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互懟(第三更)

文華殿內,胡廣高坐御座上。底下一羣穿緋袍的臣子,包括內閣輔臣,六部尚書和司禮監秉筆太監分列兩邊,這算是高級別的正式會議了。

胡廣看看差不多了,便嚴肅了臉說道:“這才大年初一,朕就把各位召來,實在是有一事,讓朕寢食難安,諸卿但有良策,盡且奏來。”

如果是以往的話,大年初一是休沐的日子,而大年三十又都是守歲,這時應該還在睡覺。不過今年皇帝早已下旨不過年,且一開口就提出了所議之事的嚴重性,讓底下這一衆臣子不得不打起了精神應對。

不過他們也有點奇怪,建虜已經退去,這時候還有什麼事情,竟然能上升到讓皇上寢食難安的地步?

於是,作爲百官之首的首輔溫體仁跨步出列,躬身請示道:“令君父寢食難安,亦臣等之罪,還請陛下示下,臣等必定盡力而爲!”

“臣等必定盡力而爲!”其他所有臣子跟着一起奏道。

胡廣點點頭,嚴肅地說道:“京畿之地嚴重缺糧,諸卿應該是知道的。昨日得錦衣衛密報,說京師周邊省份亦是嚴重缺糧。概其原因是去年十月左右,就有人在大肆收購糧食所致。如今糧食去向未知,而這將會嚴重影響京師以及朝廷救災,諸卿若有良策,盡且奏來!”

底下這些臣子剛聽之時,心中都有點不以爲然,畢竟糧食問題,之前就已經議過,且已有結論。

可當他們聽到後來,得知周邊省份也嚴重缺糧時,立刻就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了。

溫體仁的臉色同樣嚴肅了起來,在胡廣說完之後,當即奏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臣以爲,之前逐次運送糧食此事必須重視,可由都察院派出御史前往各省份專門督辦此事!”

這事已嚴重到了會影響在場的每個人,因此沒人再置身事外,紛紛發言。只聽新晉輔臣張至發馬上跟着道:“臣願往胡廣一帶,督辦糧草一事!”

內閣輔臣親自過去,那表面朝廷是非常重視這事了。

另外一名輔臣薛國觀則更是激進,立刻大聲奏道:“陛下,糧商如此可惡,趁着建虜肆虐之時,大肆收購糧食,囤積奇居,臣以爲,當嚴查懲戒之!”

頓了頓,他拋出了更爲驚人的觀點:“臣以爲,京師之糧食管制之策,可推行天下,如此可令那些奸商無利可圖,亦不會再有此等事情!”

後世在糧食缺乏的年代,確實有全國實行糧食配給制的時候。不過那個時候,國家對地方上的控制力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因此纔有實施的基礎。

如今在這大明朝,官府的觸角只是到了縣一級而已。要想實現整個大明帝國的糧食管制,怕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一點,胡廣知道,要原崇禎皇帝的話,怕是不知道了。

因此,他聽完之後剛想否決時,卻見到輔臣周延儒和戶部尚書畢自嚴先一步,雙雙出列反對說不可。

其中周延儒甚至懟上了薛國觀道:“薛大嘴你安得何心,竟然敢出如此荒謬之言,難道你想讓天下大亂不成?”

“荒謬,何來天下大亂?”薛國觀當即大聲反駁道,“你且出去走走,看看京師之地糧食管控,不就是很好麼?”

說到這裡,他忽然提高了聲音,在御前繼續爭辯道:“你可知道,從天啓年間開始,陝西糧食日漸稀少,已餓死多少人知道麼?流賊遍地皆是因爲不做賊就只有餓死的份!如今不管是陝西了,甘肅、河南、山西也已有旱情不斷,很可能會重現陝西之禍。爾可知乎?”

事情的嚴重性,確實出乎周延儒的認知,但他有點不相信,當即冷笑一聲道:“危言聳聽!”

薛國觀一聽大怒,就想上前揮拳,只是幸好他們兩人之間剛好出列站着一個戶部尚書。畢自嚴那麼一擋,其他幾個臣子就都過來勸了,一時御前有點亂了。

胡廣看着他們由爭辯到要動手,倒也沒有生氣,他只怕底下臣子一個個如同泥菩薩般不聲不響。

首輔溫體仁當先訓斥道:“你們兩人要幹什麼?聖賢書都是白讀的麼?這是御前,議事就議事,誰再亂來試試?”

周延儒不服,當即回道:“是薛大嘴想動手!”

“你這賊子,不體民間疾苦,只會在朝堂上瞎扯,就是該打!”薛國觀當仁不讓,立刻駁斥道。

看來溫體仁的威望還不足以懾服他們,胡廣就不得不開口,大聲喝道:“夠了!”

他這一開口,就沒人敢再說了,紛紛躬身傾聽聖意。

胡廣稍微等了一會,才緩緩說道:“全國推行糧食管制之事暫不可行,但亦如薛卿所言,西北的旱災將有漫延,且會連續多年,此事決不能輕視之。”

停了下,他看了眼周延儒後,又繼續說道:“眼下的糧食問題,朕覺得必須要足夠重視,就依張卿所言,派出朝堂重臣前往湖廣督辦。”

說到這裡,他點名周延儒道:“周卿,你是南方人,熟悉那邊情況,朕需卿立刻啓程,前往湖廣督辦糧食一事。記住,第一,要儘快讓地方湊集糧食北運;第二,不能傷到地方根本,千萬不能出現地方上缺糧餓死人導致民變。其中分寸,卿可知乎?”

