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

調轉炮口!打掉盾車!”

看到那些推車的包衣冒着被地雷炸死炸殘的危險,已經推進到第一道矮牆三十步左右的距離,張遠果斷地下達了指令。

炮手和兩名裝填手,加上張遠的兩名親兵,五人合力,將承載五百斤重炮身的硬木炮架緩緩挪動,將斜指向前的炮口對準了正在前衝百餘輛盾車。

轟然炸響的地雷不斷地將一輛輛盾車連人帶車掀翻在地,並無甲衣的包衣們被亂飛的木屑射傷慘嚎,但前排這羣有着野心的包衣也被激發出了血性,不顧地雷帶來的傷害,怒吼着奮力推車前衝。

“Duang”的一聲巨響聲中,炮口壓低的佛郎機炮發出了令人恐懼的怒吼,一斤重地彈丸由百餘步外斜向急速飛至,在將一輛盾車撞翻後動能稍減落地再次高高彈起,越過一輛盾車的上方後再次砸在另一輛盾車的車轅上,隨着這輛盾車癱倒在地,彈丸也停了下來。

右側炮臺的炮手在看到左側炮臺的行動後,馬上以同樣的舉動做出了迴應,激射而至的彈丸飛入前排的車陣中,先後掀翻了三輛盾車方纔止住。

隨着左右炮臺的佛郎機炮連射,清軍的盾車已經被摧毀了二十餘輛,加上被地雷炸燬的三十餘輛,百餘輛盾車幾近被摧毀了一半,推車的鐵桿包衣也傷亡數十人。

大炮和地雷連續轟響給人帶來了巨大的恐懼感,後面推車的以及跟隨在後的幾千包衣終於承受不住這種巨大的壓力,先是處於前面的包衣有人開始逃跑,在有人帶頭的示範效應下,數千人突然發出各種各樣的喊叫聲,朝着後方及左右兩邊逃去。

但沒等他們跑出幾步,兩側督陣的清軍馬隊縱馬奔來,刀砍斧劈箭射,眨眼間數百名包衣被斬殺當場,包衣們被嚇得止住叫嚷聲停在當地,很多人甚至跪俯在地,不斷磕頭求饒。

一陣陣的喝罵聲傳來,在督陣清軍帶血的刀斧指向下,包衣們帶着或是哭泣或是麻木或是驚懼的表情轉身繼續嚮明軍陣前行來。

“真他X的賤!怎樣也是死!爲何不去和建奴拼了!活該給建奴當奴才!虎蹲炮準備!”

看到炮口下這羣同胞懦弱的樣子,張遠罵了幾句後下達了命令。

一命親兵手中旗幟揮動數下,第一道矮牆後面的胡大棒立刻大聲吩咐下去,數十名炮手將裝滿碎瓷片石子鐵釘的網兜塞進炮口後搗實,最後將一枚三兩中的鉛彈搗進去,布放在矮牆缺口處的幾十門虎蹲炮全部準備完畢。

兩座炮臺上連續發射的佛郎機炮膛已經熱得燙手,這種情況下只能等炮身冷卻後才能進行下一輪發射,以防炸膛的發生,而明軍陣前埋設的地雷基本全部炸完,原本巨響不斷地戰場出現了難得的安靜。

看到明軍的大炮沒了動靜,而原本響成一片的地雷也只是偶爾才炸一次,包衣們的膽氣陡然大增,剛剛消失的勇氣瞬間又回到了身上,前排剩餘的幾十輛盾車都是驟然加速向前衝去。

兩側的清軍也隨着加快了步伐,兩側的五百名弓手持弓搭箭在前,隨時準備加速衝到盾車後面對明軍進行攻擊。

就在前排包衣們繞過被炸燬的盾車殘骸以及地上的傷亡者,推着車子進入到矮牆前方三十步以內的距離時,胡大棒果斷的下達了射擊的命令。

一連串悶響聲中,數千枚鐵釘石子從蹲伏在地的炮口呼嘯而出,成扇面狀急噴向對面密集的人羣中,除了擊打在盾車上厚厚地挨牌上地以外,大多數碎片如狂風般掠過盾車之間的空檔,將跟在車後面的包衣一掃而空。

