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

“駿公所言極是!

聖上以千古一帝之姿,開創我皇明盛世,此尚可用能者自能詮釋,但長公主殿下以一女子之身,卻現菩薩之爲,其行舉實爲千百年來從未有者!我等身爲臣下,除卻敬服,再無他說!

種種吉兆,顯是我皇明當興也!此爲我輩此生之幸也!”

朱舜水面上容光煥發,整個人也彷彿突然變得年輕起來。

吳偉業的慨嘆引發了他內心極強的認同感,這位向以務實踏實著稱的大賢,也不由得爲朱媺娖的一系列創舉而拍案叫絕。

朱舜水與吳偉業等諸多文人名士思想上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對聖賢所述大同世界有着無限的嚮往,但對於到底怎麼去實現它卻是從未找到最佳方法。

而從錢穆所帶回來的這些有關聖源乳業的種種描述,卻讓身處迷霧中的他們眼前豁然開朗:這纔是大同世界該有的樣子啊!

並且這種模式已經遠遠超越了他們想象中那種男耕女織、祥和安定的傳統樣式,而是開創出一種突破他們想象空間的嶄新局面。

如果照此模板於大明全境推廣開來,那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應該能夠看到一個前所未有的華夏文明的誕生,如此美好的前景怎麼不讓人感到歡欣鼓舞呢?

“錢採編,你乃此次採編親歷者,以你之見聞,殿下這套良法可否於大明全面推行?”

一番感慨之後,朱、吳二人激動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朱舜水目視錢穆笑着開口問道。

“回主編所問,在下以爲,此法雖良,但亦不急於在各地全面推行。

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淮北則爲枳。

因大明江南江北情況並不相同,無論朝廷何等良策出臺,均要考慮各地之境況,最好勿要以強令推之。”

與兩位情緒激昂的主編不同的是,月餘來始終在聖源乳業親歷親見親聞的錢穆始終保持這冷靜,並沒有打算藉着鼓吹聖源乳業模式一事使自己揚名的想法,而是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回答了朱舜水的問題。

在將見聞編寫成稿時,世居江南的錢穆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審視聖源乳業的模式,在長時間思考過後,他已經斷定,這種模式在江北可以大力推行,但在江南怕是會受到冷遇,就算強推的話,效果也不見得多好。

由於剛從戰亂饑荒中走出來不久,江北各行省轄區內的黎庶大部分雖已溫飽無憂,但各地手工業發展卻尚處在初級階段,可以說朝廷想怎麼樣做都比較容易,只要肯捨得投下銀錢,聖源乳業這種集體經濟模式稍加改動便可以暢行無阻,因爲根本沒有競爭對手。

江南地區就不一樣了。

個體工坊多如牛毛,宗族大戶遍佈,官府要是想投資創辦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惠的集體產業,規模很難擴大。

因爲這裡面牽扯到一個管理的問題,要是制度不夠完善,管理者不夠嚴謹,這種官辦企業很可能會因爲生產成本太高而喪失競爭力,甚至最後因虧本而倒閉。

聖源乳業各項產業之所以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條便是,上至李大牛這樣的管理層,下至割草喂牛的女娃娃,所有人,包括其家庭,都懷着一顆對朱媺娖感恩的心,在幹活的時候都是認真細緻,把場子當做自己家裡的產業,不會因爲各種無所謂的態度而浪費原材料,從而導致成本大幅上升。

在聽完錢穆詳細解釋後,朱舜水和吳偉業面上都是略顯失望之色,隨即二人便陷入思索之中,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楚嶼兄,小弟思想半天終是無果,看來吾這份才氣並不在施政上,所以,小弟還是安心於報社便好!

時辰已至午時了,我看咱們還是先用飯,順便給咱們的錢大采編接風洗塵,解決之道飯後再議可好?

若是我等實在想不出良策,那便將稿件整理一番送入宮中,由聖上及朝堂執政去考量,楚嶼兄意下如何?”

半晌之後吳偉業揉了揉太陽穴後笑道,朱舜水也從萬千思緒中解脫出來,笑着調侃了吳偉業幾句,隨後三人各自整理一番後,一邊說笑一邊走出報社公署,去往了附近的潘悅酒樓。

片刻之後來到酒樓,門口迎客的店小二自是識得朱、吳二人,在熱情的迎上前去打過招呼後,轉身頭前引路上了二樓,將幾人讓進報社專用的雅間,吳偉業熟門熟路的點了幾個下酒菜和一壺老酒,趁着小二上菜的當兒,幾人之間的話題也轉向了與消費有關的話題上。

在崇禎二十年朝廷頒佈的律令裡有一條,那便是各級官府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額的公使錢,也就是招待費,專供主官們使用,以便於支付各種各樣雜七雜八的費用,皇明報社有一百銀幣的份額,用於公務接待以及編輯下鄉採風時的各項支出。

別小看這一百銀幣,在物價異常穩定的大明,五枚銀幣便可以整治一桌上好的席面,這一百銀幣足夠報社招待所用了。

現在既然是財政狀況大好,爲了更好的刺激經濟發展,朱由檢便下令恢復了這一傳統。

整個大明朝廷,包括最基層的縣一級,以及試點地區的鄉鎮公所,在恢復招待費後,每年總共有五十萬銀幣,這筆公款要是全部花出去,可以使更多百姓從中受益。

肉爛在鍋裡,財富需要創造,更需要流動,尤其是在四海銀行各項業務蒸蒸日上之際,貨幣的加速流動帶來的是工商業更快速的繁榮。

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二百章 客戶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二章 駱養性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三百六十章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
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二百章 客戶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二章 駱養性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三百六十章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