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

bookmark

頓了頓,崇禎皇帝又說道:“李魁奇說鄭芝龍擊敗了他,以後將獨大海上,這事確實要防。就下旨給福建,令鄭芝龍北上,朕亦要見一見這人。”

溫體仁一聽,心中一動,連忙問道:“陛下是要將他先行拘押?”

對於鄭芝龍這種人,要拘押,甚至要殺他,理由多得是。而且朝中對於這樣的人,都是比較輕視的。就如同嘉靖年間的大海盜汪直,就是被朝廷假意招安後乾脆利落地殺了,沒人會在意。

崇禎皇帝聽了,卻是搖搖頭道:“朕看情況吧,應該不會殺。否則他的手下很可能再度叛去,各自爲盜,亦是爲禍東南,這種情況並不是朕想看到的。如今他還未嘗獨霸之滋味,且眼下他還有紅毛夷要對付,並未做到真正的一家獨大。朕所設想的最好的情況,是朕令他再獨自成立一水師,和李魁奇互爲均衡,互相牽制。不過究竟如何,等朕見過鄭芝龍再說。”

溫體仁聽了,略微一想,便躬身拜服道:“陛下聖明!”

崇禎皇帝稍微一想,便吩咐溫體仁道:“卿可將此份奏章發於邸報,試探各方反應。另外暗中去旨何喬遠,朕欲封其爲戶部左侍郎兼左都御史,坐鎮閩地,總督浙、閩、粵三地,專職開海一事。着他先行準備,等時機成熟,聖旨便到!”

想了想,他又再補充道:“着劉金生溝通何喬遠,有事即報於溫卿和朕知。”

溫體仁聽得心中暗喜,看來崇禎皇帝開海的決心很大。如此一來,海稅有了,如果真能達到那海賊所說數目的話,自己這個首輔的壓力也會減輕不少了。於是,他便拜服而去,按皇帝旨意,前去忙碌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皇帝諮詢了戶部,最後給出的回覆是:這開洋通商事宜,該部既稱不便,著照常禁之。爲此,何喬遠後來還上了一份奏章《請開海禁疏》,不過一樣沒有得到朝廷同意,最終抑鬱辭世。

崇禎皇帝在溫體仁走了後,回想這個事情的經過,發現自己以前的印象似乎有點不對,至少對於明末海禁方面的事情印象不對。

在他後世靈魂的印象中,大明禁海,有這麼一種說法,說是東南海貿商人爲了走私暴利而唆使朝廷禁海。然而,就明末這段時期來說,海上縱橫的乃是鄭芝龍集團。一如李魁奇所說,在原本的歷史上,最爲得利的也是鄭芝龍集團,而不是東南走私商。

對於這個時期,海上全是海盜,還有西夷。走私商人出海是要冒大風險的,除非他是海盜和西夷的後臺。但從歷史上看,鄭芝龍的背後並沒有明顯的後臺,他本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已。

一如何喬遠所說,禁海之策,其實是有損東南海商的利益。貨物不能出海,不但東南沿海各省份之間的貨物流通沒有了海路而交通乏力,高了成本,少了利潤。更關鍵的是,出海因爲沒有朝廷水師的護航,海盜多如牛毛,交保護費算是好的,更有可能連人帶船都被劫走,這種就虧大了。

這也就是說,至少明末禁海這個鍋,讓東南商人,或者說走私商人來背是有點冤枉的。之所以一直禁海,還是古之官員所奉行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懶政之策引起的。提倡開海禁,可畢竟做海貿生意的,只有十之一二纔會成功,其他甚至連命都沒了。這種事情要是被政治對手攻擊,很容易威脅到官途的。

也正是如此,何喬遠在奏章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開海雖然有各種不好,爲此甚至還舉了讀書的例子,但其收益對朝廷絕對是有利的。

這其中,其實還點中了一個官僚階層的要害。確實,開海對朝廷有利,但對個人並沒有好處。因此,大明的大部分官員纔不會做沒好處的事情,做多錯多,烏紗帽有沒有危險纔是他們最看重的。至於對朝廷有利,那又關他們何事?

這樣的事情,古今中外,其實比比皆是,不過明末特別多。大明的滅亡,這個原因佔了很大的比例,實在是令人痛惜!

崇禎皇帝想了一陣子,不由得暗自嘆息,同時也有點警醒。對於開海所帶來的好處,必須利益均沾。其海稅收入,不能如何喬遠所說,就用於閩地軍費。

對了,還有一點,何喬遠用以前的例子說,萬曆年間開海後一年的海稅收入,有兩萬多兩。之前時候,或者因爲白得這麼一筆收入而高興。但如今可不行,與李魁奇所說相差甚遠。

崇禎皇帝仔細考慮了下其中原因,其實也不難明白。究其原因,肯定是不少人偷稅漏稅所致。而這,或許是以後要重點嚴查的地方,也是開海後最大的難題。

呵呵,雖然海盜那樣收取保護費,可海貿還能讓鄭芝龍年入千萬,從這足以證明,這商稅收得太低,偷稅漏稅也太嚴重了!

