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小兒子要家來了

菊花卻正色對張大栓道:“爹可不要這麼說。楊子在外見識慣了各色樣人,回家來圖的就是個舒心和爹孃的疼愛。爹孃只管如往常一樣,當他兒子待就是了。就算弟妹是京城來的,既出身書香門第,更懂得侍奉公婆的規矩,哪能笑話哩?再說,咱們本就是莊稼人,就算有些錢了,也還是莊稼人。要是裝模作樣,學那大家子的規矩,也是學不像的。”

她可不想束縛自己,還是保持本色比較好,若是費盡心思裝模作樣,硬要充當暴發新榮之家,往後日子怕是難得清靜。有那工夫,不如多些心思教育下一代。

張槐狹長眼眸一閃,目光有些清冷,沉聲說道:“菊花說的對。莊稼人又如何?楊子不是從清南村出去的?小石頭和四順不是從清南村出去的?李長風不是從清南村出去的?來壽這回肯定也能中秀才的。英雄不問出處!那些當官的,難道祖輩生來就是權貴不成。哼,能傳個一百年兩百年不衰敗,算是他治家有方。好些人家風光了幾十年就倒了,大多數人還不都是出身寒門。爹孃不要想太多,正好趁此機會,讓咱瞧瞧楊子媳婦的品性。”

來壽已經過了縣試和府試,眼下正在日夜用功,準備參加六月底的院試。周夫子對他寄予了厚望,覺得他極有希望考取生員,入縣學讀書。

張大栓兩口子一貫心性純樸,又爽快不造作,聽了兒子的話,也反應過來,連道有理,不必另外費心張羅。又說楊子走的時候,家裡才四間瓦房,如今住的園子,比下塘集上方家的園子也不差——這可是宋掌櫃上回來說的——還能委屈了他們?

“哼!他一個月才那麼點俸祿。爹如今都比他掙得多哩!敢嫌棄爹,瞧我不抽他。”張大栓得意地說道。

青木低頭躲着悶笑起來。

槐子咳嗽了一聲,忍笑對他道:“爹,這個話哩。就不要在外說了。可不能這麼比,那是要被人笑話的。”

人人都爭着當官,難道是奔那幾十兩銀子的俸祿去的?

鄭長河忙安慰親家:“楊子這娃是我看着從小長大的,不是那樣人,大栓你就等着瞧好了。”

說到這,一干人就好奇地猜測張楊的媳婦是啥樣人來。

原來,張楊兩年前高中進士。殿試被聖上硃筆欽點爲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加上他乃當朝宰輔的得意弟子,京城權貴家族就惦記上了他的親事。最後,還是現任國子監祭酒、周夫子的老友曹淵親自去求皇帝,將嫡孫女許與張楊,於是皇帝下旨賜婚。

其他家族只好惋惜不已,方家就是其中之一。

方靖宇的大伯父乃工部尚書。他本就屬意張楊,後又聽侄子說了跟張鄭兩家的淵源,更加堅定了結親的念頭。還特意囑咐侄子去拜訪張楊父母,無奈終究是白忙一場。

方靖宇當年一念之間,不過多說了幾句話,後來數次跟鄭家合作,賺的錢根本不能對外人言說。

那打稻機經方家不斷改進,如今作坊越辦越多,業內始終獨佔鰲頭;香腸、各種醬菜等,如今倒是人人都會做了,可是方家依然獨領風騷。

下塘集這一片,氣候水土、豬肉、作料。各種因素成就了青山香腸獨特的口味,成了這地方特色土產。就算他家在別的地方也做香腸,味道也不錯,可就是跟青山香腸、青山火腿味道不一樣,旁人更沒法比了。

當年一個儲藏辣椒的方法,菊花想着他家勢力大。能賺一萬銀子不得了了,誰知他在別的地方收辣椒,加上自家種辣椒,愣是一個冬季賺了好幾萬。

因此種種,方家一直盯着鄭家和張家的,也刻意與之交好。爲了張楊的親事,方靖宇親上張家,拜見張大栓跟何氏。雖然沒明說結親的意圖,但相談甚歡。本以爲就要成爲親戚了,誰知被人搶了先,氣得倒仰。

張楊被賜婚後,本想接爹孃去京城的,又不忍他們經歷奔波跋涉之苦,便想告假歸鄉成親,卻未能如願。

張大栓得知此事後,便讓張槐給他去了信,讓他自在京城成親,一切委託他老師周夫子主持,不必顧忌爹孃,日後帶媳婦回來拜見公婆也就是了。隨信還送去了三千兩銀子,讓他在京城置辦家宅產業。

張楊成親後,去年八月添了個兒子。他不顧同僚嘲笑、夫人反對,幫兒子娶了個南瓜的小名,張家菜園子裡的瓜果蔬菜是越來越多了。

說起孫子,何氏有些心疼,道:“南瓜還不會走路哩,就要跟着他老子娘跑這麼遠的路,受罪死了。小娃兒嬌氣的很,二兒媳婦又是頭一回養娃,也沒經歷過的,要是有個好歹,那不是麻煩?在外趕路,有時前不靠村,後不着店的,找個人家都難……”

菊花聽她擔心這、擔心那,先還柔聲勸慰,後來乾脆隨她去,任她跟楊氏嘮叨,她則跟紅椒、紫茄說話去了。

板栗扯着槐子問道:“爹,你說,小叔會不會把我的事給忘了?”

