山東災民移往遼東,抑或是河南災民遷移湖廣,由於事涉上千萬人口,其中大小事情瑣碎繁雜,不論是戶部、工部以及牽扯其中之地方官府,所需官吏已是力有未逮,甚至可以說是遠遠不夠,這也導致移民過程中,由於官吏不到位而引發的混亂狀況。

內閣已接獲數十份地方奏報,請求增加官吏數量,以避免諸多不可控之事生髮,臣據此上稟,以便聖上明察。”

陳奇瑜和鄒維璉接旨後,溫體仁起身施禮稟報道。

現在北地的移民工作已經陸陸續續開展了三年時間。

除了陝西各府向西安府、平涼府等地就近遷移,山東中南部災民向南四湖遷移、山西部分災民持續向臺灣遷移外,山東西北災民移往遼東、河南南部兩府移往湖廣的工作量最大、牽扯的人口最多,事涉其中的官吏已是不敷使用。

已經精疲力竭的相關府縣的主官紛紛上書內閣,請求朝廷能夠增派人手,能夠讓奔波其中的官吏們得到喘息之機。

溫體仁的奏稟讓朱由檢頓時驚醒過來。

隨着皇帝的位子越來越穩固,自己還是犯了想當然的錯誤。

上面一張嘴,下面跑斷腿。

自己只想着能夠儘快完成移民開發的戰略,卻根本沒顧及到下面具體辦差官吏們的辛苦。

在交通條件極爲不便的當世,底層官吏們只能徒步跋涉於萬水千山之間,同時還要管着數百萬計移民的吃喝拉撒,這種長期的精神和身體高負荷運轉下,一向懶政惰政的大明官員吏目們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當然了,這種官場新風氣之所以能夠卓有成效,也是在利益和有效監督雙重作用下取得的。

在按照職差拿月薪、辦差還有額外的各種補助、表現突出的底層吏員會得到晉升品級等等各項物質利益刺激下,直接與黎民百姓打交道的底層官吏們爆發出了空前巨大的工作熱情,在加上督察院御史、錦衣衛校尉的明暗監督,這才使得相關官吏們沒有出現對政策的牴觸情緒。

但隨着時間的不斷延長,官吏們工作的熱情也在逐漸衰竭,生理和心理上也即將到達極限,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新鮮血液的補充,還要繼續進行下去的移民工作也將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是時候該找些勞力去幫忙了。

“此事是朕疏忽了,虧得首輔於內政之上始終關注如一。

三年來,北地相關地方官吏於救災一事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內閣及吏部、督察院、親軍堂官應就御史及親軍所呈報數據,做出相應賞擢,此事須儘快着手會商。

至於增派人手一事,首輔可有良策應對?”

朱由檢先是誇獎了老溫一句,在提出自己的看法後詢問道。

“此事老臣倒是有一策呈報聖聽!”

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十七章 樊城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一百章 心安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
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十七章 樊城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一百章 心安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