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茶話會

bookmark

韓爌回到府之後,連忙派人去聯繫其他盟友。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除了曹於汴被處極刑之外,還有府丞魏光緒在京師保衛戰中因辦事不力被滿桂彈劾,已經下獄待問罪。

而侍郎程啓南在御前參與攻擊朝廷重臣,雖然不像爲首那幾個御史一般發配充軍,可也被免職在家。

不知覺間,韓爌竟然發現己方勢力大損。他靜下心來回想,好像是皇帝突然變了性子,以至於難以把握,接連走錯了幾步棋才導致了眼下局面的發生。

他好歹是當過首輔的人,當他了解了全面的情況後,很快就有了對策。

韓爌知道是自己有點心急了,用老眼光看人,卻沒想皇上被建虜這次的入侵京畿之地所刺激,極度渴望有錢,因此溫體仁的迴應正中他的下懷,如今恩寵無比,斷然不能在此時再去碰壁了。自己首輔的位置,短期是不可能拿回了。

不過有壞也有好,皇上經過這一次的戰事後,似乎更重視起武人來了。不但重用滿桂,而且還放過了臨陣脫逃的祖大壽。看來皇上知道這天下有點亂,必須要依仗武人了。

幸好自己這邊以前就留了一手,皇上下旨勤王軍齊聚京師,正好讓馬世龍帶齊精銳過來,讓皇上能看到,從而得到皇上的重用。如今的困境,也只有這麼來突破了。

這麼想着,韓爌立刻修書一封,讓心腹家丁派人趕緊送出城去。他想了想,又另外寫了封信,再派心腹家丁送往山西去。

京師這麼大的動靜,當然不止影響韓爌一人。比如京師城內用於娛樂消遣的酒樓妓院等地,全都改行成了茶館。喝喝茶,或者喝杯開水總是沒問題的。就算是這樣,也有不少人,原因無他,京城裡的人,哪能離得開八卦。

京師有名的酒樓,狀元樓內,上下兩層,差不多都是客滿,不過樓上客人的穿着明顯比樓下要高一檔次。幾個夥計拿着茶壺,在各桌間來回穿梭端茶倒水。

二樓上,一名錦衣公子不滿地把茶杯用力頓桌面,同時抱怨道:“嘴巴都淡出鳥了,夥計,給本公子來壺酒!”

一聽這話,剛好走到他身邊的一名夥計連忙躬身賠笑道:“這位客官,實在是不好意思,朝廷有令,這特殊時期沒法提供酒菜的。”

“你怕本公子不給錢麼?”錦衣公子從懷裡掏出一小塊碎銀,“啪”地一聲拍桌子上,“本公子有錢,這一不偷二不搶,自己的錢還不能花了?”

夥計一聲苦笑,正待再解釋時,錦衣公子的一名同伴開口說道:“算了算了,這要是拿出酒菜的話,會連累酒樓的糧食都充公的。”

“他孃的,這叫什麼事兒?本公子有錢還不能花了?”錦衣公子一臉惱怒地喝道。

他這話音一落,隔壁桌有一名不顯眼地矮個子接住話題道:“話可不能這麼說,告示上都寫明瞭的,朝廷這是要救人,不得已臨時管制,等過了這段時間,自然就好了。”

聽到這話,另外一名讀書人模樣的年輕人搖頭晃腦地插嘴道:“也不知道朝廷是怎麼了,這告示竟然寫得和白話一般,甚至還有句讀,難道是朝中無人了麼?”

“俺倒覺得這告示不錯,至少俺看起來不吃力了。”有人有不同的意見,顯然是有點看不慣剛纔這讀書人的那種傲嬌感道,“眼下在通告區啊,那些童生秀才什麼的,似乎也都少了不少。”

對於普通人來說,讓他們最困擾的是分句,這是正兒八經讀書人才能掌握得本事。如果不是通告之類的話,很可能有的文章之類,甚至連正兒八經的讀書人都經常搞錯斷句,以致意思完全南轅北轍。如何分句,這是一門大學問,很能區別讀書人本事的,同樣也讓很多識字的普通人不能看懂了。

不過這些天的告示,不但寫得淺白,能讓人一聽就明白怎麼回事,甚至還加了句讀,讓不少只是認得幾個字的人也能自己看懂佈告了。

那讀書人沒有再接話,有點不屑地喝悶茶。那人見此,心中得意,不過也不敢得罪死讀書人,話題一轉又道:“你們聽說了麼,建虜還真是狠啊,竟然把那些城池都燒了,還只留下了老弱而已。要不是這樣,京師也不會進行糧食管制,也真是難爲朝廷了!”

一聽這話,另外一桌有人一拍桌子,恨聲說道:“這些天殺的建虜,俺丈母孃家就在永平,也是遭了殃。”

一聽這話,有人好奇地說道:“對了,你們說,永平好歹是府城所在,不管是兵力還是城防,應該都強於那昌黎小縣吧?怎麼昌黎小縣堅守那麼多天,等到了援軍到來,可永平城卻不聲不響地就落入建虜之手了呢?”

