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倒不是說這些官員覬覦這個位置,想要這個官職。吏部尚書這個職位,只能是皇帝任命,他們就是想覬覦都沒有辦法。

如果要是原本那個崇禎皇帝,那倒還有可能性。廷推、抓鬮手段來決定大明高級官員的任命也不是稀罕事,甚至要是不滿意的官員任職高級官員,就肆無忌憚地攻擊,從而影響崇禎皇帝的判斷力,更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在這個位面上,崇禎皇帝的威望就擺在這裡,乾坤獨斷,那些看似“民主”的廷推、抓鬮壓根就不會出現。要是敢沒有證據地攻擊大明高級官員,酷寒之地等着歡迎有文化的官員去充實人口。

因此,底下那些官員,其實是“有色心沒色膽”,只能在私底下議論一番而已,最多是躲在自己家裡畫小圈圈,期盼着新任吏部尚書符合自己的“口味”。特別是那些年紀比較大的官員,思想比較守舊的官員就更甚,期待着能迎來“解放”。

“你們說,皇上會選誰當吏部尚書?”

“這個不好說,聖心難測!不過再怎麼選,應該也沒有人會比徐大人更在乎科學技術知識了吧?”

“對,徐大人是我們大明推廣科學技術知識第一人,其他人比不上,總算能鬆口氣了!”

“你們說,會不會由禮部尚書調任?孫大人也是非常贊同科學技術知識的哦!而且從禮部尚書一職調去當吏部尚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級別上並無多大變化。”

“這個不大可能,禮部也是最爲重要的衙門,皇上怕是不願意孫大人離開禮部的!”

“對科學技術知識方面最盡心的,應該還有科技清吏司郎中宋應星了。不過他現在纔是郎中而已,升調吏部尚書,這跨度太大,不可能。就是去接禮部尚書,也沒這個可能啊!”

“……”

有關吏部尚書一職的猜測,不止在官員中傳播,甚至在京師百姓中,也慢慢地流傳開了。或者是因爲京師百姓天然就愛關心政事,又或者是吏部尚書一職太過重要,科學技術知識影響很大,吏部尚書的人選,是否會堅持推廣科學技術知識還是敷衍推廣科學技術知識,對所有人的影響都大的原因,這個話題最終在京師發酵了起來。到了最後,連內閣這邊都開始討論了起來。

終於,首輔溫體仁覲見崇禎皇帝時,提出了這個事情:“陛下,徐尚書久病不愈,吏部尚書一職,空懸已久,對朝廷政事已有影響。”

吏部尚書又被人稱爲天官,掌握中低品官員的考覈升遷,是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內閣裡除去首輔、次輔之外,其他閣臣要是有可能,甚至都願意不當這個輔臣,而願意去當吏部尚書一職。七部尚書中,也只有這吏部尚書纔有如此吸引力。由此可見,吏部尚書一職的重要性。

崇禎皇帝有廠衛爲耳目,聊天羣未付,不管是底下官員的私聊,還是京師百姓的輿論方向,他其實都是一清二楚。因此他點點頭道:“朕知道,新任吏部尚書很快就能上任了。”

溫體仁一聽,稍微一愣,隨後回過神來,立刻想起一人,頓時就驚訝地問道:“陛下,可是浙閩粵三省總督孫傳庭?”

之前的時候,崇禎皇帝已經下旨,浙閩粵三省總督孫傳庭,還有東南水師統領鄭芝龍進京覲見。溫體仁一直以爲,皇帝這是要表彰他們拿下南洋的戰功。因爲他已經從皇帝那裡聽到口風,鄭芝龍這次也會因功封爲伯爵的。

“嗯,朕準備任命孫卿爲吏部尚書!”崇禎皇帝也沒有瞞着自己的首輔,當即承認道。

溫體仁一聽這答覆,就連忙再奏道:“陛下,那誰接任浙閩粵三省總督呢?”

浙閩粵三省總督,也可以說是位高權重,在封疆大吏中也是排在最前面幾位的了。他心中一時想不透,到底誰來接任這個職位?

