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重文輕武

bookmark

一聽到這話,戶部尚書畢自嚴的腦袋就耷拉下去了。原因無他,接下來是用錢的時候了,可他這個戶部尚書手中,沒錢!

這事兒,胡廣當然很清楚。因此,他看了畢自嚴一眼後說道:“溫卿這邊,年後一定要拿出財稅革新之策。至於眼下,走一步算一步,有功將士該獎勵就必須獎勵,不能讓將士寒心!”

畢自嚴聽到,擡頭問道:“陛下,那邊軍拖欠之軍餉如何處置?”

這次勤王軍有很大一部分是邊軍,欠餉的事兒,搞不好會借這個機會提上一提的。

因此,畢自嚴提了之後,看到皇帝眉毛皺了下,便提議道:“要不讓勤王軍先各自迴歸原來駐地,這樣也能減輕京師這邊的壓力。”

“臣附議!”溫體仁點頭奏道,“不過如陛下所言,也不能寒了有功將士之心,可選部分有功將士代表各軍進京。朝廷目前無賞銀,但可在官職上略寬鬆一二。”

這是有關兵事,兵部尚書申用懋不得不開口了:“如若官職上太過寬鬆的話,以後戰事如何處之?都鬆開了口子,到時候軍中全是官了怎麼辦?”

“這是勤王亊,所得功勞比平時多也是正常。”輔臣張至發插嘴辯解,似乎是以首輔馬首是瞻。

看到申用懋還想說話,胡廣伸手製止,而後說道:“諸卿不用爭了,就讓各勤王軍齊聚京師,有功獎之,有罪罰之,朕不能讓他們失望而回。”

這事他其實早已決定了,因爲他早已想過,軍權,一定要控制在自己手中。

不過眼下沒必要先提這事,他也不想底下臣子繼續討論這個,便扯開話題道:“各路勤王軍聚集京師還要些時間,但京師保衛戰結束已久,朕之前答應過的事情,也得兌現承諾了!”

聽他這麼說,底下臣子不由得都看向他,不知道皇帝是指什麼承諾。

只聽胡廣繼續說道:“首先,有關陣亡將士這邊,如有家小,此次糧食配給可優先照顧,事後免去勞力償付。等朝廷有錢後,再支付撫卹金。這是其一。”

如果這樣的話,對於這部分朝廷開支倒也節省,因此羣臣都點點頭,並無異議。

胡廣的臉色變得莊重了些,語氣有點嚴肅地說道:“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是朕答應的大明忠烈堂之事,必須提上議程了。諸卿看看,這大明忠烈堂該如何興建?”

看皇帝如此認真,溫體仁皺眉一想後便問道:“陛下,這大明忠烈堂該做到何等程度?”

胡廣早有腹稿,因此毫不猶豫地說道:“比太廟略低一籌便是,每年清明過年,大明皇帝親自祭拜,平時開放給民衆祭拜,參觀瞻仰!”

“……”文華殿內很安靜,在場大臣都略微有點吃驚地看着胡廣,顯然是驚訝於這大明忠烈堂的地位之高,竟然要皇帝親自祭拜?

胡廣看他們不答話,便皺眉問道:“怎麼,諸卿有何想法,儘管說便是!”

“陛下,臣以爲,以天子之尊一年兩次祭拜大明忠烈堂,似乎有點不妥。”溫體仁首先開口說道,“以臣之見,不若由大理寺卿或者禮部那邊主持即可。”

“臣附議!”張至發跟着奏道。

這一次,甚至連一直像一尊泥菩薩般保持沉默不語的輔臣成基命和周延儒等人也跟着發表看法,附和溫體仁的提議。

畢竟在他們看來,這個大明忠烈堂裡供奉的,基本上是那些軍戶,兵頭,了不起還有一些將領而已。像這種人,有大明忠烈堂給他們享受香火已經是了不得的事了,還要皇帝親自祭拜,這實在是有點過了。

胡廣看到底下這些臣子都不同意,不由得眉頭一皺道:“進大明忠烈堂的人,都是爲大明犧牲的。朕作爲大明皇帝,祭拜下他們又如何?”

“陛下,如若這樣,大明忠烈堂和太廟又有何區別?如若列代先皇有靈,他們可同意否,不在意否?”溫體仁苦口婆心地勸道。

成基命在這事上,竟然難得的積極,跟着奏道:“陛下,不能太過啊!否則那些武夫仗寵持驕,於國不利啊!”

“陛下,臣附議,此舉等同太廟,莫說臣等,天下讀書人亦會不平!”兵部尚書申用懋也跟着奏道。

……

看着底下臣子都不同意,胡廣很想解釋這個大明忠烈堂不只是大明將士能進,其他文臣讀書人,甚至普通百姓,只要是爲大明利益犧牲的,都可以進的。

不過,重文輕武的觀念不是能一下改變的,胡廣感覺自己有點想當然了。因此,他沉默下,而後讓一步道:“那這樣,清明節時,由太子主持祭拜,如未立太子,則由首輔主持;過年這次,則朕一定要親自祭拜。無論是誰,不管文臣武將,凡夫俗子,只要爲大明而死者,朕既爲大明皇帝,必須有所表示才行。”

說到後來,胡廣的語氣已經變得斬釘截鐵了。

溫體仁聽了,猶豫片刻,便躬身奏道:“既然聖意已決,臣無異議!”

