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

李邦華面對張彝憲的指責並無不豫之色,他微微拱手道:“所謂官威,本官已於昨日分說明白,張鎮守閒時細品便可!至於門外之卒無禮之舉,本官卻也是約束不得。京營官軍自詡直屬宮內,此次蒙聖上看重,故乃遣其南下護衛本官安危,本官對其並無管轄職權,張鎮守若感不忿,大可以將此事上報宮內便可!本官給二位介紹一番,本官身旁這位乃五軍都督府左都督、錦衣衛指揮僉事、北鎮撫司鎮撫使李若鏈李都督,此次與本官一樣,亦是奉旨南下巡視江南之地,偵緝不法並予以拿問!二位今日爲何而來?請裡面敘話吧!”

說罷,李邦華轉身邁步進入堂中。

李邦華的話讓張彝憲更覺氣悶,但又發作不得。對面的可是欽差,正一品的大員,自己雖然出自宮中,但人家是奉皇命而來,自己只是皇家的奴僕,而且遠離京師,根本沒有任何可以威脅到李邦華的地方。

張彝憲在宮中時雖然與李若鏈見過數次,但由於錦衣衛一直式微,所以並未將其放在眼中。沒想到錦衣衛卻在幾年之內迅速重新崛起,昨日小視之人竟然成了權柄極重的高官,這讓他的心裡很不舒服。

張彝憲打量一眼李若鏈,自持自己是司禮監秉筆的身份,所以等着他先給自己施禮,爲人圓滑的趙之龍則是先對着李若鏈拱手爲禮,李若鏈微笑着回了一禮,之後卻並未對張彝憲有何表示。

今日連續吃癟的張彝憲氣極之下又要發作,對他頗爲了解的趙之龍很隱蔽的伸手拽了一下他的衣袖,張彝憲忍着怒氣,一揮袍袖冷哼一聲,擡步便要從李若鏈身旁進入廳堂。

李若鏈面上笑容未改,不等張彝憲從他身邊經過,一轉身便進了屋內,徑直走到適才坐過的位子,一撩袍服坐了下來。

對於張彝憲這種雖然看似位高權重,但實際上卻脫離了真正權利中心的太監,李若鏈並未放在心上。他知道守備太監雖然會在錢財上收穫頗豐,但最終卻很難再回到宮中擔任要職。之前數年,錦衣衛堂上官也不被人放在眼中,可如今卻是大爲不同,自己身爲欽差,自是不能讓這個死太監佔了上風。

張彝憲見狀楞了一下,忽然自失地一笑,施施然來到李若鏈對面的首位坐了下來,趙之龍緊挨着他坐下,陳金敏則是坐在了李若鏈的下手位。

畢竟是司禮監出來的大鐺,雖然太監都是小心眼,最怕被人看不起,但倏忽之間張彝憲已是想的清楚,本來就是來看看這欽差和親軍齊至南京,到底爲的是何等之事,若是在這種細節上計較,那對自己和趙之龍沒有任何好處,這種意氣之爭根本犯不上,還是把事情辦妥再說其餘。

衆人坐定後,李邦華看着張、趙二人道:“李鎮撫使處置楊蘇等四府罷市一案剛剛完畢,今日進城便是與本官會商如何向聖上及朝廷奏報之事,我二人尚未有所交集,剛好兩位便聯袂前來,不知鎮守與忻城伯今日所爲何來?”

張彝憲微微撇了一下嘴,心道:他是親軍,辦差是欽命,何須與你商議奏報之事?有帶着上千人與人會商的嗎?這老不修,瞎話說的都讓人不舒服,糊弄鬼呢?