“你們沒聽說麼?永平是有人在半夜偷偷開了城門才陷落的,就和遵化一樣。否則就憑建虜那點攻城水平,怎麼可能打下這等大城呢?”剛纔說過話的矮個子馬上發表意見道。

另外一人聽得點點頭,跟着補充道:“不錯,建虜能打下遼東那些城池,也多半是靠了內應,裡應外合纔拿下來的。要不,你們看看昌黎,看看前些天建虜攻打京師,也就那球樣!”

“他們怎麼就這麼笨呢?嚴查戒嚴,還不信那些建虜能有機會搞裡應外合!”

矮個子一聽,搖頭笑道:“你以爲是那些腦袋上就留着金錢鼠尾的女真韃子來裡應外合的?告訴你,那是有漢人通虜,否則你真當那些官軍是瞎的,還分不出韃子和漢人來?”

一聽這話,平時消息比較靈通的幾個人當即肯定道:“不錯,李永芳聽說了麼?這貨是一個。還有,那……”

這酒樓就算沒有親屬在被燒的那幾座城,可京畿之地多少有些沾親帶故,也都受了兵災,頓時一個個聽得都大罵起那些漢奸來。

在矮個子爆出消息說,這次建虜繞道入侵京畿之地,十之八九有了解關內情況的漢人通敵時,罵得人就更多了。

這個情況,其實很多人已有這個猜測了。在原本的歷史上,袁崇煥當了這個替罪羊,以致京師百姓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

不過因爲蝴蝶效應,關寧軍在昌黎之戰中出了大力,倒也洗清了遼兵不少嫌疑。

788 銀行總結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590 難道要乾坤獨斷?(第四更)894 因噎廢食65 劉懋824 居心叵測(第三更)26 通州亂局1126 莫臥兒帝國441 是飛魚服241 馬張是你298 撤換司禮監掌印太監720 談話(第三更)1163 劉香爲說客867 鄉約(第三更)203 大明之驃騎將軍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1253 一系列操作1275 絕子絕孫409 焦灼戰事29 前所未有1 我是崇禎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773 溫暖如春1033 兵潰81 麻木1166 誰扯714 這可怎麼辦啊1040 有的放矢1097 廠衛在行動233 範永鬥拜年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218 責任66 蘇鬆重賦1135 南洋局勢1119 獎金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367 集合60 沉迷女色609 搶糧1153 南方造勢415 沒得選1117 新的誓言580 恩威並施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454 夜深人靜473 風水輪流轉936 奢侈899 打手(第四更)458 大決戰還太早了點478 誠意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12 內閣的反撲593 還很幼稚156 羣起而攻之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414 各自行動590 難道要乾坤獨斷?(第四更)160 高興地往坑裡跳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1149 嘴賤1031 皇上要看錄像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1025 決戰1149 嘴賤1212 一派宗師451 辱我兄弟904 冷麪閻王1265 短板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3 結交近侍麼438 傷卒利用(第三更)1217 搶對面的924 兔子沒來901 嚴峻律法1198 要想富先修路1195 契約精神834 佈置(第三更)1083 變天1283 又一個心願488 這是我二叔157 當面對質410 死戰1324 風雨欲來833 慎之330 小屁孩初露猙獰137 敵明我暗1183 大人要你侍寢110 雷聲大雨點小110 雷聲大雨點小345 榜樣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527 腦袋擔保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219 既往不咎1236 原來用銀子砸腦門也是好疼的548 梟雄的下場603 強硬339 安排吳二狗632 劫糧(第三更)
788 銀行總結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590 難道要乾坤獨斷?(第四更)894 因噎廢食65 劉懋824 居心叵測(第三更)26 通州亂局1126 莫臥兒帝國441 是飛魚服241 馬張是你298 撤換司禮監掌印太監720 談話(第三更)1163 劉香爲說客867 鄉約(第三更)203 大明之驃騎將軍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1253 一系列操作1275 絕子絕孫409 焦灼戰事29 前所未有1 我是崇禎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773 溫暖如春1033 兵潰81 麻木1166 誰扯714 這可怎麼辦啊1040 有的放矢1097 廠衛在行動233 範永鬥拜年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218 責任66 蘇鬆重賦1135 南洋局勢1119 獎金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367 集合60 沉迷女色609 搶糧1153 南方造勢415 沒得選1117 新的誓言580 恩威並施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454 夜深人靜473 風水輪流轉936 奢侈899 打手(第四更)458 大決戰還太早了點478 誠意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12 內閣的反撲593 還很幼稚156 羣起而攻之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414 各自行動590 難道要乾坤獨斷?(第四更)160 高興地往坑裡跳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1149 嘴賤1031 皇上要看錄像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1025 決戰1149 嘴賤1212 一派宗師451 辱我兄弟904 冷麪閻王1265 短板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3 結交近侍麼438 傷卒利用(第三更)1217 搶對面的924 兔子沒來901 嚴峻律法1198 要想富先修路1195 契約精神834 佈置(第三更)1083 變天1283 又一個心願488 這是我二叔157 當面對質410 死戰1324 風雨欲來833 慎之330 小屁孩初露猙獰137 敵明我暗1183 大人要你侍寢110 雷聲大雨點小110 雷聲大雨點小345 榜樣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527 腦袋擔保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219 既往不咎1236 原來用銀子砸腦門也是好疼的548 梟雄的下場603 強硬339 安排吳二狗632 劫糧(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