崇禎皇帝聽了,微笑着搖頭道:“沒人接任,浙閩粵三省總督是爲了開海而設。這幾年來,開海之事已經走上正軌,朕覺得已經無需爲開海而特設浙閩粵三省總督一職。之前要不是南洋戰事,朕早就調孫卿回來了。”

當然了,調回來的前提,也是要孫傳庭把掠去南洋的大明百姓救回來,官復原職,這樣才能免遭別人攻擊。所以之前的時候,並沒有調孫傳庭回來的動靜。

溫體仁聽了崇禎皇帝的答覆,想了想,便點點頭表示贊同。大明的總督,其實並不是一個固定官職,經常有設立又有裁撤。就比如說宣大總督一職,當蒙古人鬧得厲害時,就設這一官職;而當蒙古人消停時,又會裁撤這一官職。從景泰二年開始,到大明滅亡,前後裁撤了八次。

對於溫體仁本人來說,他對崇禎皇帝調孫傳庭來當吏部尚書的職務,其實從心底是喜歡的。因爲他這個首輔,一心擁護皇帝的任何決策,屁股就在皇帝這邊,而不是在百官這邊,說句實話,底下着實有官員在偷偷非議。只不過皇帝威勢如日中天,是一代明君,沒法糊弄。否則的話,他早已被羣起而攻之,很可能就下臺了。

而孫傳庭,在大明官場上的口碑,比他還不如。不說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光是他那個“冷麪閻王”的外號,就能知道,一旦孫傳庭坐上了吏部尚書的位置,估計底下那些官員會被孫傳庭折騰地要死。有孫傳庭這個耀眼的吏部尚書在,他這個首輔都能輕鬆不少了。

問清楚了這個情況,溫體仁滿意而去。他也不說,樂得孫傳庭回到京師,公佈消息的那一刻,能好好地讓那些期盼已久的官員吃上一驚。

相對這件事來說,鄭芝龍要被封爲伯爵之事,他是不關心的,反正文官又不可能封爵。當然了,這個事情,肯定會刺激那些武將。要知道,大明朝從萬曆七年封李成樑爲寧遠伯之後,就再也沒有封過爵位的。

而在崇禎朝,卻已經連續封了好幾個侯伯爵位了。如:

滿桂,守護京師之功封忠勇伯;

秦良玉,勤王之功加剷除通虜晉商等功,封忠烈伯;

曹變蛟,新軍統領,滅遼東建虜,封勇武伯;

秦良玉,南征北戰,征服洞吾,鎮壓南方諸多土司,加封爲忠烈侯。

這就意味着,在崇禎皇帝這邊,只要立下足夠多的戰功,他是不吝賞賜爵位的。鄭芝龍要是再封爲伯爵的話,絕對會讓人眼紅了。

果不其然,崇禎八年九月,鄭芝龍奉旨趕到京師之後,就立刻受到崇禎皇帝的召見,表彰他統領水師在南洋的戰功,封爲南洋伯。

這個旨意一出,很多人都很詫異,特別是在武將中,都議論開了。

“鄭芝龍當年只是一個海賊而已,沒想到陛下對他如此厚待,真是太讓人意外了!”

“是啊,一個水師統領而已,竟然還能封爵,實在是沒想到!”

“……”

在這樣的討論聲中,也有一些能想通的。

“也不能這麼說,如今南洋已經是大明內海了,這份功勞,確實是夠大的,要說封爵的話,好像也沒有那麼讓人意外!”

“對啊,看當今皇上封爵的幾位,戰功確實沒得說。滅國之戰,確實足以封爵了!“

“這也要看皇上的意思,不過很顯然,皇上對於立下足夠戰功的武將,是很慷慨地,對吧?”

“……”

討論出這樣的結果之後,就有很多武將不甘心了,比如吳三桂,他自認爲自己的能力不比曹變蛟差,想當年,他都比曹變蛟更早一步當了大帥。還有曹文詔也是,如今是自己侄兒的手下,也不甘心啊!