心裡是這樣想着,但表面上他卻笑着開口道:“聞聽夢暗公身體不適,咱家心中甚是掛念,左右無事,便請了忻城伯前一道來探視一番,夢暗公已過花甲之歲,尚要爲皇爺奔波,卻也着實辛苦。南京城內名醫咱家倒是識得幾位,若是夢暗公需要,咱家馬上着人請來爲夢暗公診治一番,這便是我二人的來意,呵呵!只是咱家與忻城伯前來之時,忽見大街小巷滿是親軍身影,我二人俱是大感驚詫;現下既是李鎮撫使在此,咱二人倒是要請教一二,以使城內各方心安,以免誤了給皇爺辦差!”

趙之龍衝着李若鏈拱手笑道:“李鎮撫使大駕蒞臨南京,待有暇之時且容本伯做東以盡地主之誼,還望鎮撫使莫要推辭,呵呵呵呵!”

按理說作爲大明朝超品的存在,趙之龍不必對李若鏈如此客套,但今日錦衣衛的突然出現卻讓他感到莫名的心悸,在摸不清來者到底何意之時,放低身段套一下近乎也是應該的。

李若鏈笑着拱手回了一禮:“好說好說,李某承情直至!伯爺有心了!”

“既是鎮守相詢,那就請李鎮撫使代爲解答一番,以慰鎮守、忻城伯之心好了!”

李邦華目視李若鏈開口道。

“既是制憲吩咐,那本官便開誠佈公了!蘇揚四府罷市一案二位想必都有所耳聞,其謀劃者用心之險惡、行事之肆無忌憚,着實令人齒冷之極!緹騎將有關偵緝奏報送達宮中時,我皇亦是震怒異常,對某些只顧私利而置社稷安危於不顧之人已漸感不耐,故此特遣本官先期南下,並囑予嚴查幕後之人。本官受皇命執掌北鎮撫司,自是時時處處以君之憂爲己之恥也!今雖聖仁君在位,不欲牽連太廣,以給外朝留下些許體面,但本官此次卻寧違聖意亦不能坐視蔑視我皇者走脫!實話告知二位,本官已將相關口供人證攜來,但凡與四府挑動民亂案有涉之人,我親軍絕不放過!北鎮撫司詔獄寬敞的很,足以安下千餘人犯!其中若有妄圖以武力反抗者,盡皆殺無赦!”

李若鏈一臉毅然決然的慷慨之色,仿若辦完差事回京之後就會因違背聖意被砍頭一般。

其實他這套做派也並不全是在演戲,身爲皇帝爪牙,親軍就該有隨時背黑鍋的自覺性。這次趁勢株連拔除江南利益集團的策略雖是朱由檢欽定,但若是天下人得知皇帝如此陰狠之後,怕是對聖君的名聲有着極大的損害,此時就該有人站出來背這個黑鍋了。

李若鏈對自己名聲看的很淡,千夫所指又如何?自己的一切都是掌控在皇帝手中,不管是外朝還是士林中人,就算把他罵成十惡不赦、無惡不作的大奸徒,也絲毫不會影響到他的前程和家人的安危,只有皇帝纔是掌握他的命運之人。

“幕後之人?李鎮撫使此言何意?罷市也好,民亂也罷,其起因皆爲開徵商稅而起,就算某些地方官吏身涉其中,那亦是受人蠱惑之下一時糊塗而已,何來幕後之說法?咱家以爲,鎮撫使還是以聖意爲準,就事論事,勿要牽連太衆,須知前宋之秦檜正是因莫須有之名方纔遺臭萬載啊!據咱家所知,南京各部司高官平日間大都潔身自好,於民間風評甚佳,若是鎮撫使此次欲在此大興牢獄,怕是會引發不可測之禍啊!真要到那時皇爺怪罪下來,李鎮撫使能吃罪得起?而此次制憲與李鎮撫使若能秉公處置的話,南京上下心懷感激之情,定會使二位滿意而歸!”

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百章 佈防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五章 皇莊1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三百章 證據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十五章 譁變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五十二章 攻城
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百章 佈防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五章 皇莊1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三百章 證據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十五章 譁變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五十二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