“微臣遵旨!”周延儒被點名,就沒辦法了,只好領旨道。

胡廣又轉頭看向悄無聲息地司禮監這邊,對秉筆太監兼東廠提督曹化淳說道:“錦衣衛那邊人手不足,東廠也派人去查下,看是什麼人敢不顧百姓死活,囤積奇居糧食來謀取暴利!”

“奴婢遵命!”曹化淳立刻答應下來。

胡廣吩咐完這些,想起一事,便轉頭對首輔溫體仁說道:“不管南糧北調如何,終歸是從大明的一地補到另外一地,在未來這二十來年,糧食肯定是不夠用的。因此,朕之前讓鴻臚寺那邊派人通傳南洋諸國,讓他們朝貢糧食之事,必須再提高重視程度。溫卿,此事由內閣跟進參與,務必讓南洋諸國那邊儘量朝貢多些糧食,以緩解大明國內缺糧之憂!”

下午還有,先去吃飯了。

197 入城202 收心1149 嘴賤1264 幸福的煩惱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549 明國大軍殺來了(第三更)766 惆悵1294 你看看人家1040 有的放矢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332 控制手段(第三更)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1251 吏部尚書一職1309 亮相1206 周皇后的心思1128 沙賈汗453 用心512 大明劉家將641 真是爽啊(第三更)763 五年平遼26 通州亂局608 來自瀋陽的告誡832 套中套1298 陰魂不散880 目的絕對不簡單(第三更)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1041 今非昔比521 畫展262 可惜了白杆軍1329 滅了他們986 歸來392 張定國的招供886 不就是輿論戰麼!159 廢祖制885 好狠1061 陰差陽錯530 鴻門宴麼35 你們想多了100 建虜的殺器1092 盛京之變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40 任重道遠621 線膛槍(第三更)747 目瞪口呆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1223 直播會盟1095 帶個話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1019 閱兵角色訪談148 報復599 面試楊嗣昌1223 直播會盟1044 期待的一戰494 奇葩的接頭暗號(第四更)787 互相影響330 小屁孩初露猙獰113 陳二重傷319 盧象升凱旋479 皇太極的規劃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294 新的作戰方略1242118 少有的大捷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262 可惜了白杆軍620 燧發槍740 萬人敵1239 豪格的異常表現86 昌黎第一功888 這是個吉利的章節數字(第四更)834 佈置(第三更)457 殺神(加更)1134 趁火打劫117 閔洪學1200 這真是簡直了!332 控制手段(第三更)705 轟轟轟155 毒計(第五更)852 山上的風景394 被撞破了829 全都悄然出行867 鄉約(第三更)524 亂象360 寧錦一線的過招881 定計(第四更)539 林丹汗猶豫了1006 科技神器616 困惑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4 第一個任務1073 代善的怒喝1265 短板1317 震撼797 參觀(第三更)1039 小聰明933 疑神疑鬼132 士氣大振779 替皇太極瞎操心幹嘛(第三更)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
197 入城202 收心1149 嘴賤1264 幸福的煩惱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549 明國大軍殺來了(第三更)766 惆悵1294 你看看人家1040 有的放矢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332 控制手段(第三更)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1251 吏部尚書一職1309 亮相1206 周皇后的心思1128 沙賈汗453 用心512 大明劉家將641 真是爽啊(第三更)763 五年平遼26 通州亂局608 來自瀋陽的告誡832 套中套1298 陰魂不散880 目的絕對不簡單(第三更)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1041 今非昔比521 畫展262 可惜了白杆軍1329 滅了他們986 歸來392 張定國的招供886 不就是輿論戰麼!159 廢祖制885 好狠1061 陰差陽錯530 鴻門宴麼35 你們想多了100 建虜的殺器1092 盛京之變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40 任重道遠621 線膛槍(第三更)747 目瞪口呆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1223 直播會盟1095 帶個話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1019 閱兵角色訪談148 報復599 面試楊嗣昌1223 直播會盟1044 期待的一戰494 奇葩的接頭暗號(第四更)787 互相影響330 小屁孩初露猙獰113 陳二重傷319 盧象升凱旋479 皇太極的規劃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294 新的作戰方略1242118 少有的大捷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262 可惜了白杆軍620 燧發槍740 萬人敵1239 豪格的異常表現86 昌黎第一功888 這是個吉利的章節數字(第四更)834 佈置(第三更)457 殺神(加更)1134 趁火打劫117 閔洪學1200 這真是簡直了!332 控制手段(第三更)705 轟轟轟155 毒計(第五更)852 山上的風景394 被撞破了829 全都悄然出行867 鄉約(第三更)524 亂象360 寧錦一線的過招881 定計(第四更)539 林丹汗猶豫了1006 科技神器616 困惑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4 第一個任務1073 代善的怒喝1265 短板1317 震撼797 參觀(第三更)1039 小聰明933 疑神疑鬼132 士氣大振779 替皇太極瞎操心幹嘛(第三更)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