他指的是讓小叔幫着找武師傅的事,葫蘆聞言也關切地聽着。

小石頭趙耘跟張楊是同批進士,二甲第三名。他妹妹趙清給他去信,說弟弟趙鋒不喜讀書,性子又犟,脾氣又暴躁,讓他寫信回來管教。

正好他相交了一位以武起家的勳貴子弟,言道好些退伍的老兵,因傷殘歸家,生計艱難的很,還說這些人從屍山血海裡爬出來,好多人都很有本事。於是,他便挑了一個拳腳不錯的瘸腿軍漢,厚禮聘請他,專門送回來教趙鋒武功。

板栗和葫蘆見了十分羨慕,偶爾也會去趙家跟着趙峰一起學習,但他們還要上學唸書,終究不如自家方便。

於是,他眼珠一轉,便親自提筆,給張楊寫了一封信,大意是自從小叔走後,侄兒甚爲想念,想得都瘦了,聽說侄兒的名字(大名)還是小叔親賜,每每提起,倍感榮幸,那小叔順便再幫板栗找個武師傅唄,就跟小趙三叔師傅那樣的……

槐子好笑地看着兒子,道:“你小叔忙得很,那有空跟你纏磨?你好好跟黑皮叔把秦大夫教的那套拳腳功夫練熟了,比啥都強,甭貪多嚼不爛。秦大夫多有本事的人,他教的武功還能差了?連爹都在練哩。”

板栗忙道:“那個我也在練。可是爹,趙三叔的師傅懂好多哩,他說了許多打仗的事兒……”

張槐皺眉道:“板栗,你可想好了,到底是學文,還是習武,還是在家種田養殖?若只是想聽故事,家裡多的是書,書裡面的故事不是最多的?”

板栗忙端正身子,挺着小胸脯對爹道:“爹,我肯定會用功讀書的,習武也是放學回來後的事。這樣也能把身子骨練得壯實些,省得成了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將來幹啥麼,等我長大了,再跟爹說。”

張槐點頭,又囑咐了他跟葫蘆幾句。

晚上,兩家人又一起去了橡園張家,鄭家人吃過晚飯後纔回去。

過了端午,菊花吩咐劉嬸等人將第三進院子清掃歸整,又適當添置了些家用器具,被單蚊帳等也配齊了,就等張楊一家回來,直接入住。

等房屋收拾好,何氏一天要進去逛好幾遍,這兒摸摸,那兒瞧瞧,好像小兒子已經住進去了一樣。

可是,槐子和菊花卻沒工夫陪她念叨小兒子了,因爲到了大量採收木耳的時候。

之前都是挑長大的先採收,並不十分多,也就沒那麼忙;現在,木耳大批長成,一邊採收,一邊還要曬乾,若是碰上下雨,那可就更費事了,得用土炕烘乾。全家忙得腳不沾地。

這錢也不是那麼容易賺的。諸般事都安排妥了,木耳也種成了,制幹、包裝卻極不容易。往常槐子種的少,木耳收回來後,隨時曬乾了就賣掉,所以他從沒爲這些事煩心過,如今可是不成了。

槐子和青木經過商量,決定效仿菊花用土炕,若是下雨天採了木耳,就用土炕來烘乾;包裝則主要用布袋,然後再放入木箱,箱子四周塞上木炭防回潮,也有用草木灰的。

不管怎麼說,這木耳收回來後,立即就要出手,不然事情更多,這就是槐子事先要跟賀老爺定合約的緣故。

於是,張家和鄭家不停地將採收制乾的木耳運出去。賀老爺和長興貨棧的周家知道他們人手不夠,便派了馬車上門提貨。

家裡這麼忙,菊花便未出門,想着過了這段日子再上賀家拜訪。

這中間,她也常帶着葫蘆和板栗等人,抽半天工夫去採收木耳,爲此特地跟學堂請假。在她看來,這勞動課也是很重要的。

“挑大的割,小的留着再長几天。這東西種出來可不便宜,得分批採。一季春耳,一根木頭上也收不到多少,曬乾了還沒一兩重哩。不過是咱家用的木頭多,才收的多,其實極不容易的。”

菊花一邊用薄薄的竹片割木耳,一邊對青山等小娃兒解說種木耳的不易,和收穫的幸苦。

板栗忙問道:“一根木頭還收不到一兩重,那咱家去年賣了那麼多木耳,得用多少根木頭?”