大明稅收的國策,還是要從田賦上向商稅上轉移,減輕農民的壓力才行!

一想到這裡,崇禎皇帝方纔回過神來,不由得有點好笑。自己召了溫體仁過來商議無主田地的事情,沒想到說着說着就說到海事上了,結果海事有了眉目,這無主田地的事情,倒是忘得一乾二淨,呵呵!

於是,崇禎皇帝不得已又召來溫體仁,說起田地這個事情。

溫體仁聞言,亦是一笑。他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這無主之地亦可歸入全國範圍清丈土地範圍。”

崇禎一聽點點頭,這事之前就已經明確要進行的。因此,他追問道:“溫卿,清丈土地之事可能實行否?”

“陛下,臣和內閣同僚有過商議,宜以萬曆年間爲依照進行,熟門熟路,有事半功倍之效!”溫體仁顯然已經成竹在胸,立刻回答道。

感謝策馬天下DHB的打賞!

706 兩把大鉗子358 清丈土地888 這是個吉利的章節數字(第四更)1230 這肯定是湊巧860 拜師(第四更)903 誰敢亂來!624 多鐸來了835 膽小如鼠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869 行霸408 追賊842 不好899 打手(第四更)192 唐玄宗第二麼650 雞蛋碰石頭的下場131 豈會言而無信1211 又見廷杖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638 今晚本貝勒要在鎮子裡過夜1281 哪位神醫111 我曹文詔就賭這一回944 致命出擊1301 聞風喪膽520 爲了秦地百姓856 萬戶飛天(第三更)461 大陣勢收割193 黔驢技窮551 神一魁的疑惑877 五人墓碑記1251 吏部尚書一職738 泡湯了529 火炮的改進1148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131 豈會言而無信850 各種傳言1047 你就繼續裝352 太祖的又一坑(第四更)1187 潰不成軍1134 趁火打劫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400 看天又怎麼了16 園嶠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1250 奇葩的猜測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1201 倭國局勢295 敢背棄大明則必滅之(第三更)32 成了一個笑話562 文武之辯170 茶話會981 斷子絕戶計1052 重情重義487 夜半哭聲525 天無絕人之路717 集中全力628 期待(第三更)479 皇太極的規劃914 明國蠻橫無理1107 蒸汽船1330 大明的敵人只有來自外太空316 建虜的戰法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1222 聊天羣的快捷979 布大局514 旗來1244 婚書1089 明軍來了99 劉王氏的勇氣1283 又一個心願1335 希望在西邊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473 風水輪流轉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868 爲了房子412 冷血373 寧可殺錯不能殺漏(第三更)659 屁股決定腦袋1156 科技清吏司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993 神兵天降1121 鹽政之議397 鐵器鋪412 冷血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1278 揚州瘦馬47 試用期結束846 皇太極的結局344 寧玩我的情報網931 考覈指標720 談話(第三更)999 洞吾大戰將起1126 莫臥兒帝國852 山上的風景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543 顧全大局1161 雜學怎麼了258 新軍強軍之說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243 反常好多
706 兩把大鉗子358 清丈土地888 這是個吉利的章節數字(第四更)1230 這肯定是湊巧860 拜師(第四更)903 誰敢亂來!624 多鐸來了835 膽小如鼠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869 行霸408 追賊842 不好899 打手(第四更)192 唐玄宗第二麼650 雞蛋碰石頭的下場131 豈會言而無信1211 又見廷杖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638 今晚本貝勒要在鎮子裡過夜1281 哪位神醫111 我曹文詔就賭這一回944 致命出擊1301 聞風喪膽520 爲了秦地百姓856 萬戶飛天(第三更)461 大陣勢收割193 黔驢技窮551 神一魁的疑惑877 五人墓碑記1251 吏部尚書一職738 泡湯了529 火炮的改進1148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131 豈會言而無信850 各種傳言1047 你就繼續裝352 太祖的又一坑(第四更)1187 潰不成軍1134 趁火打劫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400 看天又怎麼了16 園嶠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1250 奇葩的猜測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1201 倭國局勢295 敢背棄大明則必滅之(第三更)32 成了一個笑話562 文武之辯170 茶話會981 斷子絕戶計1052 重情重義487 夜半哭聲525 天無絕人之路717 集中全力628 期待(第三更)479 皇太極的規劃914 明國蠻橫無理1107 蒸汽船1330 大明的敵人只有來自外太空316 建虜的戰法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1222 聊天羣的快捷979 布大局514 旗來1244 婚書1089 明軍來了99 劉王氏的勇氣1283 又一個心願1335 希望在西邊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473 風水輪流轉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868 爲了房子412 冷血373 寧可殺錯不能殺漏(第三更)659 屁股決定腦袋1156 科技清吏司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993 神兵天降1121 鹽政之議397 鐵器鋪412 冷血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1278 揚州瘦馬47 試用期結束846 皇太極的結局344 寧玩我的情報網931 考覈指標720 談話(第三更)999 洞吾大戰將起1126 莫臥兒帝國852 山上的風景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543 顧全大局1161 雜學怎麼了258 新軍強軍之說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243 反常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