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

在勉勵過孫寬等人幾句之後,朱由檢並沒有再前往其他工坊查看。

他特意叮囑了張繼孟等人要切實把控好各種軍需的質量,並以重金酬功機制激發工匠們的積極性後,便帶着王承恩回了皇宮。

本來他還打算去親自看一下自生火銃以及佛郎機炮製造過程的,但孫寬等人剛纔的表現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以他所處的時代和現在的身份,一舉一動都會成爲焦點,也會影響到匠工們的正常生產,一切還是按照規矩來纔好,還有很多大事等着他操心呢。

果不其然,回到乾清宮沒多久,外面的太監來報:首輔溫體仁、吏部尚書周雲、新任順天府尹倪元璐聯袂請求覲見。

朱由檢在偏殿換過常服之後來到了昭仁殿,溫體仁等人連忙起身,目視着朱由檢落座之後,三人躬身拱手行禮,然後才轉身來到座位上坐好。

“幾位卿家進宮所爲何事?朕適才正要召集諸卿前來宣佈,如此正好。大伴,遣人出宮傳旨,在京大學士、各部寺主官盡皆進宮議事吧!”

王承恩答應一聲出了殿門,幾名小太監給溫體仁等人奉上熱茶後退出殿外。

“啓奏聖上,今日上值之後,吏部堂官來至內閣有諮,乃有關丙辰科進士選官一事,故而臣便會同其一同入宮奏稟此事!”

首輔溫體仁起身施禮後奏道。

距離崇禎十年的貢榜眨眼間已是一年,中榜的進士們已經在京師各部觀政期滿,現在到了放官的時候了。

“選官派官向來是歷朝歷代最爲緊要之事,尤其是州縣主官,直面百姓乃其爲官之日常,其一言一行俱是代表朝廷,也代表天家,故須格外從嚴責之!內閣既吏部要曉諭此次選派之官,爲官一任,須造福一方,其代天牧民,意非視天下百姓爲豬羊,而是要替天子管束與照看好億萬子民。若有人赴任後終日悠悠林下懈怠公務,抑或是殘民以逞者,不論其有何資歷、背景、讀過多少詩書,眨眼間便會化爲泡影!此乃朕之警示,到時勿怪朕言之不預也!”

朱由檢收斂了笑容,神情鄭重地掃視着在座三人,以極其嚴肅的語氣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自新政實施以來,京師各衙門舊有的懶政怠政之風氣有了極大的轉變,處置公務的效率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

然而畢竟大明太大了,在缺乏有效監督機制的情況下,地方州縣衙門那種千百年來形成的慵懶散作風依然普遍存在,只有在部分派駐了監察御史以及錦衣衛的州縣,這種情況纔有了較大的改觀。

只是現在監察御史一職極度缺乏人手,目前只能要求地方主官以及正要赴任的官員們以身作則,帶動所屬衙門的風氣向好的一面發展。

“老臣謹遵聖喻,擇日定要將聖上之諄諄教誨曉諭諸人,使其勿要自毀前程,而是要去爭做後世留清名之輩!”

“臣定會要求部內各司職官,嚴格考覈各地方官之政績官聲,一旦發現有害羣之馬,即刻上奏後依律將其嚴懲!”

溫體仁與周雲起身施禮接旨,並表明了無條件服從皇帝之意的態度。

進士們赴任之前都要被召集起來,聽從首輔以及吏部尚書訓話,所以溫體仁和周雲纔會如此表態。

朱由檢的上述言論到時將會被加工之後,再灌輸到大明未來棟樑們的耳朵裡,至於是不是走心就不好說了。

但狠話必須要講,這牽扯到對皇帝講話的態度問題,也是重臣必須要表明的。

“兩位卿家切勿以虛言敷衍。自古朝代之更替,吏治敗壞實乃禍亂之源,故選任官員須慎而重之!值此天下初定之時,百姓所需之父母,其德行應爲首要之務。爲官者不可缺少仁心,否則其能力再強,但對之下百姓毫無憐憫之心,那其行事必會無所顧忌,必會單以邀功請賞爲己任,此般能者,實則私心大與公心,此輩絕不可取!故選官當以有德者爲先,切記切記!”

朱由檢的這番話也是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有感而發。

爲官四則,德勤廉能。

對於眼下剛剛開始安定下來的百姓來說,休養生息纔是最主要的。

這個時期不需要能吏,需要的是品德高尚、能將百姓疾苦放在心上的地方官,等到局勢徹底穩定,需要發展地方經濟時,纔是官員們展現個人能力的時機。

溫體仁與周雲自是再次表明了定要從嚴要求的態度。

“自去歲衍聖公溺亡之後,曲阜知縣獲罪去職已有半年多,如此文宗聖地父母官豈可久懸,此次當選派一名德才兼備之人擔此重責方好。朕聞丙辰科進士名曰莊元洲者,素以德行出衆聞名鄉里,更兼其去歲進士及第,足以說明其才堪大用,此次選官吏部要委以重任以礪其志,勿使良才埋沒纔好!”

皇帝這番言論指向已經很明確了,周雲自是心領神會地點頭應下。

說話間,內閣王應熊與張至發率先趕到昭仁殿中,行禮之後坐倒了溫體仁下手位置。

“倪卿就任順天府之後,可是於任上有所感?卿亦是朝廷之幹臣,聲望素著,朕自是望卿於本職熟知後,拿出相應方略,於任上做出一番實績,使順天府能成爲天下州府之樣板,卿何以教朕?”

在安排完選官一事後,朱由檢轉向倪元璐笑着開口道。

對於這位與歷史上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自殺殉節的名人,朱由檢內心深處充滿了好感,這次陳奇瑜自請督師關外糧道尋立戰功之後,朱由檢便順勢將倪元璐拔擢到順天府尹這一重要位置上。

他之所以一直未曾重用這位現在正值壯年的名臣,實在是因爲顧忌到了溫體仁的心情。

倪元璐才略出衆、正直敢言,曾公然與閹黨、東林黨鼎盛時上書痛陳其執政弊病,故而一直深受排擠。

溫體仁成爲首輔後,因爲嫉其才而一直壓制他,二人不睦是朝野皆知之事。

現在溫體仁首輔位子數年內已經無人可以撼動,現在再拔擢倪元璐,對於老溫來說應該已經無關痛癢了。

“啓奏聖上,臣對聖上簡拔之恩銘感五內,自會盡臣之全力以慰聖心。臣就任順天府半月有餘,現下正在完成陳學士在任時之相關工程、協同司農寺做好農田試種。此次面聖,乃是爲與京畿各州縣重整巡鋪所而來。若臣之淺見能得聖上恩准,京畿地帶之防火防盜之事定會較之現下有極大改觀!”

身材瘦削,頜下一部短髯的倪元璐起身施禮後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四章 洪承疇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三十章 預謀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十六章 平叛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
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四章 洪承疇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三十章 預謀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十六章 平叛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