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孫傳庭

山西代州城內的一處宅院的書房內,孫傳庭坐在書桌後的椅子上翻閱邸報。

他是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初授小縣永城知縣,因爲在任期間政績卓著,三年期滿吏部給以卓異評語,調任大縣商丘任知縣。天啓三年拔擢爲吏部稽勳司郎中,因看不慣魏忠賢一黨專權跋扈,就以母親年邁需要奉養爲由辭職回了山西老家,一晃十幾年過去了。

孫傳庭是官宦世家。祖父曾任陝州知州,其父考取舉人功名後因身體不好未曾出仕,但經營有方,依託官面的關係,把家裡的生意打理的異常紅火。

可惜的是在其父孫傳庭二十餘歲時病亡。孫傳庭幾年後考取了進士,被吏部選派外地爲官,家裡只剩母親和十幾歲的弟弟孫傳耀,生意則由跟隨其父多年的管家孫成文打理。他是孫家的家生子,忠誠可靠,爲人精明,所以孫傳庭對家裡的事非常放心。

他辭官歸家以來的十幾年,平日裡除了讀書訪友,對於朝廷大事一直十分關心。眼見的流寇日益勢大,越剿越多,孫傳庭憂心不已,只恨自己不在其位,沒有機會一展胸中抱負,整日裡蹉嘆不已。

孫傳庭翻閱的朝廷邸報是他的同年,代州知州薛一鄂打發人送來的。薛一鄂知道自己這位同年才能卓越,素有大志,也堅信孫傳庭的才華不會就此埋沒。他們那一期的座師,同年,但凡在朝中有影響力的,往往不遺餘力的推薦孫傳庭,久而久之,他在朝中大臣中已是名氣非凡。

不一會邸報看完,孫傳庭心情沉重,即爲流寇的猖獗而擔憂,又爲朝臣的無能而憤怒。

當今聖上稱得上是勤勉節儉,但在選人用人上有待商榷,比如兵部尚書張鳳翼,孫傳庭對他的能力持嚴重的懷疑態度。

身爲兵部尚書,應該具有統領全局,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張鳳翼永遠都是被動用兵。賊出現哪裡,就往哪裡派兵。而不是料敵先知,既派追擊的,又派堵截的。

往往官軍趕到時,賊寇早已搶掠一空,流竄到別處。這樣總跟在賊寇屁股後面吃土,使得官軍勞而無功,疲憊不堪,時間長了士氣越來越低。

至於溫體仁、王應熊等一衆閣老,孫傳庭更是嗤之以鼻。一羣尸位素餐的無能之輩,竊居高位,至此國家危難之時,只顧着爭權奪利,對江山社稷沒有任何貢獻,應該統統罷免回家養老。

正沉思間,院子裡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隨即有人敲門。

孫傳庭早已吩咐過,他在書房讀書時,任何人不得打擾。聽到敲門聲,他心中不悅,放下手中邸報,皺着眉頭開口道:“進來!”

房門推開,管家孫成文推門進來,沒等孫傳庭發火,他急急的道:“大少爺,門外來了幾個錦衣衛,說是有聖旨,我也不知真假,所以前來稟告!”

雖然孫傳庭年已四旬,但孫成文依舊習慣的稱呼他大少爺。

孫傳庭驀的站起身,一種莫名的喜悅感油然而生。自己賦閒在家日久,所以錦衣衛上門不會是犯了什麼事。既然說是聖旨,那應該是說,自己的座師、同年爲他揚名起了作用,聖上要啓用自己了。

他急急忙忙的往外走,邊走邊吩咐道:”孫叔,你去內宅告知老夫人,不必驚慌,應該是好事!”孫成文應聲去了內宅。

孫傳庭來到大門外,只見幾名身穿罩袍,風塵僕僕的錦衣衛牽馬站在臺階下。看到孫傳庭出來,一名校尉把馬交給別人,轉身來到孫傳庭身前,開口道:“可是孫傳庭孫大人當面?某錦衣衛府衙小旗王德喜,奉令前來宣達聖上口諭,孫大人,接旨吧!”

說罷,掏出一塊腰牌給孫傳庭驗看。

看過腰牌無誤後,孫傳庭趕忙把王德喜等人讓入院內,馬匹自有僕從牽去餵食刷洗,幾名校尉被招呼道客廳裡喝茶。孫傳庭待要吩咐下人擺香案,王德喜搖手止住,開口道:“我等來時,指揮使大人交代過,說是聖上吩咐,口諭不用設擺香案!”

孫傳庭遂跪下聆聽,王德喜開口道:“替聖上問話:“孫卿,你可還有戰心?如有,朕將委你以重任,你可有膽乎?”

孫傳庭心潮澎湃,熱血翻滾,眼窩一熱,開口應答已是聲音嘶啞:“微臣回聖人話,聖人但有所遣,傳庭雖粉身碎骨亦是一往無前!”

“孫大人請起,如此,請準備一下,速速進京覲見吧!”

