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

不止是倭人的將領,就是那些普通倭人軍卒,也都知道,攻入城內,消滅這裡的建虜和叛逆,這將是幕府對上建虜的第一次大勝。這個大勝中的首功,將軍大人絕對不吝重賞!

也是因此,對於運輸船被偷襲燒燬的損失,他們都已經不在乎了。只要能滅了這些建虜,取得最終的勝利,將軍大人肯定不會在意!

說起來,但他們在一開始聽說運輸船被建虜襲擊的時候,當時是大吃一驚,大驚失色,連忙分兵,一邊圍城,一邊在外圍做出防禦姿態,以爲建虜要攻過來了。結果倒好,建虜就是把運輸船或搶或燒,然後就跑了。

這也算是驚魂未定,由此之後,德川幕府軍連忙聯繫派往大阪支援的戰船,重新巡視海岸線警戒,不再給建虜以可趁之機。戰機既然不抓住,那就不會再給第二次了。

從那一天開始,德川幕府軍就加大了攻城力度,不計損失,今日終於要成功了。

倭人矮小,躲在長長的盾牌後面,口中嗷嗷叫着,瘋狂衝入城牆缺口。在他們的身後,則是倭人長槍手。他們的長槍其實很簡單,就是一根竹竿,一端是尖的。這些,就是倭國最廉價的足輕。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盔甲齊全,手裡握着長刀等鐵製武器,而這些,就是倭人中的所謂武士了。

在他們的後方,則是倭人火槍手,就在城牆下,排成幾排,“啪啪啪”地響着槍聲,硝煙瀰漫,不過終歸是海島,一陣海風吹來,這硝煙就會很快散去。

城牆內,已經耗盡了防守器械,就拿城內戰死的那些屍體,瘋狂丟向缺口處,試圖堵住缺口。如今這個時候,城內的天主教軍和豐臣國鬆手下的兵,基本上已經耗盡,就連很多建虜都負傷多處。此時此刻,他們身穿盔甲,用長槍大刀,極力還擊。

建虜人高馬大,一刀下去,往往把矮小的倭人連人帶盾牌,一劈爲二。可如今,建虜不但體力耗得差不多了,更爲關鍵的是,沒什麼吃的,只是吃人肉,人都已經不行了,這力氣自然不如以前。一陣廝殺之後,就往往被盾牌後面的長槍給捅死。

多鐸就在後方,看到倭人慢慢地攻進來,他是紅了眼睛,把一波又一波的手下驅趕上去廝殺。到了後來,已經無兵可派,他便對那些受傷的建虜怒吼道:“倭人攻進來誰都別想活,都給我殺!”

這些受傷的建虜一聽,只要傷勢比較輕的,也都站起來,準備再度返回戰場。不過其中有幾個,可能是太過疲憊了,畢竟受傷也是在城牆那邊廝殺久了受傷的,反應慢了一點,還沒起身。

多鐸見此,立刻快步走過去,一腳就踹了過去,同時厲聲喝道:“怕死了麼,我大清勇士有怕死的麼?都給老子上去,都滾上去!”

聽到這話,這幾個受傷的建虜臉上頓時浮現出一絲怒容,要真怕死,那老子的傷是怎麼來的?

不過多鐸終歸是他們的主子,是刻在他們的骨子裡的,這下意識地怒容很快隱情去,也不爭辯,就往城牆那邊而去。在他們的身後,多鐸還在那厲聲喝罵着:“我們大清,從來就沒有逃得時候,就是死,也要死在前面,都給老子上!”