不止是他們,還有好多人,確切地說,只要是武將,就沒有想着不想封爵。只是很可惜,放眼天下,大明似乎再沒有敵人,讓他們沒有了立戰功的機會。不得不說,他們這些武將心中肯定是很後悔的,早知如此,當初就應該拼命一些,說不定就能封爵呢!

在武將們的惋惜後悔聲中,崇禎皇帝忽然又下了一份旨意,把沒什麼念想的吃瓜官員,也就是那些文官們給震驚了。皇帝任命孫傳庭爲吏部尚書,取消浙閩粵三省總督一職。

“你們聽說了麼?新的吏部尚書出來了!”

“誰,是誰當新的天官?最好是好說話,最好是有關係,那就太好了!”

“想得美!新任吏部尚書乃是冷麪閻王!冷麪閻王知道不?聽說過不?還想着有關係,呵呵!”

“什麼?竟然是冷麪閻王!完了完了,那還不如徐老天官呢!”

“誰說不是呢!呀,這些天都白白期盼了!”

“……”

孫傳庭雖然是南方三省總督,可他那冷麪閻王的名聲,卻已經傳遍了大明。更爲關鍵的是,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很欣賞他,護着他,這讓孫傳庭更是肆無忌憚,誰得面子都不給!

以前的話,最多禍害南方三省,如今倒好,當了吏部尚書,管着大明所有的中低品官員。想着這些,幾乎所有中低品文官都自覺做事,不敢有半點錯漏被孫傳庭掌握。

和這些中低品文官的心情完全不同的是,孫傳庭在自己的府裡,開懷暢飲,面無表情的臉上,難得露出了開心地笑容。

想當年,他可是記得非常清楚,當初自己還沒有上任,卻和當時的延綏巡撫洪承疇煮酒論英雄。

“這世上多是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之徒。唯你我二人,皆有真才實學,國之棟樑,他日定能一起入閣輔政。”

這個話,孫傳庭到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還有,之後自己更是意氣風發,曾對洪承疇說過:“孫某推斷,皇上調孫某前往福建,必有大事。亨九在延綏,亦要圖謀草原。你我一南一北,一起用心,看誰早日立下功勳,誰先進內閣,如何?”

當年的場景,真是歷歷在目啊!

孫傳庭回想當年,不由得心中很是感慨。這幾年來,自己一直在努力,遇到了聖明天子,如今,自己就任大明吏部尚書。而洪承疇還在擔任歸化總督而已,還有戰功赫赫的盧象升,也還只是總督而已。就如今的官位來說,自己明顯要比他們都快一步!

這些年,自己的努力沒有白白付出!孫傳庭心中想着,杯中酒一飲而盡。而後杯子倒扣,遙望明月,心中暗自下定了決心:“我等三人,看誰先任首輔之位!”

幾天之後,崇禎皇帝在文華殿召開御前會議,司禮監和內閣並七部尚書參會。

見禮之後,崇禎皇帝便對底下臣子說道:“火車的運力,相信諸卿在這個月裡都已經見識了吧?”

京師到通州的火車,分貨運和客運,有的時候,又是貨運和客運的車廂都一起拉。在這一個月裡面,火車的運力,只要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來,比起馬車什麼的,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因此,聽到崇禎皇帝這麼問,首輔溫體仁便先出列奏道:“臣等算是開了眼界,這火車確乃交通之神器也!”

“陛下之發明,利國利民,前所未有。”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也立刻出列奏道,“奴婢爲陛下賀,爲大明賀!”

火車的好處,得到了公認。崇禎皇帝微笑着點點頭,而後繼續說道:“如此,朕決定把京師到通州的鐵路延長,一直修到遼東去。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陛下,遼東乃是酷寒之地!”溫體仁聽了一愣,隨後連忙提醒道:“修這路段,還不如修通往南方的鐵路……”

崇禎皇帝聽了,笑着擺擺手,阻止了溫體仁繼續說下去,而後自己說道:“溫卿切莫小看了遼東。那裡不但是酷寒之地,而且還是一個聚寶盆!”