“孫傳庭叩謝聖恩!”說完,叩首三下方纔起身。

孫傳庭起身後,吩咐管家置辦飯食招待幾位傳旨的校尉,幾個傳旨的校尉幾天連夜趕路,已是疲憊不堪,況且馬匹也需要歇息,傳完旨也不用急着趕回去。就隨着孫成文去了飯廳,用過飯食後自去客房休息不提。

孫傳庭來到後院,母親孫李氏正在房內與孫傳庭的妻子劉氏敘話。

劉氏是孫傳庭父親老友之女,賢良淑德,標準的大家閨秀。嫁給孫傳庭後給他生了一子一女,長子孫克敵年已十六歲,聰穎好學,去年十五歲考中生員,現在太原求學。女兒嫣兒性格文靜,天天待在閨房裡很少出門。

孫傳庭進屋後給母親請安,劉氏趕忙站起問道:“夫君,皇上傳下聖旨,是要起復夫君嗎?”

孫李氏也是用問詢的眼光看着他,孫傳庭坐下後點點頭,開口道:“聖上遣人問話,問我是否有心有膽,我孫某人別的沒有,報國之心,任事之膽還是有的!”

劉氏擔憂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她瞭解他,知道這十幾年的賦閒並沒有消磨掉丈夫的雄心壯志,時局的惡化反而更加激發了丈夫的鬥志。平日裡與好友在家飲酒作文,酒酣耳熱之際,也是慷慨談兵,豪情萬丈。

這次皇上要起復他,應該是派往險惡之地。劉氏十分擔憂丈夫的安危,待要開口勸他回絕朝廷,但一想到堂堂大才的丈夫如果終日悠悠林下,恐怕早早的鬱鬱而終,雖然擔心他的安危,但她更理解丈夫想要一展抱負的心胸和才能。

孫李氏開口道:“兒啊,爲娘知道你有大才,但一直無處施展。如今國家正是用人之際,也是我兒施展才華的際遇。不管聖人派我兒去往何等險惡之處,我兒都要盡忠職守,報效朝廷,萬不可畏難避險,就算身死人滅,也萬不可墮了我孫家世代忠良的門風!”

孫傳庭起身含淚拜倒在地,說道:“母親大人放心,兒此去已抱必死之心!必盡全力蕩滅賊寇,以報聖上知遇之恩!只是此去後無法在母親大人膝下盡孝,還望母親多多保重身體,勿爲兒擔憂!”

磕了幾個頭後站起,囑咐劉氏:“爲夫此去還不知能否迴轉,你在家要好生孝敬母親大人,不得有絲毫違拗!克敵的學業要勤加督促,務使其墮懶。嫣兒將來長大成人,尋個好人家嫁出去,爲夫爲了國家,只能愧對賢妻了,拜託!”,說罷,拱手向劉氏一揖。

劉氏已是泣不成聲,丈夫的臨別遺言般的囑託讓她肝腸寸斷。兩人成親快二十年,始終相敬如賓,恩愛有加,她既敬丈夫的才華,又愛丈夫的人品,曾經念及自己人老珠黃,想爲丈夫納一房小妾,但丈夫堅決不許,反而更加疼愛自己。

劉氏強自止住哭聲,柔聲道:“夫君儘管安心前去,家裡一切有妾身,絕不會拖累夫君!妾身不願夫君封侯拜相,只願夫君平安而回!”

孫傳庭鄭重的點頭道:“夫人放心,我不是魯莽之人,方纔所言只是最壞打算,況且區區流賊你夫君還未放在眼裡。我走後,家裡的生意讓孫叔逐步轉讓出去。如今各地賊患頗重,這麼多年的積累,也足夠一家人享用的!”

劉氏點頭答應,孫傳庭拜別母親,轉身回到自己的書房。

來到書房,他吩咐跟過來的孫成文,把他歷年來收集的各地山川河流圖志以及各類兵書裝在木箱裡,然後坐在書案後提筆寫信。信是寫給薛一鄂的,內容一是告訴自己的這個同年,聖上招他覲見,起復是一定的,但估計是艱險之地;其二就是感謝薛一鄂這幾年對孫家的照顧,並且煩請薛知州在自己走後一如既往的繼續看顧孫家,自己會感激不盡云云。

其實兩個人的交情很是不錯,但該表達的還是要表達,不能失禮。寫完之後交給孫成文,讓他在自己走後再把信送到州衙。至於自己的座師,以及在京的同年,到了京城後再去拜會感謝就行了。自己回家這些年,年節之禮都沒斷下,書信也時常往來,到京之後再續情誼就行。

第二天一早,幾名傳旨的錦衣校尉早早的起來,用罷早飯,牽着被精心照料的馬匹走出孫家大宅。出來大門後,孫傳庭騎在馬上笑着看着他們,身後是兩名孫家精悍護衛,以及一匹馱着兩個大木箱的騾馬;王德喜吃驚的問道:“孫大人,您這是?”

孫傳庭笑道:“既蒙聖上召見,那就要儘早趕到京城,索性與幾位搭個伴,老夫的騎術還是不錯”

王德喜急忙道:“能和大人同行,咱們榮幸之至;這一路回京,也不用着急趕路的!”

“那好,各位,咱們啓程吧!”,孫傳庭語聲豪邁,說罷一催馬匹,當先向京師方向行去。

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四章 洪承疇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三十章 預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四章 洪承疇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三十章 預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