說這話的時候,多鐸顯然忘記了,當年他趾高氣昂地從朝鮮押送糧草回遼東時,被明軍伏擊,是怎麼樣一路狂逃,一直逃到漢城都有點驚魂不定,很長時間內沒有回過神來的。

在城裡建虜的拼死廝殺下,德川幕府軍最終留下了一地的屍體,又一次被打退了。

不過看城外倭人的情況,他們很顯然正在準備下一次攻擊,似乎是一定要在今天把城池攻下來。

城牆內,所有的建虜,都累得躺在屍山血海之中,根本就不管其他任何事情,抓緊時間在喘氣休息。

那些重傷員,也沒有人去照顧,就任憑他們倒在地上哼唧。而那些受了輕傷的建虜,則默默地在自己包紮傷口,胡亂對付一下。

不管輕重傷員,還是沒有負傷的建虜,他們的臉上,基本上都透着絕望。畢竟他們都是打慣了仗的老手,知道德川幕府軍的下一次進攻,是無論如何都擋不住了。

寒冷地海風呼呼地吹,不一會,就有在哼唧的重傷員便沒了聲音。還有個別命硬的建虜重傷員,一時死不了,反而更是受罪。不知何時,忽然有“嗚嗚”聲響起,一名建虜重傷員,都已經是三十多歲的人了,卻在那哭泣,夾雜着“阿瑪、額娘”的喊聲。

多鐸領着侍衛過來,他也無視那些輕重傷員,只是大聲鼓舞士氣道:“那些矮矬子也快挺不住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援軍馬上就到了。皇上就算能拋棄任何人,都不會拋棄你家主子的。”

不過很顯然,此時此刻,他這話騙騙鬼還行,想騙這些戰場上的老兵,自然是不夠的。任憑他怎麼說,士氣並無半分變化。

多鐸的臉色份外陰沉,眼睛紅紅地,忽然就聽到了那重傷員的哭泣和喊爹喊娘聲,頓時,他立刻轉身向那重傷員走去。

那些躺着休息的建虜見此,轉動着眼珠子看向他,或許主子這會是會問他有什麼遺言吧?

可誰知,多鐸走到了那重傷員面前後,忽然拔刀,順勢一削,好一個一刀斬,頓時,那重傷員的腦袋便離開了他的身體,鮮血狂飆而出。

看着那人頭滾了幾滾後停着不懂,多鐸才冷聲大喊道:“敢亂我軍心,該死!”

說完之後,他又轉頭四顧,看着那些帶點驚容,看着他的手下大聲喊道:“大清勇士,只有站着死,沒有跪着生,更不會怯懦不堪!”

他這話說了之後,並沒有和以前一樣,得到大聲地迴應,除了他的侍衛迴應一下之外,其他建虜,都一個個默然而視,死氣沉沉的樣子。

多鐸一見,還想怒喝,可就在這時,城外又響起了震天的鼓聲,德川幕府軍的又一次進攻,再度開始了。

這一次,倭人明顯感覺到建虜的抵抗弱了很多,並沒有廢太多的時間,終於有一隊倭人軍隊攻進了城裡。歡呼聲隨之響起,更多的倭人軍卒,爆發出了極高的戰鬥力,跟着紛紛從不同城牆攻了進去,很快展開了巷戰。

此時的多鐸,臉色慘白,眼看着巷戰中,德川幕府軍的步步推進,他有點歇斯底里地喊着:“頂住,頂住……”

可他的話已經不起任何作用,此時此景,除非他掌握了復活亡靈的本事,否則敗局已定。哪怕他到後來,把他手下的侍衛全部派了上去,也只是一塊石頭丟進大海,幾乎沒有一點浪花。

傍晚時分,戰事基本已經結束。德川幕府軍在打掃戰場,而他們的將領則在城頭上俯視着廢墟,心情很好,總算打了一個大勝仗了。不過他也有點遺憾,到如今位置,竟然沒有發現建虜那個親王的蹤跡,生不見人,4死不見屍。沒有這個人,那功勞就少了很多。大阪那邊,都在等着這顆人頭呢!