就在此時,一聲高喝聲陡然響起,兩側的清軍弓手驟然加速向前,快速地穿過死傷包衣留下的大片空檔,紛紛聚攏到數十輛盾車後面,隨即開弓搭箭斜指向矮牆後面。

隨着帶隊牛錄章京的一聲喝令,數百隻三棱重箭騰空而起,飛向幾十步的天空後,猛地掉頭向地面紮了下來。

虎蹲炮彈丸的橫掃造成數百名包衣的傷亡,那些石子鐵釘穿透他們的衣衫後鑽進體內,被射中者無一例外地倒地不起。

沒有被波及的包衣再次恐慌起來,後面督陣的清軍大聲喊叫數聲,包衣們如蒙大赦,迅即轉頭向後奔逃而去,而兩側的清軍加速向前衝去。

雖說對清軍的重箭早有防範,百餘面盾牌遮擋住了大部分弓箭對明軍的傷害,但蹲在矮牆後面的明軍士卒仍有不少被鑽過盾牌空隙的重箭射中。

清軍五百名弓手分散在數十輛盾車後面,連續不停的開弓射擊,眨眼之間射出五輪,數千只長箭落下,將矮牆後面的明軍壓制的根本無法起身開火,麻包上面瞬間插滿了白色的鵰翎,而準備肉搏的清軍已經越過盾車衝了過來。

聽到清軍雜亂的腳步聲正在迅速接近,再過片刻之後就會衝到近前,到時候火銃手將會面臨一邊倒的屠殺,蹲在矮牆後面的胡大棒猛然大喝道:“第一排起身!後面的預備!”

喊完之後胡大棒雙手持着已經引燃火繩的火銃猛地站起,正舉着盾牌爲他遮蔽的盾牌手一股大力摔了個趔趄。

已經將服從命令融入到血液裡的第一排銃手們聞聲下意識地同時站起,一片慘呼聲中,處於清軍弓手射擊範圍內的百餘名射手被弓箭命中後倒地不起,但剩餘的近百隻火銃也在第一時間內打響。

已經衝到矮牆前二十步距離的數百名清軍,在近距離的火銃打擊下傷亡慘重,本來命中率只有兩成左右的火銃,這次卻給清軍帶來了近四成的傷害效果,近四十名清軍中彈倒地,但大部分清軍仍舊加速向前。

胡大棒開火的同時左肩被弓箭命中,他用力將火銃向前擲向十幾步外的清軍,然後迅速矮身向一側轉移,第二排銃手依舊是冒着箭雨起身打響了火銃。

兩座炮塔小型平臺上的四門虎蹲炮突然之間接連打響,數百顆彈丸嘯叫着撲向迎面衝來地清軍士卒,將衝在最前面的百餘名清軍掃蕩一空,

此時清軍弓手已經射了八輪,多數弓手已有力竭之態,第九輪射出的長箭已變得稀疏不少,而清軍步卒的前隊已經衝到明軍防禦工事的十步之內。

第一和第二排剩餘的明軍銃手和刀盾手彎腰矮身從兩側迅速撤向後面,至於傷亡的戰友已是暫時無法顧及了。

明軍第三輪火銃緊跟着打響,由於清軍長箭的威脅大部消失,所以這次的兩百杆火銃大部分打響,爆豆般的聲響和煙霧瀰漫中,近百名清軍中彈倒地。

隨着明軍第三輪火銃打完,清軍大隊正在蜂擁而至,眼見得第一道防線就要被突破,漫天的煙霧之中,上百顆黑糊糊地鐵球突然從空中的白色硝煙中鑽出,砸進了衝過來的清軍人羣之中。

隨着不絕於耳地爆炸聲響起,無數地殘肢斷臂夾雜着鮮血漫天飛舞,飛揚的塵土加上濃濃地煙霧,矮牆前面二十步的範圍彷彿變成了一頭張牙舞爪的怪獸,將被包裹其中的清軍全部吞噬了進去。

就在這個危急時刻,後隊的一百名擲彈手奉命趕了過來,並且對即將突破防線的清軍給予了迎頭痛擊。

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九章 皇莊5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七十章 商路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
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九章 皇莊5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七十章 商路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