第352章 擔心雲影第296章 順手種出桃園第362章 吃鹹飯管淡事第392章 老樹開花第370章 葫蘆沒我聰明第116章 大雨帶來的憂慮第425章 不是嫌你長得醜第325章 又挨一頓罵第410章 話是非終釀大禍第254章 打上門第436章 終定良緣第346章 融入鄉村生活第529章 子曰第215章 兄妹第278章 嫁出門的閨女潑出門的水第110章 動了春心的劉三順第491章 蔬菜爭輝(二)第381章 不方便住第105章 梅子被蛇咬第421章 新發現第227章 來喜第324章 到底該吃啥?第267章 劉小妹的心思第103章 野筍嫩脆第36章 敲定貨源第86章 串門第527章 再建作坊第61章 客走主人安第1章 醜女菊花的家庭第567章 最貴五文第462章 惡婆婆第61章 客走主人安第8章 慫恿哥哥上學第290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481章 泄密第454章 無力,無奈第217章 商量第501章 小兒子要家來了第210章 溫馨第420章 他爹!第42章 希望的曙光第190章 插柳第407章 是福?是禍?第119章 說親的又來了第211章 齊出第408章 平淡是福第44章 虛幻的美麗第446章 意外收穫第239章 小兒女情懷第136章 不一樣的母愛第480章 先不說第530章 楊氏的高論第140章 蓋房子第333章 雲大夫也懷孕了?第315章 柳兒被休第521章 老巢第355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14章 我奶奶說她受夠了第4章 先照顧肚皮要緊第360章 菊花的鬱悶第144章 沒出息的賊第124章 李子樹下第514章 又是一茬第374章 板栗的心思第153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29章 管閒事的李長星第514章 又是一茬第512章 爭執第546章 衆生相第113章 張槐的籌劃第442章 蛻變第96章 該忙了第44章 虛幻的美麗第409章 流言四起第512章 爭執第375章 劉奶奶第359章 秦楓的保證第166章 心動第513章 籌謀第310章 懷孕第24章 柳兒孃的算計第387章 葫蘆看見了姑太太第442章 蛻變第395章 老子退後,兒子出場第414章 我奶奶說她受夠了第569章 欺君第155章 青山香腸第218章 招商第334章 同行是冤家第3章 救命之恩要以身相許?第464章 青山和黃瓜第185章 見面第39章 小青河邊的情義第115章 收麥子第31章 外婆和舅舅來探望第461章 天真第425章 不是嫌你長得醜第423章 聯手第28章 菊花發威第273章 要說法
第352章 擔心雲影第296章 順手種出桃園第362章 吃鹹飯管淡事第392章 老樹開花第370章 葫蘆沒我聰明第116章 大雨帶來的憂慮第425章 不是嫌你長得醜第325章 又挨一頓罵第410章 話是非終釀大禍第254章 打上門第436章 終定良緣第346章 融入鄉村生活第529章 子曰第215章 兄妹第278章 嫁出門的閨女潑出門的水第110章 動了春心的劉三順第491章 蔬菜爭輝(二)第381章 不方便住第105章 梅子被蛇咬第421章 新發現第227章 來喜第324章 到底該吃啥?第267章 劉小妹的心思第103章 野筍嫩脆第36章 敲定貨源第86章 串門第527章 再建作坊第61章 客走主人安第1章 醜女菊花的家庭第567章 最貴五文第462章 惡婆婆第61章 客走主人安第8章 慫恿哥哥上學第290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481章 泄密第454章 無力,無奈第217章 商量第501章 小兒子要家來了第210章 溫馨第420章 他爹!第42章 希望的曙光第190章 插柳第407章 是福?是禍?第119章 說親的又來了第211章 齊出第408章 平淡是福第44章 虛幻的美麗第446章 意外收穫第239章 小兒女情懷第136章 不一樣的母愛第480章 先不說第530章 楊氏的高論第140章 蓋房子第333章 雲大夫也懷孕了?第315章 柳兒被休第521章 老巢第355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14章 我奶奶說她受夠了第4章 先照顧肚皮要緊第360章 菊花的鬱悶第144章 沒出息的賊第124章 李子樹下第514章 又是一茬第374章 板栗的心思第153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29章 管閒事的李長星第514章 又是一茬第512章 爭執第546章 衆生相第113章 張槐的籌劃第442章 蛻變第96章 該忙了第44章 虛幻的美麗第409章 流言四起第512章 爭執第375章 劉奶奶第359章 秦楓的保證第166章 心動第513章 籌謀第310章 懷孕第24章 柳兒孃的算計第387章 葫蘆看見了姑太太第442章 蛻變第395章 老子退後,兒子出場第414章 我奶奶說她受夠了第569章 欺君第155章 青山香腸第218章 招商第334章 同行是冤家第3章 救命之恩要以身相許?第464章 青山和黃瓜第185章 見面第39章 小青河邊的情義第115章 收麥子第31章 外婆和舅舅來探望第461章 天真第425章 不是嫌你長得醜第423章 聯手第28章 菊花發威第273章 要說法