他不時咆哮着,大聲喊着,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找到多鐸的人或者屍體。

天色慢慢地黑下來,這名德川幕府軍的將領,正在大發雷霆之時,忽然,就聽到城牆根下,無數屍首堆那邊,響起了歡呼聲。而後很快,一羣矮矬倭人,押着一個高大身材的人來到了城頭上。

“將軍大人,發現一名裝死的建虜鬼子!”一名小頭目,喜笑顏開地稟告道。戰事打到現在,也就抓了這麼一個活的而已,由不得他不高興。

那名倭人將領看了一眼這名建虜,滿臉血跡,但身上卻似乎沒有受傷,正在狐疑間,忽然就見這名建虜一下跪在地上求饒道:“大人饒命,我是多鐸,我不能死,我不想死,我願意投降……”

那倭人將領一聽,不由得大喜,不過隨後又有點疑惑,建虜不都是不怕死的麼?這人怎麼就這麼怕死?他有點不敢肯定,連忙確認道:“你真是建虜的豫親王多鐸?”

聽到這話,多鐸連連點頭,並且主動擦去臉上的血跡,露出討好的笑容道:“我就是多鐸,多鐸就是我,千真萬確,我願意投降,我投降!”

有的人,不要看他平時兇狠殘忍,可一旦感覺同樣的事情會發生在他自己身上,便是半分勇氣都不會有。歷史上,這樣的人有很多。在原本的歷史上,多鐸也算是一個出了名的劊子手,死在他手裡的大明百姓,不知道有多少。屠城的事兒,更是沒少幹,可以說,他是徹徹底底地罪行累累。

平日裡,仗着自己出身好,肆意妄爲,無法無天,連建虜走狗,已經被凌遲的范文程老婆,都能當衆搶去的人,正是恣意享受生活的人,在逃不過,被倭人抓住之後,想着自己對倭人所幹的一切,他就生怕這些事情會降臨到自己頭上,便第一時間開口求饒了。

果然,一如他所料,見他這麼沒骨氣,主動投降,讓這名德川幕府軍的將領大爲高興,立刻好言相待,甚至讓人找來多鐸的禮親王服飾,洗乾淨了給他烤乾,讓他穿上,然後再派人把他緊急送往大阪去。

而此時,在大阪這邊,戰事已經沒有一開始那麼激烈了。能抓的倭人,都已經死在大阪城下。再要強行攻城的,那就是盟軍了。可此時的多爾袞,並不想把盟軍也耗完了。畢竟他攻打大阪的目的,並不是打下大阪(當然,能打下最好),而是爲了掩護豪格領軍前去接應多鐸回本州。

可後續的事情,讓他有點看不明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一開始,事情順利,都按照計劃在走。他猛攻大阪,吸引了德川幕府軍的注意,甚至有很多戰船來援,顯然是達到了作戰目的。而豪格那邊,也登船出發了。

可後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豪格似乎得到了更多的船,回來之後,把剩下的倭軍旗的兵力,也都帶走了。

一開始的時候,多爾袞還以爲四國島上戰事激烈,豪格擔心本部人馬受損,就把倭軍旗帶去消耗。這麼多兵力過去,不管如何,應該會很快接應多鐸回本州吧?

可是,他一等,二等,三等,等來等去,就是沒有任何消息。有心想派人過去四國看看情況,手中卻已經沒有任何船隻了。這讓他無奈的同時,心中也有點焦躁。

如今,過去了這麼多天,大阪這邊的戰事,基本只是在裝裝樣子了。大阪港口的倭人戰船,來來回回地,又在海峽巡視,這種局勢,讓多爾袞非常地擔憂。他不知道四國那邊怎麼樣了,不知道多鐸怎麼樣了,也不知道豪格到底幹什麼了?

這一切地一切,都超出了他能想象的範圍。

倒是英俄爾岱,還不時安慰多爾袞,說皇太侄這麼多兵力,如果在海上被倭人截住,他們肯定會大肆炫耀,可如今,卻沒有動靜,那自然沒有在海上出事。而那麼多兵力,如果在陸地上的話,又不可能會怕了倭人。

之所以一直沒有消息,應該是有什麼事情耽擱了吧?或者等有消息的時候,搞不好會有個天大的好消息呢!

多爾袞聽了,他也只能如此想了。這裡可是倭國,豪格哪怕是要逃,也無處可逃。要知道,朝鮮那邊,都是明軍呢!現在連九州道那邊,都會時常看到明軍的戰艦。

豪格當初殺了那麼多明國的勳貴,顯然不可能投降明國,那是找死!

