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

“小子愚鈍,還請主編明示!

具體要前往何處,目的何在?是小子一人還是與同僚一起前往?”

剛剛坐下的錢穆聞言楞了一下,隨即抱拳拱手請教道。

作爲報社採編,下到民間採風是常有之事,這也是按照朱舜水所提倡的文章要真實可信要求來的,但以往採風時間跨度都不會很長,錢穆只記得自己下鄉時間最長的一次,也不過是在香河待了三日,連來帶去不過是五天,怎麼這次竟然要離開報社月餘?難道是去京畿之外?

“此次差事目的地就在京師,只選派你一人前往。

之所以耗時較長,是因須對其進行全面徹底瞭解,並據實將詳情寫出,以供將來作爲施政之參考!

宮裡讓報社接下這份差事,所爲就是報社能從客觀公正之角度,對相關事件進行全方位觀察和報道,此便爲皇明週報立身之本,老夫將與諸位同僚謹記、共勉之!”

錢穆神情端肅的點頭回應,然後靜待朱舜水接下來的叮囑,心裡既興奮又期待。

主編剛纔話裡透露出這次是宮裡吩咐下來,他立刻就明白,這是皇帝親自交辦之事,並且事關施政策略的制訂,這足以說明事情的重要性,對於正處在熱血年紀的他來說,能夠親自參與到國家大政方針的過程中,已經非常值得自豪。

“昨日老夫與幾位閣臣蒙聖上召入宮中,所議便是今後大明發展之方向!

聖上以高屋建瓴之姿,爲我皇明盛世描繪出了一副壯麗藍圖,幾位閣臣及老夫聞之都是振奮不已,並完全贊同聖上之議,心中都期盼着,如聖上所言之場景能夠儘快出現!”

說到這裡,年近六旬的朱舜水也是滿臉振奮之情,整個人也彷彿一下子年輕了十幾歲,渾身上下充滿了昂揚的鬥志和激情。

他的這種情緒也迅速感染了錢穆,後者不自覺間挺直了身板,雙目炯炯盯視着朱舜水意氣風發的臉頰,感受着一種這個世上從未有過的奇妙狀態。

“有感於大明各地發展不均衡,北窮南富之現狀,聖上提出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之說,大意便是在確保糧食產量之前提下,大明各縣,乃至具備條件之各村,要自身狀況,開辦各類工坊,以此來提高農戶收入,使戶下各人皆能從中受益。

所謂集體經濟,便是工坊從投資到收益,全部歸屬縣與村,所獲利潤用於當地各項民生工程建設,比如修繕養護道路橋樑、扶危助困、興建學堂、診所等等諸多事項,以作爲朝廷專項劃撥銀錢之補充,其更加便於事態緊急之時所用,此策可謂大善!且乃開歷史之先河之舉!實是妙極!”

說起昨日入宮與會時所聽到朱由檢提出的嶄新建議,朱舜水仍舊是一副興奮昂揚之態,錢穆便聽便琢磨,在大概弄懂了這個全新的概念後,也是忍不住拍手叫絕。

“聖上言道,所爲集體經濟,那工坊便要在妥善經營至於,於各方面善待僱工,充分保障僱工各方面之權益,決不允許苛虐,負責之人要挑選德高望重之輩任之,工坊各種規章制度都要講清說明,並公示與衆,以免獎懲時引發不必要之爭議。”

滔滔不絕說了半天,朱舜水也是感覺口乾舌燥,他端起案几上的涼茶啜飲幾口放下,錢穆趕緊起身尋着茶壺,趨前將茶杯續滿後重回座位,朱舜水微微點頭表示了讚許之意。

“老夫今日話有些多了,昨日進宮之事就說到此處吧,接下來言歸正傳。

老夫給你兩日的準備時間,你收拾好個人物品後,宮裡會有馬車將你送到去往之處,到達之後,你便安心於所在之處好生調查體驗,然後將每日所見所聞所思記錄在案,等到你自覺再無需要觀察之必要後,那邊回返報社,將所記載之書札拿來此,老夫將會將吳梅村請來,我等三人再將其潤色一番,成稿後送入宮裡請聖上閱示修改,待定稿之後,再將其逐期發表於皇明週報之上,以報紙之影響力來廣而告之,以讓天下人鹹使與聞!”

這件事本來可以通過內閣行文各地官府辦理,但朱由檢在經過充分考慮後,卻把此事交給了皇明報社。

這樣做的目的有幾個。

一是藉助皇明週報這個大熱平臺,讓集體經濟這個新觀念在全大明得以推廣開來,潛移默化中讓更多人的思想觀念得以更加開放,使廣大民衆更加關心朝廷大政方針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明晰自己能夠從中獲得什麼、付出什麼,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這樣會無形中大大增強百姓對朝廷的向心力。

其二,藉此增強和擴大皇明週報的影響力,使其成長爲一個萬衆矚目之所在,以便其將來承擔更多監督責任,使之成爲一個獨立於督察院和錦衣衛這種朝廷體系外的監督平臺。

朱由檢已經決定,從今往後,只要不是涉及軍國機密大事,朝廷大多數政令將由皇明週報刊發,並制訂相關章程,鼓勵民間有識之士於報紙上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力促朝廷及地方官府興利除弊,倒逼官府施政舉措更加透明、更加利民。

朱由檢深知,在後世信息爆炸的時代,輿論的引導、監督、促進作用是多麼的巨大,很多事件正是因爲民情洶洶,才最終促使事件結果更加公平合理。

要想讓大明始終沿着良性軌道前行,輿論監督是絕對不可或缺之物,這也符合自己推出報紙這個大殺器的初衷。

督察院和錦衣衛雖屬兩個體系,對於官府的監督作用十分突出,但因其中總會摻雜着許許多多的人情往來,很多事情經常會被人有意無意地掩蓋住,而其產生的後果卻往往使百姓感到不公,這是朱由檢不願看到的。

“敢問主編,小子此次前往何處呢?”

在朱舜水交代完細節之後,錢穆再次開口問道。

“嗨,老夫只顧高興,險些忘記此事!

你要去的所在便是--------聖源乳業!”

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二百章 客戶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四章 洪承疇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章 皇莊3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八十章 困難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
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二百章 客戶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四章 洪承疇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章 皇莊3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八十章 困難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