“……”文華殿內的這些官員,聽到這話,都不由得無語。

就遼東那鳥不拉屎的酷寒之地,還能是聚寶盆?要真是這樣,建虜也不會”窮“地滅國爲止。

他們雖然都不會把心中所想表露出來,可崇禎皇帝想都不想用,就能把他們心中想法猜了個七七八八,他也不在意。

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517 又不會懷孕(第四更)1070 御駕親征1217 搶對面的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664 沒想到的結局1097 廠衛在行動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371 新軍配屬298 撤換司禮監掌印太監756 這也行?1283 又一個心願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478 誠意276 都很熱鬧1157 新的三軍(中秋快樂)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1219 天上掉餡餅1253 一系列操作1179 漠北三族1012 通虜者死1012 通虜者死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1272 尿壺401 知易行難55 上頭有人心不慌819 可以衣錦還鄉170 茶話會810 主場869 行霸16 園嶠51 打蛇七寸557 我敢賭(第三更)233 範永鬥拜年1275 絕子絕孫98 此乃何物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703 勸降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57 當面對質508 第二選擇(第三更)540 這麼慫1021 年底算賬了702 對弈369 扯皮(第四更)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54 朕要一塊算賬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946 緊張1228 代天行罰464 志在必得1332 井底之蛙480 我大金野戰無敵693 此事必有蹊蹺166 重文輕武1235 裡子面子都要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723 先啥再啥770 懷念晉商了116 一個瘋子92 升遷神速301 要挾錢富貴1264 幸福的煩惱102 矛盾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520 爲了秦地百姓668 大清皇帝不是那麼好當啊(第四更)491 醒悟過來了1034 天下譁然8 皇帝發瘋1180 都是坑247 拼着皇帝責罰也要你們體面114 宋之楊再興934 氣勢(第三更)265 蛋糕做大再說1242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473 風水輪流轉165 人權能吃麼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1121 鹽政之議94 出動529 火炮的改進413 擔心不已937 這是要幹嘛?615 破襲戰693 此事必有蹊蹺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1116 明暗兩套906 遭遇(第四更)1209 天下讀書人的代表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332 控制手段(第三更)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482 就讓你當雙面間諜好了1034 天下譁然655 蒙古人好忽悠
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517 又不會懷孕(第四更)1070 御駕親征1217 搶對面的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664 沒想到的結局1097 廠衛在行動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371 新軍配屬298 撤換司禮監掌印太監756 這也行?1283 又一個心願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478 誠意276 都很熱鬧1157 新的三軍(中秋快樂)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1219 天上掉餡餅1253 一系列操作1179 漠北三族1012 通虜者死1012 通虜者死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1272 尿壺401 知易行難55 上頭有人心不慌819 可以衣錦還鄉170 茶話會810 主場869 行霸16 園嶠51 打蛇七寸557 我敢賭(第三更)233 範永鬥拜年1275 絕子絕孫98 此乃何物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703 勸降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57 當面對質508 第二選擇(第三更)540 這麼慫1021 年底算賬了702 對弈369 扯皮(第四更)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54 朕要一塊算賬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1053 將軍百戰死,朕呢?946 緊張1228 代天行罰464 志在必得1332 井底之蛙480 我大金野戰無敵693 此事必有蹊蹺166 重文輕武1235 裡子面子都要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723 先啥再啥770 懷念晉商了116 一個瘋子92 升遷神速301 要挾錢富貴1264 幸福的煩惱102 矛盾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520 爲了秦地百姓668 大清皇帝不是那麼好當啊(第四更)491 醒悟過來了1034 天下譁然8 皇帝發瘋1180 都是坑247 拼着皇帝責罰也要你們體面114 宋之楊再興934 氣勢(第三更)265 蛋糕做大再說1242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473 風水輪流轉165 人權能吃麼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1121 鹽政之議94 出動529 火炮的改進413 擔心不已937 這是要幹嘛?615 破襲戰693 此事必有蹊蹺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1116 明暗兩套906 遭遇(第四更)1209 天下讀書人的代表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332 控制手段(第三更)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482 就讓你當雙面間諜好了1034 天下譁然655 蒙古人好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