這麼想着,他就又奇怪了,如今這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

事情超出掌控,這讓他不管如何,都是心中不安。

這一日,寒風依舊呼嘯,多爾袞在中軍帳內處理事情。可突然,外面傳來了喧譁聲,讓治軍嚴謹的他,不由得很是不惜,正想下旨時,一名親衛幾乎是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

217 敷衍801 絕世重寶出世(第三更)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495 廢除八王議政74 攻城312 物資匱乏159 廢祖制29 前所未有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886 不就是輿論戰麼!266 刷43 一起用膳751 薑是老的辣354 開洋海議72 錦衣衛指揮使人選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1036 豪格的消息628 期待(第三更)371 新軍配屬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371 新軍配屬739 陷阱457 殺神(加更)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471 嚇死了355 買命錢(第三更)359 海蘭珠的約會27 你們怕不怕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1324 風雨欲來601 白眼狼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1319 崩潰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661 拐了拐99 劉王氏的勇氣435 約定(第三更)1158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956 都是那該死的漢狗272 盧象升的手段很簡單(第五更)1167 冷眼旁觀779 替皇太極瞎操心幹嘛(第三更)189 大嘴巴1132 求援908 皇太極的轉變1001 沙俄東侵角色訪談513 精銳與否不是朕覺得1126 莫臥兒帝國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1269 和這些矮矬子拼了1017 得罪了誰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815 各懷目的607 合約(第三更)868 爲了房子331 輿論要掌控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496 堅持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540 這麼慫61 配合朕演好這個戲988 聊天羣的又一功能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1245 忠烈侯並左都督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117 閔洪學14 清查內宮1290 祭奠983 異姓王(第三更)1326 亂了820 一直是個謎580 恩威並施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254 頭疼918 十分把握671 救救我(第三更)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1287 神風助力496 堅持525 天無絕人之路670 放縱148 報復1078 四面楚歌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796 遠交近攻983 異姓王(第三更)474 抱怨(第三更)812 江湖相遇1142 人不自救孰能救之381 朝鮮鉅變239 白杆軍到324 狗糧來了708 人心之策828 不可同日而語
217 敷衍801 絕世重寶出世(第三更)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495 廢除八王議政74 攻城312 物資匱乏159 廢祖制29 前所未有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886 不就是輿論戰麼!266 刷43 一起用膳751 薑是老的辣354 開洋海議72 錦衣衛指揮使人選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1036 豪格的消息628 期待(第三更)371 新軍配屬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371 新軍配屬739 陷阱457 殺神(加更)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471 嚇死了355 買命錢(第三更)359 海蘭珠的約會27 你們怕不怕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1324 風雨欲來601 白眼狼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1319 崩潰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661 拐了拐99 劉王氏的勇氣435 約定(第三更)1158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956 都是那該死的漢狗272 盧象升的手段很簡單(第五更)1167 冷眼旁觀779 替皇太極瞎操心幹嘛(第三更)189 大嘴巴1132 求援908 皇太極的轉變1001 沙俄東侵角色訪談513 精銳與否不是朕覺得1126 莫臥兒帝國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1269 和這些矮矬子拼了1017 得罪了誰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815 各懷目的607 合約(第三更)868 爲了房子331 輿論要掌控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496 堅持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540 這麼慫61 配合朕演好這個戲988 聊天羣的又一功能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1245 忠烈侯並左都督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117 閔洪學14 清查內宮1290 祭奠983 異姓王(第三更)1326 亂了820 一直是個謎580 恩威並施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254 頭疼918 十分把握671 救救我(第三更)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1287 神風助力496 堅持525 天無絕人之路670 放縱148 報復1078 四面楚歌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796 遠交近攻983 異姓王(第三更)474 抱怨(第三更)812 江湖相遇1142 人不自救孰能救之381 朝鮮鉅變239 白杆軍到324 狗糧來了708 人心之策828 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