“馬屁精!”成基命一聽,心中暗罵一聲,便也沒有出頭反對了。

胡廣見各退一步達成一致,便提醒道:“那首輔牽頭,拿出一個大明忠烈堂建設的章程來。朕有要求,除供奉香火,受人祭拜之外,還須有事蹟展示,供人瞻仰。能讓世人對大明忠烈敬仰之,崇拜之,學習之,榜樣之!”

他的想法,不但是要用大明忠烈堂收兵卒之心,還要當作是一個愛國主義、忠君主義的教育基地。

聽到胡廣的這番話,溫體仁隱隱有些猜測,略微一想便道:“陛下,如若如此,大明忠烈堂的規模不能小。臣提議,不若在太廟外側的廣場興建。”

“陛下,這大明忠烈堂要何時完工?錢糧從何而來?”戶部尚書畢自嚴基於本職,不得不提問道。

經他這麼一說,這些臣子想起來了。好像皇上是想讓這次京師保衛戰中戰死的將士進入這大明忠烈堂的。這麼一來,不但工期緊,而且還是朝廷沒錢的時候,這能成麼?

感謝是豬也要是野豬的打賞,這個達到了加更的條件,因此記一更,還有之前的月票算一更,算起來,是欠了兩更了。

68 殺駱斬袁141 大敗1212 一派宗師1197 腰桿硬了502 密謀1054 君父1199 即時通訊衙門831 將計就計41 沽名釣譽852 山上的風景1035 福王1130 大侖山慘案748 能氣死麼?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891 勞動力問題(第三更)1208 只想靜靜949 又吐血啦1014 童校412 冷血100 建虜的殺器1181 首戰30 先打了廷杖再說580 恩威並施735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1307 遷都764 計劃(第三更)101 明軍的動向1300 懵逼499 開海禁的兩個難點(第三更)557 我敢賭(第三更)946 緊張869 行霸145 利用資源1209 天下讀書人的代表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936 奢侈984 貢生都有763 五年平遼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1194 大明威脅論80 奉旨逛怡紅院210 一切完美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1040 有的放矢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677 怎麼有劃痕?(第三更)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774 一視同仁(第三更)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984 貢生都有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581 兩個皇帝都忙992 東拐稟告東藥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556 結束536 布和276 都很熱鬧252 直言不諱(第四更)813 明末王成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684 固始汗很厲害918 十分把握65 劉懋1167 冷眼旁觀1236 原來用銀子砸腦門也是好疼的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273 大明路橋公司1157 新的三軍(中秋快樂)592 國戰441 是飛魚服186 瞎貓撞見死老鼠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785 消息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462 軍魂833 慎之1019 閱兵46 你我皆演員770 懷念晉商了423 臨時有變1293 民侯988 聊天羣的又一功能707 決策(第三更)1177 羨慕385 先聲奪人610 絕望(第三更)653 會盟(第五更)113 陳二重傷1199 即時通訊衙門340 你說反了1076 皇太極的死法716 盧象升的決定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53 激動的劉興祚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329 狗官
68 殺駱斬袁141 大敗1212 一派宗師1197 腰桿硬了502 密謀1054 君父1199 即時通訊衙門831 將計就計41 沽名釣譽852 山上的風景1035 福王1130 大侖山慘案748 能氣死麼?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891 勞動力問題(第三更)1208 只想靜靜949 又吐血啦1014 童校412 冷血100 建虜的殺器1181 首戰30 先打了廷杖再說580 恩威並施735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1307 遷都764 計劃(第三更)101 明軍的動向1300 懵逼499 開海禁的兩個難點(第三更)557 我敢賭(第三更)946 緊張869 行霸145 利用資源1209 天下讀書人的代表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936 奢侈984 貢生都有763 五年平遼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1194 大明威脅論80 奉旨逛怡紅院210 一切完美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1040 有的放矢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677 怎麼有劃痕?(第三更)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774 一視同仁(第三更)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984 貢生都有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581 兩個皇帝都忙992 東拐稟告東藥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556 結束536 布和276 都很熱鬧252 直言不諱(第四更)813 明末王成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684 固始汗很厲害918 十分把握65 劉懋1167 冷眼旁觀1236 原來用銀子砸腦門也是好疼的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273 大明路橋公司1157 新的三軍(中秋快樂)592 國戰441 是飛魚服186 瞎貓撞見死老鼠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785 消息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462 軍魂833 慎之1019 閱兵46 你我皆演員770 懷念晉商了423 臨時有變1293 民侯988 聊天羣的又一功能707 決策(第三更)1177 羨慕385 先聲奪人610 絕望(第三更)653 會盟(第五更)113 陳二重傷1199 即時通訊衙門340 你說反了1076 皇太極的死法716 盧象升的決定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53 激動的劉興祚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329 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